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忠信,行篤敬相關作文20篇

言忠信,行篤敬 篇1

國三作文 ,651字

人的一生中會有很多事留給我們深刻的印象,留存在腦海裡,久久揮之不去。有多少難忘,就有多少記憶,就有多少收穫。

2016年的寒假,我和家人一起到三亞度假。時逢車險過期,我便和家人一起到保險公司給車辦理保險。

媽媽負責辦手續,我和姥姥到休息室休息。到了那裡很無聊,我就開始玩手機裡的遊戲。正在我玩兒得起勁兒的時候,姥姥突然對我說:“嘟嘟啊!我看這裡的大紅袍茶葉很好喝,我放一點在你的書包裡咯。”我心想跟我有什麼關係,沒有理會姥姥的話。當媽媽辦理完手續後,我就背上書包和他們一起回家了。

回到家,媽媽在我的書包裡找東西,無意間發現了茶葉。媽媽看到茶葉後,問我怎麼回事,我就一五一十的告訴了媽媽。媽媽聽完我的講述,一下子惱羞成怒,厲聲呵斥:“真是個不懂事的孩子!”而且一下午都在生悶氣。

我很委屈,晚飯後實在堅持不住了向媽媽問道:“明明是姥姥拿的茶葉,為什麼要怪我不對呢?”媽媽和我談心說:“兒子啊!姥姥是媽媽的媽媽,就算這件事姥姥做得不對,但是媽媽作為晚輩怎麼能批評姥姥呢?姥姥疼你,你當時又在場,為什麼不阻止姥姥的行為?”我低著頭一語不發。媽媽繼續說道:“你在做事情的時候一定要誠實、誠信,這樣等你長大了才能成為品德高尚的人!”我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

事情過去一段時間了,媽媽的話卻時常在耳畔響起。我還不懂得長大後的品德高尚是什麼,但我明白了要做一個誠實的人、誠信的人,做一個好人!

言必信行必果演講稿 篇2

演講稿 ,734字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言必信,行必果》。

子曰:“言必信,行必果”。誠實守信,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是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重點內容,也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一部分,是所有公民必須恪守的基本道德準則。

誠實守信是做人的基本品德,也是個人的立身之本。它要求一個人說話辦事要實事求是,言行一致。古往今來,凡是品德高尚的人,都是誠實守信的。想必大家都聽說過季布一諾千金、曾子殺豬的故事,這些歷史人物之所以被人銘記,正是因為他們的言行為他們增添了魅力。季布以真誠守信著稱於世,所以,在楚地盛傳“得黃金千兩,不如得季布一諾”。後來季布跟隨項羽戰敗,被劉邦通緝,不少人都出來掩護他,使他安全地渡過了難關。劉邦得知後,不但撤消了對季布的通緝令,還得到了漢王朝的重用。

同學們,你在日常學習生活中也講誠信了嗎?《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要求我們:誠實守信,不說謊話,知錯就改,不隨意拿別人的東西,借東西及時歸還,答應別人的事努力做到,做不到時表示歉意。考試不作弊。

在家庭生活中,答應長輩的事,要儘量做到;在集體生活中,我們要遵守學生守則,遵守同學們之間的各種約定;在社會上,我們也要言而有信、遵守公約。其實,講誠信並不難,從一點一滴做起就行。例如我們買東西時,別人多找了錢要主動的還給賣主;自己撿到了錢物,要主動交給失主或老師;考試不好時,要實事求是的告訴家長,不能弄虛作假;別人向你求教知識時,會就是會,不會就說不會,答應別人的事要努力辦到等。

“言必信,行心果”,讓我們從小用實際行動去踐行這一句話。用真誠的心對待周圍的每一個人,說實話,做實事,做真人。願你們因誠信多了友誼,因誠信添了風采,因誠信而走得踏踏實實,因誠信而使我們的明天更燦爛!

言必信行必果 篇3

國三作文 ,735字

誠信,這個多年來,一直為人們津津樂道,其根本的原因就在於其重要性,誠信就像夜街上人們手中的燈籠,有了它,人們才不至於摔倒,不至於相撞,能穩穩的前行。

而我一談到誠信,感觸良多……

那時我年紀尚小,哪會懂得誠信的重要?在家中時父母的承諾尚且常常沒有兌現。一次放學後,我悠閒地走著,不像歸家的學生,倒像晚飯後出來遛狗的人。小A倒猛地拍我下肩膀,我反應很大,就像做賊心虛,忸忸怩怩地避開了他,心裡攪得一團糟,好似腦袋裡的筋搭錯了一根,吞吞吐吐的,見他那疑惑的神色,有機遇變白,辯白他的眼神裡若有若無的責怪,像我不該禁受一般。

就在四天前,是那一年的兒童節,在歡欣的氛圍包裹下,被我死纏爛打了三天的小A鬆了鬆口,把他的珍藏給我—一個當時最流行的悠悠球,她撇撇嘴,一改平時服服帖帖的樣子,皺著眉,做出嚴肅的樣子,跟顯得滑稽可笑,一本正經的用手指戳戳我胸口,用低沉而有力的聲音警告我:“一週後還我,別食言哦!”我拍拍胸脯,胸有成竹地說:“放心,交給我,我還你一個完好無缺的。”可悲的是,我倒言中了,戲劇化的是,還的是一個嶄新的悠悠球。

“喂,想啥呢?我的悠悠不錯吧,空轉效能可不是蓋的……”小A興致勃勃地談論著,我求一句也聽不進去,憂愁與竊喜同時湧上了我心頭,想著幸好不是來索要玩具的,因為那悠悠在我玩的時候被摔壞了,想著那成堆殘破的零件,我又為如何交差而苦惱,令我很是矛盾。

與他揮手告別,回到家的我豁然開朗。因為媽媽的一席話點醒了我:“為何不自己賠一個呢?”

