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媒體識讀相關作文20篇

譜法知識讀後感 篇1

讀後感 ,1013字

時間的車輪將我們帶入了繁華的二十一世紀。現在是商品社會、高度文明的社會。如果你不懂法,那你將無法在這個社會立足,將會被這個社會所拋棄。讀了《普法》這本書後,我知道了法律就好比一把好的手槍,你把握得好,那它就是你的朋友,你自衛的工具。如果你把握的不好,那它就是代表正義,為新世紀懲罰你的“劊子手”。 作為中學生的我們,一般法律意識淡薄,當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卻不知道怎樣拿起那把“槍”來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如某位同學,在商店裡一不小心的買了變質、發黴的食品,大多同學都滿不在乎,一笑而過,頂多在心裡暗罵售貨員幾聲罷了!都認為小事一樁,何必大動干戈,其實我們應該拿起那把“槍”與那些不法行為做鬥爭。要求得到應有賠償,這樣一來既維護了自己的合法權益,也懲罰了那些唯利是圖的奸詐商人。何樂而不為呢?

有一次,我的好朋友放學時去小賣部買零食,當她準備想把零食撕開時,我問她:“你買零食的錢從哪來的?”她吞吞吐吐地說“我的零花錢。”“確定嗎?”我問。她把頭埋得低低的,慚愧地說“我瞞著爸爸媽媽,從櫃子的盤子裡拿的。”我嚴肅的對她說,這就是你的不對,沒經過爸爸媽媽的同意就拿錢,這叫“偷”,現在是“小偷”以後長大成“大偷”。我們做人要踏踏實實,是自己的東西就是自己的,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能拿,要憑自己的勞動換來果實。她聽了我的話她說“我要向爸爸媽媽承認錯誤,爭當四好少年。”還有一次,在外婆家裡,我看見外婆拿著垃圾準備往窗戶外面扔。我看見這一行為,我連忙勸住外婆:“外婆,你不能把垃圾往窗戶外面扔,你這一扔可能會砸到人,或者砸到動物”都沒有好處,砸到人可能會犯罪。外婆說“你真懂事”。外婆連忙走到地下把垃圾往垃圾桶扔。法律其實就是國家制定的規則,約束著每個人的行為,包括我們小學生。如果我們不懂法,自己做了違法的事都不知道,並很有可能帶來惡劣的後果。從另一方面來說,法律也是保護我們每一個小朋友的武器,當別人欺負我們時,法律會幫我們主持公道。所以,我們小學生要學法、知法、守法、用法。

法律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我們做任何事都離不開法律。作為新世紀的花朵,我們應學法、懂法、用法。一個國家的國力再強大,但沒有一個好的社會秩序,只有犯罪行為的國家,人民是不能安居樂業的。只有人民安居樂業,一個國家才真正意義上的繁榮起來,才能長治久安。我堅信,只要人人懂法、守法,我們就一定能勾勒出一幅建設規範化、制度化和法治化的新型文明社會的美好藍圖!

“碎片化”之媒體 篇2

“碎片化”之媒體作文 ,797字

對於人們來說,媒體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報紙”、“電視”、“電臺”……現在的大多數年輕人似乎對這些“主流媒體並不關心”。以前的生活,一句話概括:白天翻報紙,晚上看電視;而現在的生活卻不一樣了,也開始變得多樣且複雜了。最大的差別,是從前“就聽你說話。”,而現在是“聽你說的有點道理,我再去問問他……”,更為互動。

對於現在的人來說,“沒有主流媒體”,你喜歡這個,我喜歡另一個,簡直錯綜複雜。

拿本人來說,平時上學不能看手機,但是寒暑假就開始在網上超級活躍。經常上QQ,除了聊天扯淡就是看“QQ看點”裡面各種型別,各種人寫的各種文章吐槽各種事情。這些人,或是單槍匹馬,或是多人團隊,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自媒體。

就比如媽媽所在的單位,要創立品牌,首先必須得打廣告。這是一個痛苦的過程。痛苦的根源就是現在的媒體碎片化的特性。因為必須要挑好一個媒體投,報紙大多隻有老年人看了,年輕人們都看微博,微信,看點,網址導航等等,那麼,在眾多媒體裡,我到底應該投那個媒體。電視是個不錯的選擇,那麼,你想投哪個臺?假如你說你想每個臺投一遍,那麼,預計你的品牌在沒成立的時候就已經破產了。

現在,想出名的方法比以前多太多了,這正是因為有許許多多的不同的媒體的緣故。在各種平臺,各種網站,你可以自己註冊一個帳號,寫下你自己對於任何事物的看法,評論時政,吐槽動漫;你可以在網站上投視訊,做節目;可以在網上直播,娛樂大眾;也可以在三大FM上釋出自己的電臺節目。任何地方都可以有你的粉絲。

反過來說,我們也可以在網上讀文章,看視訊,聽節目。由此看來,媒體的碎片化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就如同報紙和電視新聞,這些細碎的自媒體同樣可以讓我們從中得到知識,娛樂。這些平臺給予了我們各抒己見的通道,使我們可以找到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又說過“道不同,不相為謀。”

這也是很幸福的事啊!

媒體界的“G20峰會” 篇3

國小三年級作文 ,519字

號外號外:5月23日,媒體界的“G20峰會”在杭州國博中心召開了!不僅如此,我還可以作為蕭山日報小記者代表去採訪全國傳媒界的大咖們!想想都十分激動!

一大早,我們便在水晶老師的帶領下來到了國博中心。走進會場,首先讓我感覺到的便是一種高格調,高大寬敞的大廳,明亮溫暖的燈光,一排排桌椅整齊的排放在那裡,已有部分報社的坐在位置上看報紙了,工作人員分列在大廳的各個位置,禮貌地招呼客人。

稍微休息一下後,我們便抓緊時間開始了現場採訪。我找到一位看起來比較和藹可親的姐姐,問道:“姐姐您好,請問我可以採訪您嗎?”那位姐姐十二分熱情的說:“可以呀!”我說:“姐姐請問您是哪個報社的?”“北京日報”姐姐說。我拿出事先準備好的提綱問到:“姐姐,在網路時代的今天,我們報業今後發展的方向是什麼?”姐姐想了一下後說道:“雖然現在新媒體很盛行,但是報紙具有它自己的特色,如果我們能把新媒體和紙媒聯絡起來,成就一定會更大!”

