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移效應

[拼音]:Beimeizhou

[英文]:North America

全稱北亞美利加洲。世界第三大洲。位於西半球北部,東、西分別瀕臨大西洋和太平洋,北濱北冰洋,西北隔白令海峽與亞洲相望,南隔加勒比海、巴拿馬運河同南美洲為鄰。除西南側外,大陸岸外島嶼眾多,特別是北側和東北岸外有不少大島。格陵蘭島,為世界第一大島,巴芬島面積居世界第五位,其他大島有維多利亞島、埃爾斯米爾島、紐芬蘭島等。大陸東南有西印度群島,由巴哈馬珊瑚群礁和大、小安的列斯島弧組成,小島為數眾多,大島有古巴島和海地島等。大陸西側島嶼主要偏於西北岸外,阿留申群島較為突出,為一火山島孤,從阿拉斯加西南部向外延伸約2250公里。全洲面積約2422.8萬平方公里,僅次於亞洲和非洲。島嶼面積410萬平方公里,佔全洲總面積16.9%,其絕對面積與所佔全洲面積比率均為世界各洲之冠。

大陸海岸線長約6萬公里。東北部海岸比較曲折,島嶼眾多,且有不少深入內陸的大海灣,如哈得孫灣、聖勞倫斯灣和芬迪灣等,哈得孫灣深入內陸達1500公里以上;岸外大陸架寬闊,紐芬蘭大淺灘寬達500公里。東岸有比較深入寬闊的河口灣,其中切薩皮克灣深入內陸約320公里。往南沿岸沙壩漸次顯露。 墨西哥灣北岸一帶沙壩綿延,海岸十分平直,在很多地段內側封閉成潟湖。墨西哥灣南岸和中美地峽的加勒比海沿岸,不少地段也表現類似特徵;大陸架寬度比東北地段為小。西部太平洋岸山脈與海岸平行,且逼近岸邊,很多地段陡崖壁立,海岸比較平直。除聖弗朗西斯科灣和加利福尼亞灣外,缺乏深入內陸的海灣,島嶼少,大陸架一般也較狹窄。但北段有陡峭曲折的峽灣型海岸,岸外還散佈一些群島;阿拉斯加西南的阿留申島孤,也給西北部海岸線增添了曲折性。該島弧之北為白令海,大陸架寬達600公里,是世界上大陸架最寬廣的海區之一。

大陸輪廓北寬南窄,略似一三角形。最北端在北緯71°59′(格陵蘭島的莫里斯·傑塞普角高至北緯83°39′),最南端在北緯7°15′,南北跨有64個緯度;東西經距112°。 其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決定了它在大氣環流中的地位,同亞歐大陸頗相類似。但由於大陸面積、輪廓、地貌結構以及歷史發展等方面的差異,北美洲地理環境表現了不同於亞歐大陸的特點。

地質基礎與地貌結構

構造基礎及其形成

北美大陸的地貌結構自東向西主要表現為三大縱列帶:東帶為阿巴拉契亞高地,中帶為勞倫琴低高原和中部平原,西帶為科迪勒拉山系。

中帶的北部為勞倫琴低高原,發育於加拿大地盾,與中部平原的基底同屬北美洲古老陸塊,格陵蘭島以及北極群島的大部分也屬之。古老陸塊的外圍環列著阿巴拉契亞、科迪勒拉、東格陵蘭以及因努伊特等山系,由板塊的相互作用演變而成。

按板塊理論,大陸開始時曾作為一些古老的小陸塊存在,經過多次相互碰撞以及聯合、分裂和再結合的大陸增生過程。太古代時,北美大陸曾有4個原始陸塊,分居於相當今天的哈得孫灣南北一帶,其組成岩石年代在25億年以上,經過大陸增生過程,才結合成為巨大的古老陸塊。在其形成初期,屢經造山運動,以後才趨穩定。它的北部自古生代以來,只經受過以上升為主的升降運動,古老的變質岩廣泛出露,稱為加拿大地盾;南部和西部在古生代的升降運動中以沉降為主,並間歇性地經受了海侵和海退,因而在前寒武紀基底上覆蓋了平展的後期沉積,稱中部地臺。中部地臺的東部以古生代覆蓋層為主,西部在古生代地層上還廣泛覆蓋中生代地層。

古老陸塊外圍的山系,代表著古生代以來不同時期所產生的褶皺帶,在大陸主要是阿巴拉契亞山系和科迪勒拉山系。

阿巴拉契亞山系年代較早,其形成同古大西洋的張開與閉合直接相聯絡。大約距今5億年時,早先存在的古大西洋開始緩慢地趨於閉合,在閉合過程中,島孤和大陸架向大陸陸塊推擠,導致北美陸塊同歐洲與北非陸塊相互碰撞,從而產生了阿巴拉契亞山系。

至距今1.8億年時,今大西洋又開始張開,推動北美板塊向西移動,仰衝於太平洋板塊之上,從而掀起了大陸西部邊緣山脈,如內華達山脈、海岸山脈等。後來,偏居太平洋洋殼東部的洋中脊,在加利福尼亞灣以北,除區域性地段外,潛沒於北美板塊的下面,科羅拉多高原和落基山脈可能曾由此降升。該洋中脊之東的可可板塊與加勒比板塊相遇,前者發生俯衝,後者發生仰衝,由此掀起了中美地峽的火山山脈,其西側形成中亞美利加海溝。

東太平洋洋中脊在加利福尼亞灣一帶與北美板塊南緣相遇外,有一系列轉換斷層,其中最大的就是著名的聖安德列斯斷層。沿著這一斷層,加利福尼亞沿海地帶向北移動,形成一條強烈的地震帶。北美板塊在加拿大溫哥華島以北的沿岸或岸外的西緣也有一轉換斷層,沿此斷層太平洋板塊向北移動,在北面沿阿留申島弧南緣的海溝處潛沒。

地貌結構的三大縱列帶

在上述構造基礎上,經過長期內外營力的相互作用,北美洲的三大縱列帶,表現不同的主要地貌特徵。

東帶──阿巴拉契亞高地

屬古生代褶皺帶。其地貌特徵和單元結構西南部與東北部不同。西南部由於構造上的差異,自東往西分為山麓臺地、藍嶺、嶺谷區和阿巴拉契亞高原4個地貌單元。山麓臺地起伏和緩,西連藍嶺山麓,內側海拔300~360米,向東傾斜,以“瀑布線”接沿海平原。藍嶺為一復背斜,其東西兩側有大規模的衝斷層,地形崎嶇。嶺谷區有一系列平行褶皺和衝斷層,地貌上表現嶺谷相間的特徵。阿巴拉契亞高原為一山前拗陷,地層近於平展,為海拔300~600米的低高原,但在河流深切地段,地面崎嶇。東北部的廣大地區表現為一波狀起伏的高地,相當於西南部的山麓臺地,海拔約300~500米,向東、南傾斜。其他3個單元發育不完整,範圍狹小。東北部廣泛受到冰川作用的改造。

