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著與做人相關作文20篇

活著與做人 篇1

國二作文 ,394字

生命,是一個簡單而又複雜的“東西”,它來之不易,去之匆匆。

說到生命,就會說到活著。活著有什麼意義?我們為了什麼活著?活著難道只是為了活著?或者,為了追求那些身外之物?為了來世間走一趟?

不,人活著,不單單只是為了活著,還要有尊嚴地活著,有仁愛地活著,有意識地活著,有心地活著!

讓我們做權力的主人,做意識的主人,做貪慾的主人,做真實的自己!痛痛快快地做人,毫無利己之心地做人,不再低頭,不再順從,不再盲目,不再貪戀,不再做物慾的奴隸!

活著—讓你的生命點亮希望;活著—讓你的生命點亮他人;活著—讓你的生命點亮精彩。

你要想明白,做人不只是為了做人,而是為了存在的意義。你需要明白,做人不只是為了活著,而是為了不違背良心。你需要明白,做人不只是為了自己,更是為了他人。

人啊!難得來這世間走一趟。為何不去掙脫,去創新,去有意義地活著?

做自己,創未來!

作家與做人 篇2

國小六年級作文 ,1021字

小時候我有一個夢,夢想自己成為一名作家。我一直以為,當作家只要具有較高的寫作水平就夠了,但是當我讀了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的故事後,我就改變了這種認識。

在我看來當作家的最高榮譽,就是獲得諾貝爾文學獎。諾貝爾文學獎是以諾貝爾的遺囑創立的一種獎項,主要頒發給在文學的殿堂上有著重要成就的作家們。一直以來這種至高無上的獎項都沒有被中國籍作家獲得。直到2012年的一天,我無意間在廣播上聽到一則新聞:中國籍作家莫言獲得該年度諾貝爾文學獎。這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位獲得此殊榮的人。我興奮極了,回到家立刻蒐集有關他的資料,因為我想急切地知道,莫言是個什麼樣的人?又是什麼原因使他成為中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第一人。後來我仔細閱讀了他在頒獎典禮上的演說詞,從中我找到了答案。

莫言說他是個愛講故事的人,在他的的演講中,他講述了幾個有關他母親和他的小故事。其中有兩則讓我感觸頗深,第一則是關於寬容的。一天他母親撿麥穗時被人欺負,莫言就下決定心為母親報仇,後來他遇見了曾經欺負他母親的人,想去報仇,但卻被母親阻止,母親告訴他:“他不是以前那個人了。”另一則關於有愛心的。中秋節時以為一位乞丐去他家要飯,莫言給了他一個紅薯片,乞丐很不滿意,並要求吃餃子。於是母親把碗裡的餃子全部倒入乞丐的碗裡。從這兩件讓莫言終身難忘的故事中,我感覺到了作為作家的莫言受到母親的耳濡目染下不斷成長,形成了許多優良品質:對他人寬容、博愛並要有愛心。

莫言在獲獎之後,接受媒體採訪時談到:他很幸運得了這個獎,他說他要“頭腦要清楚,絕對不要輕飄飄,要站穩腳跟。作家最重要的還是作品,而不是獎項,作家能夠站穩腳跟,讓他站穩腳跟的還是他對現實生活的一種關注,對於這個土地的熱愛,最重要的還是一種腳踏實地的、勤勤懇懇的、忠誠的一種寫作狀態。”他還說,他會按照他原來既定的方向,腳踏實地,描寫人的生活,描寫人的情感,站在人的角度上寫作。由此,我看到一位熱愛生活、謙虛、腳踏實地、勤勤懇懇的作家。

在另一位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印度的泰戈爾身上,當作家還要有無私奉獻的精神。正如他所說的“果實的事業是尊貴,花的果實的事業是甜美的,但還是讓我在默默獻身的陰影裡做葉的事業吧。”

通過對莫言以及泰戈爾的認識,我懂得了當一名作家,不僅僅要有高超的寫作能力,還要學會做人,要有一顆寬容、博愛的心,更要有勤勤懇懇、腳踏實地、無私奉獻的精神。成為一名出色的作家是我的夢想,我將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中繼續努力,不斷成長!

讀書與做人 篇3

高二作文 ,866字

世人只言“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卻不知讀書之真諦,古語云“夫道成於學而藏於書”。讀書的最高境界便是在書中讀自己,在書中發現自己或檢查自己,從而學會做人。

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古人強調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其第一步“修身”的根本便在於讀書,可見古人之先見之明。放之現代,讀書依然是重中之重。現代教育強調未成才,先成人。也許不是每個人都能從讀書中獲取淵博的知識,但學會做人的道理總是最根本的。

不敢妄為些子事,只因曾讀書行數。元代的陶宗義如是說。為何各代文學大家,學識淵博者大都擁有高尚的品格?其根本原因只在他們讀書多,知道做人的道理多,所以不會任性妄為,恣肆凌意。反觀現代,雖然教育在普及,文盲在減少,但仍不乏懶於讀書者,這些腹中文字少的人又有幾人具備令人敬佩的人格,幾人明曉做人的原則呢?忠,孝,禮,義,信,不讀書,從何得知我華夏文化的做人精髓?

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恆。《周易》作為我國古代典籍,是為儒生必讀之書,這句教人做人的古語更為經典。讀名家之言,知做人之理。以《論語》為代表的儒家經典皆著重於“君子”,孔子講究倫理道德以及各種君子之道。從幼兒必讀的《三字經》到《百家姓》,《禮記》等等,各種立身之法比比皆是。閱讀這些書籍,你會從一個懵懂小兒變成知書達理,身正至誠的君子。君子以其身之正,知人之不正;以人之不正,知其身之所未正也。君子以行言,小人以舌言。這些令人嚮往敬佩的品格不都是在讀書中所養成的嗎?

