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中的塵埃相關作文20篇

空氣中的塵埃 篇1

敘事作文 ,416字

在燦爛的陽光下,你可曾注意過,那些細小的塵埃,空氣流動著,他們飄動著,微不足道的他們被吸進我們的身體。日積月累,影響我們的健康。原料是何等的易得?

車尾的尾氣、垃圾、土地的髒泥土等,以風和空氣流通為車,飄到空氣中,又被我們吸入。

保護環境,這四個字從嘴裡說出來太容易了,做出來,誰可以辦到?

我小時見到他們時,覺得很神奇,認為它們給大自然增添了色彩,增添了無限美麗。大一點兒後,他們的偽裝令我厭惡。

他們明知自己對人體有害,就非要出來;明知自己會被人類吸入體內,卻一定要隨空流通的管道鑽進人體,影響健康……

但現在,我認為不能這樣下去了。他們的存在是我們造成的。他們的原料是我們給的,他們的來到這世間的大門也是我們建造的。

空氣的汙染、夾雜著的塵埃……是懲罰。他在科技發展、生產中誕生。

像小蟲子一樣隨風舞動;如小鳥一樣飄飛;似羽毛一般轉動。但這一切,它的背面,不是好的。

掃落心中的塵埃 篇2

國一作文 ,656字

從小以來,無論是父母在耳邊時常唸叨的注意衛生,還是課堂上老師強調的保持良好的環境,力爭一個乾淨整潔的生活氛圍是我們一直需要努力與拼搏的目標。

而日本一位把自己身價放到最低,做到平易近人,卻以老闆的身份打掃廁所。這樣的事情,我是第一次見,也是第一次聽聞把整理衛生這樣看似很樸素去的事做到去如此極致的人。

他是日本人,他叫鍵山秀三郎。

許許多多的人們驚歎日本的禮儀與環境,為什麼可以如此乾淨!因為,這個國度的人們深知打掃可以真正淨化一個人的心靈,我們用行動掃出來的是令人心曠神怡的環境,獲得的是一顆純淨的靈魂。就只比如擦拭一面牆壁,海綿、紗網、抹布……誰又能想到如此繁重的工具只為了一面牆的光潔,只為了沒有異味,打掃為的也是一種磨練,用不同的方法開創自己大腦眾多的清潔方式。我們驚歎於日本的風雅與禮貌,更多的是為他們細緻與已養成刻骨銘心的潔淨習慣而敬畏。擁有良好的工作環境是成功必不可少的點中之重,因為有作風才會有影響,人與人之間不必提醒,自覺撿起一片紙,用心擦拭我們日常中每一個角落,有整理的地方便會有光芒!

因此,有了這樣令別人一眼便能看出修養素質的行為,往往不用麻煩別人,從鍵山秀三郎先生一生的勤勞與從未麻煩過身邊一人,住進賓館,從不碰那一次性用品,總是把這些用品擺放好,不奢侈浪費,從方方面面中都透露出他經歷過潔淨洗禮後純淨的內心。

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若想成功,少不了打掃,若要平和,少不了打掃,若要得到一個單純透亮的靈魂,依然少不了打掃。打落出人生的迷茫,掃淨心中的塵埃。

空氣中的“壞寶寶” 篇3

國小四年級作文 ,408字

今天我們來討論的空氣中的“壞寶寶”,是誰呢?它就是讓人聞其色變的霧霾。

聽媽媽說:“霧霾就是空氣中的細小塵埃,它裡面含有硝酸、硫酸、有機碳氫化合物等,對人體呼吸系統會產生極大的危害。”近年來,霧霾天氣頻繁出現,到冬天尤為嚴重,遇到這樣的天氣,媽媽送我上學都要讓我戴上防霧霾口罩,大街上的叔叔阿姨也都捂得嚴嚴實實。霧霾天氣能見度也特別低,每個人都像置身於雲霧裡,路上行車都非常緩慢,一不小心就有可能造成交通事故。

藍藍的天空,新鮮的空氣是我們每個人都向往的生活環境,為什麼現在會出現這樣惡劣的天氣狀況呢?媽媽說:“這是因為我們的肆意汙染環境的結果,比如汽車尾氣,工業排汙、亂砍樹木破壞森林等,都會造成空氣的汙染。”我若有所思地點點頭。

