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名論與實在論

[拼音]:Aogusiding

[英文]:Aurelius Augustinus (354~430)

西羅馬帝國末期的思想家、教父學的代表。公元354年11月13日生於北非的塔加斯特城(今阿爾及利亞的蘇克阿赫臘斯)。早年是摩尼教信徒。曾赴迦太基求學,374~386年在羅馬等地講學並研究新柏拉圖主義。387年,在米蘭加入基督教。388年返回北非專事教職。395年任羅馬帝國非洲領地希波(今阿爾及利亞境內)主教。430年8月28日逝世,被教會封為聖師。主要著作有《懺悔錄》、《上帝之城》(又譯《神國論》《天城論》)。

奧古斯丁用上帝是萬物源泉和歸宿的新柏拉圖主義哲學觀點論證基督教教義,提出理性必須服從信仰,哲學必須服從神學的觀點,並在此基礎上構建他的全部神學政治思想。他認為上帝創造一切;上帝在創造人時,其本意是將人類安排在天堂享受永生的幸福,讓所有人一律平等,然而人類的祖先亞當、夏娃違背了神意,使整個人類都犯有原罪;犯罪受到奴役和懲罰是公正的;奴隸制及世俗國家是上帝對墮落了的人類的懲罰,它們是原罪的產物。但是,上帝又從他的信徒中選出一部分人,預定要拯救他們。奧古斯丁神學政治思想的一個重要內容是“雙國論”。他宣稱,世界存在兩種國家,一種是上帝之國(神國),一種是地上之國(俗國)。前者由上帝的選民組成,他們愛上帝、輕自身;後者由上帝的棄民組成,他們輕上帝、愛自身;前者依靠上帝的權威管理精神生活,後者依靠人的力量,只能管理肉慾的生活;前者是光明的、永恆的、正義的,後者是黑暗的、短暫的、邪惡的。他認為,教會代表神國,異教的國家代表俗國。在現實社會中,兩種國家混淆在一起。只要俗國遵從神意,人們包括基督教徒就服從它。但到末日審判時,神國的成員將享受永生的幸福,俗國的成員必遭永世的苦難。

奧古斯丁的神學政治思想在中世紀產生了久遠的影響。他的“雙國論”成為政、教之爭中雙方的理論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