讀書是人生一大樂事,真正會讀書的人能夠在書中學會種種。且不說中國的古代典籍中有多少是教人做人,訓之以君子之道的,便就是外國大家們所強調的也不外乎讀書。高爾基說:“我讀的書愈多,就愈親近世界,愈明瞭生活的意義,愈覺得生活的重要。”世界聞名的猶太民族,他們對讀書的熱愛程度令所有人敬佩。猶太民族的人民又有幾個是心胸狹隘,自私自立的小人的?他們讀書如此之多,他們深知做人原則,在那樣血腥的殺戮面前,他們猶自從容淡定,書助他們成就了偉大的人格!

書,乃民族之根本,文化之靈魂。讀書則是學會做人的必由之道。

讀書與做人 篇4

高二作文 ,1372字

夜深,月色透過紗窗灑下一抹銀輝,庭院寂寂,草葉沁香。

若要讀書,定當此情此景。

讀書須靜,如同做人。在不同的時候,不同的場合,人的心境會發生微妙的變化,如果你想要用心體會一本書的內涵及它所蘊含的哲理、反映的社會現象,那就必須靜下心來閱讀與分析,全神貫注地與書中思想做交流,這樣才會有所得。做人亦如此,《論語学而》中雲:“敏於事而慎於言。”意思是做事要敏捷,做人要慎言。很多歷史證明,一個人的失敗,都是因為他無法靜下心來,容易被眼前的蠅頭小利所誘惑,失去了原有的平衡點,因此從雲端墜落,屍骨無存。吳越之戰,勾踐慘敗被俘,他臥薪嚐膽,蟄伏多年,靜下心籌劃復國大業,終於打敗了吳國。相反,西楚霸王項羽本是最有可能奪得天下的人,卻心高氣傲地開口:“富貴不還鄉,如錦衣夜行耳!”項羽這種務虛的思想觀念反映了他性情的浮躁和短見的政治眼光,最後終於落得自刎烏江的下場。高者之所以高,是因為耐得住寂寞。“用心不雜,乃是入神要路。”清朝學者袁牧如是說。其實如果連讀書你都無法靜心投入,那更何況做人呢?

凝眉深思,讀到精彩紛呈處不禁拍案叫絕,撫掌稱歎。

若要讀書,定當此情此景。

讀書須思,如同做人。古人云:“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鄭板橋也曾說過:“讀書以過目成誦為能,最是不濟事。眼中了了,心下匆匆,方寸匆多,往來應接不暇,如看場中美色,一眼即過,與我何益也。”這些都表明了讀書需要思考,光消化不吸收只會導致你成為一臺毫無思想的機器。做人亦如此,不論你的身份地位是高是低,才疏學淺或是學富五車,都要學會思、省,“三省吾身”即是做人的極高標準。思考每天我們做了什麼,做對了什麼,做錯了什麼,什麼事值得做,什麼人值得相信……這些都是我們要思考的,在不斷的思考中,我們待人處事會更加成熟,也就少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煩。讀書思考,是為了更好地消化書中的內容,理解書的思想主旨,讓靈魂更上一級臺階;做人思考,是為了能夠更好地邁向成功。

漫步書海,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擇其善者而從之。

若要讀書,定當此情此景。

讀書須擇,如同做人。亞里斯提卜有一句名言:能夠攝取必要營養的人要比吃得很多的人更健康,同樣地,真正的學者往往不是讀了很多書的人,而是讀了有用的書的人。可以看出,讀書重要,讀一本好書更為重要,這完全取決於你的選擇。讀書就如同交友,不好的書籍可能會把你戕害。所以讀書必須要學會取捨。做人亦如此,在通往成功彼岸的路上,你會經歷很多誘惑,這時,你是沉迷其中,還是坦然拒絕,也完全取決於你的選擇。讀書取捨,為的是讓靈魂盪滌於清澈的溪流中,從中獲益;做人取捨,是為了不再輕易迷失。

讀書與做人當真是密不可分的。讀書可以提升一個人的文化素質,可以陶冶情操,這些都為“做人”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可以說,讀書是做人的基礎,做人是讀書的反饋。

古往今來,講“讀書”,就是為了“做人”。讀書是學知識、明事理的最好途徑,其根本目的就是如何做人,做怎樣的人。明代的徐謂說“好讀書,不好讀書;好讀書,不好讀書。”這句意味深長的話讓人深思。

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是他高尚的氣節。

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是他不願趨炎附勢的高潔品質。

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他忠君報國的錚錚鐵骨。

那麼放眼歷史古今,“讀書”不思“做人”,意義何在?

讀書與做人 篇5

國小五年級作文 ,755字

人生在世,做人是極其重要的,既有先天的潛質因素,家庭教育因素,生活環境因素等,也有後天的個人自我提升,堅持不懈的努力勤奮學習,不斷的為自己“充電”“加油”,揚長避短不斷的完善自我,一步步的學會怎麼為人處世學會真正做人。

自從我們來到這個美麗而又複雜的世界,不是每個人的先天潛質因素都那麼好,說白了,每個人就像一張純潔無暇的白紙,我們的父母就是我們的第一任老師。

隨著我們的一天天長大,含辛茹苦的父母們就送我們上學校去讀書去學習知識。此時,老師就成為我們不可或缺的人生領路人,老師不僅傳授我們知識,而且老師也是我們做人的導師。在老師的諄諄教誨下,我們愛上了學習,愛上了讀書。

