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牛班的春天相關作文20篇

放牛班的春天讀後感 篇1

讀後感 ,747字

紅色的客車又一次消失在彎彎曲曲的鄉間小路上。它帶走了代課老師克蘭蒙马修和學生貝比諾,卻留下了一段感人的故事,留給了人們對“愛”的另一種詮釋。

首先,愛是能夠兼濟天下的胸懷。馬修給“池塘畔底”輔育院代課的第一天,就感到精疲力竭,甚至不知道當初自己為什麼會選擇到這個環境差、院規無人性、院長和孩子都令人恐懼的地方來。可是他還是堅持了下來,而堅持的結果眾所周知—所有孩子都被感化,並且他們中的莫翰奇還成為著名音樂家、指揮家,這便是愛的力量,而音樂只是它的形式。

其次,愛是懂得感恩。記得曾聽說過這麼一段話:“懂得感恩的人,往往是有謙虛之德的人,是有敬畏之心的人。對待比自己弱小的人,知道要躬身彎腰,便是屬於前者;感受上蒼要抬頭仰視,便是屬於後者。”面對那些心靈十分脆弱的孩子,特別是莫翰奇和孤兒貝比諾,馬修總能放下老師的的架子,因材施教,這是有謙虛之德的表現;不斷的挫折和苦難總是阻礙他的計劃,可他始終沒有放棄他的信念,一直堅持著人性化教育,這就是敬畏之心的表現。我想,他的言傳身教對“懂得感恩”的思想的傳播,永遠要比“紙上談兵”來得更有效果吧?

第三,愛是要在任何情況下,都能心存希望。史鐵生說:“上帝不會許諾光榮與福樂,但上帝保佑我們的希望。人不可逃避苦難,亦不可放棄希望—恰是在這樣的意義上,上帝存在。”馬修深知這一點,因此,從未追求功名的他,不僅在他的教育事業的朝聖路上堅持了下來,也創造了愛的奇蹟。

影片的最後,畫面切換到了50年後貝比諾和莫翰奇再會的情景,那時的他們都已很成功了,這讓人不禁想到了當年他們的那些不幸和錯誤。我又想起了史鐵生的句子:歷史,要用許多不幸和錯誤去鋪路,人類才會變得更加聰明。人類浩蕩前行,在這條路上,不是靠的恨,而是靠的愛。

放牛班的春天觀後感 篇2

觀後感 ,712字

這部電影讓我懂得了什麼叫做堅持,什麼叫自強,做事要樂觀的去面對……

一所不起眼的學校有一群不學習,整天捉弄老師,時不時地抽香菸,有著一些不良思想的學生。我想,沒有老師會來這兒教書。但他偏偏就來了—長相普通,毫不起眼的音樂教師馬修。

馬修熱愛音樂,更熱愛學生。他讓這裡的學生以合唱的方式唱歌。用藝術喚起學生的審美,喚醒學生的良知。讓他們生活變得有質量,讓他們變得熱愛學習,讓他們漸漸變成一個個有思想,有追求的學生。

但你絕對想不到,在這之前,學生是多吵、多壞。在馬修剛來時候,一位老師就遭到了學生的惡作劇,受到了很嚴重的傷。因為當時上醫院的費用很貴,所以就留在學校,請醫生包紮一下罷了。而馬修知道凶手是誰,當他帶著這凶手去校長室時候,看到校長的殘暴,還有那學生的苦苦哀求,令他有另一種想法:既然那位受傷的教師在學校養傷,就命這位學生每天去照顧受傷的老師。看到這,有人會想,馬修教師也不過如此,能這樣做的老師不少啊。但,在發生這件事的前幾分鐘,馬修老師給學生們上第一節課。剛進入教室,就被學生們的惡作劇給絆倒,接著,公文包就被學生們搶走了,但他依然難能保持冷靜剋制。這點,他就與眾不同了。

在組成合唱團時,他對每位同學都進行了測試。他有一種奇怪的想法:全校最吵、最壞的學生卻是一位無人能及的男中音。他不放棄任何一位差生,併為這些學生找到合適的位置。

想起自己,雖然沒有遇到一個叫馬修的老師。可是,並不乏他那樣的老師,甚至有比他還出色的老師吧?但是,學習上後進生都會想不學就算了吧?現在我明白了,沒有一個人是教不起來的,沒有一個人天生就是聰明的。

對,差生,只是輸在了起跑線上,但長跑過的人肯定知道,什麼叫做“加速”。

放牛班的春天觀後感 篇3

觀後感 ,567字

今天老師給我們看了一篇電影《放牛班的春天》,我在某本書裡看到過這部影片名,但沒有看過這部電影,所以我滿懷期待的看了電影。

這部影片主要講的是,曾經是一位音樂家的馬修老師,來到一所教養院當代課老師。這所教養院的學生很頑皮,而這裡的老師和院長都很冷酷、冷血、古板,只要學生犯一點錯,就要受到懲罰,而且是全體懲罰。馬修老師想改變現在的狀況,於是建立了合唱團,老師,發現了一個叫莫翰奇的男生對音樂很有天賦,讓他當了獨唱。這時,來了個轉學生叫蒙丹,剛入學沒幾天就被當作小偷抓去了警察局,再次回到學校沒幾分鐘就又被抓到警察局。在影片的最後,他把教養院給燒了。當院長看到教養院被火燒的一幕時,就吐露出了心中所有的想法。雖然這時所有的學生都平安無事,但最後院長把馬修老師開除了,還不讓學生們和馬修老師進行道別,但他們用紙飛機送別了馬修老師。馬修走的時候,一個叫貝爾諾的男孩跟著他一起走了。

