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中的科學相關作文20篇

實驗中的科學 篇1

國小四年級作文 ,816字

今天,老師為我們上了一節有趣的實驗課。

上課了,悟空老師滿臉神祕地說:“咱們接下來要上一堂實驗課,大家掌聲歡迎實驗老師。”同學們尖叫著鼓著掌,實驗老師點了點頭,將實驗用品都擺放到桌子上,有:裝著水的量杯和水槽、丁烷氣瓶、洗潔精、毛巾,還有一個打火機。接著實驗老師笑盈盈地說:“同學們,今天吶,咱們來做一個‘掌中火’的實驗,大家要睜大眼睛看哦。”

“掌中火?”同學們面面相覷,不約而同的發出疑問。

只見實驗老師首先把洗潔精往水槽裡擠了幾滴,用手攪拌了兩下,水面頓時充滿了泡沫。接著用毛巾把手上泡沫擦拭乾淨,伸入量杯裡泡著。另一隻手拿著丁烷氣瓶放入水槽裡,慢慢擠出氣體,頓時水槽發出“咕嚕咕嚕”的聲音。大概過了十秒鐘,實驗老師拿出丁烷氣瓶和放在量杯裡的另一隻手,他將那隻手從水槽裡舀出一些泡沫,伸直了手臂,拿起打火機。大家安靜地瞪大了雙眼,似乎空氣也停滯了一般。

“嘭”的一聲火光從實驗老師手裡躥起,如同一個小小的蘑菇雲在半空綻放。臺下的同學們尖叫著,似乎都在擔心實驗老師的手別被燒焦了。火光只燃燒了幾秒鐘,實驗老師抖了抖著了火的手,火滅了。同學們一看,實驗老師的手完好無損,不由得一齊發出了讚歎的聲音。

“有沒有同學想來嘗試一下呢?”實驗老師面帶微笑,鼓勵的對大家說。但是並沒有人舉手,實驗老師點了一位女同學。她忐忑不安地學著實驗老師剛才的動作,將手在量杯裡泡了泡,接著從水槽裡舀了些泡沫。實驗老師拿起打火機放到她手邊,她故作鎮定,底下的同學們都為她捏了一把汗。“嘭”火光再一次騰起,她急忙搖了搖手把火滅掉了。實驗老師問她感覺如何,她說:“感覺很涼快。”同學們都忍不住大笑。

實驗老師看著大家,把同學們心裡的疑團解開了。他說:“丁烷是一種易燃氣體,將手放進量杯是為了沾一些水,而手上的水可以阻隔丁烷燃燒產生的熱量。這也是為什麼手上著火了,卻沒有燒傷的原因啦。”

同學們聽完恍然大悟,通過這堂實驗課我也明白了:要學科學,用科學,愛科學。

生活中的科學 篇2

國二作文 ,901字

生活中有科學,科學中有趣味。這句話是自從我喜歡上了科學實驗後最喜歡說的了。對於科學,現在很少有女生會喜歡,許多人熟知的女科學家也只有發現鐳元素的居里夫人和寥寥幾個,而我卻喜歡科學。不過我喜歡科學也是一次偶然。

在暑假裡,因為一個人在家我甚是無聊,一個人趴在書桌上,不知道要幹什麼。因為實在無聊又憋的慌,弄得我心浮氣躁,我就拿來了我的迷你電風扇,把它調整好角度然後把它開到最大,我心滿意足的又趴在了桌子上。突然,好像感覺我頭上有什麼東西,就搖了搖頭,一張紙掉到了書桌上,“應該是被風吹下來的吧。”我自言自語,“把它吹到一邊去吧。”。“呼!呼!”咦,這怎麼回事?怎麼這張紙只是“抽搐”了幾下,然後又停在了它原來的地方?“呼!呼!”我較真的使出吃奶的力氣,從上吹、從左吹、從右吹,從各個方向進攻,可是那紙依然“堅守崗位”,我也毫不示弱,勢必要把這張紙吹走。可它依然“負隅頑抗”,我堅持不住了,非但沒把那紙吹走,我自己因為用力太猛直咳嗽。不行!我怎麼連張紙都鬥不過,為什麼這紙就是吹不走呢?好奇心驅使著我走到電腦面前開始查詢這其中的奧祕。哦,我明白了:原來這是伯努利原理。根據伯努利定理氣流快的地方,氣壓會下降。當我們對著紙片下方的開口處用力吹的時候,這裡的氣流加快,氣壓也就跟著下降。而紙片外面的大氣壓則會緊緊地壓著紙片,讓你無法將它吹翻。原來如此,科學還真是神奇啊,不過科學也要會舉一反三。知道這個原理後,我想起了我之前看到的一個遊戲—用吹風機運送乒乓球。把乒乓球放在吹風機上,儘量讓它與吹風機的垂直放置,然後就會神奇的發現乒乓球竟然利用風力一直保持在那一個位置不會掉下來。就好像磁鐵一樣,同極相斥,這也是伯努利原理吧。想到這裡,我忍不住又一次感嘆科學的奇妙!我想我現在的心情就像是牛頓發現了萬有引力時的那種興奮吧。雖然這個原理不是我發現的,不過通過自己的發現然後明白的過程真的很開心。

