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邊的龍文化相關作文20篇

我身邊的龍文化 篇1

國二作文 ,666字

上下數千年,龍已滲透了中國社會文化。除了在中華大地上傳播繼承外,還被海外的華人帶到了全國各地,在世界各國華人居住區或中國城內,最多和最引人注目的當然是“龍”。因此“龍的傳人”,“龍的國度”也獲得了世界的認同。“龍是”華夏民族的代表!是中國的象徵!

“龍”的精神在於面對,“龍”的精神在於挑戰,“龍”的精神在於堅持。對於“龍”的精神我們既要傳承,又要發揚。傳承它的精華,發揚它的內在美。它的美沒有國界,它的美源於發現,它的美需要欣賞。傳承“龍”的精神也許不會使你戰勝別人,卻會使你戰勝自己。也許不會使你成為人上人,卻會使你充滿自信,不懼挑戰。真的英雄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雖死又如何,大丈夫應為國家拋頭顱灑熱血,苟利國家生死已,豈因禍福避趨之。雖生於憂患卻死於安樂。在那風雨交加的夜晚,一道閃電橫劈而下,閃爍著萬丈的光芒。雖只是瞬間卻帶給人心靈的無限震撼。雖一閃而過卻記憶幽深,那就是龍的精神。悲又如何,人生的價值往往取決於那瞬間的決定。看似瞬間卻又影響深遠。龍的精神亦是如此,看似可有可無卻影響重大。

龍的精神,希望之心。人生之路的指南針,中國人因為有了它沒有迷失在人生的路途之中。智者沒有目標,沒有一顆堅強的心,它永遠不會成功,平庸的人只要他選擇了目標,堅持到底,它總有成功的一天。

希望我們每個中國人成為一條中國龍:“龍能大能小,能升能隱;大則興雲吐霧,小則隱介藏形,升則飛騰於宇宙之間,隱則潛伏于波濤之內。龍乘時變化,猶人得志而縱橫四海。龍之為物,可比世之英雄。夫英雄者,胸懷大志,腹有良謀,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我身邊的龍文化作文 篇2

國一作文 ,498字

中華文化,又被稱為龍文化,龍在每個中國人心中都是神聖的。每個炎黃子孫都是龍的傳人。

在古代,人們認為皇帝是龍的化身,是天帝將龍化成人形去統治人間。帶有龍圖的衣服只有皇帝才能穿,任何一個平民穿帶有龍圖案的衣服都是被認為對皇帝和龍的大不敬,是死罪。自那時起,龍文化便起源了。

步入近代,華夏大地遭受著空前的災難。昏庸無能的清政府喪權辱國,和列強簽署了數不勝數的恥辱條約。鴉片戰爭,火燒圓明園,甲午海戰,八國聯軍侵華…………無處不是滿目瘡痍。就是這樣,龍文化仍未斷絕,經歷了無數災難滄桑洗禮的龍文化終於在危急存亡之秋時,一絲曙光照破黑暗,給當時的中國帶來了光明和希望,也給龍文化帶來希望。

新中國成立後,雖然不再是皇族專權,而是人民民主專政。可龍在每個華夏子孫心中的地位仍毫不動搖。雖說龍已不是皇家符號,但龍的地位非降反升--成為了華夏大地的符號。

新世紀的到來,中西方文化衝擊愈發強烈,很多中華傳統文化被外來洋文化所同化,龍文化也不例外。

現今很多影視劇為博收視率歪曲龍文化,古裝劇中太監穿上龍袍,九品官的官服圖案竟為龍,俠客劇中龍竟成坐騎,偶像劇中男主紋上龍圖案…………各種例子比比皆是,令人髮指。

我身邊的龍文化600字 篇3

國二作文 ,648字

龍,是傳說中的動物。他是我們中國古老的象徵,同樣的,他也被人們譽為帶來吉祥的神獸。

正如歌星謝霆鋒所唱的,我們都是龍的傳人,在生活中,龍這一詞也是家喻戶曉的,比如說,貼在窗戶上的吉祥龍的剪紙。在生活中,他也是無時無刻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的,如電視上的電影所展示出來的龍。

