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忘故鄉情相關作文20篇

最是難忘故鄉情 篇1

國三作文 ,604字

故鄉,人們最初生活的地方。從古至今,文人們便寫下了無數關於故鄉的作品。故鄉情也成為了離家在外的人們不能磨滅的一個記憶。

詩仙李白曾寫下過“次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王維也寫下了“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表達了對親人的思念;岑參在《逢入京使》也留下了“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鍾淚不幹”的美句。小時候不懂故鄉情到底是什麼,心裡還想著要早早飛出去,見識一下大城市呢。

姐姐品學兼優,大學後在上海工作。上海可是國際性的大都市,能在那裡工作是多麼幸運而又幸福啊!我們都十分羨慕。去年,姐姐回來了,我們問她:“上海好嗎?”“好!”雖然她說好,但臉上也沒有喜悅,她說,在上海的幾年,工作打拼十分累,心裡還是想家,還念東北的風土人情。懷念家鄉的美食、家鄉的景色、還有親人們。

是啊,人們一離開家鄉,到了外地,便開始了打拼生活,養家餬口,身心俱疲,再加上身處異地,不見故人,自然憑添了無限的孤獨、憂愁。於是便懷念了故鄉無憂無慮的生活。

若是身處異地,能碰見一個老鄉,也是極好的。不由分說,便是熱切地交談。談談自己,談談生活,談談家鄉的面貌。雖然身在他鄉,也會感到十分親切,這便是故鄉的魅力吧。

不久的將來,我們也可能離開故鄉,到外地打拼,那時,我們便會深刻地體會到了故鄉這二字對於遊子們的重要性。

故鄉是避風港,是遊子們日夜思念的地方,也是外出人們心靈的寄託。故鄉,不僅有熟悉的記憶,也會有人們對遊子的思念。

難忘故鄉情 篇2

國小五年級作文 ,396字

故鄉,是我們離開了倍思親的地方,久久不能忘懷的地方。

我的故鄉青田縣,這兒的空氣清新無比,環境優美沒有汙染,這兒的山連綿起伏四面圍山,山角下有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溪,四面圍山,新蓋的高樓大廈拔地而起,一到晚上江兩岸燈火輝煌,好美的夜景。

我在江邊散步,太陽快下山了,晚風婆婆輕輕地吹佛著大地,這兒的大叔叔們在午夜間放著大風箏,可愛的小朋友在大人的陪伴下歡樂地玩耍,江兩岸的夜景把我深深的吸引住了,燈光閃爍,我心裡暗暗想著,原來我的家鄉那麼美阿!

青田是中國的華僑之都,個家個戶都會有人在世界的某個角落,很多人都會把國外的好東西引進回來,華僑城裡開滿了世界各地的產品,坐在人力三輪車上一轉,可以看到小鎮的小弄堂裡開滿了國外引進的優雅奢華的灑吧,我家的媽一來這一定會喝上一杯香濃美味的咖啡。

有人說青田是個小香港,有人說麻雀雖小卻五臟俱全,這就是我的故鄉—青田。每次回來都依依不捨的離開。

最是難捨故鄉情 篇3

國三作文 ,557字

那裡是有情的地方,那裡是充滿銀鈴般歡笑的地方,那裡有最難割捨的情,有最永恆的愛,那裡就是故鄉。

故鄉是我們最大的溫暖,我們還小無法體會到余光中的鄉愁,無

法感受“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的深深無奈之情,也無法理解“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的愁苦、煩悶之感。詩仙李白更是寥寥幾筆創下千古佳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流露出他漂泊在外,深夜孤寂一人,思故鄉、念故鄉、懷故鄉的悽清、心酸之痛。

當一個遊子孤悽無寂的漂泊在外,內心該是多麼無助啊,這時便

是又獨酌一杯清酒,與月亮共飲,訴說著遊子心中那份最痛的情,每當無助的時候,想想那裡,溫存著多少美好的記憶,遊子們捧起那些易碎的夢,繼續將它塵封在沉睡已久的心湖,也許只有那裡,不經意間才會觸碰到那些沉睡已久的心湖。

