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包容相關作文20篇

北京的包容 篇1

高二作文 ,956字

北京作為中國的首都,承擔著經濟、政治以及文化中心的作用,對待外來的人,對待不同的文化,北京都能兼收幷蓄,無時無刻不體現著北京的核心精神—包容。

北京的包容體現在建築之上。北京現代化建築與傳統建築相互映襯、彼此融合,構成富有魅力的北京。北京作為歷史古都,儲存著無數的皇家建築,以故宮、景山為代表的宮殿和園林無不體現著北京的古老。新中國以來,經濟快速發展,在CBD附近,大量的現代化建築開始湧現,現代化的交通也縱橫交錯。古代的故宮、景山與新生的鳥巢、水立方共同構築了北京的新型中軸線,富有象徵性和文化意義。北京的古老與現代建築交融在一起,既使北京保留了古老而又傳統的特色,又使北京能夠在新時代煥發出青春的魅力。

北京在對外來人口上也是十分包容的。北京的發展創造了無數的就業機會,大量的外來人口來到北京生存發展,北京以寬廣的胸襟容納了他們。北京的兩千多萬人口當中有三分之一是外來人口,他們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外來的民工,他們的生活可能與現代化都市有些不同,但是北京仍給了他們就業的機會,給了他們養家餬口的資本,並且寬容著他們的不良習慣,並漸漸感化著他們。對於那些追夢的年輕人,北京給予了他們圓夢的空間,在資金、政策、市場等方面給予了他們充分支援,使他們能夠盡展才華、自主創業,並逐漸吸納他們成為北京的一份子。北京對外來人口的包容,使北京的基礎建設更加完善,讓北京的體系更加豐富,也促進了北京的快速發展,使北京成為更加和諧、安定的社會。

北京的包容也體現在文化上。北京的文化首先是一種融會貫通,京劇的發展繁榮就是一個最好的體現。京劇結合了徽劇、漢調、崑曲、秦腔的幾大種類,並快速融合,形成了京劇,得到了空前的繁榮,讓京劇成為了中國戲劇的經典,成為雍容華貴、雅俗共賞的國劇。北京的文化更是異彩紛呈,在國家大劇院中既可以演出貝多芬交響樂、世界經典芭蕾舞劇,又可以演出秦腔、崑曲這樣的中國傳統戲曲。人們生活中聽到的西式鄉村、搖滾音樂以及帶有中國特色的中國風,都體現了多種文化的共同存在。北京對文化的包容,使北京人民的生活更加豐富,讓社會更加多元化,讓北京向國際化大都市更邁進一步。

越成熟的人越謙卑,越有底蘊的城市越包容。北京的包容恰恰說明了它的古老、成熟、大方和厚重。願北京成為一個胸懷更寬廣、內涵更豐富的城市。

北京的包容 篇2

高三作文 ,669字

北京,是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無數人嚮往著這裡,蜂擁而至,一個不大的城市甚至容納了幾千萬的人口,擁堵是日常生活中時有發生的,但北京用它獨有的包容,擁抱著生活在這裡所有的人。

北京的中心是天安門,這裡是歷史悠久的紫禁城的中心,從這裡俯瞰北京,在這條充滿前人智慧的中軸線上,四面的硃紅的圍牆將它包圍起來,包容著在其中的所有建築,在歷史的戰火中保護著它們,免遭其他的傷害。

北京有一種古老的傳統民居,是四合院。它四面合圍,生活在其中的人們合圍起來居住,像是被包在一起。紅色的瓦,灰色的磚與湛藍的天空交相輝映著,透露出一種從遠古而來的氣勢磅礴,與如今的天空融合在一起。生活在其中的人也感受到了四合院包容著他們,他們也像四合院一樣包容著其他人,北京的傳統建築就是這樣的包容。

生活在北京的人也獨具這樣一種包容的性格。上下學時蜂蛹的人群將人和人之間緊緊的擠壓在一起,人與人之間摩肩接踵,有時候難免發生一些小矛盾,但是遇到這種情況,往往當事人都是相視一笑表示理解,又透著一股無奈。他們用自己的包容影響著自己,也影響著周圍的人,將這種性格傳遞給所有人。北京的當地人僅佔所有人口的一小部分,絕大部分都是外來人口,走在公共場合都能聽到那些是來自五湖四海的人,但北京人與他們相談甚歡,有的還結交為好友,北京人包容著來自四面八方的朋友。

儘管北京擁有這樣包容的特質,但如今的背景早已和從前大不相同,由於人越來越多,環境越來越不堪重負,冬天的霧霾久久不能消散,人們生活著的環境變得越來越差,北京也因為它的包容而受著傷害,但它仍舊義無反顧地包容著在這裡的萬物。