從那以後,我就對科學來了興趣,科學實驗也給我帶來了許多樂趣。看,科學就在生活中,它就好像在等待著有緣人自己發現它。只要你有好奇心、耐心、足夠的細心和愛科學的心。生活中有科學,科學中有趣味。做個愛科學的人吧!

生活中的科學 篇3

國二作文 ,1205字

生活中,處處都有一些有趣的科學現象。然而,我們只要有一雙善於發現的雙眼,一雙敢於實踐的雙手。那麼,所有的問題都會迎刃而解。

盛夏,天氣熱的令人煩躁。知了在門外的柳樹上一個勁的吵鬧,令人討厭不已。整個大地都被覆蓋在一波茫茫的熱氣中。然而,原本應該在空調間舒服的享受冷氣的我,卻只能在門口那可憐葉子都被晒卷的大樹下煩悶地踱來踱去—空調壞了。

正當我蹩著眉頭,苦著一張臉在樹下“乘涼”時,爸爸卻笑眯眯地教了我一個法子“你用溼毛巾把身上擦一遍,然後再站在有風的巷口試試。”我聽了,雖說有點不相信這樣就能涼快,但也只能死馬當做活馬醫了。沒想到,剛擦完身子,一站到通風口處,身子便奇蹟般的開始降溫了,不一會原本如蒸籠一般大地,瞬間變得涼爽起來。我眨巴眨巴眼睛,有些不能置信的看著爸爸。然而爸爸只是故作神祕的笑笑,不加言語。然而我卻不死心,不停的纏著爸爸。最後爸爸才給我透露了一點“口風”:“你現在如果把溫度計放在一盆冷水裡會發生什麼?”“溫度下降唄!這種問題都要考我,小case啦!”“那如果把溫度計取出來呢”老爸眯著雙眼看著我。“這還不簡單,當然是溫度上升咯!”我不假思索,自信的回答道。“哦?是嗎?”“難道不是嗎?”我被老爸看的有些心虛,連聲音都不覺的弱了下去。“那你做試試看”

說做就做,略微不服的端來一盆涼水。爾後,爸爸又找出了一支溫度計。我小心翼翼的把溫度計插進水裡,隨著時間的推移,溫度計的示數不出所料地在往下降,我得意地看著爸爸,“我就說吧,溫度會下降哦!”爸爸不急不緩的地推了推眼鏡“那你再拿出來試試。”我不以為意的一笑,拿出了溫度計,以為溫度示數會按照我的心意往上升。然而,出人意料的是,溫度計的示數竟又緩緩地往下降了一會,然後才慢慢的向上“爬”。我不由得瞪大了眼睛“這是什麼情況!”爸爸毫不意外的笑笑,提醒道:“你看溫度計外面有什麼?”我不由的眼前一亮“是小水珠。”對啊!曾經我在書上看到過,水蒸發的時候會吸熱。怪不得我會感到涼爽呢!“可是,既然水蒸發可以降溫,為什麼還要我站在通風的地方呢?”新的問號不由得在我心中冒了出來,我迫不及待的看向爸爸。“這個嘛,你自己去查吧!不能都是我告訴你,自己得到的答案才會記得牢”老爸又開始賣關子了。

不服輸的我自然不肯放棄,於是便打開了電腦。向這個無所不知的及其提出了我的疑問。不一會,機智得電腦便不負重託,給了我一個合理的解釋“原來空氣流動會使水的蒸發變快,而通風的地方則就是所謂的空氣流動了。”“原來是這樣”我自言自語道。一想到今天又無意的收穫了知識,心中便不由得樂開了花。

其實,我們所說的科學並不是虛無飄渺的存在。它就隱藏在生活的每個角落裡。我們要用一種無盡的探索欲去面對生活中的科學,並要有一種不明白道理就不罷休的科學精神。這樣,我們便能夠發現,原來生活中的所有現象,都可以用科學道理來解釋的。

讓我們開啟心靈的雙眼,探索生活中未知的一切吧!