那裡的一花,一草,一木,一石皆是最有情的事物,即使一花一

草,也依舊能點亮遊子心中那盞燈,當風輕輕拂過,最嫩的柳條伸出枝,那份最深的痛又隱隱流出,“舉杯消愁愁更愁”遊子心中的愁唯有那裡能解,那裡,是他們心中最大的牽絆。

無染的暮光勾勒不出陽光燦爛的美好,倦歸的鳥兒展翼向風,正

如那裡,終歸是遊子心裡最痛的傷,最美的花開花落,最美的雲捲雲舒也敵不過遊子那份痴痴的情,故鄉情,任憑那風吹雨落,任憑那滄海桑田,那心那情那夢,依舊人在、情在。

難忘故鄉臘肉香 篇4

國小五年級作文 ,1078字

我的老家在湘潭的一個小山村。那裡每到寒冬臘月,家家戶戶都做臘肉。臘肉的馨香飄滿整個小村莊,一聞到這股獨特的薰香,就令人垂涎三尺。

去年一放寒假,我就急不可待的先回家鄉,看奶奶做臘肉。大清早院子裡,爺爺點起了鞭炮,“噼噼啪啪”的鞭炮聲,“哼哼唧唧”的豬叫聲,孩子們的嬉鬧聲,匯成了一曲歡快地樂曲。殺豬師傅把爺爺養了快一年的大肥豬給殺了。豬肉還冒著騰騰熱氣,奶奶就笑呵呵地挑選出上好的五花肉和腿肉。然後,把它切成三斤左右一塊,放進大木盆裡。我忙搬來一條小板凳給奶奶坐下,奶奶彎著腰,左手拿著肉的一端,右手撮一把鹽細細地在肉身上塗抹,正面,側面,反面一點點抹著,邊抹邊左看右看,生怕有地方漏掉了,抹好鹽巴後,再塗一層香料。看著完全塗好的豬肉,奶奶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奶奶,你講講臘肉的故事給我聽聽,好嗎?”奶奶慈愛的點了點頭,娓娓說開來了:“做臘肉早在漢朝就開始了,傳說是苗族人發明的……”我聽得神思彷彿飛到了久遠的年代。

醃三天後,臘肉變成了淺醬色,晶瑩的醬汁浮現在臘肉上,醬香味濃郁撲鼻。奶奶把一塊塊肉用繩子穿起來。我搬來梯子放到屋簷下並扶牢。奶奶左手扶梯,右手拿肉,一步步爬到梯子上端,頭後仰,眼睛一眨不眨地盯著鉤子,右手高高舉起,小心地把繩子掛在鐵鉤上。過了好一陣,終於把肉都掛好了,奶奶高興地吐了一口氣,那長滿皺紋的臉龐頓時舒展開來,好像一朵盛開的菊花。我看著屋簷下閃著油光的的臘肉,直咽口水。“小饞蟲,想吃臘肉還得等一陣子嘍。”奶奶笑著說道。

風乾了四天,臘肉變成了深醬色,香噴噴的,肉質結實,一按上去,彈性十足。我恨不得馬上拿一塊去煮來吃。奶奶看出了我的小心思,和藹地說道:“再等等,薰好後吃起來才香。”我和奶奶提來一大袋穀糠,奶奶一捧一捧地撒在土灶裡,鋪了厚厚的一層,不均勻的地方,就鞠腰探下身子,用手掌仔細扒平。我問道:“奶奶,怎樣薰出的臘肉才好吃呢?”“臘肉要文火慢薰,日夜不斷火,要勤給臘肉翻身,讓它每一面都均勻薰到。這樣做出來的臘肉才地道。”奶奶一邊幹活一邊跟我說道。

十天後,新鮮的臘肉出爐了:臘肉皮閃著金黃的光澤,肥肉淡黃,瘦肉紅潤,薰香撲鼻,引得我肚裡的饞蟲蠢蠢欲動!奶奶摸摸我的頭,笑著說:“乖孫子,今天中午就做你最愛吃的紅燒臘肉。”我高興地叫了起來:“太好啦,太好啦,謝謝奶奶!”“哧啦哧啦”臘肉隨著鍋鏟跳起了霹靂舞,油汪汪,香馥馥。好不容易等到臘肉出鍋了。我眼冒金光,口水直咽,迫不及待地拿著筷子夾起幾大塊塞進嘴裡,頓時臘香四溢,直入肺腑,那味道真是香綿津長,肥而不膩,瘦不塞牙,令人百吃不厭,回味無窮!