看了這個影片,我一直有個問題,為什麼取名為《放牛班的春天》?後來我明白了:春天指的是馬修老師,放牛班指的是合唱團,是馬修老師感染了教養院裡的所有人,所以他是學生們的春天。

在這部影片中我認識了很多人,比如:寬容、關愛學生、平等對待學生的馬修老師,一心想著升官發財的院長和調皮的學生們。

這個影片沒有太華麗的背景,但是很讓人感到溫暖,也很感動,讓我久久不能忘懷。

放牛班的春天觀後感 篇4

觀後感 ,578字

《放牛班的春天》一部傷感的電影,是一部能治癒人心的電影呢!

原來這個少年學校就如同一座監獄般死氣沉沉,這裡的每位學生一旦犯了錯就會受到院長的制裁,還有個最沒有人性的制度就是當一個人犯了錯,並且不承認錯誤,則會使所有的人都輪流被關到黑屋子裡。這樣充滿殘酷的制度但使他們變得乖巧,相反使得他們的性格扭曲,使他們變成一群真的無藥可救的問題少年。

可是在這時一位如同天使般的老師出現在他們的面前,使得這群無藥可救的問題少年在這位老師的寬廣的心胸下變得不再那麼無藥可救,反而從醜陋無比的蟲子變成了繭,隨之蛻變成能在寬廣大地上自由飛翔的花蝴蝶,而這個偉大的老師就叫馬修。這位馬修老師的前職業是一位音樂家,當馬修老師慢慢的熟悉了這些學生時,他發現每位學生都喜愛唱歌,他就燃起了為她和學生們的音樂夢。我們會想到這可都是些問題少年呀!這是不可能的。沒錯,其他人都不可能成功,但是在這位偉大的老師身上沒有不可能。他用包容有趣又有力的聲音一次次的喚醒這些孩子。讓他們變得一個個發光天使;讓他們再次擁有了夢想;讓他們的道路發起了一次強烈的光。往時的問題少年不再是問題少年了而是一群可愛的正常少年。是馬修老師用“醫術”治好了他們,讓他們體驗體會到了如同父愛一般的愛,這種愛溫暖了冰冷的心和身體。

這部電影能讓我們看到頑童們可愛天真的一面,這部電影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久久不能忘懷。

觀放牛班的春天有感 篇5

觀後感 ,1786字

【篇一:觀《放牛班的春天》有感】

陸思彤

在那暴風雨中

你高昂著翅膀

別忘了飛回我身邊

風中飛舞的風

請你別停下

……

這是一首能夠穿越你靈魂深處的歌曲,這是一群在“池塘之底”的問題孩子用他們的全部真情演唱出來的歌曲。這首歌曲讓我感受到衝破黑暗的那束光,感受到直面暴風雨的勇氣,感受到勇氣讓每一個孤獨的靈魂都充滿了力量。

“池塘之底”是一所問題學校,這裡的孩子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智力或者品質上的問題,孩子們在這裡接受最嚴厲最苛刻的管束。學監馬修先生是一位音樂創作者。當他來到這個學校後,偶然發現了孩子們內心對音樂的強烈渴望和極好的天賦。於是他成立了一個名副其實的合唱團,讓每個孩子在這裡都找到了適合自己的位置,並不分晝夜地為孩子們編寫歌曲。

電影裡我最喜歡的就是皮埃爾。他出生於單親家庭,經常違反紀律,還會偷竊,他的行為導致他被公立學校開除了。來到“池塘之底”後,擁有獨特嗓音的皮埃爾經常一個人用歌聲來釋放自己。他性格孤傲自卑,從不肯在眾人面前展示自己。馬修老師無意中聽到他的歌聲,這個天才老師用自己獨特的方式,讓皮埃爾鼓足勇氣,在合唱團裡一展歌喉。皮埃爾在得知馬修老師暗戀自己的母親後,他把一瓶墨水扔在了馬修的頭上,換來的是眾人對他的冷漠。他本以為馬修老師也放棄了他。全班給來訪的伯爵夫人表演,皮埃爾看到了馬修老師向他投來堅定的眼神,他從老師的眼神裡看到了鼓勵和期待,他又一次鼓起勇氣,用他的天籟之音震撼了所有的人!其實馬修老師一直沒有放棄他,只是想讓皮埃爾明白,一個人要有勇氣承擔自己的錯誤。這次經歷徹底改變了皮埃爾,最後他通過自己的努力去了里昂音樂學院,畢業後成了著名的指揮家。

勇氣的力量,也讓我收穫了屬於自己的榮光。去年的拉丁舞比賽,快輪到我的時候,我緊張極了,站在後臺,茫然不知所措。我覺得自己沒有勇氣走上舞臺,我想逃離!舞蹈老師走到我的面前,輕輕地擁抱了我一下:“相信自己,你一定行!你平時付出那麼多汗水,此時一定會有最好的回報!”老師的話給我足夠的勇氣,讓我擁有了力量。我昂起頭,堅定地走到舞臺上,把自己最好的舞姿展示在觀眾面前,收穫了潮水般的掌聲!

