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邕(678~747)

[拼音]:Feituojing

[英文]:Vedas Sa╮hit╣s

印度古代流傳下來的婆羅門教典籍,稱作神聖的知識或神的啟示。吠陀系梵文veda的音譯,意為“知識”或“光明”。按內容性質和編定年代分為 4種不同型別的文學作品:吠陀本集、《梵書》、《森林書》、《奧義書》。

吠陀本集

包括《梨俱吠陀》、《娑摩吠陀》、《耶柔吠陀》和《阿闥婆吠陀》。四吠陀在中國古代典籍中分別被稱作《贊誦明論》、《歌詠明論》、《祭祀明論》和《禳災明論》。四吠陀多與宗教和祭祀儀式有關。各集由諺語、詩頌(每頌兩句)和信條組成,系婆羅門祭司一代代口頭傳誦下來,久之便有了不同的版本,後來用梵文刻寫在棕櫚葉或樹皮上。

《梨俱吠陀》成書最早,產生年代約為公元前1200~前 900年,其中有些詩歌要更早些。因此,這一段時期通稱為梨俱吠陀時代或早期吠陀時代。梨俱吠陀是一部在祭祀過程中勸請、讚頌吠陀諸神的詩歌總集,有讚歌1028頌,分為10篇,其中第10篇《原心篇》編定最晚。《梨俱吠陀》的早期部分,既不知道種姓區別,也不蔑視體力勞動,其經常性的主題之一是渴望增加糧食和物質財富。甚至天神也常被描寫為協同人類完成這一任務。《梨俱吠陀》反映了印度-雅利安人由氏族社會向奴隸制過渡的歷史程序。

《娑摩吠陀》、《耶柔吠陀》和《阿闥婆吠陀》大體形成於公元前第1千紀上半葉,這段時期通稱為後期吠陀時代。《娑摩吠陀》共有1549首詩頌,凡20篇,除75首外,餘皆可在《梨俱吠陀》中找到原型,是祭司們在祭典中按一定曲調詠唱的歌詠集,也是印度最古老的聖歌集。《耶柔吠陀》分為兩種不同的文字:《黑耶柔吠陀本集》和《白耶柔吠陀本集》,包括詩頌近2000首。凡40篇,多取自《梨俱吠陀》中的詩篇,也有些是祭司們獨創的散文信條,是祭司所用咒語和守則的集合。《阿闥婆吠陀》含有詩頌(或神咒)731首,凡20篇,編定年代較前三者為晚,但其中有些內容可能與《梨俱吠陀》中最古老的部分年代相仿,其中某些內容來自民間而非出自祭司之手。《阿闥婆吠陀》主要集錄了用於治療疾病、驅除災害、恢復和睦、戰勝詛咒的詩歌、符籙、咒語等,常被巫師們用於世俗的祈禱儀式,如誕生、婚喪、任職典禮等。

吠陀本集中含有某些樸素的哲學思想,吠陀本集,特別是《梨俱吠陀》在世界文學史上佔有一定地位。

吠陀本集註疏本

每種吠陀本集都含括一整套內容龐雜、豐富的註疏性的《梵書》、《森林書》、《奧義書》。它們和本集一起成為研究印度上古史的重要資料。學術界通常稱印度-雅利安人入據印度最初的一段歷史為“吠陀時代”。

《梵書》舊譯《淨行書》,用梵文的散文形式寫成,是有關婆羅門教祭祀禮儀及其起源的論文,有些則是關於開天闢地的神話、古代傳奇和故事,另一些則是頌揚那些在祭祀司們的傳說中享有盛譽的帝王們的禱詞。最主要的《梵書》有《百道梵書》、《世界梵書》、《泰帝利耶梵書》、《二十六梵書》、《牛道梵書》、《他氏梵書》和《娑摩術梵書》等。在這些《梵書》的註疏裡,例如《梵經簡述》,包含有許多神話故事,反映了後期吠陀時代的社會情況。《梵書》也是語言學上的重要文獻。

《森林書》舊譯《阿蘭若書》或《阿蘭若迦》。是《梵書》的附錄,在語言、體裁、乃至內容上都與《梵書》相仿。相傳是供隱居在森林中的長者使用的婆羅門教經典。主要涉及婆羅門教神祕的祭祀儀禮和某些哲學論題,但它們側重討論各種儀式的喻義和各種吠陀本集原文中所包含的意義,而不注意研究儀禮中的具體而浩繁的細節。

《奧義書》舊譯《優婆尼沙曇》,是《森林書》的組成部分之一,有些包括在《森林書》中,有些是《森林書》的補遺,也有些是獨立的著作。《奧義書》意為“神祕而玄奧的教理”或“祕密傳授的教理”。《奧義書》數量很大,是當時各種祕傳知識的集大成者。一般認為最早的《奧義書》產生在佛教出現之前。當時的重要者有《他氏奧義書》、《歌者奧義書》、《廣林奧義書》、《白騾奧義書》和《蛙氏奧義書》等13部。此外,還有較次要的《奧義書》數百部。《奧義書》含有若干唯心主義的哲學思索,意味著同以前的傳統觀念的決裂。這些思索主要在於強調最高宇宙精神“梵”為萬物之主宰和個人精神“我”與“梵”之溝通──“梵我如一”,古代印度唯心主義哲學各派系由此引出。

上述 4種作品統稱為吠陀經,歸於天啟書類。另外尚有 6種吠陀分集,意為“吠陀的枝節”。它們是:式叉論、劫波論、毗耶羯羅那論、尼祿多論、闡陀論和豎底沙論。吠陀分集不包含在天啟書之內,但是作為輔助性論文與天啟書密切相關,因而被稱作傳承經,主要探討語音學、儀禮學、文法學、語源學、音韻學和天文學方面的內容。

在吠陀時代,婆羅門教開始形成。婆羅門教以吠陀為經典。在吠陀經中反映了婆羅門教的吠陀天啟、祭祀萬能、婆羅門至上三大綱領。

吠陀經和吠陀分集對印度近現代社會產生了重要影響。很多唯心主義哲學流派奉吠陀為“最高權威”,很多印度教徒認為現代科學和一切真理都源於吠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