龍,他是東方傳統的文化之一。像古時候的人們總是敬愛他,尊敬它,龍,這種神奇的動物時常出現在我們的周圍,現實生活中,他雖然是虛無的,但是作為我們中華兒女所崇拜的,同時他也是我們中華炎黃子孫的標誌。龍,他是中華手特有的圖騰。

龍,它是古代人的科學不發達所幻化的龍是由人們想到的,其他的動物身體部位所演變而來的,它是由蛇身,魚鱗,鷹爪,牛耳,獅鼻,劍眉,馬齒,……龍給我們帶來了一絲神祕的感覺。

龍的寓意在中國便利何姿比如說生兒育女的人都會說雙胞胎是龍鳳胎的,古代的時候,君王總會服在身上的袍子,稱之為龍袍,自稱為龍子。

在現代人們都會希望自己的兒女人才多幹,如望子成龍,望成鳳之類的願望龍,我記得有這麼一個傳說在混沌中有一顆蛋,他吸收的天地靈氣孕育著,後來盤古開天闢地時掉落在凡間,在凡間破殼而出,然後四處作亂,黃帝和炎帝聯手之下,合力鎮壓他,後來這條龍便臣服於炎黃之下,就是我們龍的來由。同時他也是我們炎黃子孫的象徵

龍在今天已經成為了人們心中崇拜的物件。給人以一種威嚴的樣子。龍,它是我們中華炎黃子孫的象徵,我相信這種文化,他也會一直傳承下去。

龍文化,在中國歷史悠久成為了非物質文化遺傳,在此,我希望龍文化能永遠地流傳下來!

我身邊的龍文化徵文 篇4

國二作文 ,579字

這陽光朝氣的一天,人麼心中熱血沸騰的一天進行了草龍掛牌儀式這也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

這一天下午,中隊以整齊的步伐走向操場,迅速集合,在一片陽光中顯出整齊的姿態,顯出自信的神采。

開始了,在這美好的日子裡,蔡家草把龍為大家展現了龍的精神。傳承人劉老先生致辭,向大家敘述了草把龍的歷史,終於,劉老先生為那無目的草龍添上了那關鍵的一筆,一條威風凜凜的草龍現顯出來,那龍頭大張其口,怒目圓視,那鬚子在風中搖曳,龍身更是紅得發亮,龍尾四處散開,更顯一種桀驁的氣!

人們四散開來,開出場地,只見一條青龍騰跳出來,追趕那百花球,做出各是動作,西南大學的紅龍也不甘示弱,做出動作更是精彩!在一片讓人熱血沸騰的音樂中,“殺”出三條大龍,見那龍頭邱紫顏平靜地握這龍頭杆,左突右衝,緊跟花球,後面蔣晨陽等同學也緊跟龍頭,一條大龍在他們的手中緊張有序地擺動的下活靈活現,生機勃勃!那巨龍讓人們不由想起《狀元龍賦》裡那“中國龍,騰東方”,我們的祖國也經歷太多,如巨龍,一吼震天!直衝世界的巔!回過神來,看那龍隊,有條有序,在經過面前可以清楚地看到,隊員們的臉早已紅,疲憊不堪,可他們仍洋溢微笑,巨龍更是朝氣篷勃!

這帥氣美麗的草把龍啊,我們在這裡由衷的祝福你繼續傳承!發揚光大!也更希望中國這條年輕的巨龍啊,永遠盤旋於世界的巔。所以我們也要多多傳承中國的文化讓我們的中國也發揚光大!

我身邊的龍文化1000字 篇5

國二作文 ,997字

《說文解字》載:“龍,鱗蟲之長,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

在東漢年代,已經有先人描繪出龍的形象:頭似牛,角似鹿,眼似蝦,耳似象,項似蛇,腹似蛇,鱗似魚,爪似鳳,掌似虎,是也。其背有八十一鱗,具九九陽數。其聲如戛銅盤。口旁有鬚髯,頷下有明珠,喉下有逆鱗。頭上有博山,又名尺木,龍無尺木不能昇天。呵氣成雲,既能變水,又能變火。”

封建時代,龍是帝王的象徵,也用來指至高的權力和帝王的東西:龍種、龍顏、龍袍龍宮等。可見龍對中華民族影響深遠,下面讓我們瞭解一下龍文化的精神。

中華龍的創造構建是中華民族祖先為避免分裂和混亂,統一圖騰過太平年,目的是“讓人民過上好日子”