北京的包容 篇3

高三作文 ,1004字

千年古城,現代中心;京腔悠悠,曲韻軒昂;醬香濃郁,鮮辣成一。這是包容的北京城,正用她寬大的胸懷,迎接四方文明與世界。

清脆而響亮的鴿哨在京城上空飛揚,喚醒了這座城市一天的開始。地鐵前門站,忙碌的人們擠上地鐵,一邊享受著高速交通的便捷,一邊欣賞著站內色彩繽紛的版畫與道路兩旁屋簷微翹的典型老北京樣式房屋。於是,無數個這樣匆忙而充實的早晨,在前門鼓樓與鏡面現代大廈的遙相守望中開始又結束。夜晚,鐘鼓樓完成了下午最後一聲鳴響,CBD裡湧出一個又一個來自五湖四海又懷揣夢想的年輕人,在這兼具現代化大廈與傳統典型建築的京城裡奔向自己的生活,而每日在這其中的穿梭,也就逐漸讓北京——這片包容得下格格不入傳統與現代文明的土地,在他們的心中烙下一個個印記,時刻眺望遠方,又不忘身邊的經典。

同一時刻,銅鍋中挑起的麵條倒入提前備好的大碗,撒上黃瓜絲、蘿蔔絲、花生碎,最為重要的是那一勺濃郁悠長的炸醬,拌勻,一聲“好了您嘞!”,上桌。夾起一根麵條,吸入口中,頓時一陣裹挾了黃豆、芝麻、五花肉三者神祕又厚實的味道伴著黃瓜與蘿蔔的清爽開啟了一天的生活。與此同時,後廚一陣刀光劍影,香菇、火腿、春筍片成薄片,切成細絲,整齊碼放,一齊放入蒸鍋中半個時辰後。一份帶著南方風情的扣三絲被呈上餐桌。相同的,在明明應該充滿了矛盾與不解的各路原材料和菜餚之間,像是有一匹絲帶,讓港式茶點、廣式乳鴿、蘇式船點、川式麻辣在北京這片地域上不期而遇,卻又兼和相處,演繹著一日三餐裡不同的風情,詮釋了“和諧”與“包容”。

這是包容的北京城,在經歷了上千年的歷史變遷中擁有了對外來文化的接納以及自身文化的自信,因此星巴克和北冰洋汽水可以共處同一條南鑼鼓巷。它是無法複製的,因為只有經歷過如此多興盛、衰敗、屈辱、覺醒才會誕生出這偉大的,我們稱之為包容哺育四方文化的搖籃。在這過程中,儘管一定會遭受阻力與憂愁,但是相信,這片包容的沃土能夠在每日響起的鐘聲、升起的炊煙、不大相同的吆喝聲中昇華然後凝成一片最美的結晶。

“這是劇變的時代,人們必須帶著文化一同前進。”尼爾波茲曼說過。也正因為有了北京城這樣一個包容的地方,讓無數遊子與文化得以在這裡邂逅,體驗“和而不同”後的蛻變與傳承。

這是北京的包容,也是世界的北京。

北京的秋天 篇4

寫景作文 ,564字

提起秋天,人們腦海中一閃而過的的詞彙往往是“金黃色”、“碩果累累”、“秋高氣爽”……然而在我的眼中,北京的秋天卻要用這樣的詞語來形容……

北京秋天的氣溫是最調皮的了。李清照有詩云“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這句詩很貼切地形容了北京秋天的溫度。在持續很長時間的酷暑之後,北京就進入了秋天,白天的時候,溫度還是會比較高,到了日落西山,夜幕來臨之後,氣溫就會驟然下降。於是大街上、校園裡,就會有不少縮著脖子匆忙行走的人,若是稍不注意,頑固的病毒和細菌就會入侵人體,導致機體患病。

北京秋天的空氣同樣也不是那麼叫人省心,因為太乾燥。北京的秋天不像南方的秋天那樣溫婉而細膩,相反,你會感覺到北京的秋天充滿了陽剛之氣。之所以說它陽剛,一則,在於它很少“流淚”,是的,北京的秋天似乎很吝惜雨水,所以才會很少下雨,這也是空氣乾燥的一個原因;二則在於它太不安分—北京的秋風太熱愛運動,也許是忍了一個漫長的夏季沒有放肆運動的機會,於是每當到了秋天,它就總是到處跑,或許是想去擁抱大自然,也或許是想證明自己的存在,這也是空氣乾燥的第二個原因。

北京的秋天沒有“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的愜意,沒有“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的憂傷,也沒有“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和諧,它是調皮的、陽剛的、鬧騰的,但無論哪一點,都討人喜歡。

愛的包容 篇5

高二作文 ,43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