接下來我又就同一問題採訪了好幾家報社的叔叔阿姨,有的報社表示此問題比較難回答,此次來正是來學習和討論這個問題的,但絕大部分報社都認為要以創新為途徑,帶動報業轉型升級,一如既往做好紙媒體,充滿熱情擁抱新媒體!

願我們的新聞媒體越辦越好!

當資訊媒體變得碎片化 篇4

當資訊媒體變得碎片化 ,913字

隨著如今生活節奏的不斷加快,我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受到碎片化的影響。碎片化閱讀、碎片化社交、碎片化資訊等等,它們都是碎片化的產物。而在我看來,碎片化的資訊媒體,為這個社會帶來的改變與衝擊,是最為巨大的。

碎片化原意是指將完整的東西破成諸多碎塊。當完整的資訊媒體被切割為一個個區域性,供人們去接收時,會帶來諸多利弊,我的觀點則是,弊是遠遠大於利的。

先從利說起,資訊媒體被化為諸多碎塊,這迎合當今社會快節奏的狀態。人們可以利用手機閱讀簡短新聞,這讓接收資訊的途徑變得多樣。碎片化的資訊媒體,將快節奏生活的空隙填補,讓生活變得更加充實。碎片化的新聞,閱讀起來更加輕鬆與方便,這便捷了我們的生活,讓資訊的獲取變得更加快捷與方便。

在來去學校的路上,我時常會開啟手機中的軟體,閱讀當下的社會熱點與政治時事,不到五分鐘的時間,我便可以瞭解到它們,這是碎片化的資訊媒體所帶來的巨大便利。

然而,資訊的獲取在變得便利與迅速的同時,它們的真實性將會下降。原本完整無誤的新聞報道,被碎片化所斷章取義,簡短的報道無法將事件的原貌真實呈現,越來越多的虛假資訊隨著碎片化撲面而來,我們無法區分資訊的真假,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干擾到資訊的獲取。越來越多的標題黨與不良媒體,通過誇張的題目與支離破碎的新聞內容,吸引人們的眼球,這樣的碎片化是不容存在的。

就比如曾經很多的醫患糾紛事件,許多新聞媒體在未徹底瞭解事件前,利用碎片化編纂許多簡短的新聞報道,吸引人們的關注,這帶來的影響是十分惡劣的。

大量的碎片化資訊,在人們一掃而過後,真正記住的又有多少呢?每時每刻都有新的碎片化資訊出現,人們疲於應對,無法區分,難以記憶,快節奏的生活意味著許多碎片化的資訊,在一天過後就會成為茫茫資訊海洋中的一個垃圾,永遠堆砌在海底。無意義無內涵的簡短新聞,在看過後便會遺忘,這對於我們的生活究竟有什麼用呢?

我每天都會看到大量的碎片化資訊,在剛剛閱讀完時,我會覺得很有幫助。但在一個小時後,我便會悉數忘記它們,這些碎片化的資訊對我毫無用處。

碎片化的資訊媒體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不僅要做到快捷迅速,更要做到真實與有意義。希望碎片化生活能帶來更多的益處,而不是一些消極沉悶的影響。

去融媒體中心參觀 篇5

國小三年級作文 ,434字

星期天,媽媽給我報了一個參觀電視臺的活動,由於我也好奇,那就去參觀參觀吧。

項城電視臺原來變更為融媒體中心。那什麼是“融媒體”呢?隨我一起去探訪探訪吧。

首先,我來到了中心大廳,看到了許多的參觀者,嘿!那不是袁靖浩嗎?想不到他也來了,然後我站到了他的旁邊。想留下回憶由於媽媽還沒有來到,媽媽請電視臺主播莎莎姨給我拍照合影,讓我又驚又喜。

我們的第一站是:演播大廳。這就是電視節目錄制現場,等主持人出來後,工作人員也讓我們參觀錄製現場。一開始,我有點緊張,然後我調整了一下情緒,投入到了錄製中。工作人員讓我讀一個關於“河南省第十三屆運動會”的新聞。讀完後,電視臺的阿姨說我讀得很好,我很高興。

第二站:項城936,新時代1059廣播室。我見到了馬小家族,項小家族們,他們都是我的榜樣,我也見到了他們是怎樣工作的。

第三站:指揮中心。我們隨後到了大電視塔下面,這裡是把廣播電視訊號傳輸出去的。

我知道了什麼是“融媒體”,現在的科技可真發達啊,我也相信未來的中國會更“牛”!

中國歷史常識讀後感 篇6

讀後感 ,550字

在沉默的歲月中,喚醒五千年的記憶。像層層細沙,積澱已久。時光飛逝,斗轉星移。一疊疊腳印,一縷縷陽光。譜寫了一段無法重現的歷史。

剛讀完《中國古代歷史常識》這本書。這本書好,不是因為它比其它歷史書描寫生動,只不過更詳盡些。要單說這本書,其實沒什麼好說的。因為歷史書都是用記敘的表達方式記錄史實。我真正想說的,是看完這本書後對歷史的“感”。

“順應歷史發展的潮流”是很常見的一句話。我覺得,能推動社會的進步就是順應歷史發展的潮流。例如:張騫出使西域,隋文帝統一南北,玄奘西遊…都在不同方面不同程度的推動了社會的進步。

今天,習主席的"一帶一路"戰略構想的提出與實施,提高了中國在國際上的影響力,促進了中國同沿線國家的友誼,實現互利共贏。也正是"順應歷史發展的潮流"。

談過歷代偉人的做為,那我們又該如何呢?人為點,縱橫阡陌為線,才構成了點線交織的歷史畫卷。所以比起偉人的作為,我們的責任才更重要。歷史是一個厚重的話題,但我們要做的,就在點滴。就如同清晨的露水,一片葉子上可能不多,但每片葉子加起來,就會發出陣陣清香。

從現在,文明守信,遵紀守法。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儘自己所能的幫助他人。為歷史擔一份責任!