中華龍本身就是中華民族大整合的產物,是黃帝、炎帝、蚩尤三始祖為代表的中華民族祖先約5000年前就以非凡的智慧和博大的胸懷,超越血緣和地緣的關係、用各部族共認的萬獸合一至尊的龍圖騰或稱龍符璽的獨特形象來標誌和契約以後不再戰爭並將這種政治智慧上升為一種“和諧團結”的思想文化和普世價值,是中華兒女“期盼世世代代永遠和睦相處,優勢互補,共同共融”的精神特點。

龍的獨特形象是各部族原來圖騰最具優勢的一部分組合創造出來的完美形象,通過這種“整合吸納各方優勢,使自己更強、更大、更有力量,從而能夠更長遠的發展”,這種精神一直在我們的民族血液裡流淌,並使中華民族約50009年來世代相傳和繁榮昌盛。這可謂是:“團結統一、和諧包容、開拓創新、自強不息、造福人類。”這就是中華龍的精神所在!這就是中華三祖文化的精神所在!這就是偉大的中華民族的精神所在!

中華兒女正是從龍的“萬獸合一”獨特形象和龍的“和諧共生、團結合力”、“團結就是力量”的思想文化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看到了自己的前景和希望,從而形成一種對於自己所在家園、所在族群和所在文化的歸屬感、認同感、尊嚴感與榮譽感,這就是中華民族愛國主義精神和集體主義思想產生的淵源所在!

中華龍從它誕生的那一天起就充分象徵和真實體現出中國文明的光輝燦爛,就充分象徵和真實體現出中華民族的和諧團結。從此開始,中華兒女約5000年來始終堅持“相互依存、休慼與共”和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由此成為世界上唯一5000年文明燦爛不熄和歷經磨難而不分裂的偉大國家!成為一個5000年延續不斷的古老文明,和一個超大型的現代國家結合在一起的文明型國家!讓我們一起成為東方巨人!成為龍的傳人!

我身邊的龍文化徵文 篇6

國二作文 ,1409字

“遙遠的東方有一條江,它的名字就叫長江,遙遠的東方有一條河。它的名字就叫黃河,古老的東方有一條龍,它的名字就叫中國。古老的東方有一群人,他們全都是龍的傳人。”這首歌想必不少人聽過,我們中國人以龍為信仰,可是到底什麼是龍文化現在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

龍是中國等東亞區域古代神話傳說中的神異動物,為鱗蟲之長。常用來象徵祥瑞,是中華民族等東亞民族最具代表性的傳統文化之一。龍的形象最基本的特點是"九似",具體是哪九種動物尚有爭議。傳說多為其能顯能隱,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登天,秋分潛淵,呼風喚雨,而這些已經是晚期發展而來的龍的形象,相比最初的龍而言更加複雜。封建時代,龍是皇權的象徵,皇宮使用器物也以龍為裝飾。龍在中國傳統的十二生肖中排第五,在《禮記礼運第九》中與鳳、龜、麟一起並稱"四靈"。而西方神話中的Dragon,也翻譯成龍,但二者並不相同。中國古代民間神話傳說中可見於中國經典中的生物,在現實中無法找到實體,但其形象的組成物源於現實,起到祛邪、避災、祈福的作用。一直以龍的傳人自居的中國人,逢年過節都要舉行龍文化一些如舞龍燈、祭龍王、賽龍舟之類的喜慶活動,祈盼風調雨順、國泰民安、豐衣足食。中國龍文化起源及龍文化對中國的現實意義。龍作為中華民族的象徵,五千年來已深深紮根於所有中國人的心中,形成了具有強大凝聚力的龍文化,龍文化在歷史上曾為中國的統一和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它仍為中國的統一和繁榮發揮著自己獨有的作用。

炎黃時期就以龍為圖騰,對神異動物龍的崇拜,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龍文化是中華文化的源頭之一。早在五六千年前新石器時代的紅山文化時期,先人們就雕刻各種"C"形玉龍、玉豬龍等作為禮器,拜祭天地山川。據記載,在炎黃時代,龍就成為中華民族各部落聯盟的共同圖騰。以後,夏朝以黃龍為圖騰,商周時期龍文化更得到廣泛的傳播,在各種精美的青銅器和玉器中,龍的形象經常出現。

