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武生日原文賞析
自從都邑語,已伴老夫名。
詩是吾家事,人傳世上情。
熟精文選理,休覓綵衣輕。
凋瘵筵初秩,欹斜坐不成。
流霞分片片,涓滴就徐傾。
譯文
譯文
何時可見小子誕生,高秋的今天正是呱呱墜地時。
自從我寫過懷念你的詩,伴著我的名子你也被人知道。
詩是我家祖輩相傳的事業,而人們以為這只是世間尋常的父子情。
你要熟精《文選》,以紹家學,不要效仿老菜子年老還以綵衣娛親。
病中為你的生日開筵,側著身子斜靠在椅子上,慢慢倒酒以細飲。
註釋
小子:指杜甫的兒子杜宗武,小名驥子。
見(xiàn):出生。
高秋:八九月份。宋子侯詩:“高秋八九月。”
都邑語:《大戴禮》:百里而有都邑。此處指在成都寫的詩。宗武是作者幼子,乳名驥子,作者多次寫詩稱讚他。如《遣興》:“驥子好男兒,前年學語時,問知人客姓,誦得老夫詩。”
老夫:杜甫自謂。
詩是吾家事:杜甫祖父杜審言,以詩知名於世,為“文章四友”之一。杜甫認為詩為自己的家學,故云。
人傳世上情:承上句,意為詩是杜家祖輩以為的事業,人們會以為我在成都給你寫詩這只是世間尋常的父子情。
文選:指《文選》,南朝梁蕭統所編先秦至樑的詩文總集。集古人文詞詩賦凡三十卷,是我國最早的一部文學總集。
休覓綵衣輕:這句是說不必像老菜子身穿綵衣在雙親身邊嬉戲。《列女傳》載,老菜子行年七十,著五色彩衣,以娛雙親。
凋瘵(zhài):老病。
筵(yán)初秩(zhì):生日之筵剛排好。又解:十歲為一秩,初秩即第一個十年,此時宗武十三歲,此處為約指。
欹(qī)斜:傾斜,歪斜。杜甫衰弱多病,筵席間不能端坐,故云“欹斜”。
流霞:傳說中的仙酒。形容美酒。流霞亦指浮動的彩雲,聯想到仙人餐霞,故云“分片片”。奇思妙想,用法奇特。
涓滴:一滴滴。
徐傾:慢慢地飲酒。杜甫因病,不能多飲酒,故云。
創作背景
寶應元年(762年)秋作。時杜甫送嚴武至綿州,時宗武留在成都,這首詩是勖勉宗武的,寫作時間,一說杜甫當時送嚴武還朝到綿州,碰上西川兵馬使徐知道亂入梓州,而宗武在成都,因思念而作。一說此詩作於離開成都以後,是面命而不是遙寄,兩說都可供參考。
參考資料:
1、張忠綱選注,杜甫詩選 插圖版,中華書局,2009.08,第171頁
鑑賞
宗武是詩人的幼子,詩人曾多次提到並稱贊他,在《憶幼子》詩中說:“驥子春猶隔,鶯歌暖正繁。別離驚節換,聰慧與誰論。”在《遣興》中說:“驥子好男兒,前年學語時:問知人客姓,誦得老夫詩。”說明宗武聰慧有才,可惜沒有詩傳下來。杜甫死後,是由宗武的兒子嗣業安葬的,並請元稹作墓誌銘,人稱不墜家聲。
首句的意思是:何時看到小子的誕生,高秋的今天正是呱呱墜地之時,點名宗武生日的時間。次句“自從都邑語,已伴老夫名。”回想昔日寫詩讚宗武懂事乖巧,宗武也隨著詩文的傳播而被人熟知,字裡行間透著些許自豪。“詩是吾家事,人傳世上情。”杜甫的遠祖杜恕、杜預是漢、晉時的名臣名儒,祖父杜審言更是初唐著名詩人,詩人自己更是以詩著稱於世,故勖勉宗武:詩是我家祖輩相傳的事業,要繼承和發揚,不僅是一般的世間親情而已。“熟精文選理,休覓綵衣輕”。杜甫自己得力於《文選》,所以勉勵兒子熟讀精研,繼承父志,不要像古代的老萊子,七十歲時穿著綵衣在父母面前嬉戲,以娛樂父母。最後兩句說自己以衰病之軀,還在為小兒子的生日開筵祝賀一番,父子深情,躍然紙上,字裡行間也透出些許悲涼,適逢亂世,國破家離,不知何時才能相見,即使分隔兩地,拖著病體也要為兒子擺生日宴席,寫詩勉勵宗武,此情可嘆。
參考資料:
1、喻嶽衡編著,歷代名人家訓,嶽麓書社,2002年03月第2版,第101頁創作背景
寶應元年(762年)秋作。時杜甫送嚴武至綿州,時宗武留在成都,這首詩是勖勉宗武的,寫作時間,一說杜甫當時送嚴武還朝到綿州,碰上西川兵馬使徐知道亂入梓州,而宗武在成都,因思念而作。一說此詩作於離開成都以後,是面命而不是遙寄,兩說都可供參考。
參考資料:
1、張忠綱選注,杜甫詩選 插圖版,中華書局,2009.08,第171頁
鑑賞
宗武是詩人的幼子,詩人曾多次提到並稱贊他,在《憶幼子》詩中說:“驥子春猶隔,鶯歌暖正繁。別離驚節換,聰慧與誰論。”在《遣興》中說:“驥子好男兒,前年學語時:問知人客姓,誦得老夫詩。”說明宗武聰慧有才,可惜沒有詩傳下來。杜甫死後,是由宗武的兒子嗣業安葬的,並請元稹作墓誌銘,人稱不墜家聲。
首句的意思是:何時看到小子的誕生,高秋的今天正是呱呱墜地之時,點名宗武生日的時間。次句“自從都邑語,已伴老夫名。”回想昔日寫詩讚宗武懂事乖巧,宗武也隨著詩文的傳播而被人熟知,字裡行間透著些許自豪。“詩是吾家事,人傳世上情。”杜甫的遠祖杜恕、杜預是漢、晉時的名臣名儒,祖父杜審言更是初唐著名詩人,詩人自己更是以詩著稱於世,故勖勉宗武:詩是我家祖輩相傳的事業,要繼承和發揚,不僅是一般的世間親情而已。“熟精文選理,休覓綵衣輕”。杜甫自己得力於《文選》,所以勉勵兒子熟讀精研,繼承父志,不要像古代的老萊子,七十歲時穿著綵衣在父母面前嬉戲,以娛樂父母。最後兩句說自己以衰病之軀,還在為小兒子的生日開筵祝賀一番,父子深情,躍然紙上,字裡行間也透出些許悲涼,適逢亂世,國破家離,不知何時才能相見,即使分隔兩地,拖著病體也要為兒子擺生日宴席,寫詩勉勵宗武,此情可嘆。
參考資料:
1、喻嶽衡編著,歷代名人家訓,嶽麓書社,2002年03月第2版,第101頁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聖”,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餘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後世有杜甫草堂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