讀書,其實是人生中一道最美最動人的風景,讀書,不僅使我們獲得更多的知識與學問,最重要的是潛移默化的教會我們怎樣做人。那麼,博大精深浩如煙海的書中怎麼教育我們做人呢,做人要有積極向上和自強不息的奮發進取精神,古老的《易經》說得好,”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古人通過宇宙萬物的永遠不停的變化,由此得到啟發與感悟,做人需要像天空星辰那樣自強不息永不停歇,這也是一種推動社會發展的正能量。做人,要沉穩坦蕩,不可咄咄逼人盛氣凌人,誠如孔子所說,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做人,需寬容忍讓,《菜根譚》有一妙語,處事讓一步為高,退步即進步的根本;待人寬一分是福,利人實利己的基礎。做人,更應該愛國愛家愛天下,國是最大的家,家是心靈的驛站,沒有國就沒有家,國泰則民安,國富民就強。所以,我們要愛國愛家愛天下芸芸眾生。

因此,讀了書,書就會告訴你怎麼做人,讀了書,書就會讓你懂得許多做人的祕訣和道理,讀了書,書會讓你不斷的完善自己充實自己提升自己……

做真實的自己,不與別人相比 篇6

高一作文 ,749字

我們生活在社會的這個大家庭中,各有各人的長處,各有各人的差異。我們要做最真實的自己,不與別人攀比,不要在乎別人的看法。

材料中拿金盃玉喝水得人覺得自己富貴,那瓷碗泥杯喝水的人覺得自己貧賤,而有些哀傷。喝水就是為了解渴,喝得痛快。而這兩個人都沒有達到這種效果。唯有那個用手捧水喝的人才體會到了解渴的感覺。所以說不要與別人去比較,做最真實的自己就好。

陶淵明使我們大家所熟知的。他們“不為五斗米折腰”的事蹟更是被人們傳頌。陶淵明被貶後,沒有自暴自棄,傷心欲絕。而是過著隱居悠遊自在的生活。他不與人攀比,淡泊名利,不追名逐利才過得這樣悠閒自在,快樂自足。所以說不要與別人比較,追名逐利,做最真實的自己就好。

著名的《永州八記》是柳宗元寫的。這是他被貶後所著作的。雖然著名,但其中仍有表現悲傷,憂愁的詩句。劉宗元對自己被貶的事一直不能忘懷最後還是抑鬱而亡。他希望過宮場生活。所以說不要去追名逐利,不去與別人比較,做最真實的自己,體會內心最真實的感覺就好。

郭敬明所著作的《小時代》為廣大讀者所喜愛,最後被拍成電影。郭敬明本是個作家,突然變成導演,有些業內人士就會瞧不起他。當拍完《小時代Ⅰ》時,許多人就評價這部電影是個爛片,不符合現在的生活。但郭敬明沒有被這些流言所擊垮,也沒有去和那些受到好評的電影作比較,或是更改自己的作品。而是應廣大觀眾的需求又拍了《小時代Ⅱ》《小時代Ⅲ》。最終票房依舊持續上升,還打破了記錄。郭敬明成功了。因為他沒有去追逐別人,沒有和別人進行比較,只是按照自己真實的想法所以他成功了。所以說不要與別人比較,做最真實的自己就好。

現代社會中有太多愛攀比得人,去追逐名利,在乎別人的看法,而忽略了做真實的自己。所以我們要跟隨內心的感受,不要去和別人比較,做一個輕鬆、快樂、最真實的自己!

做生活的有心人 篇7

國二作文 ,814字

人生,應該做個生活的有心人。

人生,是一段很漫長的旅程。人生漫漫,生命悠悠,在前進的旅程中,每一個都要找準自己的位置,在生活的大海里,如果要想做到這一點,就應該先做個生活的有心人,給自己準確定位。

首先,做生活的有心人,是必要的。拿自己的學習來說吧,只要做個有心人,通過自己的用心,把自己所把握的知識進行更深入的理解。只有這樣去做,才能提高,否則再聰明的人,也無法真正的去理解裡面的精髓,把握事物的各種規律。

其次,做生活的有心人,就應該去體驗生活的美好。因為人生就像一場旅行,不必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是沿途的風景,以及看見風景的心情。正如我們熱愛生活的人一樣,正是他們用心地去生活了,從而才在生活中獲取樂趣、快樂,充分享受到了生活的美好和溫馨,體驗了人生的意義,進而,才會將我們的人生變得豐富多彩。走進生活的空間,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向我們展示著他們的風采,做生活的有心人,即使窗外下雨,淋溼了草地上的小草和鮮花,也覺得他們正期待這場雨一般,正歡快的四處搖擺,伸手去迎接,下雨給他們帶來的歡快。做生活的有心人,即使自己在以後的工作還是學習中存在缺陷,但至少自己用心了,在以後的工作學習中就能揚長避短,認識自己的不足,進而去獲得成功,即使自己失敗了,但自己努力了,這種失敗、教訓也是另一種收穫的成功。

最後,要做個生活中的有心人。就要像英國科學家道爾頓一樣,認識到了自己的色覺有問題,研究了兩年,發現了色盲症,填補了醫學理論上的一個空白;正如日本商人安藤百福發明的方便麵,喬利研製了乾洗劑,改革了傳統的洗衣技術等等,都突出了一點,只有善於做生活的有心人,才能觀察到這些微不足道的問題,而產生的一系列問題,從而去發現與解決,正是因為他們都仔細觀察生活,留心身邊瑣事,利用生活經驗,從而找到解決這些事情的辦法,取得了成功。

朋友,生命悠悠、人生漫漫,身邊的成功人士用他們生活的事實告訴我們,要做生活的有心人,讓我們生活的大海里去探索吧!