我心中的科學 篇4

國二作文 ,584字

在我心中,科學史是一片浩瀚的天空,無邊無際。我曾無數次幻想如何去創造一個科學界的奇蹟。

當我還在“咿呀”學語時,我曾看到過的“科學”二字,還附著一張“電燈泡”的圖片,以至於兒時的我常把電燈泡叫科學。媽媽聽了後,只是皺了皺眉頭,說了句:“科學不是電燈泡,但電燈泡是科學。”我似懂非懂地點點頭,繼續搭起我的積木天橋。

稍大一點時,我正在上小學,爸爸給我報了個輔導班。我和一起長大的小夥伴一起走著上下學,不用大人接送。我們晚上放學後要走夜路,需要用手電筒。我們兩個手拉著手,一個照著前面,一個照著後面。我看到手裡發光的手電筒,脫口而出:“你說,這小小的手電筒怎樣發光的,又是怎樣去安裝它的呢?”她低頭看了看手電筒,抿著嘴搖了搖頭,很顯然這個問題難倒我們了。後來,在翻看書籍後,我才發現是源於科學技術。

如今,正值成長的佳時,我開始留心觀察周圍的事物。在一次洗澡中,我似乎發現了什麼藏寶地圖般驚叫起來,大聲地說:“浴霸一關就停,甚至不滴下一滴水,太神奇了!這裡面是利用大氣壓強還是有個自動門一樣的功能?還能調大調小,這到底是為什麼呢?”我迫切地想知道其中的原理。若問這是什麼,我想,我會說:這是科學。

科學是人類夢想的進化,是不敗的奇蹟。

我的發現,也許會影響我的一生;我的參與,也許會讓世界更加絢麗多彩。而這一切的事實,都只是源於一個平凡卻又不平凡的詞語—科學。

實驗中的驚奇發現 篇5

國小三年級作文 ,401字

暑假班的科學色拉醬課終於開課,今天,老師在課上給我們講了吸引力和水的表面漲力,並讓我們自己動手做實驗來驗證過程。

第一節課開始了,老師先告訴我們,今天要做關於吸引力的實驗,還告訴我們,世界上有什麼東西有吸引力,我們都回答了,是“磁鐵”,老師說我們回答的很對,但我們今天要用另外一種方式來證明那個東西有吸引力。首先,老師讓我們在杯子裡倒上半杯的水,然後,把一個礦泉水瓶蓋放在杯子的中央,我驚奇的發現,瓶蓋被吸到了杯壁上,這時,老師就問我們:“同學們,知道這是為什麼嗎?”,我們猜著回答說:“因為杯壁有吸引力?”老師回答說:“對的”。接著,老師把自己杯子裡的水加滿,我們也學著把自己杯子裡的水加滿,瓶蓋立刻“飛”到了水中央,然後老師告訴我們:“這是因為水的表面漲力。”這個實驗中,讓我知道了,世界上不是隻有磁鐵才有吸引力,原來還有很多東西也有吸引力。

在今天的學習中,我受益無窮,以後一定多參加這種實驗課。

旅途中的科學 篇6

國小三年級作文 ,332字

小記者活動又開起了大門,今天開啟的是科學的大門,說到科學,科學裡面當然有天氣這一塊知識,今天,科學老師給我們講了三種自然災害,分別是:洪水、乾旱和寒潮。

洪水是大量雨水造成的,簡單的來說,就是積了大量的水,地面上的淨水蓋受不住,就發大水了,這就叫洪水。洪水來了,那要怎樣自救呢!我們可以到堅固又高的房頂,也可以學會游泳,不管洪水有多深,你總有一點希望可以游到安全的地方。

35度以上並且沒有雨水為為乾燥天氣,寒潮天氣是降溫一下子達到12-16攝氏度以上的稱為寒潮,這三種天氣災害給我們的生活和生產都帶來了非常嚴重的影響。

很幸運的是,在活動的最後,我們還參觀了學校的天氣站,裡面有風向儀,風速儀,風向際……

這次天氣課真有意思,希望下次還有機會參加這麼有趣的活動!

雞蛋中的科學 篇7

國小四年級作文 ,520字

今天,老師要給我們玩一個遊戲,叫作比力氣,說著,便神神祕祕地從包裡拿出一個雞蛋,要我們和它來比力氣,“這太簡單了”“這簡直是小菜一碟”“我輕而易舉的就能把它給捏碎”……老師的話音剛落,我們便在底下議論紛紛開了。

沒想到,老師還真要讓這一個小小雞蛋來和我們比力氣,老師先請了錢佳來和雞蛋比力氣,因為她是女孩子,看起來她很瘦小,和雞蛋比也算公平,只見她笑眯眯的走上臺,似乎在想,“我肯定能把它捏碎。”老師把雞蛋放在錢佳手心裡,她握緊了拳頭,幾乎使出了全身的力氣,只見她咬緊了牙齒,臉被漲的通紅的,她使勁的握著雞蛋,左手也撮的緊緊的,恨不得去幫一把,可過了好長時間,雞蛋還是安然無恙,老師又請了一位全班最壯的同學,就光瞧他那身板,虎背熊腰的,一看就知道是個大力士,只見他昂首挺胸地走上臺,好像他贏定了,到了講臺上,他信心十足地說“我一定把雞蛋捏成碎片。”之後,老師把雞蛋放在他的手上,他使出了吃奶的力氣,握著雞蛋,過了一會,雞蛋好像故意和我們作對似的,還是毫髮未損。