歷史是最好的老師,它默默無語,卻勝過千言。她的魅力,使人們多一份責任,也為人們添上了絢麗的色彩!

體驗讀書之趣 篇7

國一作文 ,818字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是“飢餓者的麵包”,是“全世界的營養品”,書籍同時也是文化的載體。

——題記

小時候,我特別厭惡讀書,感覺讀書特別乏味、無趣。直到有一天,我無意間讀到了《孫權勸學》這一則故事,我漸漸戀上了讀書,竟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我發現:只有書,才是我的精神家園;只有書,才可以充實我的人生價值。

我愛讀書,無論詩歌、散文、小說都愛。每當我得到一本書時,我就會視如珍寶,愛不釋手。在讀書的過程中,我體驗到了無限的樂趣。

詩歌之美,韻味悠長

橫看側看,峰嶺各異,遠看近看,高低不同,蘇軾“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飛來峰上,千尋寶塔,雞鳴初聞,旭日漸升,王安石“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楊花落盡,子規鳴啼,長途跋涉過五溪,李白“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讀詩歌,意在音樂之美,韻味悠長。

小說之美,婉轉悠揚

小說中有曲折離奇的故事情節,有意想不到的人物描寫,有出乎意料的故事結局。讀小說,我會為有情人終成眷屬而開心,也會為好心人死於非命而傷心。會為《紅樓夢》中賈寶玉情不由衷愛不由己而感到悲哀,也會為《西遊記》中孫悟空有勇有謀救出唐僧而高興,更會為《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的才幹和謀略而敬佩。

散文之美,激情洋溢

讀散文,有形散而神不亂的真諦。語句時而婉轉,時而起伏。讀朱自清的《匆匆》,我知道時光悄然逝去,不可觸及,一去不復返,所以我要珍惜時間,把握每一分鐘。讀魯迅的《朝花夕拾》,我深深體會到舊社會黑暗剝削勢力的強大。散文就像一首激情洋溢的曲子,溫柔婉轉,跌宕起伏。

清晨時分,手持一卷愛書,書伴著我,在智慧的海洋裡遨遊,在知識的寶庫裡探尋。現在,我體驗到了別樣的讀書之趣。

媒體應有所怕 篇8

國三作文 ,652字

當今出現了很多假新聞炒作事件,最終都以媒體道歉來收尾。媒體應怕道德法律,應怕人們得知真相後的批判。

怕,讓人行為規範。在這個充滿道德法律的社會上,怕讓我們知道正確做法。學生怕違反校規,因而見到老師後問好,尊重師長。同樣一些媒體怕遭到批判而報道的都是真實的。他們能遵守紀律是因為他們有所怕。然而,我們不會忘記那些瞎炒作的媒體,明星的,商業的,環境的,正因為他們怕沒關注度,才這樣做。可你們應怕是你們的行為規範。

怕,提高人的道德。正如譚木匠,因發現有一批幾千把的檀木梳有害蟲,用一把沖天大火燒燬了那不合格的檀木梳,嚴重虧本。正因為怕沒有道德,所以這樣做讓人敬佩。但我們不會忘記做假新聞的媒體。深圳最美女孩事件:一個女孩認真地喂一個乞討的老人。然而讓大眾失望、憤怒的是,這是一場被媒體精心策劃的炒作,媒體的記者因不怕人們找到他,所以違背了道德,讓人們相信不了媒體。

怕,可以對當今社會帶來好的影響。我們不會忘記那些給社會帶來不安,讓民心恐慌的媒體。他們到處傳播假訊息,什麼雞肉又有新的物質而不能吃,什麼馬航MH370航班被找回,什麼有新型流感正在迅速傳播無人管。這些看似真實的新聞讓不知真相的人們驚慌,有人還懷疑起政府。

但你不知道,你越行為不規範,人們越不關注你?但你不知道,你越沒道德,人們越不相信你?但你不知道,你越讓社會恐慌,人們越團結起來打敗你。

媒體,你不怕你的行為、道德和影響是多麼不好,是因你怕沒人關注,但你這樣真的是對的嗎?真的有人關注你嗎?你應怕的就是你不怕的,在社會上的人更是如此。

細細體味讀書樂 篇9

國小五年級作文 ,666字

讀書是一劑良藥,可以醫治心靈的愚昧;讀書是一把樂器,可以陶冶人們的情操;讀書是一泉清水,可以滋潤乾涸的心田。

古人云:“一日無書,百事荒蕪。”讀書是一種生活,他每天穿行在我們中間,給我們快樂,讓我們生活充實。

讀好書猶如與智者交流,讓自己不再虛度光陰。當讀到魯迅筆下的《阿長與山海經》時,我似乎體會到魯迅抱怨長媽媽害死隱鼠的憤然,感受到了魯迅欣喜若狂地接過長媽媽買的《三海經》時的激動與驚訝!當讀到老舍筆下的《駱駝祥子》中,內心滿是對祥子悲慘命運的惋惜及對當時社會黑暗與腐朽的痛恨。當讀到儒勒·凡爾納筆下的《海底兩萬裡》時,驚歎到海底世界的新奇與浪漫。書彷彿在我與作者的心靈架起了一道橋樑。

某天,陽光明媚,微風和煦,是一個讀書的好日子。我一溜煙跑到圖書館,林立的圖書傳來了淡淡的墨香。我迫不及待地抱起一本《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一目十行地讀起來,手指和眼睛配合得十分默契,在這裡我彷彿與保爾·柯察金一起在湖水邊釣魚、嬉戲,突然遇到了手抱書本的茱莉亞,我跑上前向她打招呼,彷彿我已身臨其境。回過神來,恰好看到我們的語文老師,我像一隻小鳥看見獵人一樣驚慌,老師慢慢走過來,同我交談了保爾的一些故事和自己的見解,剛開始我有點拘束,但看到老師慈祥的面孔,我放下心來,與老師痛快地交談了一番。是讀書,讓我和老師成為朋友,一同遨遊知識的海洋。