中帶──勞倫琴低高原和中部平原

勞倫琴低高原偏於大陸東北部,經長期陵夷,地勢不高,大部分介於200~450米間。它在古生代以來的升降過程中以上升為主,但哈得孫灣一帶卻長期處於拗陷之中,第四紀大冰期又因冰川的重壓而沉陷(大冰期後已有所回升),地勢低下,並形成一個淺水海灣。其邊緣地帶特別是東和東南一帶地勢高仰,因而高原展現為一從邊緣向哈得孫灣低斜的淺碟狀地面。地表起伏和緩,只有一些淺丘高出地面十幾至數十米。大冰期時本區處於大陸冰川中心地帶,故地貌的具體細節,廣泛受到冰蝕作用的改造。位於勞倫琴低高原東北岸外的格陵蘭島,除東、北岸為古生代褶皺帶外,也屬古老地盾,為冰川所覆蓋,冰面海拔一般達2000米,冰層之下為一低高原。

中部平原發育於中部地臺,前寒武紀基底上的後期沉積岩層幾近平展,只在若干地段隆起成穹地或拗陷為盆地。按海拔和地貌特徵,可分東西兩部分:東部為內陸低原,西部為大平原。

內際低原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下,起伏和緩。密蘇里河和俄亥俄河以北,除威斯康星州西南部外,為一廣大的冰磧平原,其西北還有大片湖成平原,五大湖主要為冰蝕湖盆。上述兩河以南未受冰川侵襲,地貌特徵主要反映構造與河流作用。中為密西西比河下游沖積平原,其東地勢稍見高仰,深受河流切割;西南為單斜低丘與河谷低地相間的帶狀起伏平原。

大平原海拔從500米左右向西逐漸增至1800米,由於落基山的掀升提供了大量沖積物質,從山麓向外堆積,以後再經河流深切,表現為向東低斜、深谷橫切的坦蕩平原,大部分地區起伏和緩。它的北部第三紀地層大部分被侵蝕,並打上了冰川作用的烙印;南部在中段廣泛儲存第三紀堅硬覆蓋層,地勢較高,一般稱為高平原。

在密西西比河下游以西和密蘇里河下游以南,為內部高地,包括歐扎克高原和瓦奇塔山。歐扎克高原為中部地臺的穹地,經長期侵蝕表現為一切割高原;瓦奇塔山位於其南,為一古生代褶皺帶,在構造和地貌特徵上相當於阿巴拉契亞高地的嶺谷區,但其構造呈東西走向。

墨西哥灣沿岸平原為近斯出露的海底,與大西洋沿岸平原相連,北起科德角,向南向西延伸,再東轉至尤卡坦半島,寬約100~400公里,其中一半以上地段海拔低於 120米。它由半固結或未固結的白堊紀、第三紀和第四紀沉積層組成,除區域性地段外,向海緩斜。通過差別侵蝕,形成單斜脊與低地相間的帶狀起伏平原,這種形態特徵比較典型地體現於墨西哥灣北岸的東西兩段。

西帶──科迪勒拉山系

位於大陸西部,南北延伸,由一系列山脈、 山間盆地和高原組成。 海拔一般介於2000~3000米間;平均寬達800公里,最寬處為1600公里。主要形成於中生代下半期至第三紀,現仍在活動中。

東部山地以落基山脈為主體,北起阿拉斯加的布魯克斯山,南接墨西哥的東馬德雷山,海拔約2000~3000米。其中由長列褶皺和衝斷層構造所成北北西──南南東走向的條狀山脈分佈較廣,尤以北落基山脈為最;中落基山脈東部則以單一寬背隆起所成邊緣陡峻的高原狀山體、彼此隔以寬廣的向斜盆地為特色;南落基山脈為由狹長背斜隆起所成的山嶺,延伸綿長,不少高峰超過4000米以上。落基山脈很多地段由於高度大,北段又因緯度偏高,所以冰川地貌發達,高山部分還有現代冰川。

山間高原和盆地介於落基山脈與西部山地之間,自北往南計有育空高原、不列顛哥倫比亞高原、哥倫比亞高原、盆地與山脈區(其北部稱大盆地)、科羅拉多高原和墨西哥高原等。育空高原位於阿拉斯加中部和加拿大西北部分地區,為一波狀起伏的切割高原,第四紀大冰期時其中、北和西部未受冰川侵襲。不列顛哥倫比亞高原為一切割的熔岩高原,第四紀大冰期時為科迪勒拉冰川中心所在,分佈有各種冰蝕和冰磧地貌。哥倫比亞高原是世界上廣大的熔岩高原之一,第四紀時北部處於科迪勒拉冰川南緣,地面上留有很多由冰融水溢道切成的石底深谷。盆地與山脈區以一系列相互隔離並大致平行的短窄斷塊山同乾燥盆地相間分佈為特徵。科羅拉多高原只經受過緩和的翹褶和斷層作用,廣大地區內岩層近於平展,由一系列臺階狀高原組成;第四紀以來因大幅度上升,高度約介於2100~3300米,河流普遍發育了深邃峽谷,以科羅拉多大峽谷最負盛名。

西部山地分為內、外兩帶,隔以一道不相連續的沉降帶。內帶自北向南包括阿留申山脈、阿拉斯加山脈、加拿大海岸山脈、喀斯喀特—內華達山和加利福尼亞半島山脈等,為一強烈褶皺、火成侵入與變質帶,經長期侵蝕,花崗岩廣泛出露。如內華達山脈,通過長期侵蝕和後期上升過程中所發生的斷層和掀斜作用,表現為一自東向西傾斜的花崗岩斷塊山。此外,部分地段後來還受到火山噴出作用,如喀斯喀特山特別是南段即分佈著一系列火山錐。外帶北自阿拉斯加南岸的科迪亞克島起,南至加利福尼亞半島,主要為沿海島山帶及美國境內的海岸山脈。上述兩山帶間為一沉降帶,形成一系列不相連續的海灣或谷地,如庫克灣、皮吉特灣、威拉米特谷地、加利福尼亞大谷地和洛杉磯盆地等。

科迪勒拉山系進入墨西哥境內,寬度變狹,主要為墨西哥高原及其兩側的東、西馬德雷山脈。高原地面海拔900~2500米,自北向南增高,也以斷塊山同盆地間錯分佈為特徵。東馬德雷山為一系列平行褶皺並受低角衝斷層所切的北北西—南南東走向的山脈,海拔1500~3000米。西馬德雷山大部分為第三紀初期厚層熔岩所覆,呈高原狀態,海拔2000~3000米。北緯19°線附近為一東西向的火山帶,其南隔著巴爾薩斯及其上游谷地為南馬德雷山。特萬特佩克地峽以南,為中美地峽區。除尤卡坦半島主要屬沿岸平原外,其餘大部分為高地。地峽區北部與南馬德雷山相接,為東西向構造帶,通過加勒比海底向東北同大安的列斯群島的古巴、伊斯帕尼奧拉、波多黎各、牙買加等島嶼相聯絡;太平洋岸為一火山帶,火山峰高達2000~3000米。大安的列斯群島之北為巴哈馬群島,由許多大小不等的珊瑚礁灘組成;南為小安的列斯群島,其外側各島由石灰岩構成,內側為火山島。小安的列斯群島以南的特立尼達島等,在構造上同南美有緊密聯絡,具大陸島性質。

礦產資源

北美洲礦產資源種類繁多,煤、石油、鐵、銅、鉛、鋅、鎳、鉬、釩、銀、鉑、鈾、石棉、鉀鹽、磷灰石、硫等的儲量和產量均居世界前列。

加拿大地盾在前寒武紀曾經歷多次造山運動並伴以火成活動,金屬礦豐富,但缺乏燃料礦。金屬礦主要有鐵、鎳、銅、鋅、金、軸,次為銀、鈷、鉑、鈦等,礦床比較分散,多分佈於火成岩侵入體周圍附近的接觸帶或沉陷盆地中。拉布拉多和蘇必利爾高地(蘇必利爾湖西北和南面)是重要鐵礦產區。魁北克省西南部至安大略省東部為以鎳、銅、鉛、鋅、鈾、銀等為主的多金屬礦區,其中薩德伯裡的鎳、銅礦具有世界意義。安大略省西部、草原省東北部以及地盾西緣湖帶也為一重要的多金屬礦區。