秦漢以後,龍成為帝王的象徵。歷代皇帝都自稱為"真龍天子",還把龍字用在帝王使用的東西上,如將皇帝穿的衣服稱為龍袍、皇帝坐的椅稱為龍椅、皇帝睡的床稱為龍床等。

在古人心目中,龍是一種神祕的寶物,不易見到,即使顯現了也見首不見尾,或只見到只鱗片爪。而龍的出現,是天下太平的徵兆,所以龍被人們視為天下間最大的吉祥物。

雖然神祕莫測、變化多端的龍難得一見,但自古以來人們對龍的形象描述得很清楚。漢代學者王充指出,龍自首至膊,自膊至腰,自腰至尾,三部分長度都相等;龍的角似鹿,頭似駝,眼似兔,頸似蛇,腹似蜃,鱗似魚,爪似鷹、掌似虎,耳似牛。龍能走、能飛、能游泳、能興雲降雨;龍還能顯能藏、能巨能細、能長能短。春分時飛上天,秋分時潛於淵。

在神話傳說中,龍的種類有很多,有鱗者為蛟龍,有翼者為應龍,有角者為虯龍,無角者為螭龍,未昇天者為蟠龍,好水者為晴龍,好火者為火龍,善吼者為鳴龍,好鬥者為蜥龍。

在堪輿學著作中,"龍"是最常見的術語之一。由於自然界的山和水在形態上變化多端,與傳說中的龍相似,所以古人將山和水都比喻作龍,把山脈直呼作"龍脈",把曲折的流水呼作"水龍"。這樣,龍就成為山和水的象徵,各種龍的塑像和圖案大量出現在宮殿衙署、大戶人家乃至尋常百姓家中。北京故宮的九龍壁、太和殿的龍椅、龍柱等都是人們所熟知的

看到這裡是不是對龍文化有一些瞭解了呢,身為龍的傳人我們要時刻銘記自己的身份。要為自己身為中國人,身為龍的傳人而驕傲。

我身邊的龍文化 篇7

國三作文 ,617字

龍是什麼?龍是一種中國人傳承了千年的神奇生物,沒有人真正見過他的樣子,但是千年來無數國人還是在不停的傳承著,描繪著關於龍的傳說。那是一條有著高貴的身軀,絢麗的色彩,能呼風喚雨,翻攪起四海雲水的神物。不管這種神奇的生物是否真實存在過,但它是神靈的象徵,權利的象徵,福氣的象徵,它是深深植根在中國人血液裡的一種精神,它代表著積極向上,奮勇向前,不屈不撓,永不言敗的一種精神啊!

在古代,我國的皇帝就是龍的象徵,是天子,統治天下,因此皇帝又被稱為真龍天子,身穿龍袍。時至今日,屬於龍的文化也時常在我們身邊出現,常見的,每年一次的端午節的賽龍舟;每到元宵節時就有舞龍;春節窗紙上的祥龍……

抗戰時期,無數共產黨人用自己的生命保衛自己家園,這是一種寧死不屈的龍的精神;奧運會上,我們的運動健兒屢屢奪金,這是一種龍的榮譽;上海成功舉行世博會,這是我們龍的自豪!

我們身邊的龍文化也有很多,我就舉一個例子吧。像剛剛過去的重陽節,在這一天,益陽市六中初中部工會組織退休教師歡聚一堂,回憶光輝歲月。歸途中我們的盛校長彎下腰,將年邁的退休教師從公共汽車上背下來的一幕深深感動了我,感動了我周圍的人。九九重陽節,這是中華民族傳承敬老尊賢的一個傳統節日,校長的行為是中華民族尊老愛幼的美德的一種傳承,體現了我們龍的傳人的一種情懷,給我們樹立了學習的榜樣!

上下五千年,龍成了中國的象徵,中華民族的象徵,中國文化的象徵。世界東方的這一條巨龍,正在騰空飛速前進!