讀書猶如花朵中的蜜,香遠益清;讀書猶如森林中的樹,養眼潤心;讀書猶如名師中的畫,耐人尋味。讀書的快樂得細細體味,就像花中的香,淡淡的,卻綿長久遠。

新媒體開啟新時代 篇10

國一作文 ,906字

新媒體是21世紀新出現的事物,新時代的出現,往往能伴隨著新事物的出現。因此,當今時代,新媒體地位逐漸上升,成為家喻戶曉老小皆用的工具。對此,我們不能只看到它負面帶來的影響,更多的,應該看到新媒體下好的一面。

何為新媒體?新媒體是現代人用來傳播資訊的手段,例如電腦,電視,手機,廣播。新媒體產生的本意是好的,純潔的,因此,新媒體應該傳播一些正面的、正能量的東西,我不是說當下的新媒體傳播的都是醜陋的、虛假的東西,因為新事物的出現,至今為人所用的,大多都利大於弊,若一味地看那些虛偽的無聊的東西,那麼新媒體如何能夠傳播正能量,將正確的資訊傳遞給人民呢?

八達嶺老虎咬人事件,可以看出人們對新媒體平臺中思考評論的豐富性;各種慈善組織和捐款基金會通過新媒體進行,可以體現人們對價值觀的統一及新媒體下的便捷。這樣一件件的事情中,新媒體都在當今這個時代起到非常大的決定性的作用。這樣的新媒體,才有活的靈魂,照亮本性中最純潔的面貌,並釋放出無窮的意味。

我們在使用新媒體時要特別注重趨利避害。任意的事物都有其兩面性,新媒體也不例外。對此,新媒體就更應該展示一些體現人類普遍價值的內容。那些流傳千百年來的價值觀,就最能體現其價值。比如:秦國統一中國,我們既要看到秦國統一後對後世的影響巨大,又要回歸當時,站在老百姓的角度上體會當時的民不聊生,但是我們還是要多多看到它的好一面,畢竟它的影響是世界性歷史性的。

同樣,今天我們應該平等地去對待新媒體。傳播速度快的特點已然成為它最大的優點及缺點了,言論的自由同時也促進了新媒體的使用。假如就從此放棄新媒體,將廣大民眾的訊息封鎖起來,我們無法想象這會是一個怎樣的社會。人們縱然有言論自由,但猜疑猜想會讓人們脫離實際,此時,能夠最快最有效的來解決這個問題只有新媒體,就是說新媒體在當下只能被延續,不能被阻斷,這種假設是不存在的。

因此,就在這個時代,新媒體開啟了新時代。如何讓新媒體啟動世界已成為當今時代的焦點。總之,要讓新媒體引領這個時代,就要使人們對新媒體有跟高的文化價值追求,引導人們的思想,傳遞正能量,同時,要向人們展示出新時代的人類還具有的優秀精神品質、價值趨向和精神趣味。

體驗讀書之樂 篇11

國二作文 ,650字

古語有云:“外物之味,久則可厭;讀書之味,愈久愈深。”讀的書越多,其中的樂趣也就越來越多了。

閒暇之時,捧一本書,坐在一個光線正好的地方,沉浸在書裡一整個下午,這可謂是一件妙事。讀書的滋味,不同於做其它事,只有單一的體會,在書中,隨著作者的筆墨,由淺入深,跟著書中的人物,看遍大千世界,一喜一悲,也隨其變化。笑著笑著,也許就會因書中的某個情節落淚,心情煩悶時,也許會因為書中某個有趣的情節笑出聲來,這讀書的滋味,可以說是豐富多彩。

而在書中,不只是有牽動讀書者情緒的故事情節,也有不同的精彩,同時,也可以學到不同的知識。讀一些名人的傳記,從他們一生中所經歷的故事中可以學到對自己有益的人生道理;讀一本像《西遊記》那樣的神話傳說,又可以學習作者寫人敘事的方法;讀一本詩集,又可以受到那些優美詩詞的薰陶,感受文人墨客的風采。讀一本書,讀一本好書,其樂無窮。

在《名人傳》中,我為三位偉人的故事感到震撼,為他們的坎坷經歷感到無比敬佩;在《西遊記》中,我跟隨師徒四人一路西行,見識到了吳承恩筆下的精彩世界;在《朝花夕拾》中,我從魯迅先生的故事中體會到了那個年代生活的水深火熱;在《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我欽佩保爾的堅強勇敢,嫉惡如仇……這一切,都是我從書中領會到的,它帶給了我太多太多,感謝書籍的力量,感謝讀書的樂趣。

讀一本書,讀一本好書,其中滋味,無窮無盡,體驗讀書之樂,領會文字的風采,用書豐富自己的知識,用書填充自己的生活,用書豐富自己的內心!