為了我們共同的家園,我們一定要努力保護環境,低碳生活,遏制空氣中“壞寶寶”的產生。

空氣中的母愛 篇4

國二作文 ,602字

從我們出生的那一天起,它就像空氣一樣一直伴隨在我們身邊,無處不在,這就是母愛。它蘊含在空氣中,每一次的呼吸都讓母愛直達心底。

我喜歡早晨照進我房間的第一束陽光,喜歡早晨聽到的第一聲鳥鳴,但我最喜歡的是在早晨呼吸到的第一口空氣。因為空氣中,有母親為我做早餐的香味。自從母親在網上看到不吃早餐對胃不好的新聞,便開始為我做早餐,有時候是煎雞蛋,幾乎每次母親都煎的外脆裡嫩。但偶爾母親也會煎“老”了,她總是把這份留著自己吃,又回到廚房,為我做一個完美的煎蛋。早晨的空氣中,有母親對我的愛,一種願把世間一切美好都給我的愛!

小時候總喜歡玩遊戲,難免有摔倒的時候,這時候,母親聽到敲門聲,開啟房門,看到一張嚎啕大哭的嘴,還有一雙“水汪汪”的眼睛,母親把我抱在沙發上,拿出藥來,輕輕地給我清理傷口,上藥,安慰我。我感到母親的安撫後,往往就覺得真的不是那麼疼了。在藥水味的空氣中,蘊含的是母親對我的關心和無私的愛!

母親總是希望把一切好吃的東西留給我,但有時候我並不領情,比如吃水果時,母親總要給我吃很多,說對身體好。有時候,我不想吃水果,便會對母親有些不耐煩,看到母親滿是愛意的殷勤,最後還是接過母親手中的水果。空氣中有著甜甜的果味,更有著暖暖的母愛。有時候我覺得我好像長大了,但在母親心中,我永遠是那個讓她操心的孩子。在這充滿果味的空氣中,是母親處處為我著想的愛!

一顆有夢想的塵埃 篇5

勵志作文 ,588字

我是一顆塵埃,一顆暗淡的塵埃,獨自飄蕩在任意的角落,那麼的卑微,那麼的微不足道,儘管如此我還是每天想象著接下來可能會發生的人和事,去徜徉在自己狹小的角落裡冥思苦想,暗自傷神。

有一天,我醒了,我開始覺得自己並不平凡,也並不卑微,自己不應該蜷縮在狹小的角落裡,我也應該擁有珍珠般璀璨的人生。我開始試著努力,試著摸索爬行,開始逼著自己做一些自己從來不敢做的事情,剛開始,我會很忐忑,很緊張,但是後來,我也漸漸開始掌握了這裡面的套路,儘管我會受到一些嘲笑和難過,但是我還是不後悔,因為我早就做好了去迎接這些的準備。

我以為我成功了,我以為我終於褪去了平凡,當初埋下希望的種子終於發芽的時候,卻不知道自己早已墜入了萬丈深淵,且碌碌無為的過著。我開始每天墜入漫無邊際的深淵裡冥思苦想,失魂落魄,我流淚,我彷徨,我不知道下一秒我該做什麼,我不在有信心,也不再安然自若,我變得有些極端,竟嘲諷起自己的人生起來了,原來,我還是一顆塵埃。

我多想擁有屬於自己的一片天空,不用躑躅,不用迷茫,我多想呼吸一口清新的空氣,讓我看到屬於我自己的那片天。

這一次,我又將踏上新的長路,未來很長,夢想很遠,失敗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不敢面對,是我忘記夢想,我不想就這麼放棄,我也不想永遠做一顆塵埃,我該換一種方式去面對生活,不該渾渾噩噩自暴自棄,因為,我渴望找到我的那片天。