中部地臺富燃料資源,為本洲煤、石油和天然氣的主要儲、產區,分佈廣泛,向北遠及馬更些河三角洲以及北極群島。本區後期覆蓋層具有一系列盆地和穹地,對燃料礦床的形成和儲存十分有利。中部個別地區還富藏並盛產鉛、鋅、鉀鹽和磷酸鹽等礦。

墨西哥灣沿海一帶富藏石油,儲油層多在鹽丘中。北岸的油田主要分佈於密西西比河三角洲以西一帶,其年產量向居美國前列,現不斷向岸外海域發展。西岸和南岸共有四大油田,其中坎佩切灣東南一帶是目前墨西哥產量最多的油田區。海灣一帶的鹽丘中有的還產硫磺。

阿巴拉契亞褶皺帶既有同岩漿活動有關的金屬礦藏,也有分佈廣泛的煤盆和一些儲油構造。加拿大的魁北克省東南以產石棉著稱,東北部其他地區則多鉛、鋅、銀、銅等金屬礦,紐芬蘭東北的貝爾島有赤鐵礦,但現已停閉。西南部的礦藏首推煤礦,儲量約佔美國1/4,產量約佔3/4,而且煙煤品位較高;賓夕法尼亞州東北部還有美國最大的無煙煤區;金屬礦中鐵較重要,主要產於伯明翰附近,因長期開採已瀕枯竭。

科迪勒拉山系為一年輕褶皺帶,有大規模火成岩侵入體和高度變質帶,並有廣泛分佈的山間沉積盆地,礦藏種類很多。金屬礦中有色金屬佔有突出地位,如銅、鉛、鋅、銀、鋁土、金、鉬、釩、汞、鈾等。燃料礦有石油和煤。其他非金屬礦有硫磺和磷灰石等。其中銅、銀、鉛、鋅、鋁土、鉬、石油、磷灰石等儲量具有全洲性甚至世界性的重要意義。除砂礦外,其形成同火成活動和構造有密切關係,分佈上主要同侵入體與變質帶相聯絡。如美國境內著名的蒙大拿州比尤特銅礦(1980年已停閉)和猶他州賓厄姆-坎尼恩銅礦均屬斑岩型銅礦,同斑岩的侵入體有關。墨西哥高原和西馬德雷山也是重要的多金屬礦區,貴金屬中的銀礦向負盛名。西印度群島中古巴的紅土型鎳礦的儲量和牙買加的紅土型鋁土礦的儲量和產量均居世界前列。

加利福尼亞大谷地南部、洛杉磯盆地、落基山懷俄明盆地、阿拉斯加北海岸普拉德霍灣有大油田。懷俄明州西南部的格林河盆地中有大量油頁岩。一些山間盆地有大量煤藏,品位一般較低,近年來產量大有增長。

主要氣候要素與氣候型別

北美洲的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同亞歐大陸大體相當,但大陸面積較小,特別是低緯地帶範圍狹窄,地貌結構又另具一格,因而它的氣候雖與亞歐大陸相似,但在很多方面又具有自己的特點。

氣溫與降水

北美洲除一些沿海地帶外,廣大地區不是冬季酷寒就是夏季炎熱,或兩者兼而有之。如墨西哥灣沿岸1月平均氣溫在10℃以上,溫和如春,但7月平均氣溫高達27℃以上;與此相反,加拿大東北部1月平均氣溫低於-28℃,7月平均氣溫亦不足10℃。全洲1月平均氣溫0℃等溫線從費城附近向西至美國西南部,再折向北至阿拉斯加南岸外;格陵蘭島中部1月平均低至-45℃以下,加拿大西北部一般在-20~-32℃之間;墨西哥灣北岸為10℃,佛羅里達半島南端和中美地峽區超過20℃。7月平均氣溫20℃等溫線大致從美國東北岸向西橫越五大湖南部,至近西海岸處轉向南行,線以南除山地外大部分在25℃以上,美國西南部及墨西哥東、西岸均達32℃,死谷更高達38℃。全洲氣溫年較差以內陸最大,大陸的中北部尤甚。加拿大西北部高達40℃以上,個別地方如好望堡達51℃。東岸次之,西岸最小。東岸的紐約(北緯40°40′)年較差為24.2℃,而同緯度西岸的尤里卡(北緯40°45′)只有5.1℃。西岸因面迎西風帶,背後又有山脈縱列,氣候的海洋性比較顯著,但範圍十分侷限。東岸則因中高緯廣大地區處於離岸風位置,海洋對大陸的調節作用難以施展;加之這一帶陸地面積比較寬廣。所以北美洲大部分地區氣溫年變化的一個重要特徵,就是大陸性強、年較差大。但北美大陸面積比亞歐大陸小,冬夏較差因而遜於亞洲。

北美洲年降水量的分佈,以西北太平洋沿岸山地和中美地峽的加勒比海沿岸最多,迎風坡均在1600毫米以上(大部分介於2000~5000毫米間)。北部遠離水汽來源,西部廣大山間區又處於雨影地帶,年降水最大多不足500毫米,西南部甚至少於100毫米。落基山脈以東的大平原也因處於雨影地帶,年降水量多不足500毫米;由此向東南,逐漸受到來自墨西哥灣暖溼氣團的影響,降不量漸次增加,阿巴拉契亞高地南部和東南沿海可達1500毫米左右。在季節分配方面,太平洋沿岸冬季受北太平洋氣流影響,降水量最多;夏季則因副熱帶高壓北移,在其影響下,為少雨季節。如溫哥華島西岸的卡列奧克特年降水量可達2700毫米,夏季3個月降水不足全年的9%;加利福尼亞夏季降水只及全年的1~2%。廣大山間區的雨型,有以冬季較多的,也有以暖季為主的。落基山脈以東除區域性地區冬季降水較多外,廣大地區均為暖季多雨。其中有以春雨為主者(如內陸低原),也有以初夏(大平原)或晚夏為主者(如加拿大東北部)。墨西哥高原降水量不多,夏雨型也很顯著。中美地峽的東岸,如貝里斯由於熱帶輻合帶夏季偏居北半球,夏季降雨佔全年60%,秋季因熱帶氣旋雨的補充而又略多於夏季,僅冬末春初為一相對少雨季節;地峽西岸及墨西哥西南岸,夏季因副熱帶高壓偏北,這裡接近熱帶輻合帶,南半球東南信風越過赤道轉為西南風,加以其時有熱帶氣旋侵襲,所以降水豐沛;冬季則因處於副熱帶高壓控制下,氣流下沉,加以位居背風帶,便成為乾季。

氣候型別的組成

北美洲幅員廣闊,南北伸長,四周瀕臨大洋,在主要氣候因素的作用下,氣候型別多樣,與亞洲不相上下。按1978年斯特拉勒氣候分類,除高地氣候外,計有13種,其中西岸海洋性氣候為亞洲所無,冰原氣候亞洲也告缺失。在亞洲東部和南部發育典型的季風氣候(包括溫帶、亞熱帶和熱帶季風氣候),在北美洲都不發達,而分別為中緯溼潤大陸性氣候、亞熱帶溼潤氣候和低緯信風海岸(熱帶海洋性)氣候。

