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各族

[拼音]:jiang Shiquan

清代文學家、戲曲作家。字辛畲、心餘、苕生,號清容、藏園,晚號定甫。先人本姓錢,明亡,從浙江長興逃難到江西鉛山,改姓蔣。士銓母姓鍾,名令嘉,字守箴,對兒子的教育很嚴,9歲時教他讀《禮記》、《周易》、《毛詩》和唐宋詩。士銓11歲時,隨父親出遊,遍歷山東、河北、山西等地,至鳳台,讀到王氏藏書,學問大進。士銓知識淵博,作詩文操筆立就,胸襟磊落,富正義感,鄙視權貴,常以古代英雄自勉,不願以“文人”、“經生”自見。

蔣士銓於乾隆十二年(1747)中舉。此後又多次出遊,遍交海內知名人士。十九年(1754)成進士,改庶吉士。二十五年(1760)散館授編修,充武英殿纂修。二十七年(1762)充順天鄉試同考官。不久,充《續文獻通考》纂修官。後乞假養母南歸,主講紹興蕺山書院、杭州崇文書院、揚州安定書院。度過 5年教授生涯之後,移歸南昌,建藏園,奉母家居。母死,入京師引見,充國史修撰、記名御史。不久,患風痺,回南昌, 3年後去世。他在文學創作上有多方面的成就。詩、散文著稱於世,與袁枚、趙翼並稱三大家。著有《忠雅堂詩集》、《忠雅堂文集》。作戲曲30餘種,現存雜劇《一片石》、《第二碑》、《三絃秋》、《廬山會》等 8種。傳奇《空谷香》、《桂林霜》、《雪中人》、《香祖樓》、《臨川夢》、《冬青樹》、《採樵圖》、《採石磯》等8 種。蔣士銓的戲曲創作不落才子佳人的俗套,內容大多歌頌熱愛國家民族的英雄志士,或描寫有關社會習俗的大事。其中以《冬青樹》和《桂林霜》兩種最為出色。

《冬青樹》寫文天祥、謝枋得等人殉難的故事,情節基本上依據正史,突出體現了“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的主旨,具有鮮明而強烈的民族意識,借歌頌宋末民族英雄來寄託反對民族壓迫的胸懷。人物塑造栩栩如生,曲文描寫聲情並茂,如《浩歌》一出寫文天祥要燮理陰陽、安和圜扉的凌雲壯志;《柴市》一出通過痛斥貳臣烘托文天祥為民族視死如歸的品格等,都刻畫得比較動人。但全劇對素材缺乏剪裁,情節冗雜繁複,結構鬆散。

《桂林霜》演吳三桂雲南謀叛,廣西將軍孫延齡與吳三桂勾結,迫使巡撫馬雄鎮投降,馬不從,全家被繫於獄。四年後,馬雄鎮不屈而死,家眷20餘人同時殉難。劇中對馬氏及其眷屬慷慨捐生的壯烈場面作了生動的描寫,劇中稱起義軍為“流寇”,是作者時代和階級侷限的表現。

《一片石》、《第二碑》、《採樵圖》三劇都演明代謀反的宗室寧王朱宸濠的妃子婁氏的事蹟,突出婁妃勸阻宸濠不要肆行無忌的情節,鞭撻了宸濠的野心,並借唐寅等人歌頌了有氣節的名士和官員。

《四弦秋》演白居易以言事貶官江州,在潯陽江邊送客時聞鄰船琵琶之聲,詢知演奏者為茶客之妻花退紅,原系長安名妓。白居易無限感慨,作長詩《琵琶行》。劇中著重刻畫白居易的抑鬱心曲,頗見情趣。《臨川夢》以明代戲曲作家湯顯祖的事蹟為題材,歌頌了湯顯祖的才華和藐視權貴的品格。其中還穿插了民間傳說的婁江女子俞二孃因景慕湯顯祖而死的故事;全劇結束時又寫湯顯祖進入夢境,同他劇作中的淳于棼、盧生等人相會,帶有浪漫主義的色彩。《採石磯》描寫李白的遭遇和志節。這幾部作品都抒發了作者懷才不遇的不平之氣。

《空谷香》和《香祖樓》分別演述姚夢蘭和李若蘭兩人的不幸遭遇,反映了與人作妾的悲慘命運。兩劇情節類似,主旨全同,關目排場卻無雷同重複之處。

參考文章

為什麼蔣士銓的母親要"斷竹為字"中國史蔣士銓名言名句大全名言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