抱著碎了口的金豬,我買回了一個新的悠悠,看到它的小A很驚異,舊悠悠變得嶄新,“怎麼做到的?”“這是個祕密。”我笑著回答。

現在我想起這事,既好笑又自豪,孔夫子說的“言必信,行必果”,我做到了,我真的做到了。

言必信行必果 篇4

國小六年級作文 ,595字

思考著承諾的含義,我得到的答案越來越多。遨遊於這麼多美麗的承諾中,我終於知道面對承諾我應該去做什麼,面對曾經的諾言我時常會想起,這會不是是個玩笑呢,直到有一次……

我來到了公園的一棵樹下,靜靜的等待著他的到來。我不知他是否還記得我們在這棵樹下的,曾經許下的諾言,那是小學一年級的時候,他因為要回老家回到爸爸媽媽身邊去,於是他轉學了,在那之前我們在許願瓶裡寫下了自己的願望,埋在了樹下。在他轉學之後,我十分期待我們多年以後的相遇。

寒風呼嘯,我在寒風中瑟瑟發抖,離我們約定的時間越來越近,可是周圍除了樹和建築物,只有我一個人也沒有,我蹲在樹下,失望的,低下了頭,我彷彿是一座雕像已經融入了這個公園,正當我準備離去的時候,眼前映入了一張人影,手裡好像拿著一個東西,我一看,這個不就是那個同學嗎?我放下鏟子之後,他衝向了我,我們就激動的擁抱了在一起,我們把一把鏟子挖出來,看到裡面的內容,不禁笑了起來。這時我所期盼的約定終於實現了。

諾言是一種讓人美的陶醉,讓我的心像花一樣綻放,承諾又像玫瑰,想要摘取就必須付出代價,曾經許下的諾言,在遇到困難之後還是可以兌現的,還能千里迢迢來相約。

一句諾言就是一粒種子,只要一落地,無論是落在什麼環境下,哪怕是在瓦爍堆裡,都一定能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言必信,行必果,我想這就是做人最基本的準則,也是衡量友情,最後是一把尺子。

言必信行必果 篇5

國小五年級作文 ,721字

兩歲多的時候,爸爸媽媽就帶著我讀《論語》,背《三字經》。媽媽經常會面帶微笑地對我說:“言必信,”我也總會很乖很乖地對道:“行必果。”媽媽是個說話算數的人,答應我的事情一定努力做到。每次答應媽媽的事情,我也一定努力做到。

自小我都愛看電視,但為了保護我的眼睛,媽媽總是規定看電視的時間,有時是十分鐘,有時是二十幾分鐘的一集動畫片。一到時間,我就很主動地把電視關掉。這時,我會迎來一家人讚許的目光,我的心裡總是美滋滋的。

炎炎夏日,哥哥姐姐們吃著清涼可口的雪糕,我羨慕極了。但爸爸媽媽說我太小,不讓我吃,我就不吃了。有一次去外婆家玩,哥哥吃了一根又一根雪糕。我也想吃,於是央求媽媽讓我吃一根。望著滿臉期待的我,媽媽終於鬆開了防線。但她規定我只能吃半根,另半根留到第二天再吃。一旁的叔叔阿姨笑媽媽:“你真是說笑話,小孩子最愛吃雪糕了,他恨不得吃完再吃一根,怎麼可能留到明天呢?”可媽媽卻面帶微笑堅定地說:“我家冉冉最聽話了,他說話一直都算數的。”

得了赦令,我趕忙跑到冰箱裡拿了一根夢寐以求的雪糕來,就坐在大廳上慢慢地舔起來。那滋味可真美,那個涼爽勁兒讓我一輩子也忘不了。可舔著舔著,雪糕越來越少了。我很不捨得,但“言必信,行必果”這個承諾已經種在了我的心裡。所以,沒有任何思想鬥爭,我又靜靜地把剩下的半根雪糕放進了冰箱。客廳裡的人是怎麼誇獎我的,都忘了,但媽媽那讚許而驕傲的微笑卻永遠烙在了我的腦海中。

那年,我四歲半。現在,我已經十歲了。無論長到多大,我都會記住我和媽媽的約定——言必信,行必果。

逆耳忠言助我行 篇6

國三作文 ,942字

魏徵直言進諫李世民,開闢了唐朝“貞觀之治”的盛世;諸葛亮直諫後主劉禪,促成“宮中府中,俱為一體”的局面;鄒忌婉諫齊王,達到“戰勝於朝廷”的目的。這樣的事例不勝列舉,我們又怎能無動於衷?

於是我想到古有魏徵、諸葛亮、鄒忌上諫君主,興國安邦,今有老師、朋友、親人指點我,助我前行。

“你呀,做題正確率怎麼那麼低?腦子笨還是粗心大意,下次再這樣,我就叫你家長來問問原因了。”看著那張被批改得“血淋淋”的試卷,老師這樣對我說,尖銳的字眼像一把把尖刀直插心房,令人難以接受。我悻悻地走回教室,坐下細想了這前前後後的事,終於覺得是自己的失誤。於是我在改進,從那以後,看到的便常是老師拿著試卷時滿意的點頭和嘴角揚起的弧度。