我是一顆塵埃,一顆有夢想的塵埃。

空谷中的靈光 篇6

高二作文 ,960字

在困難的“空谷”面前,有的人只看到了懸崖,在“空谷”前望而止步;有的人卻萌發了希望,因此搭建橋樑,見到了那來自“空谷”中的靈光。

—題記

圓盤陰影中央的光斑

一名偉大的科學家,卻犯了嚴重的錯誤,導致他與發現“光是有波動的”這一真理擦肩而過,他,就是—泊松。

他以大量的資料進行了周密的計算,滿懷著欣喜,計算出了一個看似荒謬的結論:假如光是有波動性的,那麼在其正中央會形成一個光斑。但他並未去驗證,在那困難的“空谷”前開始變得膽怯,最終,這被其他人證明,泊松失去了一次發現真理的機會。那一個光斑,後人稱其為泊松亮斑,這也只能算是他在“空谷”旁後退的安慰吧。

正在高塔下落的物體

一個比薩斜塔,糾正了存世兩千多年的錯誤;一個簡單的推理,擊破了人們信以為真、奉為經典的權威;一個斜面試驗,闡明瞭自由落體的規律。這一位偉人,就是伽利略。

一直以來,亞里士多德成就很大,幾乎讓全世界的人信服,將他的言論奉為真理。一個持續了二千多年的錯誤,難道無人察覺?一個簡單的推理,難道無人想到?在伽利略之前,一定有不少人對這言論感到詫異,但卻不敢提出,如同站在“空谷”旁,想到的是高聳驚險的懸崖,看到的是成功的彼岸,但卻忽略了橋樑。也正因為如此,成功便難以實現,最終交給了勇敢面對困難的人。

在實驗室亮著的電燈

一盞明亮的燈光劃破了黑夜的靜謐,足足亮了兩天,也照亮了世界的新時代。堅持不懈奮鬥了三天三夜,實驗一千二百多種燈絲,記錄兩千多條資料,這人,便是愛迪生。

在一次研討會上,愛迪生被質問:“試驗了一千二百多次,才做了一個人人都可做出的電燈,也太難理解了。”愛迪生以一個雞蛋的故事有力地反駁了回去。生活中遇到困難,就要勇敢的克服,不要在乎克服這一困難後的結果,因為戰勝每一個困難都能煉就出一種實力,一種更加強大直麵人生的實力。

困難不可怕,勇敢面對困難,保證無悔於己,想辦法克服困難,方可衝破“空谷”,到達成功的彼岸。

我們所要做的,便是克服困難,勇往直前,堅定不移,構建那越過“空谷”的橋樑,無視那空谷下面的魑魅魍魎,朝著那前方成功的一端,衝上前去!

勇敢面對困難,並想辦法克服困難,是走向成功的前提。李政道也曾說:“沒有今日的努力,不會有明日的知識應用。”因此,抓住空谷中的那一點靈光,想到辦法,才能走向成功。

擦去心靈的塵埃 篇7

國二作文 ,614字

一直想用一種平淡的筆調敘述一種平淡的感覺,就像涓涓的細流隱匿了潺潺的歌唱。水不算太冷,卻清涼;不算太暖,卻溫存;不算清亮,卻透徹。擦亮心房的天窗,擦去心靈的塵埃,讓陽光走入心房,讓心靈如水般清澈。

月光輕盈地撫過書頁,心靈在一縷緩緩流動的清茗中昇華。

空靈。澄清。總能想到莊子。

心如澄澈秋水,行若不繫之舟。他甘願做一棵守護月亮的樹,他甘願“曳尾於塗中”,為的是守護那清淨的心靈之樹。

用高潔擦去心靈的塵埃,塑造一個心清如水的自己。

乾淨。單純。總能想到席慕容。

讀席慕容的詩,就像站在青碧無垠的草原,聆聽著一位美麗的蒙古少女,為遠行的旅人唱著一首孤獨悠長的牧歌,伴闃馬頭琴聲,飄浮草尖之上。席慕容的詩大多寫於35歲以後,人近中年,歷經四處漂泊的艱辛苦楚,飽受世人的冷眼與嘲諷,她依然保留著生命最初的感動。她就像某個清涼夏日之晨的一枝荷花從滿地清亮的綠水中伸出,徐徐綻放,在微風的吹拂中調理自己孤單而淡雅的風姿。