月河灣的安安讀後感 篇12

讀後感 ,708字

善意的謊言

一本書的故事,叫人淚流滿面;一本書的謊言,叫人終生難忘;一本書的名字,叫《月河灣的安安》。

《月河灣的安安》主要講了安安在黃河邊的月河灣小鎮生活的一串串悲歡離合的趣事,其中最讓我感動的是安安因為個頭太小而自卑的事。

這件事是這樣的:安安本來並沒有為個子矮小而煩惱,哪怕遇見比自己高半個頭的秀艾也沒有絲毫羞愧之心,直到有一天,一位親戚忍不住說出了這件事,她和她的家人才開始重視起來。她為了長高,每天堅持鍛鍊、從不挑食;她的家人為了讓她長高,不惜請專科醫生給她看病,還給她買來一些補品。但幾個星期後仍未見效,搞得她飯吃不飽、覺睡不著,整個人陷入極度自卑中,她的家人更是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最讓我感動的是,焦急的奶奶為了不讓安安喪失信心,不惜撒了個謊:把安安在鏡子上畫的那條線畫矮一些。

看到這裡時,我不禁想起了以前聽過的一個故事:一對母子在乘坐纜車時,纜車開到一半壞了,停了下來,孩子看見遠處滿頭大汗的工作人員,問媽媽:“媽媽,發生了什麼事?”媽媽也有些害怕,卻冷靜地說:“孩子,叔叔阿姨是想讓咱們多看會風景。”

每次媽媽開家長會,由於我良好的學習成績,媽媽受到的都是老師的稱讚和其他家長的崇拜,但開完之後,她回到家裡還是讓我改正我的缺點,她把外人的甜言蜜語改成了數落我的話,只為了不讓我驕傲自大,撒了個天大的謊言。想到這,我頓時感觸頗多:是啊,這就是善意的謊言,它雖然充滿虛偽,卻飽含真情;它雖然像一把鋒利的尖刀,實則卻是一股暖流。聽了這句“謊言”,我剎那間覺得這是黑暗中的一縷金光,迷宮裡的一處出口。它像一束光,照亮了我的心田。

紙媒與新媒體 篇13

國二作文 ,921字

“聽說,書報亭要被拆了。”“嗯,是啊。那以後就沒法從那訂報了!”那天,我在小區門口,偶然聽到了兩位奶奶這樣的對話,看著正在被拆除的書報亭,不禁有些失落。

那個小小的書報亭啊,承載著我童年的回憶,雖然它只是幾片木板搭成的簡易小屋,門口掛著一塊破舊的牌子,上面寫看”書報亭”三個大字,顯得頗為簡陋,沒什麼檔次,但那卻是帶給我童年最多歡樂的地方。

小時候我經常捏幾枚硬幣跑到那兒,用稚嫩的童音讓阿姨給我一本漫畫——那是能讓我開心一整天的書。《哆啦A夢》、《大鬧天宮》、《柯南》……就是從那兒獲得的;長大後,從那兒買的《意林》、《讀者》也成了我寫作的好夥伴。放學後,我也會和其他幾個“學霸”在這兒看雜誌排遣一下壓力。

想不到它卻不復存在了!那幾天,我都迷茫地徘徊於街頭,企圖從那書報亭碎木片中尋找讀書的感覺。然而我內心更多的則是疑惑:難道紙質書真的要消亡了嗎?這個我第一次聽到後嗤之以鼻的說法,如今正想像一塊巨石壓在我的心頭。

“咦?一家新書店?這不是原來書報亭的地方嗎?”一個冬天的午後,我又經過以前書報亭的地方,卻驚喜地發現了這一幕。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我步入了新書店。

新書店寬敞明亮,空氣中散發著一股熟悉的紙墨的清香。我吸吸鼻子,好像自己又找到了歸宿一般。我走向櫃檯,先點了一杯咖啡,又從書架上隨手抽出了一本科普讀物,靠在書店門口棕黃色的沙發上。外面金黃的陽光灑在身上,暖暖的,紙上的文字好像瞬間變成了調皮的精靈,與我說悄悄話,我沉醉其中。

看書乏了,就捧起那尚有餘溫的咖啡杯,輕呷上一口,那咖啡濃郁的香氣霎那間在口中散開來。環顧四周,書店裡的人們都專心致志地讀著他們所喜愛的書。新書店的氣氛是那麼安靜與祥和,雖無書報亭歡騰的氣氛,但不管怎樣,它讓我重溫了的讀書的樂趣。

告別書報亭,迎來了新書店,告別時雖有些失望,但迎來新事物確是驚喜,那一紙墨香也是一種傳承,它們都包含這麼一種情感——翻開書頁有滋有味讀書的樂趣!我想,這也是紙媒的意義所在。

立體,畢加索,就是這樣——讀《畢加索》引發的思考 篇14

讀後感 ,934字

無論我在失意或是高興的時候,我總按照自己的愛好安排一切。

—畢加索

巴塞羅那,夜色正濃,夸特加茲酒館。

角落裡有一個年輕男人,抱著胳膊,面無表情地看著身邊一群人在興高采烈地談論著什麼。他身邊是一個年輕人,兩人默默坐著。突然,那個奇怪的男子站起身來從口袋裡掏出一支手槍,朝窗外開了一槍,整個酒館亂成一團。

“誰再敢說塞尚的壞話,我就讓他永遠閉上嘴!”說完便又面無表情地扔下所有不知所措的人走了,他那位同伴跟了上去。

他就是畢加索,那朋友是畢加索一生中最重要的人之一萨巴提斯。

說起畢加索,人們首先想到的是他的反法西斯作品《格爾尼卡》,然後是他誇張的繪畫方式:看起來畸形的人體,完全琢磨不透的佈局,那些所謂的樂師、吉他、美女似乎都是些胡亂堆砌的磚塊,腦子裡不禁出現一個又一個大問號:他是什麼意思?他想畫什麼?想表達什麼?可畢加索最討厭別人問他這些。他只是畫自己想畫的,沒什麼意思!

其實畢加索並不是一開始就這麼“怪異”的。他很小的時候就表現出了驚人的繪畫天賦。他的父親何塞希望兒子能有出息,便把他送往法國的學校學習。就這樣,畢加索以初級班的年齡進入了高階班。起初,他會根據所學內容和身為畫家父親的引導畫一些“傳統”的畫。並且在一次考試中,他用極其簡單卻又與大家都不同的方式畫出了他的模特。然而這時,他的繪畫風格開始出現變化,之前的油畫風格漸漸退出他的畫布,取而代之的是人們“簡直無法接受與詮釋”的畫。人們試圖讓他回到正軌,但他執意走自己的路。於是,他開始接受人們無謂的批判,與此同時結識了許多朋友,而他們給畢加索帶來的不僅僅是友情,對畢加索畫風的影響也不容小視。

畢加索終其一生,名譽滿滿,可他的生活並不是一路歡歌,膝下子女因各種原因相繼自殺,最後只有三個子女尚在人間。

與凡高的命運多舛相比,畢加索藝術人生可謂是登峰造極,輝煌之極,並且成為世界q傑克遜,如同千萬個活出自己的智者,畢加索也活得無愧於自己。

活出真實的自己是一種現代人缺乏的生活態度。不聽信別人對自己的貶低,不管別人怎麼看自己,不違心,不虛偽,為自己而活,活出個自己。

畢加索畫的不是立體畫,而是他自己的立體人生。

立體,畢加索,活給自己看,就是這樣!

