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鬍髭草

藥材名稱:川滇淫羊藿

名稱出處:《湖北中草藥志》

概況

異名:興陽草、淫羊藿(《滇南本草》、雲南、湖北),三咳草(鄂西)。

基源:為小檗科淫羊藿屬植物川滇淫羊藿的全草及根狀莖。淫羊藿屬全世界約23種,中國約13種。

原植物:川滇淫羊藿Epimedium davidii Franch.(Epimedium memberanaceum K Meyer),又名寶興淫羊藿(植物分類學報)。

歷史:《滇南本草》載:“興陽草,生山中,月白綠葉,上有粉霜,邊上有刺,根類陽物。味辛、性溫。……主治凡陽事不舉、痿縮不升,久無子嗣者服之可以興陽治痿,其應如響。”所述形態及功效同本品。

形態:多年生草本。葉為一回3出複葉,莖葉2枚對生,幼時膜質,老葉稍蒼白,具細柔毛及擴充套件的多細胞長毛,沿葉脈及葉柄處毛較多。總狀花序,花序軸和花梗具明顯腺毛;花黃色,距較內輪萼片為長,內輪萼片狹卵形,長4~10mm。子房上位,1室,花柱宿存,柱頭擴大。蒴果背裂,種子少數,具肉質假種皮。

生境與分佈:生於山坡草叢或疏林下。分佈於湖北、四川。

藥性

性味:甘、微苦,溫。

功效:補腎壯陽,強筋骨,祛風溼。近代研究證明:本品有一定止咳,平喘及祛痰作用。

主治:慢性氣管炎,高血壓,陽痿早洩,小便失禁,神經衰弱,失眠,再生障礙性貧血,風溼痺痛,慢性腰腿痛,四肢拘攣,麻木,小兒麻痺後遺症,慢性腰肌勞損等症。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