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詩人但丁說:“我崇拜勇氣,因為它們一直助我應付我在塵世生活中所遇到的困境。”遭遇困境並不可怕,只要你有勇氣,你一定會迎來人生的柳暗花明!讓我們鼓起勇氣,成就真正的自己!

【篇二:觀《放牛班的春天》有感】

文粲然

在《放牛班的春天》這部電影裡,有這麼一群孩子們,他們在生活中碰到了挫折而被放逐,到了一所名為“池塘之底”的學校裡。在那裡,他們遇見了一位改變他們人生命運的老師—馬修。

馬修老師是“池塘之底”新來的校監。在別人的眼裡,這群孩子已經無藥可救了,連這所學校的校長拉齊也對孩子們很冷酷。但是,馬修老師卻不放棄他們,給他們成立了合唱團,用音樂來開啟他們封閉的心靈,同時讓他們找回真正的自己。

影片中塑造了一大群個性鮮明的孩子們形象。可憐又可愛的派皮諾在二戰中失去了爸爸媽媽,他經常將自己封閉起來,不與別人溝通,同時也經常受到別人的欺負。在合唱團,派皮諾雖然不會唱歌,但善良的馬修老師並沒有放棄他,而是將他委派他為合唱團的副指揮。找到了存在感的派皮諾,封閉的心靈逐漸被打開了。在影片末尾,當馬修老師離開學校的時候,是派皮諾衝出了學校,央求馬修老師把他帶走。他的堅持感動了馬修老師,馬修老師熱淚盈眶地抱起派皮諾上了大巴,開啟了一段新的人生旅程。

在我遇見挫折時,我的身邊同樣有馬修老師這樣的人,對我進行著言傳身教,提升著我人生的境界。這次期末考試,我的成績與上一次比較下滑了很多。於是,除了我的親人外,還有我的語文課外班劉老師,都在給我鼓勁。當我告訴劉老師這次期末沒考好的時候,他有些驚訝地瞪大了眼睛。當確認我真的沒有騙他時,劉老師溫和地對我說:“沒關係,這次考試已經成為過去了,把注意力放在下一次考試,老師一定不會放棄你的。最關鍵的,還是自己不要放棄自己,不可妄自菲薄。”老師的一席話,讓我如沐春風,我也重新找回了繼續努力的信心。

影片結尾處,當熟悉的音樂聲響起,當孩子們的紙飛機紛紛落在馬修老師的腳邊時,當馬修老師撿起紙飛機看到孩子們溫暖的留言而微微一笑時,當馬修老師把派皮諾抱上汽車開始一段新的人生旅程時,那種無盡的愛中所包含的永不言棄的精神,讓我不禁頭涔涔而淚潸潸了。

放牛班的春天觀後感 篇6

觀後感 ,351字

故事的開頭是描寫著名音樂指揮家皮埃爾在一個夜晚,打開了自己小時候的音樂老師馬修教他所在的放牛班時所寫的日記,並回憶當時的故事。在這個叫“池塘底部”的福利院裡,有一群愛搞惡作劇問題,少年他們如同在監獄一般,在老師和校長的管制下,他們常常做出意想不到的事來傷害他們的老師,自從馬修老師來到了這裡,他對孩子們的親切和理解慢慢的感化著他們,他讓孩子們在愛中悔改,感受世界的溫暖,她教孩子們唱歌,一個個天籟之音迴盪在福利院裡,再也不是那冰冷的鐵門和訓斥的聲音,孩子們的眼神和歌聲,為放牛班增添了光彩,唱出心中的潔白,無拘無束,自由自在。

我在生活當中就遇到了一個像馬修一樣的老師,她善良有愛心,每當我們同學,學習上有困難他都會耐心的講題,為同學們解難,在操場還帶領我們玩耍,像一個大朋友親切、溫柔,我愛我的老師。

放牛班的春天觀後感 篇7

觀後感 ,956字

在一部電影中,我收穫了堅持,這部電影叫《放牛班的春天》。

主人公叫馬修,他是一個校監,那是一所寄宿的男校,這裡的孩子特別調皮。有一次馬修從孩子的宿舍旁經過,聽見他們唱:"禿頭,你完蛋了!”他就笑了一下,從房間外面走了進來。那個在唱歌的孩子沒有注意馬修已經進來了,所有人都安靜了,只有他一個人唱,在安靜的宿舍樓裡聲音特別響亮:“禿頭,你完蛋了!”他覺得不對頭,突然停下來,問:“同志們,你們怎麼都安靜了呢?”大家不回答,都看向他後面。他回頭一看,馬修已經走到他身邊,還沒等他反應過來,馬修笑著說:“唱的不錯,可是跑調了”,然後他就一句一句的教那個孩子。教完後他就走回自己的房間去睡覺了。

但馬修並沒有睡著,他躺在床上想:“以前我放棄了音樂,今天,他們居然唱歌了,雖然跑調了,但是他們還是唱了!”第二天早上,他醒來發現自己放譜子的櫃子被撬開了。他滿樓層找,最後到廁所裡找到了,幾個男孩子正在看他的那些譜子。他們都不知道這是什麼玩意兒。是樂譜嗎?是書嗎?是密碼嗎?到底是什麼?難道他是一個間諜,他來我們學校要幹什麼?