“只求瞭解和認識而已”——讀《看見》有感 篇15

讀後感 ,1174字

在《看見》中,柴靜在序言中寫道“‘人’常常被有意無意忽略,被無知和偏見遮蔽,被概念化,被模式化,這些思維,就埋藏在無意識之下。”“想要‘看見’,就要從矇昧中睜開眼來。”直到反覆翻閱這本書特別是第十一章才能較清晰地明白這句話的含義。

第十一章講述採訪一位在熱傳視訊中笑著把貓踩死的女主人公與拍攝者的故事。再讀故事發展的背景時,我如眾位網友一樣,為小動物生命的失去感到憤怒與痛恨那個踩貓的女人。我並沒有養寵物或與小動物有深切的感情,但是當想像有這麼一個無力反抗的小生命被殘暴的人類剝奪就感到心痛。我希望惡人有惡報。最讓我難以接受的是視訊女主人公的職業是我心中的“白衣天使”—護士,而拍攝者是我認為應去揭示真相與罪惡的記者,我接受不了這種反差。

作者與同事來到視訊拍攝地。隨著故事的推進,我瞭解到拍攝者是為了比自己一個月工資還高的收益去違背自己的善心拍下視訊;視訊原發布站的負責人解釋它的網站只是提供一個平臺給戀足者交換關於足部的視訊,而踩踏小動物的視訊是一個極端的分支存在;女主人公的公開通道歉:“我不需要大家的同情,只求你們的一份理解,有誰理解一個離異女人內心地猶豫和對生活的煩悶?正是這份壓抑和煩悶,使我對生活喪失信心,只是發洩無辜小動物的身上,成為不光彩的角色……”

當世事慢慢被撥開因憤怒而帶來的塵土時,我忽然懂得真實的人性有無限的可能。我現在有些同情這個抑鬱的離異女人,但我不認為它可以把殘忍地踩貓的責任推卸在自己脆弱的心理。我同情這個女人,甚至理解她的苦楚,但我選擇不原諒她的行為。我仍然希望做錯事的人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不同的是,我現在的選擇是基於我能較清晰地看到事件本來的面貌、不帶偏見做出的。

但在生活中,很多報道與調查,都是站在高尚的角度去同情表面弱勢的一方,我們通過閱讀報道並不能客觀地認識事件的面貌。甚至,我們很容易被這種模式影響。在讀報道時,我們對弱者感到心酸同情,譴責相對的強者,為自己關注所謂的弱勢群體簡單地被感動到一塌糊塗。有些人還以為自己就是站在道德的高地,同情弱者就是高尚的。他們用惡毒的話語攻擊與自己見解不同的人,哪怕那個人只是對相對弱勢的一方中某些被忽略的細節提出疑問。柴靜寫的序言“人常常被偏見遮蔽,被概念化,被模式化……”

爸爸從小就和我說不要人云亦云。爸爸是想要我不要不經思考不經判斷就對聽到的聲音看到的文字表達觀點。想不人云亦云就要從矇昧中睜開雙眼,從所謂強硬的“政治正確”的狂叫中重託出來,我知道這會是一個痛苦的過程,因為這個成長需要我承認我過去的無知、愚昧,更要在瞭解事件時暫且放下自己對事件第一印象以免情感阻礙自己判斷的能力。

我依然迷惑於善與惡的界線,這種界線也許需要一生去尋找。但此時我希望我能先睜開雙眼客觀認識事物原來的面貌,若像第十一章題目中“只求瞭解與認識而已”也是我的幸運!

讀書讓我增長知識 篇16

國小五年級作文 ,566字

詩聖杜甫說過:“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書是人類思想的寶庫,是人類知識的總統,是人類積累智慧之長明燈。書籍是我生活中的最大樂趣,是我的精神糧食。博覽群書讓我增長見識,我愛讀書!

記得在小的時候,我是個好動的孩子,總是定不下心來,媽媽總是和我看故事書,講各種各樣的故事給我聽,耳濡目染,我漸漸地愛上看書。在書中,我彷彿沉浸在一個多姿多彩的童話世界,那裡有善良的小兔,也有狡猾的狐狸,有膽怯的小松鼠,也有凶狠的老虎,我為書中東躲西藏的小狗感到擔憂,默默祈禱小狗不被老虎抓住;我也為慈愛鹿媽媽感到開心,它們一家是多麼溫馨、幸福!真希望他們以後能安穩平淡地生活下去。書,真是一個奇妙的世界,我愛讀書!我經常獨自一人躲在房間裡靜靜地看書,書是百看不厭的,每一次的閱讀都會有所收穫。

現在的我,喜歡看外國名著,在作家的筆下,世界是五彩繽紛的,我彷彿也隨著作者,來到古老的布拉格,感受當地的風土人情,欣賞著美麗的景色,瞭解那裡的地域特色,品嚐著特別的食物,與作者一起流浪。在書中,我十分快樂,不知不覺中,我也增長了見識,學到很多知識,書成為了我的良師益友,書是我的老師。讀書提高了我的寫作水平,俗話說:“書藉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讀書,是我生活中的營養劑。我愛讀書!

我相信,知識改變命運,命運就掌握於我的手中,我們要趁年少,多讀書,學多點知識!

