黃埔條約

[拼音]:Yinzhannaxi

蒙古族小說家。漢名寶衡山,字潤亭。內蒙古卓索圖盟吐默特右旗人。其父是一位愛國將領和古籍收藏家、歷史學者。

尹湛納希自幼從塾師學會了蒙、漢、滿、藏文字,對蒙、漢古典文學造詣頗深,有豐富的歷史知識,並擅長丹青。他一生未出仕,青年時代常以文會友,飲酒賦詩,談古論今。遊歷過內蒙古部分盟旗和國內一些名勝古蹟,結識不少學者名流,這對他增長閱歷,開拓視野,積累創作經驗,起了積極的作用。

尹湛納希30歲以後,社會陷入動亂,家道中落。社會、家庭急劇的變動,使他思想上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他一方面為生計奔波,另一方面發奮著書立說,對社會問題予以關注和探索。繼續撰寫其父未竟遺著《青史演義》,斷斷續續歷經20年,終告完成,還創作了長篇小說《一層樓》、《泣紅亭》和《紅運淚》(未完成),以及雜文、詩歌等;並曾將《紅樓夢》和《中庸》譯成蒙文(已散佚)。

《青史演義》,又名《大元盛世青史演義》。計劃寫一百二十回,至元亡為止。現出版69回,前59回寫成吉思汗及其祖先的歷史,後10回為斡歌歹即位後的歷史。1980年在檢查鑑定尹湛納希的抄本中,發現補充舊章回的新30回。該書目前所存仍為69回。尹湛納希在書中對成吉思汗及其將領、部屬傾注了滿腔熱情,描繪了成吉思汗率諸將領統一各部的英雄業績,在廣闊的社會背景上展現出12、13世紀蒙古草原的歷史風貌。作者塑造了一系列正、反面人物形象。《一層樓》是尹湛納希學習《紅樓夢》的藝術表現手法,以當時的社會現實為題材寫成的長篇小說。《泣紅亭》是她的姊妹篇。

《一層樓》和《泣紅亭》的故事沿著璞玉和爐梅、琴默、聖如的愛情線索展開的。而最後以璞玉之父,為攀附權貴,給璞玉娶了節度使之女蘇姬為妻,三個姑娘星流雲散,小說以悲劇告終。《泣紅亭》以璞玉訪爐梅、琴默、聖如的蹤跡開始,描繪了三個姑娘的悲劇命運。三人經過一番波折,最後終於都和璞玉成婚,以大團圓的喜劇結束。

尹湛納希通過這一富有傳奇色彩的愛情故事,滿懷同情地描述了在封建禮教桎梏下青年男女的不幸遭遇,揭露了封建統治的罪惡以及清末種種腐敗的社會現象,反映了深受剝削的農民的痛苦生活。

作者對現實的揭露是比較深刻的,但他並未認識到封建制度的衰朽滅亡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以為可以憑藉賢人的力量加以修補,恢復其元氣。他把這種“補天”的思想願望納入到自己的創作之中,給作品帶來了嚴重的缺陷,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作品的思想意義。同時,作品存在比較明顯的模仿因襲《紅樓夢》的痕跡。

尹湛納希的創作,為豐富民族文學寶庫,促進蒙、漢文化交流以及豐富和發展蒙古族文學體裁和文學語言,作出了巨大貢獻,在民族文學史上佔有一席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