人活著就不要活得失敗 篇8

國一作文 ,660字

人活著,不求別的,只求不要活得很失敗。

相信世上每個人都不想自己活得很失敗,也沒有任何人為失敗而活,更沒有任何人嚮往失敗。但失敗往往追隨著我們,困擾著我們。

面對失敗,有些人展現出了驚人的毅力,而有些人卻懦弱退卻。

其實,人生成敗與否的選擇權在於我們自己。是選擇與成功握手,還是選擇與失敗相伴相守呢?這一切都掌握在我們的手中。

成敗與否在於你。早晨起來,你是眉看眼笑,還是愁眉苦臉呢?面對熟人的親切問候,你是熱情迴應,還是不理不睬呢?面對生活中難料之事,你是滿懷信心地搏鬥,還是畏畏縮縮懦弱退卻呢?面對別人的譏諷嘲笑,你是勇敢大膽地糾正別人的錯誤,還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呢?面對別人遇到的不幸,你是心疼憐惜,還是挖人之苦呢?面對別人給你指出的正確的建議,你是虛心接受,還是固執的拒絕呢?面對自己坎坷的人生,你是感謝上蒼的恩賜,還是怨天尤人呢?面對強大的競爭對手,你是心存感激,還是恨之入骨呢?面對這一切的一切,你是如何選擇呢?如果面對以上這些事情,你選擇了前者,我為你正確的選擇感到高興、欣慰。因為你不為人世間的坎坷而打倒,你活得很成功。如果你選則了後者,那麼我為你感到悲哀,因為你被人世間的坎坷打倒了,你活得很失敗。

我們都知道失敗是人生旅途中一道不可或缺的風景,在失敗中我們可以學得更加堅強,正所謂:失敗乃成功之母。是的,有了失敗才會獲得更大的成功,失敗之於人生,是一筆豐厚迷人的財富。

所以,當失敗來臨時,我們要勇於接受失敗。不為別的,只為我們不白活一回。我們要征服失敗,不為失敗而活。

人活著,不要活得失敗!

做夢都想著的親人 篇9

國二作文 ,738字

我有一個慈祥的外婆。可是,她現在已經不在這個世上了。

外婆在的時候,十分疼愛我,把我像心肝一樣寵著,掉了一根頭髮絲,都要把它找到。

每次我到外婆家時,外婆都要關心一番,生怕我不舒服。

記得小時侯,我最愛外婆那緊握的拳頭,因為每一次,我都能從裡面得到一個糖果、一個髮夾或一個橡皮。

當外婆看到我時,定會說:“喲!又長高了嘛!”“你長胖了一些嘛!”

如果外婆到了我家裡來的話,那麼,我每天放學一定是外婆來接我。而我每天都能從外婆手裡得到一元錢或一袋小零食,而那便是我最快樂的時候。

可現在,我那親愛的外婆已經不在這個世上了,那我的一些最幸福的事也不會在發生了。

記得外婆去世的時候是2006年。那時,正在過年後的幾天。

我坐著車趕去外婆家,車外,大雪似鵝毛般悽悽慘慘地下著,刺骨地寒風鳴鳴的颳著,彷彿正在哭泣。

我望著身旁正在哭泣的媽媽,一股傷感莫名其妙地湧上心頭。我的腦海中不禁又浮現出了外婆關愛我的情景。

到了外婆家,我總覺得這房子裡少了什麼。現在,我終於知道了,少了外婆那微笑的笑臉。

外婆安葬的那一刻,我忍不住上前,看了一下外婆,只見外婆的嘴半張開著,我對出了口形,不禁流下了眼淚,那居然是我的小名。

外婆,您臨死之前還記著我,我知道,你是想在臨死之前看到我。

現在,當我看到別人的外婆在關懷別人時,我不禁又想起了自己的外婆,一股傷感莫名其妙地湧上心頭。

我多麼希望我那親愛的外婆還在啊!這樣,您能為我扎漂亮的小辮子,您能給我買衣服,您能給我做那香噴噴的大餅。

外婆,愛我如同愛自己,您對我的愛大如天宇,深同海水,我什麼時候才能報答?

我每天都能在夢裡看見我那親愛的外婆,夢見她那美麗的微笑,夢見我和她在一起的快樂時光。

外婆,如果您能聽見,我要告訴你,我願在夢裡來報答。

做個生活的有心人 篇10

話題作文 ,593字

有一句話叫做:態度決定一切。

有一些應聘者到一家公司面試,可是等了好久都不見面試官的到來,漸漸的,這些面試者們坐不住了,看到桌子上有一些書,都過去翻翻看看。只有一個人例外,他沒有跟其他應聘者一樣亂翻人家東西,而是規規矩矩的等著面試官,就在那些面試者亂翻東西的時候,面試官推門而入……

結果很顯然,那些亂翻東西的面試者們被淘汰了,而那個規規矩矩的人被錄用了。

生活就是這樣,別管別人怎麼樣,做好自己的事,端正自己的態度就好了,何必要因為自己的一些不該有的好奇心而害了自己呢?不是有句話叫做:好奇心害死貓嘛!

再舉一個例子,一個人去一家公司面試,走著走著忽然看見地上一把橫著的笤帚,他把笤帚扶了起來,卻沒注意到他的折翼行為已經被公司裡的一個人看到了,到了面試室後,敲了敲門,得到允許後他推門走了進去,忽然看到地上有一個紙團,便開啟看看,確認是一張廢紙後,他隨手扔進了垃圾桶,然後向面試官問好便開始了自我介紹。待他介紹完畢後,面試官開口的第一句話便是:“恭喜你,你被錄用了。”應聘者很是驚訝,面試官說道:“是的,你沒聽錯,你確實被錄用了。原因很簡單,你看到了一個紙團,能知道把它撿起來並扔進垃圾桶,這說明你很細心,眼中有小事,在你之前的幾個面試者,看到這團後都毫不猶豫的邁過去了。”

是的,只有眼裡有小事的人才會幹成大事;那些眼裡沒有小事的人對待大事又怎麼會細心呢?

所以,對生活細心一點吧。

人活著需要堅持不懈 篇11

人活著需要堅持不懈作 ,887字

這個週三,是讓我最為難忘、記憶最為深刻的一天,因為這一天我明白了人活著需要堅持不懈!

