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揚(1908~1989)

[拼音]:Gudiwangtu

中國唐代繪畫作品。又名《歷代帝王圖》、《列帝圖》、《十三帝圖》、《古列帝圖卷》、《古帝皇圖卷》,絹本,重設色,縱51.3釐米,橫531釐米,無款。據宋代富弼題識,長期以來一直認為系閻立本所作。20世紀80年代亦有學者認為是唐代畫家郎餘令原作的宋代摹本。郎餘令,定州新樂(今河北省新樂縣)人。博學多才,舉進士,官至著作郎。善畫山水、人物、花鳥,據記載曾畫過《古帝王圖》,所畫古帝王,“按據史傳,想像風采,時稱精妙。”《古帝王圖》現藏美國波士頓美術館。

描繪古帝王形象的繪畫,遠在先秦時代就已出現,漢以後成為流行題材。帝王圖的創作意圖在於讓統治者“見善足以戒惡,見惡足以思賢”,“見三皇五帝,莫不仰戴;見三季異主,莫不悲惋”,起到維護、鞏固統治的作用。因此,這類繪畫大都由熟悉歷史和典章禮儀,能夠接近帝王的人創作完成。

《古帝王圖》表現的是中國歷史上自漢至隋間的13個有一定代表性的帝王:漢昭帝劉弗陵、漢光武帝劉秀、魏文帝曹丕、吳大帝孫權、蜀昭烈帝劉備、晉武帝司馬炎、陳文帝陳蒨、陳廢帝陳伯宗、陳宣帝陳頊、陳後主陳叔寶、北周武帝宇文邕、隋文帝楊堅、隋煬帝楊廣。圖卷以每一位帝王及男女侍從為一組,所繪帝王或舉步前行,或端坐榻輦,每位帝王的上角都有墨筆楷書廟號、姓名及在位年數等。

《古帝王圖》的作者是從鑑戒的角度,形象地塑造了每一個帝王形象,創作上帶有鮮明的褒貶態度。像劉弗陵、劉秀、孫權、劉備、曹丕、司馬炎、宇文邕及楊堅等開國創業、有所作為的帝王,作者著力表現他們各自不同的性格和共有的宇昂大度、睿智穎悟、莊重威嚴的氣概。而像陳伯宗、陳叔寶、楊廣等幾個昏庸無能或暴虐亡國之君,作者則著重描繪他們虛弱無力、剛愎自用的一面,利用動態、侍從等細節來表現他們鄙俗昏憒的習性。

作為人物肖像畫,《古帝王圖》在中國古代繪畫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作者特別注意人物面部表情的刻畫,通過對所畫帝王的眼神及嘴脣的緊閉、舒展的微妙表現,和肌肉、鬍鬚等生理差異的不同描繪,來表現他們的心理狀態與性格特徵,如曹丕、司馬炎的威嚴雄略,陳蒨的美姿儀容,宇文邕的雄才大度,楊堅的深謀遠慮等。構圖上還有意將侍從安排得矮小,表情、姿態處理得呆板劃一,以襯托帝王的高大。圖卷設色濃重,線條圓勁流暢,也顯示了初唐繪畫的風貌。

參考書目

金維諾:《古帝王圖》,人民美術出版社,北京,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