孩子們的好奇極大了鼓舞了馬修。晚上在孩子們睡覺的時候,馬修獨自一個人在房間裡寫樂譜。第二天早上,他來到教室裡,對孩子們說,他要讓班級裡的每個人都唱一首歌。每個孩子在他面前唱了一首歌以後,他分配了他們高聲部和低聲部,就這樣開始了音樂教學。在晚上帶孩子們睡覺的時候,在孩子們洗澡的時候,在孩子們遊戲的時候,和他們一起唱歌,一起玩耍。

與馬修喜歡音樂恰恰相反,這個學校的校長卻很討厭音樂,就只顧自己的前途,從來不為這學校裡60個男孩著想,從不支援孩子們學習音樂,他很不想聽到孩子們唱歌,就下令不允許唱歌。男生們來到校長辦公室,請求校長允許他們唱歌,而且邀請校長參加唱歌比賽,也展示體育課上唱的歌,但校長還是很厭聽到歌聲,他把馬修叫到辦公室,要求立刻停止唱歌。可是馬修不為所動,還是堅持,最後校長忍無可忍,把他開除了。但是這首歌被永久的流傳下來,至今流傳。

我覺得馬修是一個有夢想,而且能夠堅持完成夢想的人,雖然校長否定他,孩子們當初也不理解他,覺得他就是一個普通的學監,但是他仍堅持著,永遠都不放棄音樂。據說他有一個學生,後來成為世界非常有名的音樂家。

我們也應該像他一樣,有一種永不放棄,永遠堅持的精神。

放牛班的春天 篇8

國小三年級作文 ,481字

今天老師給我們放了一部電影---放牛班的春天。

這部電影主要講的是有一所學校,裡面有許多的問題學生,學校的校長只顧自己的前途,不注重對學生的培養,孩子們一犯錯誤不分青紅皁白就用粗暴的方法進行處理。使這些孩子們的壞習慣越來越多,甚至有的孩子起了抱復之心。直到校園裡出現了一位音樂老師---馬修老師,孩子們才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馬修老師面對一些無法無天的學生,他選擇用音樂來感化他們,孩子們內心中的陽光一點一點慢慢呈現了。他允許學生犯錯,但從不用粗暴的手段來對待孩子們的胡鬧,還善於發現孩子們的優點與潛力。並且鼓勵孩子們,指導孩子們。例如,馬修老師因材施教,在組成合唱團之前,都讓每個學生唱一首歌,來分高音、中音和低音,讓孩子們發揮自己的長處。

其實每個孩子天生都是一樣的,沒有人聰明和愚笨,就是家庭的教育和老師的管理辦法不一樣。每個老師才會教出不同的學生。馬修老師,他用音樂來感化那些孩子幼小的心靈,讓每個孩子都健康的成長。

我希望我們的老師也不要像校長似的用暴力去解決一切問題,要用心來感化我們。我希望我們的老師也要像馬修老師一樣去發現學生們的優點與潛能。

《放牛班的春天》觀後感 篇9

觀後感 ,443字

《放牛班的春天》這部電影主要講了一位名叫克萊蒙馬修的代課老師到一個名叫池塘畔底的學校代課的故事。

這所學校的學生非常淘氣,總會對學校的院長和老師做一些壞事,並惹一些麻煩。但是,經過了一段時間,在馬修老師的努力和感化下,學生們才開始認識了這位老師,並建立了深厚的師生情誼。於是,這位老師決定組建合唱團,他和院長的關係也逐漸好轉。後來,他和他的合唱團也有了名氣————但是最後,由於他頂撞院長,違反了院規被開除了。

這部電影中,有兩個讓我記憶深刻的片斷,一個是馬修老師在第一次上課的時候,一個學生拿走了他的公文包,他正要拿回公文包時,院長走了進來,可他並沒有對院長說學生的過錯。另一個是馬修老師被開除之後,學生們在窗前,把寫了告別語的紙飛機飛到了樓下,並在窗前向馬修老師揮手告別。

馬修老師通過自己的努力和付出,終於感化了孩子們,換來了他們的認可。看人不能只注重外表,應該看藏在心靈深處的東西,只要以誠相待,傾心付出,終究還是會得到回報。

《放牛班的春天》觀後感 篇10

觀後感 ,579字

《放牛班的春天》是一部感人至深的電影。1949年,馬修老師在一所名為“池塘之底”的寄宿學校擔任音樂老師。生活在這所寄宿學校的孩子,就如生活在第十八層地獄。這裡的學生,非常喜歡搞惡作劇,為此校長取消了他們的一切娛樂活動。馬修老師用音樂讓孩子們發生奇蹟般的變化,讓外貌是天使,心腸是魔鬼的皮埃爾長大成為了一個優秀的音樂家。