那個讓我最為難忘的週三下午6點30分,我們的作文老師叫我們去河南大學的東操場去賣水,來體驗賺錢的辛苦與不易。大約6點40分左右我們的人都到齊了。老師開始分組,把我分到和同班同學李琳瓏一組。剛開始我想;賣水還不是十分的簡單、只要隨意的問一問身邊的叔叔阿姨就可以賣出幾瓶水了。我們終於出發了,我的手中拿著幾瓶水。沿著操場的跑道便開始賣了起來,剛走了幾十步,我看到了一位氣喘吁吁的叔叔在椅子上休息。我一看於是就知道了一份買賣送上自己家的門口了,可真是瞎貓遇到死耗子了!於是胸有成竹的走到叔叔面前,搖了搖手中的礦泉水對叔叔說:“叔叔,買一瓶水喝吧。”叔叔說:“我不要水。”說完又指了指自己運動包裡面的一大瓶水。我頓時拉下來臉,站在那裡一動不動,差一點昏了過去。於是我又想了想。一次失敗沒有事情,說不定第二次就可能成功了,我一想完就又信心十足了。可是讓我想不到的是第二次我有又失敗了,突然之間,我發現兩次失敗之中都有一個明顯的特點—那就是他們都帶了水。我想到這裡,橫眼一看,幾乎百分之九十的人都帶著水。這一下,我可真傻了眼,銳氣也削減了一大半,我開始失去了信心。漸漸地、漸漸地我有一絲放棄的念頭,在走了幾圈以後,我可以算有百分之七十的心要放棄了。走到了湖邊,我們還是一瓶水都沒有賣出。到湖邊後,我看到一位老大爺,他雖然頭髮有些花白,但是他還是顯得十分精神。我無力的問老大爺:“您買不買水?”老大爺問我:“小夥子,多少錢一瓶水?”我突然看到了一絲希望。我不假思索的說:“1元錢。”老大爺從口袋裡面取出來1元錢放到我手中,我另一隻手把水遞給了老大爺。我們雖然十分成功的賣出了一瓶水,但是我怎麼也高興不起來,可能是同學們都賣了幾瓶水了,我們才賣出一瓶水。我們又繼續問了幾個叔叔阿姨,我算是徹底放棄了。過了一會,這個活動結束了。同學們都賣了好幾瓶回到了集合點,而我們才賣了一瓶水……

我明白了做什麼事情都要堅持不懈,也許我們在轉幾圈就會多賣幾瓶水了,以後我做什麼事情都要堅持不懈,不要半途而廢。

人活著總要有所堅守 篇12

人活著總要有所堅守作 ,575字

很多人羨慕老師這個職業,一年中擁有兩個假期,平時雙休,工作輕鬆,賺錢也不少。我很熱愛我的工作,在當今社會,能有一份自己稱心的工作是一件幸福的事情。我喜歡我的學生,他們純真無邪,眼睛裡滿是真誠與天真,與他們在一起,我很放鬆,我能經常肆無忌憚地哈哈大笑。開心至極。我最喜歡的職業就是教師,雖然學校這個圈子不大,但教師這個職業名利色彩相對較淡,銅臭味較輕,人的心靈能趨於平靜,人活得能相對簡單。

但我們也有煩惱、困惑,甚至是痛苦。我們也會遇到阻力、誤解,甚至是非難。正常的知識傳承,往往變成機械的操練;坦誠的心靈交流,往往變成枯燥乏味的訓誡,加上人事的糾紛,社會不良風氣的浸染,這些使我們的心靈失衡而不知所措。

有時我想做王小波筆下的那隻特立獨行的豬,其實有時我就是。在一個集體中,特立獨行,絕大多數情況下是會遭到鎮壓的。但正常的訴求如果得不到正常的對待和滿足,個體或群體就會走向反抗。反抗者是孤獨的,但也是自由的,幸福的。

教師是知識分子,雖與學富五車,貫通古今的大家無法相比,但我們每日都與書筆打交道,我們琢磨的是自己的那一畝三分地。教師應該具有一種批判精神,應該在這樣一個日益失衡的世界中,發揮知識分子的作用。

人就是一個矛盾的結合體,再分亂,再複雜,人都要有自己的一份堅守。作為有靈魂的高階靈長動物,有所堅守,生命才會鮮活,無所堅守,猶如行屍走肉。

像人一樣活著 篇13

國一作文 ,1051字

我曾看過法國著名導演呂克貝鬆執導的一部電影《超體》,影片講述了女主人公露西因意外攝入過量毒品,而使大腦被完全開發。她像智慧機器一樣活著,她能客觀地分析評價敵友,她能精準地計算判斷事物。但是,隨著她大腦的高速運轉,人性部分也在加速分解消失,再無七情六慾。最後,她大徹大悟,既然不能像人一樣繼續活著,於是化身成超體—一個超級U盤。

記得影片中有一幕,露西輕吻身邊的警員,說:“我需要你來提醒我。”那時的露西已變得近乎無懈可擊,需要被提醒什麼?—提醒她自己僅存的人性。這是露西即將從一個鮮活少女變成一臺無情機器的臨終前,表達的對保有人性的渴望。我被此觸動,為此唏噓。

現實中,人工智慧的發展日新月異,科幻電影中許多技術,例如,3D列印、無人駕駛汽車、電子裝置置換損壞的器官、人機對弈等都成真了。也許,影片《超體》所虛構的故事在未來某一天也會發生。像人一樣活著,是露西至死的願望。真到那時,我們又會如何抉擇呢?我覺得,我們應當有所警醒和思考,鑑往知來。

社會上,有人譴責發明創造者讓冰冷的鋼鐵具備智慧,有悖倫常;有人擔心未來機器人揭竿而起,人類將自取滅亡;也有人認為只有依賴人工智慧才能加速人類的解放和發展……其實,無論是津津樂道人工智慧的好,還是杞人憂天人工智慧的壞,都不如人們時時自省生活的現狀來得重要。審視一下自己是否活得像人,活得富有人性,活得具備仁愛之念、慈悲之心?