“你太自私了,從來不為別人著想,我不再是你的朋友了……”朋友的憤然離去留下一個滿臉愕然的我。“我招你惹你了,平時對你不是挺好的嗎,怎麼說翻臉就翻臉?話還說得那麼直,誰受得了啊?”我氣憤地想著。我已不想去追問她離開的理由,望著天空中飛舞的雨絲,聆聽著雨打白楊葉時有節奏的聲響,記憶中春燕呢喃,終於覺得她的話很有道理。於是憂傷之中我也在改正。漸漸地,我開始懂得關心別人,多為別人著想。身邊的朋友又多了起來,往日離開我的朋友,也遠遠地向我招手……

“媽,我這次肯定能得第一名。”一次演講比賽前,我信心滿滿地對媽媽說。媽媽搖著頭說:“我看你這次可能不會成功,平時我都沒看你怎麼練習,孩子,不付出是不會有收穫的。”說完轉身就去洗碗了,可我分明看到她眼中的憂傷。“這什麼家長啊,難道就不能鼓勵一下孩子嗎?怎麼還潑冷水啊。”我不樂意地小聲嘀咕著。果不其然,那次演講我由於準備的不充分而講得一塌糊塗。直到那時,我才明白媽媽的良苦用心,眼前又浮現出媽媽那天的背影,忽然想起汪國真的一句話:“背影,儘管有的很孤單,卻讓人如此難忘”。

成長路上,忠言逆耳;逆耳忠言,伴我前行。它們猶如大海上的風暴使大海深處風起雲湧,煥然一新;它們猶如沙漠裡的飛沙走石,讓沙漠表面詭譎綺麗,妙趣橫生。

我喜歡這些逆耳忠言,因為它們讓我們的人生之路更加坦坦蕩蕩;我喜歡這些逆耳忠言,因為它們讓我們的頭腦更加清醒明朗;我喜歡這些逆耳忠言,因為它們使我們的人格更加完善健康。

我喜歡這些逆耳忠言,我感謝所有助我成長的人。

奶奶,我的諾言是好好孝敬您 篇7

寫信作文 ,899字

親愛的奶奶:

您好!

這是我第一次給您寫信,因為我不太擅長表達(連寫信也不太清楚)。可能是因為我太懶了吧。呵呵!所以今天我要在這封信中將我的心裡話些出來。

奶奶您在我心中比我的爸爸媽媽更親。我是農村孩子,也不是獨生子女,聽您說我從一歲冬沒有到就一直跟著您。所以在我心中你就是我的“老媽媽”,從幼兒園到今天,我已從一個沒有凳子腿高的小屁孩變成了今天您眼中的大姑娘。從你身邊飛走了,回到了父母身邊,可我無時無刻都在想您,心裡總是在念叨有奶奶多好啊!可是從前在您身邊時不懂事,您唸叨我時,心裡又會想“真煩!”

又嘮叨我,一天嘮叨幾百回都不夠啊!呵呵!想起這些事心裡總是覺得好笑,您呢?

您還記得,我現在回去看您時總說一些小時候的事逗笑嗎?其實,我故意的,隨著我的長大,懂事的我明白了,我看到您的笑容越來越少,離開您的時間會越來越長。

我還記得我和弟弟每次回去看您,您臉上都會抑制不住的笑容,心裡樂開了花。可您每次又笑著說:“又回來做什麼?回去咋。”我看著您口是心非的樣子,心裡暗暗發笑。我和弟弟離開您以後,您一個人一天只是一碗白菜,可是我們回去時,您弄了五碗菜,什麼雞蛋啊、魚啊、都是您平時捨不得吃的東西。您把那些捨不得吃的都攢著我們回去吃,爸媽讓您對自己要捨得花錢,可您總是說我一個老人家,又不吃零食,不買衣服花個什麼錢。你們把錢多給孩子買點好吃的就行了。您對我們總是這樣,我在這裡對您說,奶奶,您辛苦了,謝謝您無私的為我們付出。

我還記得,您身體一直不好,我總擔心您,所以我總勸您搬過來和我們一起住,可您說什麼都不肯,您養了我那麼久,我知道您為什麼不肯,因為您害怕孤獨,害怕寂寞。因為您擔心如果您到這邊來,我們上學了。家裡活媽媽做,周圍的人您又不認識,沒人和您說話,在村子裡有活幹有人拉家常,生活過得也舒服,可您沒有考慮您的身體啊!

記得我五歲的那年,說過的一句話嗎?我說我長大了,賺錢給我奶奶買花裙子,買大房子,我現在的成績有很大的進步了,為了您也為了我當初對您的諾言,我更要好好學習,長大找好工,賺錢,報答您,孝順您,也兌現當初的諾言。奶奶,您就放心吧。

祝您身體健康,福如東海。

您的孫女:XX

言出必行 篇8

國一作文 ,658字

說出去的話,潑出去的水,一去不回。既然說了,那就得付諸行動。

戰國時期的商鞅,為了幫助秦國完成富國強兵的願望,實行了一系列變法。然而,由於當時的混亂局面讓人們對政府缺乏足夠的信任,商鞅的變法法令又徹底改變了原有制度,更讓人產生懷疑。於是,商鞅在城門口放了根木頭,說誰能立起來,便賞千金,許多人都不相信,其中一人走出來,輕鬆立起,商鞅果然賞那人千金。這樣,他得到百姓的信任,他的變法也得到了大家的信任,最終變法成功。讓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轉型,影響了後世,我們能明白,言出必行,才能贏得他人的信任。

在我們所學的《燭之武退秦師》中,燭之武之所以能夠說退秦軍,也是因為當年晉國答應給秦國兩座城池,最後不但沒給,還修築防禦工事拒秦,讓燭之武輕而舉地說退了秦軍,並且讓秦國與鄭國簽訂了盟約,幫助鄭國守衛,晉文公無可奈何便退了回去。這樣,鄭國才得以存留。如果,當初晉國真給了秦國二地,結果也不會如此吧!可見,言出必行的重要性。