星河彼方——讀劉慈欣《三體》有感 篇17

高一作文 ,1004字

在我讀《三體》之前,就曾多次聽聞過她的名字,在網路上,雜誌裡,甚至是在與同伴們的交談中,我是在經不起這來自四面八方的“推薦”,前一陣子,又恰好遇上了一個打折的機會,便買下來了一套。

《三體》中的每一個文字,彷彿都蘊含著神奇的魔力,把每一位有幸讀到她的人都深深地吸引住,鎖在小說中描述的那個奇幻的未來世界中。

小說講述的,是在四光年外一個叫“三體”文明為了躲避自己星球面臨著的危機,而對地球進行侵略,人類為了使自己的文明延續下去,向三體文明的侵略做出了反抗,鬥爭。

讀《三體》後,我發現之前自己對這個宇宙,這個世界的理解是如此的狹隘,我對這個宇宙的想法在這個龐大的世界觀中顯得是多麼的渺小,小說中一個強大的文明毀滅一個弱小的文明,完全不費吹灰之力,甚至與我們平日喝水吃飯一樣平常。看完後,我甚至有一種就此投身科協研究,加快人類文明發展速度的衝動,但這與我一直為之努力的目標相差甚遠,所以這個念頭很快就被我無奈地打消了。

在三體系列中,最讓人印象深刻的角色莫過於第二部的男主角,羅輯,面對三體文明的監視,他不慌不亂,從一個玩世不恭的人蛻變為一位穩重的“面壁者”在絕望中發現希望,製造出一系列假象,欺騙了三體文明,也欺騙了全人類,以至於在後來救下了人類文明之後,仍被人們所恐懼,害怕,被加上了各種各樣的罪名,但他無視他人的目光,堅守著自己的職責,時刻威脅著四光年外的強大文明。

文章的敘述從科學家王淼受到神祕的“幽靈倒計時”的困擾開始,到三體世界被人類世界所知曉,再到人類開始對三體侵略的反抗,劇情層層深入,讓讀者能產生一種“自己也是小說人物之一,與人類一起發現了三體世界”的錯覺,代入感之強,著實讓人感嘆。

文章讓我有所感嘆的不只是其曲折的劇情與其天馬行空的想象,更有就是作者劉慈欣對科學的嚴謹性與落筆的精打細算。

在描述未來的科幻小說中,偶爾會出現想象太過離譜,太過不切實際,但這在《三體》中並沒有明顯的體現,因為大劉(讀者們對作者劉慈欣的稱呼)在小說開篇,便設下“人類科技已經被三體科技的強大力量鎖死”的死結,使自己的小說由始至終都圍繞著人類目前已經掌握了的技術或是已經提出了的設想及理論,讓整部小說更真實,更能使讀者代入到小說的故事中,這,使我不得不佩服大劉對小說內容的嚴謹。

真心希望大家也能細細地讀一讀這本由劉慈欣先生所著,代表著中國科幻小說最高傑作的作品:《三體》,與我一同體驗這小說中龐大的宇宙觀。

時間的聲音——讀《陸犯焉識》有感 篇18

讀後感 ,754字

有人說,時間是最偉大的事物,可以讓紅顏白髮,可以讓英雄遲暮,可以讓西風凋了碧樹;時間是最偉大的治療者,可以拂去那些你曾以為捨不得,放不下,忘不掉的事物。

然而,時間最偉大是能教你認清一切。也許你的雙眼會因歲月流逝而變得暗黃渾濁,甚至人影憧憧,但你的心靈,卻愈加明亮透徹,透過喧器與嘈雜,沉靜出的是真心與珍貴。

時間倒轉,黑白斑駁是嚴歌苓的《陸犯焉識》中的主人公—上海公子哥陸焉識,他博學多識,風流倜讜,情趣皆備。他在屬於他的時代裡,活的自我,活得晒脫。

當被強迫迎娶了一個妻子之後,他選擇離去,去追逐他那快意灑脫的時代。可他自我建造的小時代在大時代的滾滾車輪下,定會被碾壓得粉碎。他一下從巔峰跌落到了谷底,被踐踏、被遺忘、被放逐……時間被無限地拉長,放大,所有生命中的鎖碎都讓他猝不及防。

在時間拂過的湖面上,淺淺顯現出一張清秀的臉龐,不是他以往的鶯歌漫舞的紅顏知己,亦不是一同燈紅酒綠的朋友伴侶,而是那個一直在角落默默注視著他卻被他漠視的妻子,原來真正欣賞他,守護他的是那個願意在他風流後給他熱飯,煮醒酒湯的馮婉瑜。當時間幫他清掃乾淨心房後,他的生命不再孤寂,不再落寞,他用他的全部力量去爭取他和馮婉瑜最後的時光。

你聽,時間多麼無情啊!屬於你的時代,說結束就結束,可是,你又聽,時間多麼深情啊,在你最絕望的境地中,從過去的時間裡挖掘你不曾知道的寶藏。在時間的長河裡,只有看見和看不見,聽見與聽不見,沒有過去與現在。而人往往被糊塗增長的年齡所矇蔽,聽不見生命真正發生的聲音。

多虧有了時間,才能洗淨身上的骯髒與血汙,多虧有了時間,我們才能看到那個洗盡鉛華後的高貴靈魂所散發出的迷人光芒。而那些狹隘,險惡卑鄙的身軀,早早被埋葬在荒野裡,無人收屍。