事實上,的確有人被愈來愈多的冷酷機器包圍,以致人之性因物則遷,逐漸喪失了適當正確表達情感的能力。比如說,過度依賴智慧機器和痴迷網路時空的網癮青少年、利用智慧網路助推網路暴力的鍵盤俠、熱衷電腦技術惡意侵入網站的駭客。這些人擅長用機器待人接物,像機器一樣思考,失去了同情心和正確的價值觀,對別人的喜怒哀樂無動於衷,對世間的生老病死麻木不仁,讓人心寒,讓人擔憂。長此以往,這些人終將跟機器無異。我想,影片《超體》之所以名為“超體”而非“超人”,或許正因為露西的結局不再是人,而是變成了個物體。

人工智慧的進化不應該也決不能以人性的退化作為代價。若人們都變得如機器般冷漠地活著,那便真是機器不戰而屈人之兵,取而代人類了。像人一樣活著,是露西的願望,也應該是我們每一個人始終堅守的生存理念。不要讓人工智慧泯滅人性,要以人性來善用人工智慧,我們要多用良心和善性來柔軟和溫暖這世界每一處僵硬或冰冷的地方,讓人類的未來變得更加美好。

這就是我的、也是我希望大家都能保有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簡單卻至關重要:像人一樣活著!

做人最初的界限與最後的底線 篇14

記敘文 ,776字

在萬丈紅塵中,在緩緩流淌的墨水間,攜帶了前世的夙願,暈染了今生的宿緣,帶走五千年餘年的時光,帶來了科技的光速發展。科技發展至此,計算機已初具人類情感,一些學究們坐不住了,發生問道:“如果人工智慧會讓計算機像人類一樣思考,世界將會怎樣?

不同於學究們的擔憂,蘋果公司總裁庫克認為:我不擔心人工智慧會讓計算機像人類一樣思考,我更擔心人類像計算機一樣思考,失去了價值觀和同情心,罔顧後果。我對於他的觀點表示贊同。

人工智慧的開發者開發其的目的在於貼近人們的生活,打造智慧生活,滿足人們的需求,開發者既然能夠創造它,必然也能夠在他違反自身的開發理念後將其摧毀,所以對於人工智慧會讓計算機像人類一樣思考我並不擔心。還記得周國平先生曾在《願生命從容》一書中寫道:“人只有擁有了一顆善良之心才算是一個真正的人,不然與禽獸沒有分別。善良是人與禽獸最初的界限與最後的底線,而善良便是同情心和價值觀的總和。

害怕失去,便不會得到。同樣的,人沒有同情心便不會對可憐之人的遭遇不會施以同情,給予人愛。自然,不懂得給予人愛的人也必定得不到別人的愛,也就失去了人生的意義,一個沒有愛的人註定活得寂寥。

若是沒了價值觀,那就更為可怕。價值觀是一個人衡量事物的標準,沒有價值觀的人無法判斷事物的好壞及是非對錯,那麼他做事也無原則可言,他要的是最後的結果,而非享受其中的過程。他可以不擇手段,不惜一切代價地做事,這樣往往會嚇跑身邊的人,註定他的人生是單行道。所以失去了價值觀和同情心的人也不算一個真正的人了,但是我想這樣的悲劇不會發生在我們的身上。

學究們說八零年代的大哥大是洪水猛獸,九零年代的電視機毀了祖國的花朵,零零年代的人工智慧會毀滅人類。但是八零年代的長輩躲過了,九零年代的長輩捱過了,我們又怎麼不行呢?我們定會學習到前輩們、長輩們身上的精神,守住做人最初的界限與最後的底線。

永遠“活著”的人 篇15

國小六年級作文 ,496字

詩人臧克家說過:有的人活著,她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

是啊,最近聽到過這樣一句話:有的人活到70多歲,可他在20歲的時候就死了。而有的人活到20多歲犧牲了,而他們的‘精神’一直活在人們心中。

一般人是平時忙忙碌碌,平淡無奇的過著光陰。做事情沒有終極的目標,得過且過。有的是撞一天鐘當一天和尚的人平庸的人,過好自己的日子,也算是一種生活的態度。他們對社會沒有貢獻,也沒有危害。他們的終極目標是過好自己的人生。但是,也有給整個社會帶來危害的人。他們是一些極端分子,經常表現對一切都不滿,看什麼都對不起自己。彷彿他們的降生就是為了成為社會的蛀蟲。他們喜歡把自己所謂的幸福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對生活中的陰暗面故意誇大其詞,總覺得誰都對不起他們。這樣人的人實屬可憎。

有些人,他們的生理年齡雖然定格在20多歲,但是,他們的精神是永恆的,比如雷鋒叔叔,比如科技先鋒的帶頭人,錢學森先生,比如我心中的英雄袁隆平教授……他們是一群為了別人生活的更好,而不惜犧牲自己的幸福的人。

好希望人世間多一些讓人們能記住的人:他們追求的是更多的人過上幸福的生活,這樣的人,即使生命到了終點,而精神在人世間永存!