用十六七歲的純真與美夢掩蓋心靈的塵埃塑造一個經歲月沖洗益發晶瑩透澈如鵝卵石般的自己。

慧能大師曾雲:本來無一物,何處染塵埃。他的這種超脫物外、超越自我的境界正是心靈清澈的最好解釋。用一顆純真的心享受生活中的平凡和簡單,絕緣世俗名利,笑對人生百態。

靈動的水啊,你緩緩地流淌吧,不要忘記帶走歲月的沉澱下的渣滓。

擦去心靈的塵埃,重逢那消逝已久的美好世界,讀著莊子,讀著席慕容,感受那份澄清與空靈,感受那份乾淨與單純。

做會發起光的塵埃 篇8

高三作文 ,838字

你願做一顆最亮的流星,在漆黑夜幕下展現耀眼的光芒,唯恐錯過“天下誰人不識君”的機會,寧可瞬息隕落,也要散發光彩。我卻要做一顆最渺小的塵埃,只願在自己的小小世界竭盡所能,相信散發的,也不一定只是微光。

朦朧中,我看見前方閃爍著斑斑微光,原來是夜幕低垂下的江南水鄉漁人們晚歸時,掛在烏篷船前的小燈。他們是北緯40度蝸居江南一隅的小人物,卻不曾掩飾自己的平凡與粗陋,極盡努力地生活著、閃爍著……

王國維對南方人和北方人的評價是:“北方人性熱而入世,南方人性冷而遁世。”是的,因此蘇州的王獻臣厭棄了在皇帝身邊做一個寵兒,厭棄了追名逐利的熙攘官場,他回家了,遮掩了滿身的貴氣和耀眼的光環。接下來的人生該怎麼辦呢?做一個小角色好了。他歸隱蘇州,藏身於白牆烏瓦的里弄小巷。但是遁世不是消極和放棄,對生活的精益求精從不曾降低標準,即使選擇最卑微的生活方式,也要盡我所能打造一個自己的王國。他請來名匠,打造出有著粉牆青瓦龍脊的藍圖;他請來疊石的名家,在園子裡堆疊出精妙絕倫的風景。縱然無法媲美皇宮寶殿,卻打造了非同凡響的奇蹟,留下了讓後人驚歎不已的園林。

如此渺小平凡的地方官員,他不是精明的商人,不是出色的藝術家,但是卻留給後人仰望的背影!正是他身處低位卻能極盡所能追求生活的精緻,他對每一片青瓦,對每一座假山的精心雕琢,都體現了他力爭做到最好的人生態度!

的確,就是這樣一群生活在江南一隅的平凡人,他們有著和王獻臣一樣的人生態度,他們還在古老的城牆、古舊的青磚小巷裡過著自己普通的生活,撐船的依舊在撐船,賣藕的依舊在賣藕,織錦的依舊在織錦,養蟬的依舊在養蟬……

就是這樣渺小而認真生活的江南人,就是這樣做著最本分工作的江南人,宛如一顆顆渺小的塵埃,他們卻成為魯迅筆下最可愛的摘豆小夥,他們成為張愛玲筆下穿著細絨旗袍喝著燕窩蓮子的上海小姐,他們作為無數文藝作品中勤於修養、積極奮爭的主角不可或缺的背景,他們活在自己的小世界裡,卻同樣真實,同樣出色!

做一顆極力閃光的塵埃,像一個平凡的江南人。

愛在空氣中 篇9

國二作文 ,782字

愛,是一首歌,唱進人的心坎上:愛,是一句詩,寫進人的的心扉裡:愛,是一句話,說進人的心底裡。

—題記

愛,表現在每件小事中,瀰漫在空氣中,然後慢慢凝聚起來,輕輕呼吸一下,就感受到愛。生活中的我們,時刻被愛感動著。

父母,是一艘永遠不翻的船,就算遇到風浪,也只會迎面而上,絕不會讓我們受到一點傷害。

還記得小時候,父母給我買上第一輛四輪自行車,那時也大概四五歲吧,我騎著它在巷子裡來回轉,轉上幾十次,都不覺得累,反而越來越有精神了。在我家對面,有一個男孩,那時他比我大三四歲,他過來說要騎我的自行車,我不答應,於是他推我下車,我摔倒在地,手臂著地擦傷了。我便嚎啕大哭,引來了正在做飯的父母的注意。他們急忙跑了出去,瞭解情況後馬上把那小孩的母親叫出來,要求她對自己的小孩進行教育。我清楚記得當時那小孩的母親狠狠地罵了那小孩,那小男孩知道自己的錯誤,開始低聲啜泣。而我,因為自己的冤屈得到了宣洩,在心裡偷樂。那一次,父母教我,如果有人欺負我,要懂得及時尋求幫助。對於這點“道理”,我還記憶猶新。