最後,老師終於揭開了迷底,原來雞蛋是個圓形的物體,我們的力量均勻的散佈在雞蛋的周圍,力量就會被分散開來,再使多少勁都沒用。原來是這樣啊,我們周圍的一些現象,都存著一定的科學道理。

實驗中的發現 篇8

國小四年級作文 ,338字

有一次,我看見一個朋友做實驗,實驗的名字是一一一滴水的動力。

我原本不知道他是怎麼做的。後來,我翻了翻《科技活動》。原來是這樣的:在吹塑紙上畫一條“小魚”,剪下來,然後在它的中間開一個圓孔,再剪開一條“水道”與魚尾相通,這樣就行了。

我又往《科技活動》書上看了看,原來還有啊,還需要準備這些材料:一盆水、油和滴油的滴管等。

第一步,把準備好的一盆水拿出來;第二步,把剪好的“小魚”輕輕地平放在水盆裡;第三步,用滴管吸一滴油在裡面;第四步,小心翼翼地把一滴油滴在圓孔裡,這樣就行了。

可是,我一直有一個問題,這個問題是:為什麼滴一滴油到水裡紙魚就會遊起來呢?我用手機查了查資料,原來,把油滴到水中後,水就變得光滑起來了,這樣,光滑的水就使紙魚遊起來了。

科學實驗既學知識還有趣。

生活中的科學 篇9

國小四年級作文 ,429字

生活中處處蘊含著科學的奧祕。只要我們處處留心,用心觀察,就一定會發現生活中的科學。

科學課,科學老師手裡拿著一個傳音筒進來。課堂上,科學老師讓我們兩個人兩個人對話。對方說了句話,我聽得清清楚楚。放學回家後,我飛快地做完作業,然後就開始做起傳音筒來。

做傳音筒的材料只要兩個紙筒、兩張小圓片和一根毛線。我把紙筒分成兩個,兩個紙筒的一面用小紙片蓋住。用膠紙把小圓片貼上去,再用一根針把小圓片穿個小洞,把毛線從小圓片的洞穿進去,就成了一個傳音筒。我試了一下,沒聲音,失敗。

我不甘心,又重做了一次。這一次我十分認真地把一個紙簡再分成兩個,把小圓片各打了一個小洞,用透明膠把小圓片貼了上去,然後又把毛線穿進去,再把繩子的一端、打一個結,把繩子的另一端穿進去,再把繩子的另一端打一個結,就做好了。試了一下,我成功了,傳音筒為什麼會傳音呢?我用媽媽的手機查了一下,原來是因為拉直後固體傳音減少了空氣中的聲散,所以這樣就能聽見。

生活中的事物真奇妙,等著我們去發現和探索。

生活中的科學 篇10

國小五年級作文 ,546字

陳老師挽了挽袖子,先像變戲法兒似的拿出了一個裝著神奇的透明液體的塑料瓶,接著又拿出了一個小一些的塑料瓶,最後拿出了兩個裝著奇怪物體的氣球。氣球裡是什麼?是空氣還是水?塑料瓶裡呢?無數個小問號在我的腦袋裡亂蹦亂跳。

開始試驗了!陳老師先拿起那個裝透明液體的瓶子,慢慢地將瓶子傾斜,把那透明液體倒入小塑料瓶中,又拿起一隻裝著奇怪物體的氣球,把氣球的吹氣口拉大,小心翼翼地套在小塑料瓶的瓶口,又將氣球中的物體倒入小塑料瓶裡,只見有一些奇怪的白色粉末像頑皮的孩子一樣跑出了氣球,快速地與透明液體溶為了一體。奇蹟發生了,就在白色粉末和那液體融合的那一刻,突然產生了許多白色的泡沫,而瓶口的氣球,像是有個無形的充氣機在給它充氣一樣,竟慢慢鼓了起來。可因為力量太大,把氣球弄出了一個洞,結果變成了一個“泡沫噴泉”。

陳老師擦了擦講臺上的水,說:“雖然實驗失敗了,但他的化學原理沒變”,陳老師在黑板上寫下了一連串奇怪的符號,繼續道,“氣球裡的物體是小蘇打,主要成分是碳酸氫鈉,瓶裡的液體是白醋,主要成分是醋酸。當碳酸氫鈉遇到醋酸,就會反應生成醋酸鈉、水喝二氧化碳,而正是二氧化碳吹鼓了氣球。”

在生活中,處處都有科學,只要有一雙善於實驗的手,瓶子也能吹氣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