我身邊的龍文化 篇8

國二作文 ,516字

龍是中華民族的圖騰、中國文化的象徵。龍文化上下五千年,源遠而流長,是中國文化的突出符號。

中國曆代正史記載的龍事件大概有三百多起,其它型別的文獻更是龐大。龍的形象深入到了社會的各個角落,龍的影響波及到了文化的各個層面,多彩多姿。

龍裝飾、雕龍、建築裡的龍紋,元宵節舞龍(舞龍燈、耍龍燈),二月二“龍抬頭”吃龍鬚麵,端午節龍舟舞,龍圖畫、龍書法、龍詩歌、龍歌曲等等是長期流行的民間文化。龍儼然成為一種文化的凝聚和沉澱。

龍裝飾在古代建設物裡隨處可見,比如說在故宮裡就有很多,還有一個成語叫“畫龍點睛”,原形容樑代畫家張僧繇作畫的神妙—張僧繇給兩條龍加上了眼睛後,兩條龍就“騰”地一聲飛上了天。後多比喻寫文章或講話時,在關鍵處用幾句話點明實質,使內容更加生動有力。

元宵節舞龍,二月二龍抬頭、端午節賽龍舟,這都是節日裡的龍文化,可是節日裡為什麼有這麼多龍文化呢?比如說端午節為什麼要賽龍舟呢?原來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龍詩歌在古代詩歌中佔有比較大的比例,比如說唐代詩人白居易的《長恨歌》:“天旋地轉回龍馭,到此躊躇不能去”。

龍歌曲在現代社會還是有很多的,比如說王力巨集的《龍的傳人》。

以上都是我們身邊的龍文化。

我身邊的龍文化 篇9

國二作文 ,1748字

古老的東方有一群人,皆為龍之傳人也。

小時候,坐在電視機前看《春晚》,一首歡快而富有活力的《龍的傳人》,讓我第一次在歌詞中,對“龍的傳人”有了第一次理解;識了些許字時,在報紙上時常看到這樣的文化標題“弘揚龍文化,做新時代龍的傳人,”以及“仁、義、禮、道、信”的字眼,讓我對“龍文化”有了認識。直到後來,我才真正的在生活中感受到了龍文化的魅力所在……

這天我趕公交車,等我急匆匆跑到車站時,公交車卻無情的駛過了,我抱著一絲希望追著公交車,一直跑到了下一個路口,車,還是走了。一片漆黑的夜色,身邊只有陌生的人和刺骨的風,這一切都激起了我心中的落寞與生怕。我漫無目的地向前走,別提有多麼的落魄,可就在這時,我彷彿在前邊一家飯館裡看到了我同學和她媽媽,我的第一反應就是求助,被窘境壓迫的雙腿不由自主的讓我跑了進去,我冒昧的問同學家長:“阿姨好,我能借用一下您的手機,給我媽打個電話嗎?”我跟這位家長毫不熟識,現在想來真不知是哪來的勇氣。可阿姨卻溫和的說道:“快,孩子,給你,這麼晚了可得給你媽聯絡一下,我騎電動車把你送回去也行啊。”阿姨如此溫暖的一句話,打破了以前我心中所有的顧慮,那個小店裡,好像處處洋溢著溫暖,我跟媽媽說明情況,為了讓媽媽省心,也不給別人添麻煩,我決定自己搭車回家,接著我就說了多聲的謝謝準備離開,只聽到阿姨在身後說著:“哎,孩子,先在這吃點飯吧,先住下也行啊……”“不麻煩您了,謝謝您。”我便溼潤著眼眶,在漆黑的路上,跑著,跑向有站牌的地方。

我到了一個車挺多的路口,風吹過我的臉,留下陣陣寒意,看著公路上的車川流不息,身邊的人來往匆匆,心裡空空的,又在這時,“嘀---嘀嘀”我身後傳來一陣電動車喇叭聲響,看著是一個穿著厚外衣的中年女人,近一看,哦!是剛剛那位同學的媽媽,她接著說道:“哎呀,孩子,可找到你了,聯絡著你媽了嗎?這麼晚了還有車嗎?我把手機給你,你拿著好給你媽聯絡。”“不用不用,謝謝您了,”阿姨卻又接著說道:“聽姨的話,不然沒法聯絡你媽。”正說著,他連忙把手機揣進我的兜裡,摸摸我的手,又說:“這麼冷的天了,也不知道到多穿點衣服,把手機拿著,有什麼事趕緊聯絡你家長。”看著我滿頭大汗,她又遞給我幾張可能在飯館拿的餐巾紙,接著又不假思索的告訴我密碼,又一個勁的囑咐我注意安全,因為她家裡有事才又一遍囑咐我之後離開。