向時間鞠躬,做他真誠的崇拜者。

聽時間的聲音……

讀《三體》有感 篇19

讀後感 ,1503字

在暑假裡,我讀了《三體》這部科幻小說。作者是中國科幻小說的里程碑人物劉慈欣。

《三體》摘得了世界科幻的最高獎項—雨果獎。整個故事大氣恢巨集,天體物理知識與曲折的情節完美結合,看完讓人大呼過癮的同時,也會掩卷沉思。

當兩個世界用光年來表示距離時,我深深感到自己的渺小。一切的一切,都只是樹葉上一顆晶瑩的露珠,轉瞬即逝,都是微不足道的。

除了曲折的劇情,小說中對人性的討論更加引人入勝。

當地球ETO的精神領袖葉文傑向地球那個遙遠的、未知的陌生世界發出電磁波,讓三體文明來取代地球文明時,她對人類或說是人性的絕望在我的腦中久久揮之不去。身為大學教授的父親在文化大革命中被紅衛兵活活批鬥而死,不肯低頭成為了紅衛兵拼命武鬥的理由。自己在生產建設兵團看見大興安嶺的數目被身邊的一個個團員鋸倒,自以為找到知音卻被背叛入獄……他所遭受的這些重創我沒有經歷過,更無法去想象。經歷了這些事情,他終於在一個血色清晨背叛了人類。單純並不困難,困難的是你經歷了許多事,還能保持單純。

文中有一句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瘋狂面前,理智顯得是軟弱無力的。很多人本是十分理性的,但在瘋狂面前都選擇了放棄,但羅輯沒有。他本是一名譁眾取寵的大學教授,卻在聯合國大會上被選為面壁者。頂著巨大的壓力,運用自己的智慧,他終於悟出了黑暗森林理論,建立了黑暗森林威懾,用這種幾乎是同歸於盡的方法成功威懾住了三體入侵者,維護了人類的尊嚴,是地球避免受到三體人的侵佔。之後又作為地球的“執劍人”保護地球五十一年,幾乎是被奉為神靈,卻在最後被控訴多年前隊黑暗森林威懾進行的實驗毀滅了一顆恆星,毀滅了一個文明。我不由得感嘆人性的善變。當別人需要你時,可能會盡其全力去奉承你,對你客客氣氣,當你失去了作用時,你就成了一顆沒用的棋子。另外,羅輯在這裡被控訴毀滅了一個文明,那麼,我們是否有權利去剝奪一個生命呢?生命是不可侵犯的,尊重和愛護生命是一個文明或一個有良知的人的道德底線。

人類之所以能延續到今天,不僅是因為科技的發展,還有愛。愛就是人的人性,這點在主角程心身上得到了充分的體現。他的兩次抉擇:不暴露三體文明的位置與讓星環城想太陽系聯邦政府和太陽系聯合艦隊投降,都是她的人性的體現。

然而,她的選擇,一次讓人類面臨被三體文明侵佔的的危險,另一次讓人類失去製造光速飛船,躲避黑暗森林打擊的機會。看起來是出於人性的選擇卻導致了悲劇的結果,是不是他的選擇錯了呢?我想不是,人沒有任何選擇是正確的,因為你永遠無法知道另一個選擇是否正確。

“弱小和無知不是生存的障礙,傲慢才是。”文中的這句話十分經典,沒錯。在末日戰役中,太陽系聯邦三個艦隊5000多艘恆星級戰艦,為了展示所謂人類的尊嚴與力量,全部出動去攔截三體文明一個小小的探測器,這就像是高射炮打蚊子一樣,小題大做。可正是人類的傲慢與對三體文明的輕視,試5000多艘星際戰艦被一個大小不如三體艦隊十分之一大小的探測器毀滅,而且還是採用人類海戰最古老的方式—撞。人類因為傲慢而失去了太陽系防禦的全部力量。驕傲是最可怕的陷阱,而這個陷阱往往是自己挖下的。在我們的學習與生活中,對好成績的自滿,對誇獎的驕傲,有時會使人摔一個大跤。謙虛而不是自我是最好的姿態。

《三體》中還有許多經典而富有哲理的話。“給歲月以文明,而不是給文明以歲月。”“沒有永恆的敵人或同志,只有永恆的責任。”“死亡是唯一一座永遠亮著的燈塔,不管你向哪裡航行,最終都得轉向它指引的方向。一切都會逝去,只有死神永生。”

讀一讀《三體》,不僅是一波三折的情節,其中蘊含的哲理與對人性的思考,感受其中深深地韻味,你一定會被吸引的。

做人要言而有信——讀《弟子規》心得體會 篇20

讀弟子規心得體會60 ,677字

《弟子規》是依據孔子的教誨而編成的生活規範。在我看來,《信》可稱得上是本書的精華所在了。

何為信?顧名思義,誠信,即誠實守信。

“凡出言,信為先。詐與妄,奚可焉?”古人云:“人無信則不立。”這讓我想起了家長從小就教育我們的故事—《狼來了》。故事中的小孩,因愛撒謊,喜歡玩弄大家。農民們在前兩次受騙之後,便不再相信那位小孩。以至第三次狼真的來了,羊慘遭被狼吞食的厄運。如此看來,不講誠信,是不可取的。

那麼,要如何才能做到擁有誠信呢?我想,這不外乎就是要堅實諾言。范仲淹在其老師陳先生病逝之際受到妥託,讓他把祖傳的冶金方法交給他的兒子。范仲淹堅守諾言,路上有人冒認而被范仲淹識破。三年之後,他反冶金方法親手交給了陳先生的兒子。

古人云:“誠者物之終始,不誠無物。是故君子誠之為貴。”莎士比亞曾經說過:“老老實實最能打動人心。”我們要相信,商鞅之所以能變法成功,是因為他取信於民。古代君王之所以能受到人民的愛戴,是因為他們遵守誠信。

“君子一言,駟馬難追。”義薄雲天的古人竟如此注重誠信,一諾千金不正是他們的寫照嗎?所以我們更要發揚誠實守信的美德。在自然和宿命面前,人是強大的,更是渺小的。我想說,人的強大與渺小,取決於信。一個人縱使再怎麼微不足道,但就遵守誠言這一方面而言,他的人格也是高尚的。反之,一個人縱使再怎麼有權威,但他不守誠信,他也終究會喪失這種權威,因而說到底,他也是渺小的。

誠信所彰顯出來的美德,不是光從外在就能看出來的,它是不留痕跡的,但它能在人的心裡留下一道深深的印記。正如一句話所言:“天空沒有翅膀的痕跡,但我已經飛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