項羽在看到秦始皇出行時那強大的氣場時,便說出了“吾將取代之”話,即使最後失敗,可他行動了。依舊是西楚霸王,就連編寫《史記》的司馬遷都將他的故事放入帝王本紀之中。他也是成功的。如果他當時只是說了一句那樣的話,而沒有真正行動起來,又怎麼會有後來的鉅鹿之戰,楚漢相爭,讓我們後人為之慨嘆呢?言出必行,重要的是行的過程,而不是行的結果,對於說出的話,只要努力去為它奮鬥過,也是值得自豪的。

古人都知道言出必行的重要,更何況我們如今所生活的時代。無論是在家還是在學校,或者是在社會中,既然說了,那就得付諸行動。

言出必行 篇9

國一作文 ,658字

說出去的話,潑出去的水,一去不回。既然說了,那就得付諸行動。

戰國時期的商鞅,為了幫助秦國完成富國強兵的願望,實行了一系列變法。然而,由於當時的混亂局面讓人們對政府缺乏足夠的信任,商鞅的變法法令又徹底改變了原有制度,更讓人產生懷疑。於是,商鞅在城門口放了根木頭,說誰能立起來,便賞千金,許多人都不相信,其中一人走出來,輕鬆立起,商鞅果然賞那人千金。這樣,他得到百姓的信任,他的變法也得到了大家的信任,最終變法成功。讓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轉型,影響了後世,我們能明白,言出必行,才能贏得他人的信任。

在我們所學的《燭之武退秦師》中,燭之武之所以能夠說退秦軍,也是因為當年晉國答應給秦國兩座城池,最後不但沒給,還修築防禦工事拒秦,讓燭之武輕而舉地說退了秦軍,並且讓秦國與鄭國簽訂了盟約,幫助鄭國守衛,晉文公無可奈何便退了回去。這樣,鄭國才得以存留。如果,當初晉國真給了秦國二地,結果也不會如此吧!可見,言出必行的重要性。

項羽在看到秦始皇出行時那強大的氣場時,便說出了“吾將取代之”話,即使最後失敗,可他行動了。依舊是西楚霸王,就連編寫《史記》的司馬遷都將他的故事放入帝王本紀之中。他也是成功的。如果他當時只是說了一句那樣的話,而沒有真正行動起來,又怎麼會有後來的鉅鹿之戰,楚漢相爭,讓我們後人為之慨嘆呢?言出必行,重要的是行的過程,而不是行的結果,對於說出的話,只要努力去為它奮鬥過,也是值得自豪的。

古人都知道言出必行的重要,更何況我們如今所生活的時代。無論是在家還是在學校,或者是在社會中,既然說了,那就得付諸行動。

你的誠信讓我敬佩 篇10

國小六年級作文 ,725字

清晨,推開窗子,一陣涼風吹進空曠的教室,花草的芬芳和泥土的清香飄了進來。下課了,同學們陸續走出了教室。

英語老師指著那摞我們剛剛交上去的卷子對我和你說:“老師明天去比賽,你們一會兒去我辦公室,幫我判一下今天考試的卷子,答案在抽屜裡。”我們欣然答應了,於是蹦蹦跳跳地跑向辦公室。辦公室裡並沒有其他老師,我倆開始判起了卷子。

判了一會兒,我看到一張字跡潦草的卷子,有一個單詞寫得不清楚,我不知是應判對還是錯,於是想和你商量一下。可是我一扭頭,發現你正在認真地判著她自己的卷子,於是我靠近你和你一起看,把那張卷子放在了一邊,你繃著臉,一改往日的笑容,直到剩下最後一個單詞時,你才又綻開了笑容,可偏偏出現了問題,卷子上你把“q”寫成了“p”,正在紅筆即將落下時,我擋住了你的手說:“你前面沒有錯,如果把這個判錯了,就因為一個字母之錯就失去了100分,太可惜了。”可你聽完我的話對我說:“如果我把這個單詞判對了,我就是去了老師對我的信任,而我自己也會失去寶貴的東西—誠信。”

清風吹來,把我的思緒帶到了一週前。那次我也是在幫老師判卷子,當時我把自己的一個錯詞給判對了,得到了班裡唯一的一個100分。

你的呼喚把我拉回了現在,看到你在卷子上判上了一個鮮紅的×,我的心中不禁起了波瀾,是啊,你用一個叉,贏得了信任和誠信,而我卻為了一個100分失去了寶貴的誠信。

風還在吹,我還在“工作”著,可是這次特殊的“工作經歷”讓我收穫了很多,你的行為讓我感動,讓我也懂得了誠信。

忠言逆耳利於行 篇11

高二作文 ,623字

不同的老師所採取的“師道”不同,有的老師選擇批評加以鞭策,有的老師選擇鼓勵加以促進,而我的這位老師他卻介於兩者之間。

剛踏入高中時代的我顯得迷茫,作業量的增加,難度的升級,使我難以適應高中生活,如期而至的期中考試不出意外地給了我重重一擊。那天晚自習,他將我叫出了教室。

“你這次考試總體不是很好—”他嚴肅的一句話拉開了緊張談話的序幕。“嗯。”我緩緩地點了點頭。“不過這次英語考得還不錯,但你的物化生都不是很突出。”我心裡自然知道這三門哪裡只是不突出,分明就是不及格。他輕輕地俯身彎腰,拿著成績單指著我的成績認真地為我分析各科的不足和優勢,我側耳傾聽,手揪著衣角,不時抬頭看看老師。老師告訴我學習的正確方法:課前預習,課上聽講,課後複習。並指出很多同學忽略了課後複習這一點,讓我注意這條方法。他的聲音鏗鏘有力,極具穿透力,讓我記住了他的每一句話,那節晚自習,他給我人生上了重要的一堂課,這一堂課讓我刻骨銘心並終生難忘。