北美洲熱帶氣候型別分佈不廣,也不典型。其中熱帶乾溼氣候僅見於墨西哥西南沿海部分地段,赤道多雨氣候只限於中美地峽南段,熱帶乾旱氣候範圍也不大。這主要同大陸形狀北寬南窄,特別是從北緯30°向南大陸驟然縮狹有關。但寒帶和溫帶氣候型別卻佔很大比重,這同南美洲的情況恰恰相反。

北美洲的寒帶和溫帶型別有冰原氣候、苔原氣候、高緯(亞寒帶)針葉林氣候、中緯溼潤大陸性氣候、中緯乾旱氣候、中緯西岸海洋性氣候。冰原氣候分佈於格陵蘭(沿海地帶除外)。據埃斯米特站記錄,格陵蘭冰原7月平均氣溫仍低至-12℃,2月為-47℃,其極端性和嚴寒程度僅遜於南極洲。苔原氣候發育於大陸北岸、北極群島和格陵蘭沿海地帶,格陵蘭西岸的烏佩納維克(北緯73°)8月平均氣溫為5℃,全年只有4個月月平均氣溫超過0℃;年降水量230毫米,主要靠鋒面降水;由於風力強勁,地面積雪也少。高緯針葉林氣候是北美洲分佈範圍很廣的氣候型別,它相當於斯特拉勒早期分類的亞寒帶大陸性氣候或柯本分類的雪林氣候,其特點是冬季長而嚴寒,夏季短而溫涼,月平均氣溫高於10℃者全年只有3個月,年較差一般都在40℃以上;年降水量大都介於250~500毫米,沿海稍多,夏雨為主,因溫度較低,體現溼潤特點。

北美洲溫帶大陸性氣候雖佔優勢,但高緯針葉林氣候比南面的溫帶大陸性氣候分佈範圍更廣。在斯特拉勒1978年的分類中,後者不是單一型別,而是中緯溼潤(包括次溼潤)大陸性氣候和中緯乾旱(和半乾旱)氣候兩種型別的組合。這裡氣溫年較差約20~40℃,按康拉德公式,大陸度介於40~60%之間。但同亞洲相比,北美洲溫帶大陸性氣候不僅範圍較小,而且大陸性也較弱。如蒙特利爾(北緯46°)緯度比亞洲東岸的符拉迪沃斯託克(北緯43°)約高3°,位置也較偏內陸,但前者氣溫年較差卻小於後者約 4.5℃。再如阿馬裡洛(北緯35°)與中國開封緯度相當,但年較差比開封小7℃。這足以說明北美洲溫帶氣候雖大陸性比較發達,但其極端性卻遜於亞洲。從年降水量來看,大抵西經100°以西的大平原和山間區均不到500毫米,大部分屬半乾旱氣候,大盆地為乾旱氣候;降水分配具有顯著的季節性,除哥倫比亞高原外,多集中於暖季,冬季為一相對乾季,而且年降水量變率也較大,平均在25~30%之間。西經100°以東,年降水量在500毫米以上,季節變化趨於緩和。

結構格局

北美洲氣候型別的結構,在世界各洲中自成一格。其北部和東部,氣溫是氣候型別分異的主要標誌,所以各有關型別都是南北更替、東西走向。落基山脈東側及其以西的西部廣大地區,降水量為主要分異標誌。因降水量的變異是東西向的,所以各氣候型別便顯示為東西更替、南北走向。墨西哥和中美地峽實際上是西部山區向南延伸。這種在更替和走向上東西部相對立的結構圖式,反映了緯度因素和地貌結構對分異的重要作用,並對土壤和植被的分異圖式也產生巨大影響。

河網與湖群

全洲平均年徑流總量約8200立方公里,僅次於亞洲和南美洲。本洲河網分佈和水文情況所顯示的地域差異格局,具有鮮明的特色,也是反映北美洲地理環境結構特點的一個重要方面。

河網分佈的分異格局

在流域性質上,外流區佔絕對優勢,佔全洲面積88%;內流區主要侷限於西部山區氣候乾燥和地形封閉的大盆地和墨西哥高原北部,佔全洲面積12%。如果不把冰封的格陵蘭島計算在內,則內流區所佔比率僅為3.3%,外流區高達96.7%。這樣懸殊的對比在各洲中比較突出。

外流區的大河,除聖勞倫斯河外,都發源於大陸主要的分水嶺落基山脈,分別注入墨西哥灣、太平洋和北冰洋。發源於阿巴拉契亞高地的河流,分別東注大西洋,西經俄亥俄河-密西西比河注入墨西哥灣。源出勞倫琴低高原西南冰磧區和南緣高地的河流,分別北流注入哈得孫灣、東南匯入五大湖-聖勞倫斯河或經密西西比河注入墨西哥灣。北美大陸的分水嶺略成H型。 大西洋流域佔全洲面積近一半,其中注入墨西哥灣與哈得孫灣的水系分別佔19%和18%,直接注入大西洋的只佔11%;太平洋水系和北冰洋水系的流域面積各佔全洲面積的20%。

在水系發育的規模和程度方面,地域差異也十分明顯。如阿巴拉契亞高地以東,降水豐富,河網稠密,水量充沛,但由於山地逼近東岸,空間面積侷限,所以河流一般比較短促,大多單流入海;有的雖已發育成完整水系,規模也較小。大陸西岸也因山脈緊逼,河流短小,比東岸河流有過之而無不及。西部也有較大的水系,如育空河、哥倫比亞河、科羅拉多河等,但大部分流經乾旱和半乾旱地區,屬“過境河”,流路中普遍存在深邃峽谷和激流,表現一定的年輕性。中部地區北有馬更些河,流域內多激流、湖泊,特別是右岸各支流具有明顯的不成熟性。哈得孫灣流域的北部成陸雖最早,但大冰期時接近大陸冰川中心,冰期前的水系廣泛為冰川作用所改造,加以氣候寒冷、堅硬基岩廣泛出露等原因,大大影響了水系發展的程序,致使河湖不分,瀑布、激流遍佈,並且流路奇特,有的甚至同一河道分注不同水系,系統紊亂,充分體現了水系發育的年輕性。中部平原南部的密西西比水系,發育較久,規模最大,河網密度較高。它東西介於阿巴拉契亞高地與落基山脈之間,面積廣大,水系發育有寬廣的空間;再則所在地區不僅大部分未受第四紀冰川侵襲,而且大冰期後又接納密蘇里河和俄亥俄河匯入,加強了整個水系的發展。其主流自開羅以下已達相當成熟階段,具有比降微緩、河漫灘廣展、牛軛湖眾多以及河谷寬度大於曲流帶等特徵。兩岸支流系統都已達一定的模式,左岸俄亥俄河的樹枝狀水系最為典型。

