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貴(1950~1979)

[拼音]:gongchanzhuyi wuzhi jishu jichu

[英文]:material and technical basis of communism

確保實現共產主義社會的目的和任務的社會生產力,即高度現代化的大機器工業。它的主要特點是:

(1)以生產工具和生產裝置為主的勞動資料的全部機械化和自動控制化,與自動控制的現代化裝備相適應的全部國民經濟領域的電氣化;

(2)勞動物件除了直接採用自然物質外,還廣泛地採用符合現代化工藝過程要求的新型的人工合成物質;

(3)農業中廣泛地採用遺傳工程創造的新動植物品種;

(4)高度發達的科學同生產力更加緊密地有機地結合起來,並儘可能快地轉化為直接的生產力;

(5)科學技術在工藝上的普遍應用充分保證產品的高質量和生產的高速度;

(6)資訊科技的發展為整個社會生產的有計劃按比例進行提供技術保證。

在共產主義的物質技術基礎之上的自由人的聯合勞動,將產生一種極大的社會生產力。勞動生產率將極大提高,勞動者的體力勞動和總勞動時間將減少到最低限度,社會產品的數量和品種極大地富裕,達到足以按全體社會成員的需要進行分配。

在共產主義的物質技術基礎之上,整個社會生產方式(包括勞動的組織形式)將發生根本變化,生產資料全社會公有制將臻於成熟,從而使全部社會經濟結構和生產關係相應地發生變化。

共產主義的物質技術基礎,是在由社會主義向共產主義的發展過程中逐步建立和積累起來的。社會主義制度一旦建立起來,就應該把社會主義經濟建設作為中心任務,並把科學技術的現代化作為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關鍵。而科學技術的現代化又以普及教育和提高全體社會成員的科學文化水平為前提,要培養出大批的具有高度文化水平和精湛的科學技術知識的各行各業的專門人才。共產主義的物質技術基礎初步建立起來之後,還會繼續向前發展,永遠不會停留在一個固定的水平上。

共產主義的物質技術基礎是創造出比資本主義更高的勞動生產率並且在世界範圍內最終戰勝資本主義的根本的物質條件,是人類從必然王國進入自由王國的物質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