碎片化生活與今人的碰撞 篇16

碎片化生活與今人的碰 ,750字

日子本該如從前的人那樣,決心把一件事做好就只做這一件事;準備讀一本名著便深入研讀;決定與一人深交便長長久久。可現如今,碎片化的生活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我們的心態和認知。

你對世界越功利,世界對你越神祕。初中每每讀《紅樓夢》、《水滸傳》等名著時,總是哈欠連天,從沒問過自己為什麼,因為我以為我知道。《紅樓夢》是老師要求讀物,讀的時候有種任務觀念,消磨掉了我對其僅有的一點點好感,再後來,開學後關於紅樓夢的那場考試,一塌糊塗,這是後話。我讀《紅樓夢》的時候,當看到不好理解的段落,便草草略過,從不細看,也並不愧疚。大致看個故事情節,所以當合上這本書的時候,大概只記得幾個人物名字吧。碎片化的閱讀導致喜歡的書越來越少,讀得完的書也越來越少,總是認為讀起來困的就可以捨棄,其實事實大多時候是相反的。

生活中處處都是碎片化,不止碎片化的閱讀,再舉一例碎片化的社交。

走班課,逆著人流向下走,順便隨意觀察著一張張熟悉抑或陌生的面孔,突然覺得,人越長大,越複雜,交朋友的難度和成本都在極速上升,可能,這就是所謂碎片化社交的原因。我們相識相知,卻又不可避免地相離相棄。我們因為一個人的一點點壞,忘記他所有的好。我們在孩提時承諾要永永遠遠,小心翼翼保護著的這段感情卻被時間沖淡,衝上岸的只剩下那段美好而又模糊的回憶。

你享受列表裡上百人存在的快感,但沒有一個深交,只有打招呼的交情罷了,你認為這就是大人們所說的社交面廣,殊不知還有一個名詞叫碎片化的社交,就像見異思遷一樣,不管他是誰的,你依舊是你。

在這個移動網際網路大為發展的時代,遇上碎片化的生活,我們一定是無法逃避的。唯一能做的可能就是面對這被碎片化填充滿的生活,並努力改變自己,盡力讓自己的生活不那麼碎片化。即使把玻璃碎片粘起來依舊有裂痕,但它終究是一整塊玻璃。

做人與做事 篇17

高三作文 ,749字

“要像那泰山頂上一青松……”京劇中這樣唱道,青松在寒風中堅韌不拔,筆直挺立,這是青松的氣質。王羲之《蘭亭集序》行雲流水,每一撇都勾勒的是王羲之真實的人格。我們做人做事就是寫字,應該樸實無華,正直善良。

做人要像一棵樹,真實而有精神,就能收穫尊重。太陽每天東昇西落用真實的陽光溫暖大地;海水每天潮起潮落用真實的波浪哺育沙灘;溪水每天向大河奔流用真實的流淌帶給大河生機。樹木生長在森林、行道樹立在街道兩旁,它們不管在哪裡,都真實的生長自己,不管支離或醜陋,都保持著本性。因為關羽的忠心耿耿,劉備與他成為兄弟;因為關羽的剛正不阿,血氣方剛,曹操愛他如命;因為關羽深明大義,恩怨分明,他成為橫亙古今的武聖。然而呂布雖武功蓋世,但他沒有忠誠善良的心,他的人品讓他丟了性命。關羽看似拙實巧,呂布看似巧實拙。宋朝第一奸臣秦檜雖然在當時深受皇帝寵愛,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但他賣國圖利,被權勢矇蔽了雙眼,被後人唾棄。文天祥寫道:“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一顆真實的心,天地可照,日月可鑑,至今都被人稱讚。關羽就像臘梅,一身傲骨。文天祥就像松柏,一身正氣。

做事要像百合花,純真而又高潔,就能收穫快樂。百合花永遠是那樣簡單與純潔,簡單的顏色,簡單的形狀。做事簡單,這樣不會太累;做事簡單,會少許多麻煩;做事簡單,這樣就能獲得一顆無塵的心。做事也能像蓮花一樣出淤泥而不染,做好一件事,沒有太多的粉飾。“為人民服務”的雷鋒是一生都在幫助人,做事就得持一顆幫助他人的心,他獲得無盡的快樂。“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教給我們做事需要認真有一顆一絲不苟的心,用心去做事,不加太多的做作,就能做好。他獲得的是豐收的快樂,他獲得的是讓更多人有飯吃的快樂。

做人做事亦似奔跑,真實與簡單是做人做事最容易做到的事,也是最難做到的事。

做一個生活的有心人 篇18

國二作文 ,851字

早聽說我們遊學營這期要拜訪一位特別的琴師,我很好奇。星期六上午,我滿懷期待來到了位於蓮下神州的亦琴坊。

剛下車,映入眼簾的是一座老房子。“吟猱綽注須有度,抹挑勾剔應用功。”這是琴師高桂榮老師自撰自書的門聯,真是意味深長啊!走進琴坊,粉牆綠瓦,滿院藤蘿,蘭草幽香,一切都是那麼自然,一切都是那麼樸素。

裡屋看起來古色古香,十來臺棕色的古琴靜候著我們的觀臨。琴面十分光滑,我用手指輕輕劃過五根琴絃,發出了清脆的“1,2,3,4,5……”,非常好聽!這時,大師出場了,文質彬彬的高桂榮老師講起課來十分生動形象,他說:“古琴啊,就像人的身體一樣,有琴身、琴腰、和琴尾,上面是一張圓板,是掏空的,後面是音箱,上下兩個板合起來,上面的板代表天,下面的板代表地。”很慶幸高老師還向我們傳授多年研究出來的“斫琴祕籍”,他說:“要製作這些古琴,首先呢,要選一種比較硬的木頭,在模具上畫出平面圖,用刨子等工具挖出一點空隙,把面板加工成弧形,貼上麻布,在明火上稍加烘烤;其次,在底板挖兩個傳音孔,刮上灰,至少晾一個月左右;接著,刮灰刮上五次後,就可以將軫子、承露、嶽山、琴徽、冠角、雁足安裝上去,第一次刮的時候還能看到那些灰,還要進行修補,古琴的不平整會影響琴音;最後用大漆塗抹在古琴全身,晾一個月左右,再將琴絃安裝上、調好音才完成。一臺古琴就是一件精品呀!這樣一件精品至少得花一年的時間才能完成,而我眼前這麼多精品得花高老師多長時間呀!他真了不起啊!