水文情況同樣存在著鮮明的地域差異。年徑流深度全洲平均為339毫米。美國山間區西南部僅3~5毫米,但西北太平洋沿岸和中美南部的加勒比海沿岸卻高達4000~4500毫米。大抵西部地區年徑流深度自北向南減少,東部則自西北向東南增加。在河水補給方面,北部河流多依靠冰雪融水,中緯度以南雨水補給漸居上風。河流水量及其年變化同水源補給、流域內降水量及其季節分配有密切關係。西北太平洋岸因降水豐富,季節分配均勻,夏季又有冰雪融水供應,河流水量豐富,季節變化也較緩和;北緯40°以南,冬為雨季,夏季乾旱,河流汛期在冬季,但夏季因有山地融雪供應,故也有一定水量。山間區因屬乾旱與半乾旱氣候,部分屬內流區,流經其間的大河主要依靠高山冰雪融水補給,因此河流高水位一般見於夏季或初夏。落基山脈以東的內陸地區,北部因緯度較高,冰雪融解稍遲,河流高水位常見於初夏或盛夏,惟自南向北流的河流,上游解凍時間早於下游,春末夏初常有凌汛發生;南部因初夏高山冰雪融解,再則此時多雨,河流汛期見於初夏,如密蘇里河等;但密西西比河下游的左岸支流,卻以春汛為主。

主要水系的地區對比

全洲河流總流量20萬立方米/秒,流量超過1000立方米/秒的河流有21條,約佔總流量的45%。

密西西比河(以密蘇里河為源)長6262公里,流域面積322萬平方公里,為北美洲第一大水系。其左岸支流俄亥俄河平均提供56%的水量,比右岸支流密蘇里河大3倍多。河口附近平均流量達1.88萬立方米/秒,約佔全洲河流總流量的9%。自俄亥俄河注入後,幹流洪水期從上游的初夏提早到春季,枯水期也從原來的冬季提前至秋季。

馬更些河長4241公里,為全洲第二大水系,由於第四紀冰川作用的影響,右岸水系紊亂,顯示不成熟性。河口流量為11328立方米/秒,洪水期在夏季,枯水期見於冬季。因流經地區緯度較高,河流冰期較長;並因自南北流,所以春有凌汛。

聖勞倫斯河注入大西洋,為五大湖的出口通道。湖口以下流程只1287公里。流域內降水豐富,季節分配也較均勻,更因大湖調節,所以水量豐富,河口一帶流量達1萬立方米/秒;水位年變化幅度較小,5月最高,10月最低,10月水量相當於5月的68%左右。

科羅拉多河全長2333公里,上游主要依靠高山冰雪融水補給,中下游流經乾旱與半乾旱的山間區,很少有支流匯入,具有典型的過境河性質,為該地區的主要灌溉水源。由於蒸發強盛和灌溉損耗,所以愈向下游水量愈少。河口附近的尤馬平均流量約700立方米/秒。洪水一般出現於初夏。下游三角洲一帶過去每年5~7月定期氾濫,有“美洲尼羅河”的稱號。

以上四大水系,不僅流向不同,並因流經地區的自然環境和發育的歷史過程不同,所以在水系發育和水文情況方面各具特點。它們之間的對比,代表著北美洲第一級河網地域分異格局。

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

北美洲素以多湖著稱,尤多大淡水湖,數量為各洲之冠。面積達1000平方公里的湖泊有22個,除大鹽湖外,都是淡水湖。北從大熊湖起,經大奴湖、溫尼伯湖,向東轉為五大湖,形成一串巨大的湖帶,其中五大湖為世界最大淡水湖群。蘇必利爾湖面積8.24萬平方公里,為世界第一大淡水湖。

這一巨大湖帶以東、以北及其東南,淡水湖泊星羅棋佈,其形成同第四紀冰川作用密切聯絡。其中除溫尼伯湖及其鄰近的馬尼托巴等湖屬於冰緣湖的殘跡湖外,大多與冰蝕或冰磧有關。湖帶內側廣大地區,冰蝕作用佔主要地位,以冰蝕湖為主。湖帶上的大湖,基本上也是冰蝕作用的結果。西部高山地區,由於山地冰川侵蝕所成的冰斗湖以及由冰磧物壅塞而成的冰磧湖為數也不少。

土壤、植被型別分佈格局

水平地帶分佈

在植物區系歷史演變基礎上和現代氣候因素制約下,北美洲形成多種多樣的植被型別。自北向南有冰原、苔原、針葉林,溫帶落葉林、溫帶草原和熱帶雨林等。植被型別的分佈基本上同氣候型別相適應,同時也受地貌結構等因素的制約。

冰原沒有植物,通稱為寒漠,主要限於格陵蘭。

苔原分佈於大陸北岸、北極群島以及格陵蘭島的西南和東南沿岸。 夏季月平均氣溫高於0℃,但風力強勁,蒸發旺盛,加以地下有永凍層存在,排水困難,所以一般只生長苔蘚、地衣和蘆葦,但在排水良好而又避風處,可以見到矮小的柳、樺和赤楊類植物。生活在這裡的主要哺乳動物有北極熊、北極狐、野鹿、馴鹿、旅鼠、北極兔以及麝牛等,它們以厚的毛皮和皮下脂肪以及保護色等來適應寒冷的環境。在如此環境下發育的土壤屬於始成土中的冰沼土,有厚層的泥炭堆積。

針葉林是本洲分佈最廣的植被型別。從阿拉斯加西南岸向東伸展至紐芬蘭島,幷包括五大湖區,其範圍同高緯針葉林氣候區大致相當。主要由針葉樹種組成。因冬季長而寒冷,生長季短,所以樹木生長緩慢,森林稀矮,以雲杉、冷杉、鐵杉和落葉松佔優勢。樹木屬種相對集中,形成純林。五大湖一帶還有其他的針葉樹種如球果鬆、西方檜等,也混生樺、槭等闊葉樹。針葉林帶還通過阿巴拉契亞高地的藍嶺、落基山和太平洋岸邊緣山脈,形成3股向南延伸的分支。其中東股通過針闊混交林帶逐漸轉為硬木林,最後至東南沿海平原轉為亞熱帶針葉常綠林。中股大部分屬於山地森林,由雲杉、冷杉、鬆、檜柏等針葉樹組成。西股北部以冷杉、雲杉和鐵杉佔優勢,而在比較乾燥的地段(如背風坡)又以鬆為主;西部沿海一帶和向風山坡,因多地形雨或霧,溼度較高,發育了世界上最密閉的大針葉林,主要樹種有高大的道格拉斯黃杉、紅杉等(見彩圖)。

在亞寒帶針葉林植被下發育的灰化土(相當於灰壤),是本區典型的土類。針葉樹不僅提供堅果和漿果種子等,並因冬不落葉,有利於動物隱蔽,所以生活著很多植食性和肉食性動物,其中不少屬於珍貴毛皮動物,如水獺、水貂、狼獾、猞猁等。

溫帶落葉林主要分佈於五大湖區以南、阿巴拉契亞高地的東西兩側。氣候轉趨溫暖多雨,特別是夏季氣溫和降雨量均見增高。有櫟、樺、山核桃、槭、榆、慄等。土壤以棕壤土為主,屬淋溶土,表層呈灰色至棕色,底層有粘土澱積,鹽基含量較豐富,自然肥力較高。

亞熱帶針葉常綠林指美國東南沿海平原沙質土壤中發育的松林,以堅鬆、沼鬆為主。除北部有在闊葉林下發育的森林棕壤外,大部分為老成土,相當於紅黃壤灰化土。

溫帶草原位於落基山脈以東的平原和以西的山間地區。東部因降水量較多,以高草為主,通常在2米左右,如針茅、須芒草等。西部雨水較少,以短草為主,一般只5~8釐米,如細麗布第勞瓦草等。發育草原土類,包括軟土綱中的溼軟土(發育於高草原)和幹軟土(發育於短草原,有鈣積層)等。這類土壤富含有機質和鹽基,表土厚,呈黑色或深棕,自然肥力強。這裡早先美洲野牛成群,現在只限於偏僻地區,其他典型野生動物有叉角羚羊、郊狼、地松鼠等。

