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心真正成熟的人,不會有這些行為
內心真正成熟的人,不會有這些行為
今天,表妹突然問我“怎樣才能成熟一點呢”,我就認真思考了一番,其實對於一個人是否成熟,從他對人接物的態度上就能看出來,判斷自己是否成熟,就看看自己是否有以下這些行為:
盲目追求合群
筱雪是我大學的同學,做老師是她的夢想,畢業後就順利成為一名初中英語老師,在今年同學聚會上,如願成為老師的她卻愁眉苦臉。
她從小就覺得老師是世界上最偉大的職業,在學校裡,就一直很努力,希望把自己所帶的班級能有好的成績。
有一天晚上,都快十點了,她因為還沒備完課,就與另外一位新老師在辦公室裡面認真備課,同辦公室的一位老教師下班前就說了一句“差不多得了,不用那麼認真的”。
筱雪一直不敢相信,居然作為一名教師,能說出這樣的話來,知道後來的日子,她漸漸被冷漠,她才明白過來。與她一起備課的那位老師可能覺得老教師說的話很有道理,就開始慢慢攜帶,和其他老師打成一片。
唯有筱雪,還堅持著自己的信念,因為其他老師都孤立她了,所以在學校裡都是獨來獨往的。
和一群人生活就是會這樣,常常會迷失自己,最終也按照大家的方式來生活工作。
可是一個內心真正成熟的人,不會盲目去追求合群,就像筱雪一樣,會客觀去分析,綜合自身各方面的因素,做出理性的判斷,就算只剩下自己一人也無所畏懼。
輕易下結論
相信看過《爸爸去哪兒》的人都記得有這樣一個場景:
爸爸林永健和孩子大俊一起回房間,進去後大俊看到桌子上面放著QQ星,二話不說就往包裡裝。
爸爸看到後就非常生氣,直接罵道“你裝它幹嘛啊,這是很不好的,我們不能佔小便宜”,大俊就很委屈拿出來。
事後爸爸找大俊談話,才知道大俊只是想給其他小朋友。
這位爸爸的表現就是典型的輕易下結論,原本大俊的行為是值得表揚的,卻變成了責罵。
在日常生活中,這樣的事例見過太多了,都是喜歡假設對方的意圖,“你是想錢想瘋了吧”“你這不是想趁機炒作自己嗎”“你不用裝了,你心裡想什麼我都知道”,這樣的.話相信你也說過不少。
當你站在所謂的道德高點評論他人的時候,其實就是一種不成熟的行為了。往往內心成熟的人,是不會妄加評論的,而是透過調查認證後,再去下結論。
過分注重他人看法
著名青年作家李尚龍就曾經說過自己親身經歷的一件事。有一次,相約一個青年演員吃飯,因為他個人比較喜歡大排檔,就約在一家露天吃飯的地方,可是那個演員就會資訊說“你我怎樣都算是有點名氣的人了,選擇去露天的地方吃飯,萬一被自己粉絲看到不怕掉粉嗎”。
李尚龍看了就一愣,因為他從來不覺得自己有多了不起,自然就沒有想過這些事情。既然想和對方吃飯,就只能改時間了,約到了一家光線相對昏暗的酒吧。
剛去到門口的時候,那個演員又說了“你看你,出門也不知道好好捯飭捯飭自己,怎麼就隨意出來了呢”,整頓飯下來聽到的都是吐槽。
這件事過後,李尚龍思考:人到底要不要這麼把自己當回事,要不要這麼注重別人的看法呢?
後來他在圈子裡混久之後,發現越是牛逼的人,就越沒有架子,越是厲害的人,越是接地氣,因為他們知道謙卑的重要性,世界離開了誰,都照樣專,不要把自己太當一回事。
所以說,越是成熟的人,就越清楚自己並沒有那麼重要,與其花時間去注重別人的看法,還不如想辦法讓自己變得更好。
成熟是一個人的必經之路,它與年齡無關,只和閱歷有關,當你的閱歷足夠豐富了,自然而然就變得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