高老師不但斫琴的技藝精湛,而且彈琴的技巧十分高超。瞧,他正端坐操琴,神情平和,氣質儒雅,在他手下,一首《流水》緩緩響起,只見他的手指撥弄著琴絃,彈出一陣陣清婉流暢的琴聲,彷彿那汩汩流水流進我的心田……

時光在這裡變緩,縷縷幽香,悠悠琴聲伴我們度過了一個悠閒、愉快的上午。高老師說:“彈古琴就是與心靈對話。”哦,我明白了,古琴難學,本是醫生的高老師為什麼能自學,成為這麼優秀的琴師呢?那是因為他對古琴的深深的熱愛,對生活的深深的熱愛吧。我也要像他一樣,做一個生活的有心人。

生活教我們做人的道理 篇19

高三作文 ,832字

習總主席曾經作出提倡:“既多讀有字之書,也多讀無字之書。”那麼,“生活”這本無字之書究竟教給了人們怎樣的做人道理呢?

簡?o曾說:“簞食瓢飲不美,美的是居陋室不改其樂的人;竹簧短籬不美,美的是採菊東籬的人。”在我看來,生活所教給人們的,並非只是柴米油鹽的調和,也不只是衣食住行的需要,而是一種追求心靈安居之所的能力,更是一種滿足精神舒暢之需求的辦法。

一如梭羅在生活面前毅然拿起一把小斧,來到瓦爾登湖邊,探尋“濾去一切後的生活本質”。瓦爾登湖邊的鳥叫蟲鳴,無疑為梭羅的精神高地帶來了縷縷和煦的陽光,他在湖邊的生活中收穫了探尋生活本質的樂趣,也修築了屬於自己的精神家園,找到了自己的做人道理。

然而,當這個社會物慾橫流,又有多少人能夠擺脫柴米油鹽的束縛,去追尋自己的精神家園,找到屬於自己的做人道理呢?

在這功利主義愈加橫行的當下,若人們能夠擺脫物質的束縛,在生活這“無字之書”中找尋屬於自己的為人之道,那麼,也許這個社會也能收穫一份對精神高地的嚮往與追逐。

當然,這並不是說人人都得如梭羅般放棄物質,與世隔絕,獨自彳亍,默默思考。相反,如何在日復一日的物質生活中追尋做人的道理,才更值得現實語境下的每一個個體細細思考。

蒼?F遐緬,人事未已。林俊德在生命盡頭為祖國堅持工作,找尋到了為國效力的為人真諦;張竹青在麵館門前一次又一次地展現摔面技藝,堅守著一道菜餚背後的內涵。殊途之中,無論為國盡力還是為傳統堅守,二人都在追逐為人之理的過程中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亦為社會之清明與發展做出貢獻。

然而,有人卻最終迷失在物質的紛繁中,只顧眼前的物質生活、只顧當下的功名利祿,放棄了精神高地的建設與堅守,最終淪落為終日勞苦而庸庸碌碌的“賺錢機器”。

的確,在人生的燦爛煙火後,功利與物質享受的浮華幻象總是一閃而過,而始終留存在人們心頭的,是生活所教的做人道理璀璨奪目。

在生活這無字之書中,願人人得以體悟做人的道理,唯有如此,精神的高地才會鬱鬱蔥蔥,靈魂的河流才能碧波盪漾。

生活教給我們做人的道理 篇20

高三作文 ,834字

卡夫卡曾言:“我是自由的,那就是我迷失的原因。”而不論置身任何時代,對於紛繁世象中自由漫步摸索的我們,又該如何在蕪雜的外象中撥開雲霧,在迷霧的繚亂中站定點亮世象之外的根本與道理?

若說生活是自然圖景,個人經歷、人際紐帶的集合,那麼道理或許就來源與個體觀察上的主觀歸納聯絡。自然的執行中,洞察的是與日常起居相關的用度方法;交往的積累中,沉澱的是為人立世的基本準則。我們在觀察生活永珍中構建著社會標準,道德原則,並在經驗的口授身傳中將生活的道理延續流長。

因此,生活永珍堆砌,其本身存在實則不變,變化的是人們加以觀察整合的目光,即如叔本華有言:“事物本身是不變的,變的只是人的感受。”

然而而今追求感官刺激,人們的主觀感受被日趨豐富的外象填滿無餘的當下,觀察的目光是否所向皆有用?不加思索的攫取攝食,最終究竟是體悟道理的方式,還是膨脹的物慾刺激?

“世界不過是思維的運作。”如何將客觀所融及之表象內化為主觀世界的精神指引,或許各中關鍵便是思維的投入,眼之所及需要有效整合,脈絡釐清依賴深入思索。

這種思索,是對觀察到的世界的抽取脈絡、分類歸納,“事有必至理有固然。”而沒有了思維的參與,表象終究只能成為理所當然的淺薄存在;富於啟發的萬事萬物,也難以在空洞的目光中凝聚出震撼人心的力量。

同時,我們也不應忽視個體差異所帶來的結論偏差。世象本就各色各異,主觀價值的不同加諸其上,更是碰撞出了不同個體眼中的各色生活。而唯有思索自己所理想的境界,個人價值與生活表象的協調統一,才能做到即使表象多變,最終也能做出屬於自己的取捨判斷。乃至攀援至去留無意,不以他人觀花之行涉自己尋芳之路。

當然,還應看到的是,無數人將個人價值定位於批判戾氣,觀察與取捨出社會的陰暗,情願溺於泥濘而控訴出全體的汙濁。由此,思索之後,觀察之中,不應只是快意於一時宣洩,生活永珍,道理各色,我們更應以主動面對,構建未來的態度將無聲之理施就天下四方。

“超以象外,得其環中”需要深思的沉澱,呼籲理性建構的迴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