荒漠和半荒漠主要分佈山間區。因氣候乾旱,只生長稀疏的旱生植物,如苦艾、濱藜或鹽生植物。土壤屬旱成土,如灰鈣土、漠境土等。墨西哥西南岸、中美地峽太平洋沿岸有一比較長的乾熱季節,生長旱生樹木和灌木,其中許多在乾季落葉。土壤屬於旱成土(有些地方也分佈著幹淋溶土)。

中美地峽的加勒比海沿岸地帶,特別是地峽的南段,除冬末春初有一短期少雨外,基本上終年高溫多雨,發育熱帶雨林和老成土。土壤呈紅色至黃色,底土有粘盤層,土中鹽基含量低。動物有負鼠、樹獺、犰狳、闊鼻猴等從南美洲移入的新熱帶成分以及松鼠、美洲獅、浣熊等北美洲成分,動物區系表現一定的過渡性。

山地垂直分異示例

西部山地因高度較大,植被垂直分異顯著。如美國西南部亞利桑那州的科羅拉多高原北坡,有7個不同的垂直帶:1000米以下,年降水量不足250毫米,氣候乾熱,屬於荒漠灌木帶;1000~1500米,降水量增多,約250~300毫米,發育為草原;1500~2000米,降水量300~500毫米,為鬆檜林帶;2000~2500米,降水量400~600毫米,為黃松林;2500~3000米,降水量增至560~900毫米,發育道格拉斯黃杉林;3000~3500米,降水量超過900毫米,但溫度偏低,發育恩氏雲杉林;3500米以上,進入高山草甸。

地理環境分異規律

北美洲南北綿長,東西遼闊,周圍瀕臨海洋,地域差異大。在地帶性與非地帶性因素的互動作用下,地理環境的地域分異表現了自己特有的格局。

本洲北部,東為勞倫琴低高原,哈得孫灣深入內陸,西有山脈但高度不大,海拔1500米以上的高山也較分散,因緯度高,除格陵蘭以冰原為主外,苔原和針葉林2大氣候生物帶南北更替、東西延伸,體現地帶性分異規律。向南進入中緯地區,地貌結構對地域分異起著十分重要作用。西經98°線以東,大部為坦蕩平原、高原或高地,高度不大,起伏也較和緩,氣溫和降水量向南遞增。氣溫成為主要分異因素,氣候生物型別區隨之順應緯度方向分異,形成南北更替、東西延伸的格局,體現地帶性分異規律。

西部地區大部分為山地區。山脈南北縱列,不僅高度大,寬度也大,一般達 800公里,最寬處 1600公里,而且山體比較連續,並夾有寬廣的山間高原和盆地。山地區分佈著半乾旱短草原、半荒漠和荒漠以及太平洋岸的針葉林等氣候生物型別,都按東西方向分異、南北延伸,這明顯受地貌結構的制約。山地以東的大平原,處於落基山脈雨影位置,形成南北方向延伸的草原,這也是地貌結構制約的結果,體現非地帶性分異規律。墨西哥高原和它的邊緣山地向南直至中美地峽,基本上是上述西部山地的延伸,也體現著非地帶性規律。如中美地峽的氣候生物型別的分異便導因於向風和背風位置不同。但西部山地在型別更替中,也受到地帶性規律的控制。如溫帶西岸北為海洋性氣候針葉林帶,向南先後更替為亞熱帶地中海硬葉常綠林和熱帶荒漠灌木。

總之,北美洲地理環境的結構,北部和東部主要體現地帶性規律,西部和南部以非地帶性規律為主,兩者既相對立,又統一於一個大陸之中。在這一對矛盾中,地帶性規律居矛盾的主要方面;而對比其他大陸,非地帶結構規律卻十分突出。(見彩圖)

開發簡史

早在歐洲殖民者到達之前,印第安人已在北美洲繁衍生息。他們主要分佈於從聖勞倫斯河畔到佛羅里達的大西洋沿岸、中部平原、墨西哥高原和中美地峽等地,依山傍水而居,以農業和漁獵為生,並曾創造了燦爛的馬雅文化和阿茲特克文化。

哥倫布於1492~1504年間 4次率領西班牙船隊到西印度群島探險,4次航行分別到達巴哈馬群島、安的列斯群島和中美地峽沿海地帶。1497年,卡博特父子到達紐芬蘭島並進至聖勞倫斯河口沿岸。約40年後,卡提埃率法國軍隊沿聖勞倫斯河上溯,到達蒙特利爾一帶。歐洲人“發現”新大陸後,相繼佔領和殖民,對印第安人殘酷掠奪、肆意屠殺,並把他們從世居的土地上趕往西部乾旱地區。

16世紀中葉,西班牙人首先在美、墨邊界以北的大陸主體部分建立了聖奧古斯丁殖民地。17世紀初,法國人在現加拿大東海岸的新斯科舍建立第一個居留地,隨後建立了魁北克殖民地,並以此為基地,上溯聖勞倫斯河,越五大湖,順密西西比河南下,擴張至墨西哥灣沿岸地區。英國從17世紀初才在弗吉尼亞建立第一個永久性殖民地。此後,荷蘭、芬蘭和瑞典在大西洋沿岸地區相繼殖民。至18世紀早期,北美大陸的殖民勢力基本上是三分天下。英國佔領了從新斯科舍到佛羅里達的大西洋沿岸狹長地帶;法國佔領了從聖勞倫斯河、五大湖到密西西比河流域遼闊而肥沃的中部平原;西班牙佔領了佛羅里達、得克薩斯、新墨西哥以及西至太平洋沿岸的廣闊的遠西地區。英國的殖民活動雖起步較晚,但由於適時地採取了一些有效的移民措施,大批移民,致使其殖民地人口不斷增加,以農業為主的經濟持續發展。1705年英國移民已達法國的20倍,在北美大陸總人數中佔絕對優勢。18世紀中期起,英國通過戰爭手段先後奪取了原法國在密西西比河以東和聖勞倫斯河沿岸的大片殖民地。

英國殖民勢力在大陸東部紮根不久,英國移民及其後裔舉行武裝起義,並於1776年脫離英國,建立美利堅合眾國。與此同時,一些親英皇室的反獨立者紛紛北遷加拿大安大略和魁北克兩省定居。這就是北美大陸兩個大國美國和加拿大的雛形。19世紀中葉,美國領土擴張至太平洋岸。1867年加拿大成為自治領,其版圖也於19世紀70年代推進到太平洋沿岸。橫貫大陸的鐵路幹線建成後,掀起了開發中西部的熱潮。至此,北美大陸主體部分基本上已為英國殖民勢力所控制。法國只剩下紐芬蘭島南面的聖皮埃爾島和密克隆島兩組小島嶼。

