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少數民族雙語教師培訓漢語教學模式探析論文
新疆少數民族雙語教師培訓漢語教學模式探析論文
論文關鍵詞:少數民族 雙語教師 漢語培訓 教學模式
論文摘要:漢語是中國各個民族通用的語言,在民族的交流發展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對少數民族漢語教師培訓過程中,從教學模式的角度出發,分析、探討新疆少數民族的教師培訓漢語教學模式。
雙語教師是教師群體中較為特殊的一個群體,隨著新疆少數民族雙語教學的不斷推進,對少數民族雙語教師的培訓質量與水平的要求越來越高。由於受到長期的漢語基礎、漢語學習方式、漢語學習環境以及思維模式等多方面的影響,新疆少數民族雙語教師在進行漢語表達與交際時,存在著許多詞不達意、表述不清、顛倒詞序、跑調等現象。就目前而言,革新新疆少數民族雙語教師培訓漢語教學模式,提高學員漢語表述能力與交際能力,促進各民族之間的交流及和諧發展是重要目標和方向。
一、新疆少數民族雙語教師漢語教學現狀
就現今情況來說,新疆各地、州、市在推進雙語教學工作中熱情高、力度大,呈現出良好開端。例如,喀什地區在雙語師資隊伍建設上力度很大,地區和各縣都分別建立了雙語教學管理辦公室。在雙語教學師資緊缺的情況下,喀什市每學期組織近百名教師進行集中培訓。疏附縣教育局透過公開招聘方式選拔雙語教學專職教員,在重視雙語教學研究上帶了好頭。
雙語教師嚴重短缺,不僅影響著教學質量的提高,而且制約著雙語教學規模的進一步發展。隨著雙語教學班數和學生數的不斷擴大,今後新疆整體雙語教學師資短缺的矛盾會更加突出。從整體上看,新疆現有雙語教師的漢語水平還遠達不到推進雙語教學的基本要求,嚴重製約了雙語教學的進一步發展。
對新疆雙語教師的培訓力度大,但是培訓的數量極其有限,部分教師雖完成了雙語師資培訓,進步也較大,但仍難勝任雙語教學工作。還有部分教師在培訓後不能按規定在漢語系學校實習鍛鍊,因學校師資緊缺,回校後仍然承擔著母語授課的教學任務,更多的教師獲得脫產培訓的機會非常少。很多受訪教師在雙語教學中非常努力,能較為流利地用漢語授課,但是學生幾乎不懂漢語,教師教學生漢語非常吃力,尤其是南疆的情況較為突出。小學儘管都開設了漢語課,但教師素質偏低,教學質量低下,學生漢語的“聽”“說”“讀”“寫”的能力都不強,相當數量的漢語教師自身漢語運用能力達不到要求。
二、新疆少數民族漢語教學模式
1.教學模式與漢語教學模式
教學模式的形成對第二語言教學產生過直接的作用或重大的影響,第二語言教學的歷史實質上就是語言教學模式的發展史。具有典型意義的、標準化的教學或學習正規化就是所謂的教學模式。我國學者一般把教學模式理解為開展教學活動的一整套方法論體系,是在一定教學思想或教學理論指導下建立起來的、較為穩定的教學活動框架和活動程式。教學模式的創新與發展已成為語言教學理論和實踐發展的核心部分。
漢語課是對少數民族學員第二語言教學的主要學科之一,漢語教學模式的形成與最佳化對漢語教學必然會產生相當重要的影響。根據國內外對教學模式的闡述,結合漢語口語課的課型特點,漢語教學模式被定義為:從漢語獨特的語言特點和語言應用特點出發,結合第二語言教學理論和學習理論,在漢語言教學環境下展開的漢語教學活動中,各要素(包括學習者、教師、教學內容)之間穩定的關係和結構形式。
2.漢語教學培訓模式存在的問題
漢語的課型特點決定了對學生漢語的表達和交際能力的培養、提高必須經過大量的實踐、訓練才能獲得,而對學生培訓的時間有限,教材中的難度、生詞數量遠遠超出學生所能理解、接受的能力範圍以及要完成的相關交際表達要求,所以,教師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對詞、句進行講解和練習,分配給漢語課文和交際訓練的時間非常少。學生在漢語課堂上學到的大多是一些單個的詞或用這些詞造的單個句子,缺少在具體的漢語語言環境中運用、表達的實踐活動。
學生在學習、掌握漢語之前就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自我認知結構,形成了自己的認知模式,學生的自我意識較強,很難改變在漢語學習活動中的一些錯誤的表達習慣,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漢語的學習運用,學生會產生挫敗感。部分學生的性格內向,不願意或不善於表達,在漢語練習活動時往往顧慮較多,不夠主動活躍,其課堂表現與現行的較高強度的強化漢語教學模式往往會產生矛盾,導致這部分學生的漢語學習興趣減弱甚至是消失。
三、新疆少數民族教師雙語培訓教學效能的提高
1.提高學生漢語培訓效能
漢語教學屬於第二語言教學的範疇,在對少數民族的學生教學漢語的過程中必須遵循第二語言教學規律。由於漢語培訓時間短,強度大,任務重,要求教師必須結合新疆少數民族的文化特點,對第二語言教學方面進行培訓,結合少數民族學生在語言知識方面偏誤的瞭解、歸納和總結,提高漢語教學的效能。
2.構建雙語培訓教學管理系統