我愛家鄉的臘肉!

難忘故鄉景 篇5

國二作文 ,689字

風是清的,山是翠的,我漫步於漵浦的靈翠山公園,側耳傾聽著枝頭婉轉的鳥鳴。

十月初,園中己有了些秋意,道路旁的樹木染上淡淡的黃色,舉目四望,大片大片的樹木映入眼簾,如一幅水彩畫般,皴擦點染,勾勒出這靈翠山公園最唯美的一處風景。

這兒的天空,是蔚藍的,白雲層層疊疊,點綴在藍天上,陽光時而透過雲層,照在茂密的枝葉間,投射下斑斑駁駁的樹影。

不知不覺中,已漫步至人民英雄紀念碑廣場。

千尋石碑,莊嚴地矗立在廣場上,石碑上龍飛鳳舞地書寫著“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個金燦燦的大字,石碑下還畫著幾幅栩栩如生的浮雕,“虎門銷煙”、“太平天國”、“武昌起義”……透過歷史的眼眸,在歲月的肩膀上遠眺,這一片曾被列強踐踏過的土地上,無數的仁人志士揭竿而起,挺身而出,用鮮血染紅了國旗,用生命換來了和平!他們是當之無愧的英雄!千尋的紀念碑也無法將我們的敬意表達千萬分之一!

陽光下,我久久凝視著這神聖的人民英雄紀念碑,內心似萬馬奔騰,洶湧澎湃。

這山,這水,這藍天白雲,這奇花瑤草,這如仙境般的靈翠山公園!風雨橋,聽泉園,觀景亭……每一處景物都有著自己獨特的魅力,徘徊其間,流連忘返。

從小在外漂泊,故鄉於我而言是陌生的。見慣了摩天大樓的我,卻被這山青水秀的漵浦縣城所吸引了。

煙雨思蒙,水墨丹霞。雪峰山上,造化獨鍾。上窮碧落下黃泉,這四海八荒之內,唯漵浦的山水天下獨絕!

故鄉的山山水水,風土人情,是我永遠的依戀……

難忘故鄉的桂花 篇6

國小五年級作文 ,736字

杭州,我的故鄉。我記得,秋天是故鄉最美的時候:記得秋,是林蔭路上青色石磚變成金色的時候;記得秋,是黑色柏油路被漫天的“蝴蝶”覆蓋的時候;記得秋,是銀杏樹葉變黃的時候;更難忘的是,秋,那滿城彷彿要溢位來的桂花香。

桂花那四瓣花瓣,每一瓣,都充滿新生的鮮豔顏色;每一瓣,都蘊含著甜甜的香氣。

還記得我最喜歡的老師,正是在這滿城桂雨的季節認識我們的,桂花好似我們之間的引子。那次上課,我坐在窗邊,窗戶開啟著,任憑屢屢桂香流進教室,每吸一口氣,都帶著濃濃的桂香,我們和陳陳投入在課堂裡,直到下課,才發現桂花為我們帶來了驚喜——窗臺上鋪了一層厚厚的金黃色桂花,這一層散發著甜甜香味的“小毯”,比最柔軟的波斯地毯還要可愛。一朵桂花悠悠地被風吹落下來,打著轉兒落在我的掌心,似乎秋也被我捧在手心裡……

桂花除了觀賞還可以溫肺、散寒、止痛,可我卻覺得,桂花可令人清醒,因為不知何時起,我愛上了清晨的“滿隴桂雨”。

清晨,西湖薄霧未散,微風已起,桂花露水未乾,卻已飄香十里。桂花散發著沁人心脾的香味,一朵朵飄落在我的肩頭。找一間茶館坐下,手邊一杯花茶,手捧一本書,慢慢品著,窗邊,一枝桂花從視窗探進,在這間復古的茶館裡,散發著幽香。不說別人,至少我和我的思緒是浸在桂花中了,醉在杭州的秋色裡了。

這幾年,我去過許多美麗的地方,看過許多或濃或淡的秋色。可是,無論寧波的舟山還是北京的香山,哪裡的秋色,哪裡的桂花,都比不上杭州的滿城飄香。“月是故鄉明”我認為“花是故土香”。難忘家鄉的桂花,更難忘杭州,這個美麗的故鄉!