“忠言逆耳”卻“利於行”。

曹操曾經腦中有一腫瘤,華佗告訴他需要將腦袋切開取出瘤方能痊癒。曹操本就生性多疑,聽到這話自然疑心華佗的善意而將華佗關進牢中,此後曹操卻終日忍受著腦疾之痛。

當你被鮮花和掌聲圍繞的時候,有一根針扎進你的心裡,你自然會疼痛,會不開心,甚至想極力迴避。可是當驀然回首時,卻悔恨不已。“忠言”如“良藥”,“逆耳”卻“利於行”、“治於病”。

老師,謝謝您的教誨,您的“良言”難得可貴,我會一生珍藏。

忠言逆耳助我行 篇12

國三作文 ,1192字

在我迷茫彷徨時,是您的忠言為我指點迷津;在我吃力掙扎時,是您的忠言給我增添能源;在我“敗走麥城”時,是您的忠言幫我鼓起前進的風帆,直抵成功的彼岸。

九上時,課程難度越來越高,剛開始我總是吃不消,尤其是英語。本來我八年級期末英語就只勉強考了個79,到了九年級對英語就開始有點“摸不到風”了,每次英語課就像是聽“火星語”一樣,嘰裡咕嚕一陣風就過去了,於是我感到考學十分渺茫,心情沮喪至極。

所以之後的日子裡,我破罐破摔,開始在英語課堂上胡思亂想甚至打瞌睡,成績一步步向零分無限下滑。期中成績單上的分數一如期中以後深秋的天氣,寒風蕭瑟,落葉飄零。從此,“抗日義勇軍”軍的隊伍中就少了一個我。

英語高老師終於發現了我的墮落,馬上採取緊急措施懸崖勒馬——不斷找我談話,連續轟炸我虛弱的神經。記得第一次,高老師拿著我的英語58分卷子對我說:“你看見校門邊的松柏了嗎?秋天來了,其他的樹,葉子都掉光了,只有它們依然鬱鬱蔥蔥。你知道這是為什麼嗎?”她的話讓我震驚,原以為她會給我考試結賬——幾大鞭子的,沒想到她卻是在跟我聊白。我怔了一回,回答說:“松柏有本性。”“那你呢?你的本性哪裡去了?那個縣級三好學生的本性呢?”她趁機面帶笑容地問著我。但我聽了這話很不是滋味,這言下之意就是說我不能墮落成一段不堪雕琢的朽木,不能變成一片不可“圬”之的糞土之牆啊。我的臉陡然問得火辣辣的,無奈的低下了頭。

回去之後,我仔細琢磨著高老師的話,終於明白:強者就應當屹立風中而不倒,就應當經受得了風霜雨雪,就應當經受得了千百次的失敗。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於是我開始重整旗鼓,收拾一片舊山河,我一片一片在地上拾起那些殘缺的碎片,想把它拼成我昔日“大唐的宮闕”,找回漸行漸遠的我,迎來屬於我的那個光輝的星座。於是我從各科開始努力,不懂的就問老師,問同學;不會寫的單詞就一個一個的背;作文不會寫我就一段一段背摘抄,研究優秀作文的寫法……就這樣堅持了兩個月,期末一考,我成績上升了3名,全班第二,其中英語多達99分!高老師逆耳的忠言終於讓我這片即將凋零的落葉重獲生機,成了冬日裡一抹亮色的新綠。高老師第一次對我露出了太陽般燦爛的笑容。

之後的日子裡,我時刻都能想起高老師說的關於松柏的理論,望著校門邊的那株松樹,“吾日三省吾身”,反覆修煉,不斷提升。的確,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忠言逆耳助我行”。逆耳的忠言是通往成功的階梯,是走向成功的動力。

忠言逆耳助我行 篇13

國小五年級作文 ,581字

俗話說的好,“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而今天我要說的是:忠言逆耳利於行。

媽媽因為我的暑假作業至今還沒有完成,所以說出來令我難忘的一些話:“你的暑假作業還沒完成,是因為你一邊玩一邊寫,效率太低,甚至不寫。還有,你計劃性太差,有效的時間有多少?馬上要開學了,人家都出來玩,你卻在家補作業,你比人家少嗎?少什麼呀?少一顆好用的腦子和一雙勤勞的手,從今往後,暑寒假作業一個月完成,這是在懲罰你!這就是媽媽對我的機關槍似的嘮叨,讓我有了起航的行動。

在一次數學考試之後,我考了滿分,並且這是班上唯一的,可我心想:不是與同學對題時錯了一個嗎?我懷著不安的心情飛快的跑回家中,匆匆扒了幾口飯便上了床。爸爸過來了:“孩子,不舒服嗎?”“我考了滿分,卻錯了一題。”我說。“那找老師改過來不就ok了嗎?”“可那樣我就99分了”我介面道。爸爸忽然嚴肅起來:“不行,誠實用金錢買不來,誠信是我們中國人的傳統美德,雖然你會得99分,但你的心靈卻得到了滿分,於是我主動找老師改掉了分數,正是有了爸爸的忠言,我才能茁壯成長。

忠言逆耳猶如大海上的風暴使大海深處風起雲湧,煥然一新,忠言逆耳猶如沙漠裡的飛沙走石頭,讓沙漠表面妙趣橫生。

忠言逆耳助我行 篇14

國小五年級作文 ,733字

“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助我行。”無論是潮起時的掃興話,還是潮落時的諷刺話,都是對我們有利的話,正是這些話,激勵著我前進,助我成長。

