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他行為

[拼音]:Hetao Pingyuan

[英文]:Hetao Pingyuan

陰山山脈與鄂爾多斯高原間的斷陷沖積湖積平原。位於內蒙古自治區西南部,北至陰山南麓,斷層崖矗立於平原之北,界線明顯;南到鄂爾多斯高原北緣的陡坎,由於庫布齊沙漠散佈,界線較模糊;西與烏蘭布和沙漠相連;東及東南與蠻汗山山前丘陵相接。介於北緯40°10′~41°20′,東經106°25′~112°。 東西長約500公里。南北寬20~90公里,面積約2.6萬平方公里。行政區劃包括呼和浩特和包頭兩市的大部,巴彥淖爾盟的南部,伊史昭盟的北部和烏蘭察布盟的小部分地區。

黃河在甘、寧、內蒙古、陝、 晉5省區境內形成馬蹄形大彎曲,這一大彎曲的北部,亦即白于山(陝北)以北,賀蘭山以東,陰山以南,蘆芽山(晉西北)以西的地區稱為河套。這一地區黃河兩岸的平原稱為河套平原,西南起自寧夏回族自治區中衛縣的沙坡頭,東北到內蒙古自治區清水河縣的喇嘛灣,可分為銀川(寧夏)平原、後套平原和前套平原(又稱土默特平原)3部分。 一般稱河套平原僅包括前套和後套平原。

河套平原海拔900~1200米,地勢由西向東微傾,西北部第四紀沉積層厚達千米以上。山前為洪積平原,面積佔平原總面積的1/4,餘為黃河沖積平原。

河套平原年日照時數3000~3200小時,西多東少,日照百分率67~73%。 年總輻射量627千焦耳/平方釐米,年均溫5.6~7.4℃,西高東低,1月均溫-14~-11℃,7月22~24℃,10℃以上活動積溫3000~3280℃,無霜期130~150天,農作物一年一熟,大部地區降水量150~400毫米,東多西少,在時間分配上雨熱同季。

黃河從磴口縣的巴彥高勒進入平原,至清水河縣的喇嘛灣出境,長550公里,河道逶迤蜿轉,河曲發達,河床坡度小,水流平穩,年徑流量250~300億立方米,礦化度0.3~0.6克/升。早在秦漢時代即屯兵移民,引黃河水灌溉農田。唐曾於後套開挖大型渠道。清中葉以後,灌溉發展較快,先後建成永濟渠、長濟渠、黃濟渠、楊家渠、塔布渠等,至清末黃河兩岸已有八大幹渠,灌溉面積達20萬公頃。中華民國時代在後套灌區之東建三湖河灌區,在前套建民生灌區。然未經全面規劃,渠系紊亂,無壩自流,旱年水不進渠、汛期氾濫成災。20世紀50年代以來,河套平原灌溉事業發展迅速,在黃河干流上建成三盛公水利樞紐工程,南北兩岸修建總乾渠500多公里,灌溉面積由50年代以前的16.67萬公頃擴大到66.67萬公頃。

灌溉事業長期發展的結果,打破了河套平原荒漠草原與荒漠這一地帶性的束縛,呈現阡陌相連,溝渠縱橫,綠蔭彌望的景色。慄鈣土和棕鈣土只在區域性地區殘存,大部地區已為灌淤土代替,但灌溉不合理,鹽漬土廣泛分佈於灌區。

河套平原地下水甚豐,黃河北岸山前埋藏較深,平原較淺,由10~30米減至2~3米;含水層由厚變薄,湧水量由100噸/小時遞減為60噸/小時;礦化度漸增,一般由0.5克/升增至3克/升。 黃河南岸地下水埋深約1~3米,湧水量10~40噸/小時,礦化度1~3克/升。

河套平原人口密度約145人/平方公里。 有蒙古、漢、滿、回、朝鮮、達斡爾、鄂倫春、鄂溫克、壯、藏、苗、維吾爾、 錫伯、彝、 土家等民族。農業歷史悠久,潛力很大。工業有鋼鐵、電力、機械、電子、化工、建材、毛紡、皮革、化纖、食品、造紙、製藥等數十部門,主要集中在呼和浩特市和包頭市。京包鐵路與包蘭鐵路橫貫東西。

參考文章

河套平原(HetaoPingyuan)中國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