我看著阿姨遠去的身影,看著她留下的手機,公路上的路燈好像也亮了,風吹過也沒有多少涼意,我不禁想:在這個資訊發達的時代,普遍來說,每個人的資訊、錢等一些貴重東西,好像都在一部手機裡吧!這位阿姨竟毫不猶豫的借給了我,這是何等的善良與信任!過了好一會,我才搭上了一輛順風車,累得我快睡著了,突然手機響了,阿姨又讓他兒子用另一部手機問我的情況,看著微信中那一條條‘“坐上車了嗎?”“到家一定回個信啊,”讓我的淚像斷了鏈的珍珠一樣往下掉,因為這看似平常的話語,一字一句的觸動著我……這個寒冷的夜裡,是多麼的溫暖。

一個並沒有任何血緣關係和任何交集的阿姨,所讓我感受到的是滿滿的關愛、本性的善良、友愛與信任,想起小時候在電視上所認識的中國傳統龍文化,我好想瞬間明白了,好像瞬間深刻的理解與感受到了,這不就是龍文化中真善美、仁義信的體現嗎?這不就是生活中的傳統美德嗎?不正是這生活中小事彰顯了龍文化的魅力嗎?它感染了多少人的幼小心靈啊!

其實“龍文化”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遙不可及,只要我們用心去感受生活,你會發覺,生活中處處散發著龍文化的魅力,而我們就是在龍文化的滋養下成長起來的,作為新一代龍的傳人,讓我們將傳播龍文化作為己任,將龍文化內化於心,外化於行吧!世界一定會被幸福包圍!

我們身邊的龍文化 篇10

國二作文 ,840字

這個世界上究竟有沒有龍?說有,但沒有憑證,任何實證都沒有。說沒有,又有誰能想象繪製出如此完美的龍體、龍形?但我認為龍就在你我的身邊,就在你我的心裡。

成龍的一部叫“十二生肖的”電影相信大家都看過,電影中有人要毀壞龍首,也有人為了保護龍首拼盡全力,不惜自己的生命。這是為什麼呢?

有一段時間,大街小巷都在傳唱“龍的傳人”這首歌,“古老的東方有一條龍,他的名字就叫中國,古龍的東方有一群人,他們都是龍的傳人”,每當聽到這首歌我就會熱血沸騰。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龍是中華民族的象徵。中國人喜歡龍、熱愛龍,也尊敬龍、保護龍,都為是龍的子孫、龍的傳人而自豪。龍已成為中華文明中的核心,是凝聚中華民族的文化力量。當我們弱小時,我們被壓迫被欺凌被掠奪,但我們現在強大了,我們有能力保護自己的信仰了。我們的龍文化是自強不息、與時俱進、團結奮鬥的文化。五千年延續至今,長盛不衰,始終煥發著旺盛的生機與活力,也只有中華文明,是這世界上任何一種文化都不可比擬的。正是中華民族這種自強不息、與時俱進、團結奮鬥的偉大精神,才使我們這個多災多難的國度和民族,克服了一個又一個困難,渡過一個又一個危機,而又奪取了一個又一個勝利,不斷地創造著一個又一個輝煌,在人類社會的風雨歷程中始終奮勇前行。

我們都沒見過真正的龍,但龍去實實在在的出現在我們身邊,我們的書上有龍,我們的畫作上有龍,我們的歌曲裡上有龍,我們的電影裡上有龍,我們的建築物上有龍,我們的服飾上有龍,也許你的家裡就有那麼幾隻龍也說不定呢?但最重要的是龍就在我們每個中華兒女的心中,我們心中對龍的理解雖然不一樣,但無論怎樣他都在那。

龍的文化是深厚的,龍的精神是偉大的。“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觀傳承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優秀基因,寄託著中華民族的理想希望和追求,是中華龍文化流傳數千年至今的時代凝鍊、傳承和昇華。龍的傳人,就要把這一傳承龍的文化、弘揚龍的精神的核心價值觀念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