在我的成長中,媽媽對我說的忠言最多。記得那是三年級的一次數學考試,我拿到試卷,看見試卷上那99分,心裡不由得比吃了蜜還甜,因為我考了全班第一。回到家,顧不上脫鞋,就連忙跑去把試卷遞給媽媽看,還一邊得意地說:“媽媽,我考了全班第一呢!”媽媽看了看試卷,再瞄了瞄一邊笑得燦爛如花的我,臉立刻陰了下來,接著問道:“那葉一楠考了多少?”“100”我不叫思索地回答。還沒等我反應過來,媽媽的絕招——口舌炸彈就來了。“你看,葉一楠經常考了100都沒驕傲,而且成績一直很穩定,而你呢?考了一次99分,就沾沾自喜,不想自己為什麼錯了,還在我旁邊手舞足蹈。”媽媽的這番話語就像尖利的針般狠狠地向我的心臟刺去。我傷心極了,一把扯過媽媽手中的試卷,跑進了自己的房間。躺在床上,想想剛才的那一幕,委屈、憤怒、傷心不由襲上心頭,淚水不爭氣地流了下來。過了一會兒,靜下心來,仔細一想,發現媽媽的一番逆耳之言,雖像藥一樣苦澀,但卻是為了讓我改掉不好的學習態度,為我指明瞭前進的方向……想著想著,不由豁然開朗。從此我嚴格要求自己,虛心學習。果然,功夫不負有心人,我在三年級下冊三門主課的成績樣樣都超過了葉一楠。

俗話說,“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忠言雖逆耳,卻能給我們指出正確的方向。在人生的道路上就讓我們將那些逆耳的忠言記在心中,向著成功揚帆起航吧!

忠言逆耳利於行 篇15

高一作文 ,934字

“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人生便是一個進步的過程,歷史上每一位功成名就的人,其身後都有一群賢士為其出謀劃策。每當我們聽到令我們不舒服的話時,不要生氣,因為只有忠言才逆耳,只有忠言才能增進一個人的能力。

秦朝末年,項羽劉邦二人起兵抗秦,彈指之間,咸陽淪陷,項羽手握四十萬重兵,身邊更有范增為其出謀劃策;而劉邦僅有十萬人,實力兩相對比之下相差懸殊,可在鴻門宴中項羽卻自持實力強大,未聽從范增之意誅殺劉邦,從此楚漢爭霸四年,項王兵敗垓下,項羽也未聽他人之見渡過烏江,也便只好留下一段“不肯過江東”的傳奇。可是他若聽了范增的話殺了劉邦,也許國號便為楚;如果他回到了江東,那歷史上也會少幾分定數。

項羽一生戎馬,卻只因未聽忠言而淹沒在歷史的風沙中,讓人好不嘆息。

有人說,劉備一生中最大的成功便是將諸葛亮納入麾下,他最大的優點便是善言納諫。劉備本一介匹夫,機緣巧合下與關、張二人結為兄弟,前後多少年過著寄人籬下的生活,可是劉備很謙虛,聽從徐庶之言三顧茅廬,從此在諸葛亮的輔佐下成就了一番大業。從計取荊州一路西進,拿下了成都和漢中,這其中諸葛亮功不可沒,劉備也看到了復興漢室的希望。從跟隨何進平反黃巾,到魏蜀吳的三國鼎立,劉備在發揮自身才智的同時,也善於聽從別人的意見,因此,他能在有生之年建立與魏吳兩國分庭抗禮的蜀國,而也是因為當年三顧茅廬,使諸葛亮為報知遇之恩,前後幾十年誓死追隨劉備。

劉備雖終心願未了,但他卻因善言納諫在其麾下聚集了一群誓死追隨的人。

歷史上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比如唐朝的第二位皇帝李世民,能進忠言,固而能在歷史上留下“貞觀之治”的記載,他自己也同樣說過,“以史為鏡可以知興亡”的警句。再比如中國一代偉大領袖毛澤東,他的成功背後少不了周恩來、朱德、鄧小平等開國將領的支援與謀劃。可反觀希特勒,只因一意孤行最終輸掉戰爭。

文學家歌德說過“接受忠告,就是增進一個人的能力。”當我們難以寸進的時候,不妨聽聽別人的意見;當我們迷茫的時候,不妨問問他人的見解,因為中國還有一句老話叫做“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一言一行 篇16

國三作文 ,767字

生活中,總有那麼一句平凡的話語觸動你的心窩,總有那麼一個不經意的動作泛起了你平靜的心湖,蕩起陣陣漣漪。

那麼的一句話

暑假過去了,又到了開學的日子。一開學,父親又要和我提著大大小小的行李,爬過那又長又陡的樓梯,上過那個又高又陡的坡。

吃過他一早精心炮製的營養早餐,便踏上了上學的路途。

車窗外,一根根電線杆,一塊塊綠油油的田野,一棵棵屹立不倒的行道樹,轉瞬間掠過,似乎不曾歷經。

終於到了,父親一手拿去了那袋最大最重的,未待我關上車尾箱,他已經一舉背在了肩上。父親走得很快,我只能跟在他身後,在人山人海中,偶然發現了他那後腦勺的幾撮白髮,在人群裡是顯得如此耀眼。

我不禁暗歎,父親也老了嗎?