馬修老師用愛的力量,讓孩子們懂得了感激,改變了冷酷的校長。

在我一、二年級時,教我們的音樂老師,是一個只知道嘲笑學生、懲罰學生的老師,她想讓我們班成為一個音樂表現突出的班級。可是她不讓我們多唱,而是在她連珠炮似的“講解”之後,才讓我們放聲歌唱。可往往是等她“講解”完之後,一節課的時間已經所剩無幾,所以我們班的音樂考試成績卻成為了全年級最差的一個班。

到了三年級,我們班換了一個音樂老師,她不會嘲笑學生,不會懲罰學生,而是用愛的力量來教育我們,教我們唱歌。每當同學在課堂上犯錯時,她會寬恕。上課時,有35分鐘拿來給我們唱,剩下的5分鐘會讓我們預習下節課的內容。我們的音樂課進步很快,同學們學會了很多好聽的歌曲,感受到了音樂的美妙。

如果一個老師,能用愛對學生,就像馬修老師那樣,對待學生,我相信,學生也不會搞惡作劇,會成為一個個懂禮貌、有教養、認真學習的好孩子。

《放牛班的春天》觀後感 篇11

讀後感 ,456字

《放牛班的春天》是一部給同學們一種溫暖的愛和美好自由的電影。

克萊蒙·馬修老師在一所寄宿學校擔任代課音樂老師,在這裡他彷彿走進了一所地獄。克萊蒙·馬修自己親眼看見了學校各種嚴厲的懲罰,孩子們卻無法求助。克萊蒙在學校的日子裡懂得了孩子們的心靈,在孩子中組建了合唱團,每天費心勞神地讓孩子們練習歌唱,給孩子們寫樂譜,這就是克萊蒙老師對學生們的仁慈、關懷和寬容——無限的愛。

孩子們在老師的關愛之下,他們逐漸懂事,逐漸成長。孩子們既喜歡上了老師,也喜歡上了音樂。克萊蒙對孩子們的愛,毫無保留地放在了每一個的身上。

看了這部電影,讓我不禁聯想到了我們常常對老師的教導表示不耐煩。為了我們身心健康成長,老師們經常提醒我們,反覆地教導我們,是為我們好,希望我們以後憑著淵博的知識,紮實的生活技能走向美好的生活,走向美好的未來。可我們呢,而是用一種冷漠的眼光望著老師,每當想到這些,多麼地讓人慚愧啊!

老師的愛,就像那明亮的燈光,照亮著我們的心田。我們應該懂得尊敬老師!

《放牛班的春天》觀後感 篇12

觀後感 ,477字

《放牛班的春天》是一部教育電影。1949年,馬修老師進入了一所管教寄宿學校擔任音樂老師。學校裡有一群頑皮的學生和一個冷酷的拉齊校長。馬修老師決定要改變現狀,他在樂譜上寫下了專門為孩子們譜寫的歌曲,併成了合唱團。他用純潔的音樂淨化了孩子們的心靈,讓孩子們破碎的夢想充滿了希望。

孩子們的轉變全都源於馬修老師的音樂和愛,也正是因為馬修老師的出現,才讓孩子們的生活有了——希望之光!

“啊,黑暗,你降臨大地,希望之光,你點燃希望之火……”

看完這部電影,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我尊敬的楊老師,是她讓我發現我的長處,是她讓我擁有了自信。說起這一切,要從一年級開始。

剛上一年級的時候,我十分自卑,覺的自己幹什麼都不行。楊老師是我的班主任,她總是對我說:“相信你自己,你可以做到。”她還讓我當班長,經常跟我談心;是她讓我有了自信心,是她讓我擁有了希望之光。

“永不放棄,有的希望在前面等待!”這時馬修老師的一句話,這句話讓我對未來充滿希望!

《放牛班的春天》觀後感 篇13

國小五年級作文 ,606字

電影《放牛班的春天》是一部抒情的電影,這部影片用倒敘手法,講述了皮埃爾從馬修老師的日記回憶自己的童年,自己的過去。

當時,馬修老師當了一所寄宿學校的音樂老師。他剛進到這所學校時,被前任的遭遇嚇了一跳,孩子們的惡作劇實在令人可怕。馬修老師到學校幾天後,覺得就像地獄,校長的殘酷,制定的不合理的校規……

馬修老師用愛去感化了孩子們,幫孩子們寫樂譜,組成了合唱團,用他的歌曲感染孩子們。就在馬修老師帶著孩子們到山野活動時,一個被校長冤枉了的孩子放火燒燬了寄宿學校報復了校長。馬修老師因此而被校長解僱,孩子們都想念老師。

我們的新老師——趙老師,原先也是很讓同學們討厭。可是,有一件事改變了同學們對老師的看法。那天,有兩個同學瘋打,有位同學的眼睛差點兒被刺傷,當險情就要出現時,趙老師出現了,制止住了兩位同學的瘋打。其實,我們感覺到趙老師非常愛我們,對同學們的懲罰也是為了幫助我們糾正不良習慣,而我們還給老師的只是冷眼和責怪。

電影中的歌詞,感染著我,優美的音樂,抒情的歌詞,滿滿的都是老師的愛,比如“哦,黑夜,希望就在前方”“打敗黑夜,創造曙光之城!”