格陵蘭是歐洲人較早到達的北美島嶼。早期由丹麥和挪威共管,1814年起成為丹麥殖民地,1953年劃為丹麥一個行政區。1979年5月1日起正式實行內部自治。

北美大陸南部、中美地峽和西印度群島地區,早期西班牙勢力佔絕對優勢。16世紀初,已在海地島的聖多明各建立正式殖民統治機構;16世紀中葉,西班牙已將今加勒比海沿岸國家至少在名義上淪為其殖民地,並將其殖民統治的重點從大安的列斯群島轉移到墨西哥。英、法、荷等西歐國家從16世紀末開始在西班牙尚未殖民的小安的列斯群島建立殖民地。美國在其領土擴充套件到墨西哥灣沿岸後,開始向中美地峽和西印度群島擴張,佔領波多黎各、控制巴拿馬運河區、購買維爾京群島的 3個小島,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又接管了幾個英屬殖民地。由此,早期拉丁語系宗主國壟斷統治的北美大陸南部、中美地峽和西印度群島,美國的影響已日趨增長。

由於民族、語言、文化等的不同,美洲的北部和中部常被稱為盎格魯美洲,南部則稱為拉丁美洲。

居民

全洲共有36個國家和地區,截至1985年底已有23個獨立國。

北美大陸中部和北部有美國和加拿大兩國以及丹麥屬格陵蘭、英屬百慕大群島等3個屬地,合佔全洲面積的88.7%和人口的68%。大陸南部和中美地峽有墨西哥、瓜地馬拉、薩爾瓦多、貝里斯、宏都拉斯、尼加拉瓜、哥斯大黎加、巴拿馬等8個國家,合佔全洲面積的10.3%和人口的24%。 西印度群島只佔全洲面積的1%和人口的8%,分為 23個政治實體,已獨立的有巴哈馬、古巴、牙買加、海地、多明尼加共和國、安地卡及巴布達、多明尼加聯邦、聖露西亞、聖文森及格瑞那丁、巴貝多、格瑞那達、千里達及托巴哥、聖克里斯托弗和尼維斯聯邦等13國,餘為英、法、美、荷等國屬地。

全洲人口3.96億(1985),約佔世界總人口的 8.3%。全洲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6.3人,分佈極不平衡,86.4%人口集中在美國、墨西哥、加拿大3個國家,其中美國佔61.4%。從波士頓到華盛頓的美國大西洋沿岸地區、五大湖附近和聖勞倫斯河兩岸、聖弗朗西斯科到聖迭戈的美國太平洋沿岸、墨西哥城及其附近是全洲人口最稠密的地區,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200人以上。加拿大的大部分地區、美國西部乾旱區、中美地峽和西印度群島的熱帶雨林地區人煙稀少,每平方公里不到5人。北冰洋上的一些島嶼,氣候嚴寒,幾乎無人定居。北美洲城市化程序較為迅速,20世紀初,農村人口占半數以上,現已有60%左右的人口居住在城市。美、加兩國城市化水平最高,城市人口約佔總人口的75%以上。墨西哥的城市人口也達61%。

經長期人口遷移、通婚,民族成份十分複雜。美、加兩國歐洲移民佔絕對優勢。加拿大人口中,英裔佔50%,法裔佔30%。還有為數很少的印第安人和因紐特人(愛斯基摩人)。

美國除11.7%的黑人、1.5%的亞洲移民、0.6%的印第安人和因紐特人外,86%左右均為歐洲移民。1600~1980年間,約有6400萬歐洲人移居美、加兩國。其中19世紀以前以英國移民為主;19世紀主要是德國和愛爾蘭移民;19世紀末北歐和南歐的移民迅速增加。北美大陸的黑人大部分是17世紀以來從非洲販賣來的奴隸的後裔。亞洲移民主要是華人和日本人,除部分是19世紀勞工的後裔外,大部分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新移民。盎格魯美洲通用英語,只有加拿大的魁北克省通行法語。

墨西哥、中美地峽和西印度群島以西班牙移民為主,由於長期通婚,印歐混血人佔絕大多數。墨西哥91.7%為印歐混血人,7.8%為印第安人,白人只佔0.5%。瓜地馬拉境內印第安人佔多數。巴貝多、海地、巴哈馬、格瑞那達、牙買加、千里達及托巴哥等島國則以黑人為主。這一地區絕大部分國家通用西班牙語,英、美、法的海外屬地分別通用英語和法語。

經濟地理

北美洲氣候型別多樣,資源豐富,為經濟發展提供了較雄厚的物質基礎。

美國和加拿大屬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不但擁有雄厚的工業基礎,巨大的生產能力,門類齊全、技術先進的工業體系,而且還有發達的農業、林業、牧業和漁業。美國是資本主義世界經濟最發達的國家。工業產值約佔資本主義世界的40%左右。加拿大的國民生產總值居資本主義世界第七位。其他國家均屬發展中國家,除墨西哥有些工業基礎外,餘者工業基礎均很薄弱,大多為單一經濟,尤多為單一的種植園經濟。

農業

北美農業有三大特點:

(1)生產水平較高。主要經營單位為農場、種植園或牧場,機械化、良種化、化學化的程度較高,管理也較現代化,因而單產較高。

(2)高度地區專門化。每個地區根據各自的優勢,形成在地區上高度集中的專業化農牧區,如中部平原的小麥、玉米帶和棉花帶,五大湖和新英格蘭地區的乳酪帶,加利福尼亞的蔬菜園藝帶,中美地峽和西印度群島則為熱帶經濟作物帶。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農牧業專門化的地區佈局有所變化。棉花帶逐漸西移,老棉區東南部棉田銳減,並形成新的專門化生產區,如佐治亞州附近的肉雞帶等。

(3)商品化程度較高。專門化生產的產品除部分用以滿足本區需要外,大部分調運外區,並有大量出口。如小麥帶所產小麥,在世界糧食市場上佔有重要地位;西印度群島各國的蔗糖在國際食糖貿易中居舉足輕重的地位。

種植業

主要分佈在平原地區。中部平原是全洲也是世界上重要的現代化農業區。大西洋沿岸平原、加利福尼亞大谷地也是重要的農業區。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小麥主要分佈在小麥帶;玉米的集中產區除玉米帶和密西西比河下游谷地外,還有墨西哥高原南部。密西西比河下游和古巴、巴拿馬等國已開始大面積種植水稻。經濟作物主要有棉花、大豆、甘蔗、香蕉、菸草、咖啡等。棉花主要分佈在美國的棉花帶。主要產棉區已轉向熱量足、光照強的得克薩斯、加利福尼亞、亞利桑那等西部各州。其他主要產棉國有墨西哥、尼加拉瓜、薩爾瓦多和瓜地馬拉。大豆是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發展最快的一種作物,主要分佈在玉米帶和密西西比河下游谷地。甘蔗主要產在古巴、多明尼加共和國等西印度群島國家和墨西哥。中美地峽是世界上最大的香蕉輸出地,宏都拉斯、哥斯大黎加、巴拿馬為最重要的生產國。菸草的集中產區在阿巴拉契亞高地東南部,其次是多明尼加共和國和古巴。咖啡主要產在墨西哥、薩爾瓦多、瓜地馬拉和哥斯大黎加等國。

畜牧業

也是北美洲的重要農業部門。五大湖和新英格蘭地區適於多汁牧草的生長,飼養乳牛為主;大平原南部半乾旱區則以肉牛為主,得克薩斯州高平原地區為美國主要肉牛產區,玉米帶的養豬業和美國東南部的養雞業均相當發達。墨西哥高原北部是牛羊並重的乾旱牧區。

漁業

以海洋捕撈為主。由於東部大西洋沿海和墨西河灣有較寬廣的大陸架,特別是紐芬蘭島東南的大淺灘,又當寒暖流交匯處,成為世界著名的漁場,盛產鱈魚和鰈魚;美國東北部岸外漁場富產龍蝦。墨西哥灣沿海以產蝦和油鯡著稱。太平洋北段沿海和加利福尼亞岸外也是重要漁場,前者以捕撈鮭魚、比目魚為主;後者以金槍魚為主。