到了宿舍門口,他放下行李,只輕輕道了一句:“我回去了。”從語氣中,分明聽到他強忍的不捨。他轉身離去,我暗自追隨他的背影,他一邊用手揉捏著肩膀,一邊用手撐著腰,走得很慢,很慢……

他那麼輕輕地道了聲,卻那麼重重地震撼了我的心。

那麼的一個動作

繁重的作業就這樣堆在面前,無奈的我只好乖乖地完成它們。

書房裡很靜,靜得連遠處的犬吠聲也一清二楚。

忽然間,聽見了那輕柔的聲音,想必又是媽媽來嘮叨了,我趕緊塞上耳塞,假裝聽著MP3,那陣沁心的桂花香拂鼻而來,原來媽媽泡了一杯熱騰騰的桂花蜜,她小心翼翼地將杯子放在書桌上。之後,便去整理我的床鋪。

她走了過來,在椅子旁,用手去撥開了我垂下的頭髮,塞在了耳後。

我感覺到,她那粗糙,皸裂的手指在我臉上劃過,是那麼地輕柔,又是那麼的心酸。

我暗想,那雙手難道沒有洗過上千次碗,疊過上百次衣服,抹過無數次的餐桌嗎?

有那麼的一個動作,總能讓我感受比陽光暖千倍的溫情。

太多太多的一言一行,寫不盡它們的美好,道不盡它們的溫馨。

此時,桂花的香味氤氳在心頭,輕輕的道別之語盪漾在耳旁,那麼一言,那麼一行,總關情!

一言一行總關情 篇17

國三作文 ,756字

藍天被打了蠟,這樣的夏天,在這樣的夏天,草地似乎化成了水,流動的是那綠色,是那沁人的青草香。你的笑又浮現出來。

有些恍惚,外婆,多少年沒見了?

我想念你給我做的青草餅了,現在去哪裡吃都沒有你親手培制的好吃;想念家鄉的青草香味了,那是純天然的香水,自然的恩賜;想念外婆的聲音了,你的聲音總像青草一樣柔軟,雖然還未來得及感受。青草香,那一季青草香。

那時候,回到家鄉的我像兔子一樣地飛奔,兩個小辮與風糾纏在一起,我不顧地上的泥赤著腳亂跑,黃昏時,總聽到你的聲音“你再不回來吃飯就餓著你。”而我只是不屑的看你一眼,之後又繼續玩我的,你無奈的搖搖頭,可回家時,總能看見依舊溫熱的飯菜,你總是細心地為我擦去手、臉上的泥,然後笑著說:“你瞧瞧,你的臉都有青草香了吶!”而我,只是迫不及待地奔向飯桌。

晚上,外婆總愛抱著我去院子裡乘涼,看螢火,看漫天燦星華,有種輕羅小扇撲流螢的意味。夏天的夜晚,知了有一聲無一聲地叫著,外婆總會手持一把蒲扇為我扇風,風裡夾雜著淡淡的青草香,你哼著那首我聽不懂的鄉謠,而我,則枕在你的臂彎,伴著風,隨著歌,開始我在夢裡的故事。

小時候我的起床氣特別嚴重,每天日上三竿還不起,這時,外婆總會說:“快起床咯,再不起,青草餅就要被外公吃完了。”

我則馬上起來,頂著個爆米花似的頭髮,目光急切的尋找,外婆又故意為難我,說:“快去刷牙洗臉。”待一切完畢,我抓著餅使勁往嘴裡塞,你總是笑著叫我慢點。

時光頭也不回的走。

綠蔭下微風中,溫柔指尖劃開回憶,花開放的是含笑的樣子,一點點淺淺的鵝黃,又被風吹過,透明的是淚珠。你的樣子,你的聲音,現在都想使勁刻在腦子裡,可我發現,就算怎麼回想,只是你笑的樣子最清晰。

你總是笑著對我,卻在我背後辛苦,那時不懂,現在懂了,你的一言,你的一行,都透露著你對我的關心啊!

一言一行總關情 篇18

國三作文 ,778字

獨倚月光之窗,微風輕拂著我的臉龐,空氣中傳來一絲若有若無的桃花清香,想起你,想起你一言一行裡包含的深情。

“媽媽,媽媽,今天在學校,老師教我們唱歌,老師誇我唱得好呢!”“媽媽,媽媽,老師還教我剪紙呢!”……兒時的我,很喜歡圍著媽媽打轉,每當這時,媽媽你便會蹲下身拍拍我的小腦袋,說:“看來,女女在學校很乖哦。看看該獎勵什麼呢?”你便折一朵桃花,別在我的耳際,陽光打在你的臉上,很美很美……

待我頭髮稍長,我開始有了自己的想法,每天都在外頭瘋玩,夜晚再回到家中,你總是為我亮燈到最後,幫我放好書包,拿出衣服,讓我洗澡,每當這時,我便看見你眼眶中閃爍的亮光,輕輕地嘆息在我耳邊響起。

後來,家中降臨了一位可愛的弟弟,你開始忙碌起來,你的世界開始圍著弟弟打轉,我像個局外人,看著你逗弟弟笑,你臉上幸福的笑,我想,我也許是多餘的……

直到那個失眠的夜晚,你輕輕開啟我的房門,悄悄地走進我的房間;來到我的床邊,我感覺你溫柔的將我的手放進被中,窗戶關上的聲音,內心似乎有一角在破裂,你坐在我的床邊,靜靜地陪著我,時間在一分一秒地過,直到遠處傳來一聲犬吠,你才起身,準備離開,我聽見椅子碰撞的聲音,淚水似乎開始打鼓。

我睜開雙眼,看見目光下你發中夾雜的白絲,坐起身,“媽……”我哭著說,你驚訝地轉過身,透過雙眼,我才發現你眼中的血絲,皺紋停留在你的眼角,你轉身擁住我,說:“怎麼還沒睡,明天還要早起,記得多穿件衣服,你今天穿太少了。”淚水流得更洶湧了,透過你的雙手,我感到一絲涼意,才知道你穿的很少,才知道你對我的深情,我已經很久沒有擁抱你了,你拍著我的背,我在那一瞬間才知道自己錯了,想起你的笑,你的好,才知道在不經意間的一言一行早已溢滿你對我的深情。