老師的愛,我們看不見,但感受得到,一件小事的背後卻有著無限的愛。

現實中,老師的愛可能沒有電影中的那麼生動,但愛是一樣深厚的。

愛可以感染孩子們幼小純潔的心靈!

《放牛班的春天》觀後感 篇14

國小四年級作文 ,642字

新的學期,讓我們回想起曾經的往事;新的老師,讓我們回想起曾經的老師,前個學期趙老師伴我們度過美好的半年,如今新來的班主任老師讓我們好陌生。

趙老師對我們多好啊!我們班那時對音樂的感悟特別差,因為我們不喜歡唱歌。趙老師為了讓我們喜歡上音樂,還親自讓自己的兒子去上音樂輔導班。而每次在學習時,也順便聽課學習,每節數學課,總要抽出十分鐘,把她自己學到的音樂重點傳授給我們。她教我們發準每個音名,教我們練習視唱、教我們識譜,我們漸漸地喜歡上了音樂。在趙老師的指導下,我們班的音樂表現突飛猛進,就連音樂老師也不得不讚嘆我們的進步。

每當想到趙老師,我就會想起那部電影《放牛班的春天》。電影中,馬修老師進入這所寄宿學校教音樂。當他看見那些調皮的學生對老師惡作劇時,就下決心用音樂改變他們。當他看到校長對學生們懲罰殘酷時,又對學生感到痛惜。在這地獄般的學校裡,馬修老師用音樂感化學生們,想把他們從地獄拉出來。終於,在馬修老師的指導下,孩子們從黑暗中和陰影中走了出來,而自私自利的校長,卻想依靠他們優美的合唱歌聲為自己臉上貼金,最終沒有成功。

啊!黑夜,讓我從黑夜中逃出來的馬修老師啊,他是黎明中的希望,他是給我們光明的太陽,是他給我們溫暖,最美的“風箏”,你多久回來啊!讓我們沐浴陽光的是老師,讓我們幸福成長的,也是老師!

音樂是我們心靈的啟迪,是夢想,的港灣,是音樂感化了我們,是音樂讓我們茁壯成長,要是我做了一名老師,我一定要讓我的學生生活在快樂中、美好的音樂聲中!

《放牛班的春天》 篇15

觀後感 ,437字

《放牛班的春天》這部電影主要講了,在一所寄宿學校裡,有一堆淘氣的學生,他們喜歡搞惡作劇,可自從馬修老師來了以後,用音樂感化了他們,讓他們懂得了信任和感激。在這群孩子中,有一個叫皮埃爾的男孩,以前因為喜歡偷竊、屢次逃學,可後來馬修老師發現他有音樂天賦,所以讓他去里昂音樂學院上學,使他成為了法國有名的音樂指揮家。

馬修老師真偉大呀,他用音樂感化了孩子們,還讓皮埃爾成為了著名的引語指揮家,這也讓我想起了我的一個故事。

一次,學校裡組織合唱團,因為喜歡音樂,我毫不猶豫地參加了。在這裡,我們學了很多歌:《公民道德歌》《媽媽格桑拉》……在這些歌曲裡,我最喜歡的就是《媽媽格桑拉》。這首歌不僅歌詞優美,而且還是在母親節送給媽媽的好禮物。這首歌我們還在六一兒童節裡演唱,我是擔任領唱的,我感受到了音樂的美好。

在合唱團裡,我不僅學會了好聽的歌,還懂得了作為一名公民要遵守的社會公德,感受到了音樂藝術的美好,更加深了對音樂的理解,讓我感受到了音樂的力量。

《放牛班的春天》 篇16

觀後感 ,467字

電影《放牛班的春天》是一部令人感受頗深的電影。電影講述了一位叫馬修的老師來到一所寄宿學校當助教,在一段時間的觀察下,他了解了拉齊校長的凶暴以及孩子們的無法無天,追求自由的心。馬修老師用音樂激勵孩子們,使他們久已禁錮的心得以釋放,並且領孩子們愛上了音樂,使孩子們的人生有了巨大的改變。

電影放完了,而我的心卻仍久久未能平息,孩子們純潔無暇的心靈,與神聖的音樂,打破了束縛孩子們追求自由的枷鎖。其中,最主要的力量,其實是愛。是愛把誤入歧途的孩子們帶回了正道,馬修老師是這個地獄般的學校變成了孩子們人生的轉折點。我想,這應該就是馬修老師愛的力量吧!