父母,是建立樂園的人,無論他們有多忙,多累,都會陪在我們的身邊,哄我們高興。

以前,我家有一個種滿花草樹木的院子,裡面也不乏一些像蚯蚓般好玩的東西。第一次去釣魚,就是在園子的土地裡,挖出一大瓶蚯蚓當魚餌的。那時候,我向爸爸學會了“玩弄”蚯蚓。本來我是很怕蚯蚓的,那帶著粘液和泥土的噁心的身體,左右挪動著,讓人想離得遠遠的。但是看到爸爸把一條蚯蚓弄成一段段後,還看到它們動,那個樣子好滑稽,把我逗得哈哈大笑,從此我便不再怕蚯蚓,還參與其中。說起釣魚,魚兒倒是“聰明”得很,所有蚯蚓都給魚兒吃了,但是魚兒都偷走,連一條小魚兒都沒有釣到,倒是釣了一大盤螃蟹。

愛的感動,只在於一碗早餐面,一個親手做的蛋糕,一句“回來啦”,一聲“再見,注意安全”。愛,在空氣中瀰漫著……

記於三生石上的塵埃 篇10

高二作文 ,809字

喜歡那些安靜地埋首在美術室的藝術生。

她狂熱地對我喊道,好想去環遊世界,很嚮往自由畫家的生活。於是,我從她神往而堅定的目光中隱約看出一些油畫顏料留下的色點。

她從小在這長大。她說這個城市很美,很輝煌。我說這個城市庸俗得無法從容,畢竟我不是她。我不是在這些熟悉的氣氛與氣味之間過完我的童年的。在茂密的森林裡,我找不到這座城市的真面目。

夜色之迷幻光線。我深夜站臺,目睹這座埋藏著凌亂步伐的城市,夜夜汪洋恣肆地在獨舞,隱沒無數頹垣的臉孔。雨後的霓虹燈溼漉漉得閃爍著,從酒吧裡晃走出來的人,醉生夢死。他們努力地想把眼睛撐大,可是徒然。而我卻清晰地看見他們的目光如同鑽石般凜冽。是的,她說得沒錯,這座城市的確亮麗桀驁。

另一個晚上,在另一座城市。

共聚之夜,帶著斑駁的目光從彼此身上轉移。帶著一顆安靜而又微醺的心,在星光或者月光之下彼此輕聲道別。

首席離開的是一個相知的朋友。我看著她在空蕩蕩的馬路上,穿過一個紅燈,開始奔跑。身上敞開的紅色外套朝兩邊高高揚起,湮沒在黑夜中。在微弱的燈光下,我望著她奔跑的姿勢重獲記憶,漸遠的身影就如同南飛的大雁,只存在滯留的眼光裡。那些走遠的時光,在我的記憶裡永不漫患,沒有人會看到我的眼中寫滿了數不清的乞求與哀憐。然後,是一份妥協的道別。初秋被寵愛得無以為繼,甚至深情直至潰不成軍,而我竟感意興闌珊的頹唐。一些咫尺包括天涯的話語一直未暴露在空氣裡,遺憾在風裡擴充套件成無調的歌謠。我很小心地轉過身,擦過一些光芒,季節的乾淨一如我透明的滄桑。我閉上雙眼,褪盡了疲憊的烘托和虛榮,此時出現在我面前的,似乎仍是十一歲的那個人。

第二晚的同一刻,我又回到原來的地方,開始重新面對這個不卑不亢的城市。透過瞳孔,依然是刺眼的燈光和酒與煙的泛濫。

喜歡顏料的她沒有離開她的畫,喜歡隱匿的我無法迴避鬧市的繁華。遙想孤月的清輝與低簷的冷露,我選擇了忍讓和冷漠。

歌在身邊,此時不要跟我談任何感情。包括別與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