那天,月兒依舊,人兒依舊,心卻早已相通。

風中傳來一兩聲孩童的嬉笑,空氣的香氣漸漸散去,你對我的情卻早已刻進心裡。

清心篤行 篇19

高一作文 ,815字

“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行”。

我眼前不禁浮現這樣一幅場景:陰暗小角落擋不住那米粒大的花的竟放之心,儘管身材渺小,它仍可為大自然獻出一份獨特的美,只要它願意努力,它也會有屬於自己的春天。

清心篤行,苔花可貴的精神牽動著我的情思:人又何嘗不可呢?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回望過去,有多少仁人志士不是清心篤行、披荊斬棘,終獲益匪淺?有多少芊芊學子不是清心篤行,挑燈夜讀,取勝輝煌六月?

清心篤行,誠在“心”,貴在“篤”,無“行”,重在“行”。什麼事都是不經歲月拷打的空談,無“行”,“心”已不誠,“篤”已不在,一個“行”是人生萬千事的基礎。

做好“行”,離不開“篤”與“心”,倘若小小青苔沒有堅定開花的心與持久不懈的努力,相信就不會有幽角里那抹驚奇與“苔花如米粒,也學牡丹開”佳句為人稱頌。

往後,每當我在求學途中,那顆躁動的心經不住種種誘惑與挫折而疲累時,便總會想起“清心篤行”的苔花。連如此弱小之物都有競牡丹的決心,為何我不可鑄劍磨刀,用數年功夫博一個無悔的青春年歲?

“行”在途中,樂在途中。我想,花開的過程固然少不了苦痛,但篤行著,痛並快樂著,孕育出美麗的花骨朵時,篤行又有了新的意義:為快樂的終點而篤行!

現在,當我在用細細的筆桿寫著我對人生的看法時,驀然回首,原來我已篤行了十餘載。不記得有多少個夜晚,我捧著書本細細咀嚼著文人騷客留下的精神財富,當那輪明月再次升起時,或許又是一次結束,又翻開了新的篇章。讀完又寫,就像種下了種子又要澆水,我已不記得最初是什麼驅使我拿起筆暢寫年華,但那些美麗而不張揚的文字卻讓我“清心”,讓我深深淺淺地洞察著人生,那些心中不滅的衷愛與暢寫完後的快樂,讓我篤行至今。

讀好每一篇作品,寫好每一篇文章,我不斷地意識到:我的心越來越清,我的篤行越來越快樂。不再是當初迫於教育而書的無奈了。

清心篤行,或許每個人的目的不同,但他們的思想方式卻是一致的,都是在完成一次偉大的抉擇。做一個行者,向未來出發!

繼續前行,相信遠方——讀《向著明亮遠方》有感 篇20

讀後感 ,888字

不知不覺,我把這本書捧在手中已有兩個多鍾了。合上書,抬頭往窗外看,燦爛的陽光就像這本書的故事一樣,照耀到我的心裡。

成績平平的沈楠一進入小學畢業班後,就覺得生活似乎變了樣,和好朋友漸行漸遠,大家都有了不願說的祕密。“一輩子要在一起”的承諾慢慢隨風而散,和媽媽的相處也不再輕鬆,“擇校”的壓力讓一家都喘不過氣來。喜歡書法和舞蹈的她不得不放棄自己的愛好,投身到各種學科培訓和比賽中。誤會、失敗、挫折、眼淚伴隨著沈楠這一年的成長……

也許是因為一杯茶,也許是因為一句話,讓我們的心情頓時明亮了許多;傷心就像一片海,而“我”,就是那水性不佳的人,怎麼遊也遊不到岸,只是一下一下地,在海里沉浮……書中的沈楠是幸運的,最後在爸爸媽媽愛的包圍下,她潛意識地知道那些以為走不出來的低谷和絕望,或許只是一時的灰暗和陰霾,自己還有千山萬水要走。自己要做的,就是繼續前行,相信遠方。

我認識了一個姐姐,她和沈楠一樣也是一個快要小學畢業而且成績平平的人。媽媽也幫她停了興趣班,家裡也在為“擇校”這問題而煩惱。而且更致命的是,媽媽總拿她跟別的同學比。可貴的是那姐姐的性格開朗,也很大方。姐姐跟我說:“困難總是有的,看你怎樣去解決。”我還向姐姐取經呢!姐姐笑著跟我說:“遇到困難和難題時,不要絕望,要繼續前行,相信遠方。”

是的,生活是這樣,學習也是這樣,都好比一場障礙賽。途中有許多障礙物,如果你害怕了,退宿了,那麼你就止步不前了,但是你若要大膽的跨過去,第一次沒跨過去就第二次,第二次沒跨過去就第三次,不管怎樣一定會跨過它,跨過去就代表又前進了一步。暑假我們市青少年民樂團要在八月初舉行一場音樂會,我們全體團員全力以赴,認真訓練。每隔幾天就有新的曲目發下來,一個個困難就像一座座大山一樣向我們壓過來,但我們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我們在老師的幫助下克服了種種困難,最終音樂會在我們全體團員的努力下順利圓滿結束,並贏來了社會各界的讚歎聲。

這本書中有一句話說的特別好:“懵懵懂懂的成長曆程,跌跌撞撞的走過,只為在時光中等待最美麗的綻放”。繼續前行,相信遠方,終將可以走向明亮遠方,最終會找到屬於自己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