難忘故鄉 篇7

國小四年級作文 ,858字

我的家鄉,在四川省達州市大竹縣一個依山傍水的小村莊裡頭。那兒山青水秀、風景如畫、美不勝收、趣味無窮。它是我最喜愛的地方,令我今生難忘。

走進村子裡,每一幢大大小小的房屋前或屋子的周圍,總會看見幾棵白菜,一些青菜亦或是別的什麼菜。綠油油,水靈靈立在一小塊菜園裡,宛若守衛園子的小戰士,挺直了腰在觀察著周圍,使房屋變得生機勃勃,別有一番情調呢!相比那高樓大廈前的那些毫無生氣的裝飾,可愛多了。

行走在鄉間小路上,常常會瞧見道路兩邊的果樹。什麼橘子、柚子都高高的掛在枝頭,鮮嫩欲滴。在這裡,就是摘幾個嚐嚐,鄉親們也不會介意的。咬上一口,便覺得香甜可口,脣齒留香,回味無窮。

記得在老家時,約上幾個小夥伴兒,爬上矮矮的小土坡,收集“節兒根”時,是最快樂的時候。節兒根,是老家的方言,因為它是一節一節的。這節兒根,其實就是魚腥草。挎著小竹籃,帶上小鐵杴或小鋤頭,在肥沃的土地上翻翻找找,甚至隨手一拔弄,便能發現許多節兒根。每人一籃子,高高興興提回家。有時路上渴了,便採集一種“酸草”,這是我們老家特有的草,葉子是小滴狀的。它長得不高,但隨處可見。把這草放進嘴裡嚼嚼,吮吮,一股甘甜清涼的滋味很快從舌尖直沁肺腑!回到家,把節兒根洗淨後,倒些調料拌一拌,就可以食用了。這節兒根,大人小孩都愛吃,它味兒美,而且誰都可以吃。我們這一帶的,都喜歡吃節兒根。

伴著清脆的溪流聲,秋日的傍晚最是詩情畫意。夕陽西下,麥田好似金色的綢緞,鋪在大地上。又好似大海,波濤洶湧。一陣暖風襲來,麥浪翻滾,極為壯觀。此時,天邊已染成金黃色,紅色。一隻小鳥向遠方飛去,在夕陽的照耀下被鍍上了一層金色,讓人不禁想起“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名句。

故鄉的空氣是清新的,天空是蔚藍的,風景是美麗的。它像一幅五彩繽紛的畫,像一首韻律優美的詩,更像一支歡快清麗的歌。故鄉啊!你的迷人,你的美妙,將隨著叮叮咚咚彈琴的溪流,慢慢、緩緩、悠悠地飄向遠方……

故鄉情 篇8

高二作文 ,1520字

汽車的轟鳴聲漸漸低沉下來,直至停歇。我朦朦朧朧地睜開眼,側首遠望,映入眼簾的皆是城市裡不曾見過的青山綠水,這兒便是我的家鄉。

車子才停下,奶奶邊拄著柺杖從屋內迎了出來。自從兩年前奶奶不慎摔斷了腿骨後,爸爸便把她送回了老家。一來是奶奶能有親人照料;二來也是老人在城市裡太寂寞了。爸爸和媽媽先下了車。即便爸爸不明說,我也知曉,他是很期待能回一趟老家的。這個恬靜的小村莊裡,載滿了太多他兒時的美好回憶。不止一次,我聽爸爸繪聲繪色地敘說著他童年的趣事,那些都是我不可想象的。爸爸會與玩伴們逃課溜到山溝溝上打鳥、捉蟲兒,回到學校面對老師的刁難全都對答如流,氣得老師們直瞪眼;也會光著膀子在溪水裡玩鬧嬉戲,順便撈魚;甚至還調皮地跳上一輛目的地不明的貨車,差點兒沒把爺爺奶奶給急死,每每談起這些回不去的曾經,爸爸的雙眼總是透著亮光,有著五分欣喜、兩分得意、還有三分我讀不透的眷戀與惆悵。