林業

北美洲擁有寬廣的針葉林帶,其中大部分在加拿大境內。加拿大是世界上最大的林產品(紙漿、紙張、膠合板)出口國。美國本土西北太平洋沿岸擁有高大的針葉樹種,東南沿岸分佈著松林,均為重要林區,其木材砍伐量和森林工業的產值居美洲首位。

工業

美、加兩國是世界上主要的工業國家。美國的電子、宇航、電力、化學、機器製造等工業居世界領先地位,輕工、石油、 煤炭、 鋼鐵、有色冶金、汽車、造船等工業部門也相當發達。加拿大是世界主要礦業國之一,鎳、石棉、鉀鹽的開採量居世界首位,金、鉑、鋅、銅、鉛等金屬礦產量居世界前列。製造業的發展水平也比較高,尤以汽車、農機、林業和礦山機械、石油化工等工業最為重要。其他國家中較有影響的工業部門有墨西哥的石油和採礦(銀、鎘、螢石、石墨),千里達及托巴哥的石油、天然氣和瀝青開採,牙買加的鋁土開採,古巴的製糖和採礦(鎳、鐵等),荷屬安的列斯群島和美屬維爾京群島的煉油等。

北美洲工業的地理分佈,早期主要集中在中部大西洋沿岸、五大湖和聖勞倫斯谷地。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南部“陽光帶”的興起改變了工業結構和佈局的特點。 以加利福尼亞、 得克薩斯和佛羅里達州為代表的“陽光帶”,依靠有利的資源和自然條件,迅速發展了宇航、石化、旅遊等產業,老工業帶的工廠和人口也大量入遷,形成以現代工業為主體的新興工業區。近年來,以矽谷、波士頓 258號公路、矽三角為代表的科學工業園區的發展,改變了工廠布點的傳統模式。近20年來,墨西哥由於石油工業的崛起和城市化的加速,在首都墨西哥城及其鄰近地區形成北美髮展中國家最大的工業區。目前北美洲主要的工業區(帶)有:

中部大西洋沿岸工業帶

分佈在美國波士頓到巴爾的摩的大西洋沿岸狹長地帶。這裡殖民較早,交通便捷,城市化和工業化程度很高。早期輕紡等傳統工業十分發達,現已發展成為具有紡織、食品、化學、機器製造、造船、鋼鐵、電子等部門的綜合性工業基地。紐約是本工業帶最大的港口和工業城市,費城、波士頓、巴爾的摩等也為重要工業中心。從波士頓到華盛頓連成一個特大城市帶。

五大湖工業區

分佈在五大湖以南的聖保羅-辛辛那提-布法羅三角區內,是北美最主要的製造業基地。在阿巴拉契亞煤田、中部煤田和蘇必利爾高地鐵礦的基礎上發展起鋼鐵、汽車、機器製造、農機、運輸機械等工業。鋼鐵工業集中在匹茲堡、加里、底特律、克利夫蘭、布法羅等城市,其中匹茲堡有“鋼都”之稱,底特律是世界聞名的汽車城,克利夫蘭是美國重型機器製造業中心,芝加哥是本區最大的工業城市、鐵路樞紐、美國最大的農機和運輸機械製造中心和農畜產品加工中心。

聖勞倫斯工業帶

主要分佈在加拿大境內的聖勞倫斯谷地和五大湖下游低地區,是加拿大工業最集中的地區,有鋼鐵、汽車、機器製造、造船、木材、化學、食品等工業。多倫多和蒙特利爾為全國兩大工業中心,哈密爾頓是全國最大的鋼鐵和重型機器製造中心,溫莎是汽車製造中心。

墨西哥灣沿岸工業區

在美國境內,是在墨西哥灣油田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新興工業區,以石油開採、石油化工、飛機制造和宇航工業為主。休斯敦是本區最大的工業中心和港口,達拉斯是美國飛機制造和宇航工業中心。

太平洋沿岸工業帶

北起西雅圖、南抵聖迭戈,是美國另一新興的工業帶。以電子、宇航、飛機、石油工業為主。洛杉磯是該帶最大的工業中心,聖弗朗西斯科是主要金融中心,附近的矽谷是世界上最大的微電子工業中心,西雅圖和洛杉磯是美國飛機制造中心,哥倫比亞河上的大古力水電站附近是美國原子工業中心之一。

墨西哥中央高原工業區

位於墨西哥高原南部,是在石油、採礦工業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墨西哥最重要的工業區。這裡集中了墨西哥工業產值的70%。最大的工業中心是墨西哥城,其次為瓜達拉哈拉。

對外貿易

美、加兩國發達的工農業和巨大的生產能力以及其他國家的單一經濟,形成外貿型的經濟結構,進出口貿易十分發達,對國際市場有較大的依賴性。大宗出口商品主要為農林產品和礦產品,如小麥、大豆、原油、木材、紙漿、紙張、蔗糖、香蕉、鋁土、鎳和鉀鹽等,美、加兩國還大量出口電子、儀表、飛機、汽車、各種機械和化工產品。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外貿國之一。

交通運輸

北美洲的交通運輸業比較發達。大宗外貿商品主要靠海運,重要的國際性海港有紐約、新奧爾良、休斯敦、巴吞魯日、費城、洛杉磯、巴爾的摩、諾福克、溫哥華、蒙特利爾、科隆、哈瓦那等。近年來集裝箱運輸發展迅速,紐約的伊利莎白、奧克蘭、西雅圖、洛杉磯的長灘為重要的集裝箱港口。美、加兩國以高速公路為骨幹的公路網四通八達,公路運輸已成為主要的陸上運輸形式。洲內各國之間,以及洲際客運主要靠航空。芝加哥、亞特蘭大、紐約、奧克蘭、邁阿密、休斯敦、洛杉磯、溫哥華、多倫多、渥太華、墨西哥城、拿騷和哈瓦那為主要國際航空中心。鐵路通車裡程雖仍居世界前列,但鐵路客運日趨蕭條,主要用作貨運。

參考書目

J.Wreford Watson, North America,second edition, forth impression, LongmanGroupLimited, London, 1970.

C.White,E. Foscue, T. McKnight, Regional Geographyof Anglo-america,5th edition, Prentice-Hall, EnglewoodCliffs, N.J.,1979.

Charles B.Hunt, Natural Reg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andCanada,W.H.Freeman and Company,San Francisco,1974.

參考文章

澳大利亞的地形有何特徵?在地形結構上與南、北美洲有何異同點?地理學北美洲的溫帶大陸性溼潤氣候和亞熱帶溼潤氣候同亞洲的溫帶季風氣候和亞熱帶季風氣候相比有哪些異同點?地理學北美洲的礦藏分佈同地質構造有什麼關係?地理學北美洲的亞寒帶大陸性氣候與亞洲同類型氣候相比有何獨特之處?地理學北美大陸的氣壓配置圖式與亞歐大陸相似,為什麼北美洲東岸不具備亞洲東岸那樣典型的季風氣候?地理學北美洲的地理位置有什麼地理意義?地理學北美洲的亞寒帶針葉林與亞洲同類型植被相比有何異同?地理學北美洲的地中海式氣候具有什麼突出特點?地理學北美洲的降水量分佈有什麼規律?地理學第四紀冰川對北美洲地形有什麼影響?地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