不僅是馬修老師,我們學校的音樂周老師也是如此。我十分喜愛唱歌,但我的膽子比較小,只能一個人獨自輕輕地哼歌。周老師發現了,便開始加強我的膽量和自信心的訓練和培養,漸漸地,膽量已經不成問題了。現在的我,不再自卑,不再獨立,在我心目中周老師就是第二位馬修老師。

只要世界充滿愛,就沒有什麼不可能實現。孩子們深愛的馬修老師,就是愛的化身。愛,可以把一切感化,一切……

《放牛班的春天》觀後感 篇17

國小六年級作文 ,702字

《放牛班的春天》是一部無比感人的好電影。1949年,一個名叫克萊蒙·馬修的音樂老師走進了一所管教寄宿學校擔任代課老師。在他上任的那一天,他親眼目睹了學生們可怕的惡作劇和學校對他們的嚴厲懲罰。後來馬修老師發現了孩子們愛唱歌,就用這能淨化心靈的音樂把學生們純淨的心從地獄深處拉了回來。

面對這一群行為和思想極端惡劣的學生,馬修老師並沒有恨之入骨,對他們進行嚴厲的懲罰,也沒有把他們交給窮凶極惡的拉齊校長,而是不斷的包容、寬容,給予他們無私無限的愛,這種愛,就是音樂。這音樂把學生們感動,把他們拯救。

這部由音樂貫穿始終的電影,採用倒敘手法,生動地講述了一個好老師用音樂感化一群學生的故事。看著這部電影,曾經對著能淨化人類心靈的音樂嗤之以鼻的我羞愧得恨不能從地縫鑽下去,可轉念一想,這事就只有我一個人知道,怕什麼?現在,我就要把它說出來。

那是很早以前的事了,媽媽總覺的要學一門藝術才好。學什麼呢?不如就學唱歌吧!在我4歲那年,我和我的發小在媽媽的要求下無奈地去學習唱歌。

一開始,我根本不想唱,只是草草應付了事。第四周時,老師讓我去預習一首歌,可到第五週時,我完全把此事拋到九霄雲外去了。老師叫我唱,可我唱得五音不全,被老師批評了一頓:“你不學就算了,還胡唱一氣,音樂這麼美妙的東西就被你破壞了。”我頓時無地自容。

後來,我認真地學起音樂來,才發現音樂原來是這麼美妙——音樂陶冶了我的情操,淨化了我的心靈。

如果說老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那麼音樂就是當之無愧的淨化人類靈魂的清潔劑。無論是馬修老師,還是我的音樂老師,他們用音樂淨化了我的心靈。

《放牛班的春天》觀後感 篇18

觀後感 ,1096字

“每一顆心都需要愛,需要溫柔,需要寬容,需要理解。”這是電影《放牛班的春天》中的主人公馬修老師的經典臺詞,也是能讓我們受益一生的一句話。

在“池塘之底”男子寄宿學校中,有各種各樣的壞學生,他們偷錢、詐騙、打群架、辱罵他人,甚至還放火,抽菸,簡直是無惡不作!他們的校長便使用各種手段去嚴懲他們:鞭打,抽臉,關禁閉,做勞動……可這不但沒有阻止他們,反而使孩子們更加猖狂。

就在這時,來了位矮小的新代課老師,他就是當年失業的大音樂家馬修。馬修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突然發現孩子們特別愛編歌曲罵人,有幾名學生甚至有著幾乎是上帝賜予的金嗓子,於是他就試著用音樂救贖這些所謂“無藥可救”的孩子們,居然讓他們樂觀起來了,建立一支合唱團,他還成功馴服了禽獸班“危險問題少年”等級的新學生孟丹,讓他成為了自己合唱團中的男中音!最終,當所有人都出去了,校長也去領勳章時,孟丹燒掉了“池塘之底”男子寄宿學校……

在這部電影中,我最喜歡馬修。他從來不懲罰學生。對於學生,他寬容對待,當皮埃爾被關禁閉,皮埃爾的母親前來看望他時,馬修沒有說皮埃爾被罰的事,而是說皮埃爾牙疼去看醫生了,皮埃爾的母親只好掃興而歸;對於校長,他橫眉冷對,就在他即將被辭退的時候,他當面指出校長的粗暴自私、追名逐利,對別人沒有絲毫信任之意與變態心理。

馬修之所以能夠做出這些事來,靠的是什麼?是工薪的誘惑嗎?不,做好做壞都是得那麼多工資,他靠的是職業信仰!畢竟,他是一名教師,教育孩子們是他的職責,既然他擅長音樂,那就用音樂去感悟心靈,教化學生,激發天賦,培育人才!正如他對皮埃爾的母親所說:“我不但有孩子,而且有六十個孩子!”

我最不喜歡校長哈森。他是個追名逐利的人,與馬修相比,剛好形成鮮明的對比。在哈森眼裡,名譽、金錢是最重要的,學生通通是他的搖錢樹,賺錢機器。他的職業就是處罰學生,他只會坐等他人之功,獨佔他人之成功之果,我覺得,他才是真正的心理變態,而不是那些天真的孩子,不過,後來有一幕,我看了特別解氣,那就是孟丹燒學校的那一幕。像那種地獄般的地方,本來就不該有,看到哈森垂頭喪氣的樣子,我不禁想到:“惡人惡報!”