可於爸爸不同的是,我對回老家並不熱衷。偶爾行走于田間,看池塘晃著一片被夕陽鍍上的粼粼波光;不遠處鱗次櫛比的小瓦房群上的煙筒上升起的裊裊炊煙,竟橫生出一股不真實感。或許我的確置身於畫中,可卻無法在畫中找到歸屬感。也許對父輩而言,這裡是他們無論漂泊至何方,也會魂牽夢絮的鄉土。但對我而言,我不過是一位匆匆過客。

尚且記得這件小事。一個盛夏時節,家中飛進了一隻蟬,那“嗡嗡嗡”的聒噪之聲好不煩人。那時奶奶還在城中與我們同住,腿腳還算得上靈便,也不知怎麼的,竟讓她逮住了那傻不唧唧的蟬兒。緊接著,奶奶又掏出了根縫衣線,用其中的一端把蟬的腳給套上了。那可憐的小東西沒頭沒腦的四處亂竄,過了不一會兒又讓線給扯了回來,好不有趣!我在一旁看得直樂,便從奶奶手中接過了線頭。哪知沒過多久,那小東西竟然掙脫了束縛,嚇得我連線也不要,扭頭就跑。奶奶見我這幅狼狽樣兒,一邊笑著,一邊又逮住了蟬兒。待她再綁好後要遞給我玩時,我卻死活不肯了。還記得她因此說道:你爸爸小時候皮得很呢!哪有你這半分膽怯!

這樣一來,漂泊無定之感全無,有的只是恍然、有的只是頓悟。

曾聽說過,有這麼一種蝴蝶會在一定的的時節飛渡茫茫大海去到一個美麗的地方,第二年後又重返故土。由於蝴蝶的壽命只有短短几個月,因而當他們再度飛躍海洋時,已隔了整整四代。蝴蝶的子孫如此,但我與爸爸是如此不同。我不能理解他對家鄉的依戀與不捨,我甚至也不太清楚,這被稱為“家鄉”的地方,是否真為我的家鄉。

無獨有偶,臺灣作家席慕容對她的“原鄉”—蒙古,便有著旁人無法完全理解的熱愛。她出生於重慶,生於香港,此後又流離至臺灣,人過中年仍未踏上大草原一步。但在她的詩歌、散文作品中都浸澱著她濃濃的鄉愁。在去到她曾不遺餘力地讚美過數遍的故土後,她如是說:蒙古高原是我血脈裡遺傳幾千年的基因,我也特別珍惜。我一直覺得自己是草原的孩子,而蒙語是我回鄉的護照。

那些遷徙的候鳥,寒冬之時便南下渡冬;待北國春暖之時,又振翅離去。我想我就像那候鳥,往返于歸程與征程之間,竟失去了自己的故鄉!可真的是這樣嗎?我生於城市,長於城市。可每當被問及關於“故鄉”的問題時,我的心中都會有個小小的聲音在喊叫著:你不屬於這裡。那何為故鄉?王鼎鈞先生說得好:“故鄉是什麼?所有故鄉都是從異鄉演變而來的,故鄉是祖先流浪的最後一站。”

能如此,更何況我們呢!原來故鄉的烙印早已滲入我的血肉、骨髓中不可分離!

此刻,我倚著車窗,沉入了我關於故鄉的混亂駁雜的印象中:灶頭燃著的柴火、溪水下綠得染了墨一般的水草、夜半的蛙聲蟲鳴。如顆顆明珠蹦進玉盤,錯亂無章。但這個念頭卻是越來越清晰,也還真應了北島的話:“是的,我們自以為與時俱進,其實在不斷後退,一直退到我們出發的地方”。

難忘老師情 篇9

國小五年級作文 ,740字

打從剛邁進校園的第一天起,一轉眼五個春秋即將過去,在這五年裡,教過我的老師有許多,其中最使我難以忘懷的那就是我的啟蒙老師—朱老師。朱老師中等身材,身量苗條,一頭長髮披肩,烏黑鋥亮。一張慈祥的臉龐總是面帶笑容,嵌著一雙會說話的眼睛,眉清目秀,“粉面含春威不露,丹脣未啟笑先聞。”