構建有效運轉的教學管理系統,由師資培訓主管部門組成漢語教學管理指揮系統,負責計劃、組織、指揮、協調和評價漢語教學管理工作。成立由主管領導的漢語教學實驗課題領導小組,實行分塊管理、分級指導、逐層反饋、定期總結。制訂漢語教學的總體規劃和一整套制度,透過師資培訓主管部門對教研組指導、督促、檢查,將漢語教學的各項管理創造性地滲透到對新疆少數民族學生的'漢語教學實踐中。及時、準確地向指揮中心提供計劃決策實施情況的反饋資訊,對漢語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進行合理調節與控制。掌握第一手材料和可靠的反饋資訊,及時做出準確、適當的調整,併為上級主管部門做出新的漢語教學決策提供依據。
3.緊抓漢語教學常規管理的策略
教學常規管理對於穩定新疆少數民族的漢語教學秩序、提高漢語教學質量起著重大的保障作用,必須依靠科學的教學常規管理有效地實施漢語教學。漢語教學工作有其內在的規律與規範,教學常規管理必須從宏觀上把握漢語教學執行的命脈,從漢語教學工作目標體系、教學工作監控體系、教學工作評價體系幾方面著手,建立一系列健全的漢語教育管理制度,規範漢語教育管理行為和執教過程,建立起符合新疆少數民族自身實際的漢語教學管理模式。
教學管理三位一體,以漢語教學為中心,教師為實現雙語培訓目標而教,學生為達到雙語培訓目標而學習漢語,管理領導以雙語培訓目標達成過程的工作質量、工作實效來進行漢語教學的管理,使管理更具導向性,統一教師與學生教與學的意志。為確保漢語培訓目標教學的中心地位,要把管理工作的精力放在漢語教學上,建立嚴格的漢語教學工作制度,漢語教學管理以管理制度建設為主,實行管理制度、評價制度、獎懲制度三結合;加強漢語教學工作的計劃性、評價性。雙語教學過程以漢語培訓目標為主線,評價貫穿始終。對漢語教學過程的管理主要在於監控教師是否按學科教學程式組織教學。在漢語教學管理中,要以漢語教學的管理為核心,把漢語教學與教學常規管理結合起來,使漢語教學的管理更加具有科學性。
4.培訓與實習並重
漢語培訓僅僅是雙語培訓的一個組成部分,專業培訓和專業實習是雙語培訓的關鍵。因此,漢語課程的講授,不僅要結合漢語水平等級大綱,更要結合新疆少數民族學生的接受、學習能力進行。要求雙語教師不僅在漢語語言方面的知識要牢固全面,還要求雙語教師必須掌握一定的專業知識。例如,在漢語課程的詞彙教學中,雙語教師應當將詞語放在特定的語境中分析,並將詞語在真實的情境中使用,不可單純孤立地對詞語進行分析講解。在講解詞彙的同時,還應該適當地將專業漢語詞彙加以補充。如在辨析“重要”和“主要”時,也可以將“重心”“重力”的概念教給物理專業的學生,將“重工業”的概念教給地理專業的學生,將“重音”的概念教給漢語專業的學生等等,在雙語培訓中將專業學習貫穿於教學過程的始終,在漢語培訓的過程中奠定專業漢語的學習。
5.開展課外漢語教學活動
漢語學習課程是漢語培訓的基礎,僅僅依靠課堂上的講練無法提高漢語水平,滿足雙語培訓需要。因此,新疆少數民族的漢語培訓不僅要求教師在課堂上精講多練,提高課堂教學質量,還要求課堂之外能較好地促進語言交際訓練,這是漢語課堂教學的有益補充。漢語的學習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課外語言課堂教學的開展顯得尤為重要。比如,課外的漢語朗讀比賽、漢語演講比賽、漢語筆記比賽、“漢語角”等等,都是對少數民族漢語教學的較好補充。
新疆少數民族雙語教師的漢語培訓是一項利於新疆經濟發展的有力舉措,是提高新疆少數民族教學教育質量與水平的關鍵所在,漢語教學效果直接影響著雙語教學工程的質量。認真研究、分析少數民族教師雙語培訓中的問題,革新對新疆少數民族雙語教師的漢語教學模式,提高漢語教學能力及教學水平與質量是新疆少數民族雙語培訓教師要進行的長期、系統的工作。
參考文獻:
[1]張曉麗.關於雙語師資培訓途徑的有效性分析[J].職教論壇,2010(14):85-87.
[2]李澤林.我國少數民族地區雙語教師培訓政策研究[J].民族教育研究,2010(2):10-14.
[3]吳宏嶺.新疆少數民族教師雙語培訓精讀課程教學模式探析[J].新疆職業大學學報,2009(4):74-75.
[4]尤江斌.新疆少數民族雙語師資培訓及雙語教學工作的調研報告[J].新疆財經學院學報,2006(1):46-48.
[5]張燚,塞米·馬木特,張瑛.新疆雙語師資培訓教學中的幾個重要問題探析[J].新疆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3):130-136.
[6]江蓉.少數民族雙語教師培訓教學管理策略初探[J].烏魯木齊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08(2):93-96.
[7]王新梅.烏魯木齊地區少數民族小學雙語教師培訓工作調查研究報告[J].烏魯木齊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08(1):76-80.
[8]柴鞏利,閆新紅.建立漢語精讀精品課程的探索與實踐[J].新疆職業教育研究,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