馬修先生對於孩子們到底意味著什麼?意味著春天,意味著陽光,意味著通往心靈的一扇窗。是他——馬修,讓孩子們走出地獄,變得樂觀起來,行走在陽光大路上,獲得了生命真正的春天。

《放牛班的春天》觀後感 篇19

觀後感 ,725字

這個救贖心靈、充滿愛的故事發生在法國一個名叫“池塘底教養院”的地方。

這個教養院中有一位心胸寬大的老大爺。他在開門時被一位同學的噁心作劇弄傷了眼睛。還有一位電影中不可缺少的主角馬修老師,他是失敗的音樂家,了不起的代課老師。他以愛和音樂拯救了這群無藥可救的“問題少年”。

當然有學院就會有院長,這個院長自私、冷酷,他相信讓學生嚐到皮肉之苦就會讓他們的心靈變得更加反抗。

在馬修老師剛剛入院的時候,門口站著一位小男孩,他的名字叫佩皮諾。一個可憐的孩子,他堅信每個星期六父親會接他回去。但人們早已告訴他,父母在二戰時就已經雙亡。

馬修老師聽到許多老師在他面前說這些孩子的壞話,馬修老師不信,便用寬容的心和音樂來馴服這些桀驁不訓的孩子。我的心中忍不住地感嘆道:“一個多好的老師啊,用心愛他們。不管孩子如何不禮貌地對待他,他也不生氣。”

有一次,院長想盡辦法拿音樂天才皮埃爾撒氣,都被這位善良的馬修老師阻止。他不畏懼一切危險,保護自己的夢想。

還有一個片段,讓我難忘馬修老師不顧校長的威脅,偷偷地在地下搞了一個合唱團。並在裡面發現了一個天才皮埃爾。可以說這個馬修老師真是慈祥和善火眼金睛呀!一群差生中都能被練出如此多的精英,誰能不服呢?

在最後一段學校發生火災時,一件和馬修老師不相關的事卻怪在了他的頭上。冷酷的校長,把一位好老師逼到無處可逃,被開除。當校長把他開除時,他多想擁抱自己的學生啊!他默不作聲地去大門口。這時,小小的視窗飛出60架紙飛機。“這漫天飛舞的紙飛機,是我們對你的敬意。”看到這裡,我的心不由地顫抖起來。

這是一個用愛和音樂救贖心靈的故事。

《放牛班的春天》觀後感 篇20

觀後感 ,1003字

今天,我們看了場電影。

這部非常富有哲理性、蘊含著深奧道理的電影,叫《放牛娃的春天》。

影片描述了馬修老師短暫的教學生涯。馬修老師,一個失敗的音樂家,一個成功的老師。他是孩子們的心理醫生,他用善良和音樂來挽救孩子們的心靈。這些原本看似失去希望的孩子,經馬修老師的引導,終於踏上了光明之路。

影片的另一個人物:校長,是一位有點暴力的先生,他只想用各種處罰去改變學生,可處罰就像毒藥,本來有點陰影的同學一下子徹底沒救了。孟丹,一個愛抽菸的學生,一個欺負弱小學生,最終似乎也被馬修老師所感染,可因為一場誤會,他放火燒了學校,然後點了一根菸,揚長而去,碰巧,沒有學生留在教室。而他離去的樣子,似乎是正威脅著校長,因為沒有人喜歡這位校長。

皮埃爾,有著音樂天賦的孩子,最後成為法國出名的音樂家,他的命運,因為馬修老師而改變。馬修老師發現了他的天賦,引導著要被母親放棄的皮埃爾,進了音樂的大門。

在馬修與皮埃爾的母親談話時,幾滴墨水莫名奇妙地滴在馬修的頭上,當著皮埃爾母親的面出醜,緊接著,就聽到打架的聲音。不出所料,幾個小孩抓著皮埃爾的衣服,往牆上狠狠一撞,另外幾個小孩圍住他,拳頭似乎迫不及待要把皮埃爾的臉開啟花。馬修吼道:“你們為什麼打架?”只聽一個孩子回答道:“他往你身上潑墨水。”其他孩子瞪了他一眼,道:“叫你不要說漏嘴!”當時我的血液似乎停止了,孩子們第一次表達了對馬修老師的尊敬,又似乎對這份尊敬十分害羞。

當馬修老師被惱羞成怒的校長開除後,馬修老師走過教學樓,卻意外發現了從樓上視窗飄下來的信。他彎下腰撿起了信拆開來看,各種各樣的字跡,那麼眼熟,似乎是他最美好的回憶,他漸漸抬起頭,各式各樣的紙飛機似乎為他送行,在陽光的照射下,紙飛機閃著光,飛到馬路上,飛到大樹上,正依依不捨地為馬修送行。視窗伸出了孩子們的小手,小手在視窗有力地搖擺著,似乎一點也不害羞了。馬修老師撿起信,向前走了兩步,又似乎捨不得,只能無奈地朝著視窗笑了笑,然後消失在學校的大門外。

孟丹被警察抓走時,也有一笑,不過,這一笑不是依依不捨地道別,而是對馬修老師的尊敬,在警察押著他的時候,他的頭轉向教室,緩緩裂開了嘴,然後與警察一起在學校的大門外。

馬修老師是所有學生心目中的好老師,他不想著升官發財,而是用無聲的愛滋潤著孩子們的心靈,給他們帶去生命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