朱老師不僅年輕漂亮,而且待人和善慈祥,記得又一次,我發高燒了,臉漲得通紅,額頭滾燙,朱老師就走到我的跟前和藹地問:“你不舒服嗎?”她一邊說一邊伸手撫摸我的臉頰,她突然“呀”地一聲說:“你生病了?你發燒啦!”隨後她陪我去醫院看醫生,還為我付了醫藥費。從醫院回來還把我帶到辦公室,親自倒了開水給我服了藥,並讓我在辦公室的椅子上躺一會兒,還脫下她自己的衣服蓋正我身上,頓時我感到一股暖流流遍我的全身,流進我的心田。隱約之中我看到了朱老師焦急而又心疼的面孔。每當我想起此事,我總禁不住熱淚盈眶。

朱老師雖然為人慈祥,和藹可親,但並不失老師的嚴肅。記得那一次朱老師正在講解訂正單元測試卷時,我自以為考得好,就偷偷地在桌子下面看起了課外書,越看越起勁,彷彿入了迷,就連朱老師叫我回答問題都不知道,最後朱老師興沖沖地走了過來問:“你在幹什麼?”我由於窘迫和尷尬,當時不知所錯,那本課外書自然是被沒收。她眼睛放出憤怒的光,捱了一頓批評,說話的語氣很重。主要是說我玩性大,愛耍小聰明。下課了她把我喊到辦公室,還親自搬了椅子讓我坐下,語重心長地對我講了很多,有批評,有鼓勵,當然也有愛。當時聽了她的諄諄教誨和慈母般的關愛,淚珠不由的像斷線的珍珠……

從哪已後,我想了很多,想起了父母的艱辛勞作,想起了朱老師孜孜不倦的教導。我想說:朱老師你放心,你那不是母親勝似母親的愛我怎麼會忘懷呢?我怎能辜負你的熱切期望呢?

故鄉情 篇10

高一作文 ,771字

時間的飛逝,我在城市的擁擠與喧囂中已經度過了六七個年頭了—那曾經哺育我的小山村在我的胸海中已經漸漸模糊了。有時,她會像遊樂場出現在我的夢裡,充滿了歡聲笑語,卻又像在霧中行走的路人,若隱若現。偶爾,我腦海裡也會浮現出故鄉那美麗的景象:那是充滿活力的森林,那是長滿了綠油油蔬菜的田野,家門前是一棵高大茂盛的槐樹,還有小路旁的魚塘……

從安徽來到廣東,又從廣東回到闊別已久的故鄉,心情十分激動,愉悅。終於又見到那充滿鄉村氣息的一草一木了。那令人陶醉的油菜花香,一陣陣涼風迎面而來,舒服極了。此時,回到了可愛的故鄉我真想放聲高歌,可是我激動得什麼也唱不出了。

走在凹凸不平的小路上,一股股濃濃的鄉情向我迎面撲來。一群麻雀在天空中自遊自在地翱翔,一座座瓦房坐落在這片土地上,煙管裡冒出陣陣黑煙,那黑煙在空中徐徐上升。田野上,大片的金黃色的油菜花散發著淡淡的香氣;池塘裡的魚在爭先恐後地跳出水面。還有人在地裡辛勤地耕作著。我仰起頭,看見白雲在蔚藍的天空中飄浮著,就像軟綿綿的棉花糖。我笑了笑,心裡想:原來天上的神仙和兒時的我一樣讒嘴,都愛吃甜甜的棉花糖。

小時候和小夥伴們玩得很盡興。每天放學回家後就拿彈弓去射小鳥,比比誰的技術好,誰是我們當中的“神射手”。一起在魚糖裡摸魚,一條條草魚被我們抓住,我們身子全是髒泥水,日暮回家免不了被父母罵一頓。儘管被父母責備,打一頓也忘不了那開心的時刻。夏天天氣炎熱,幾個小夥伴一起去碼頭游泳,在水中打鬧,玩水槍,別提多有趣了。至今這一切還歷歷在目,因為那是我的童年,那是快樂的記憶。

在城市呆久了,我真想回故鄉玩,回到那充滿快樂的小山村。每當想到故鄉,我就像回到了自己的童年—自由自在地和小夥伴們玩雪仗呢,正在玩抓迷藏呢,正在田野上奔跑呢。想到這些,我就會發自內心的說出一句話:故鄉,我想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