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勵志人生好文章
我們總能從那些中讀懂一些人生哲理,那麼都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吧。
: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
作者:蘇心
大學同學S一畢業就結婚了,婚後不久懷了孕。本來她想等孩子滿一週歲就出來工作,可是她身體底子太差,生孩子時落下一身病。老公體貼她,讓她安心在家照顧孩子,不用考慮掙錢,他一個人能養家。
從此,S便一心一意在家做全職太太,再不考慮上班的事。幾年後,S又生了一個二胎,更不想出來工作了。
兩個孩子都上了學,S有了大把休閒的時間。她經常在朋友圈晒照片,美食,旅遊,帥氣的老公和兩個兒子,還有寬敞明亮的家,讓我們這些苦哈哈的上班族羨慕得紅了眼。我偶爾和她聊天,誇獎她老公能幹,一個人能養四個人,還把日子過得那麼滋潤。S總是表現得不以為然:“男人嘛,掙錢養家是應該的。”
當初體質虛弱的S,經過這麼多年的調養,已是珠圓玉潤,看著比同齡人年輕很多。她時常在朋友圈發一些文字,大多是“歲月靜好,現世安穩”之類的內容。她微信上的名字乾脆就叫“歲月靜好”,我常常加班到深夜刷朋友圈時,一低頭看到她的頭像就忍不住心生悲涼-------同學不同命,人與人之間的差距怎麼會那麼大?
春節剛過,公司要舉辦一個大的商務活動,我負責採購紅酒。記得S的老公就是紅酒經銷商,於是給她打了一個電話,要了他老公手機號。
電話接通,S的老公聽我說明來意,很是興奮。他說去年和我們老總推銷過他經銷的紅酒,但是沒有籤成,這次希望我能在老總面前多美言,促成這個大訂單。
我們約好時間,讓他送幾個樣品過來供我們挑選,當然,最後簽單還是要老總定奪。
S的老公把紅酒樣品送來時,老總正好在市裡開會,讓我們把紅酒拿過去,等散了會一起去飯店吃飯。
很快到了老總開會的地點,老總說馬上出來,讓我們在車裡等他一會兒。
S的老公執意不肯在車上等,他說這樣不禮貌,就站在車旁等著。北方二月裡的天,和冬天差不了多少,溫度還很低。我怕冷不願下車,就在車上坐著。料峭的寒風裡,S的老公西裝筆挺地站在外面。他和我只隔著一層車窗玻璃,臉上凍得起了一層雞皮疙瘩都看得清清楚楚。他帶著謙卑的笑容,專注地看著會議廳門口方向。
等了二十多分鐘,我們老總終於出來了。S的老公趕緊搶步迎上去握手,我也下了車。我們老總握了一下他的手,有點吃驚:“你的手怎麼那麼涼,沒在車裡等我嗎?”S的老公連連說:“沒關係,沒關係,車裡太悶,正好透透氣。”
我們一起去飯店吃飯,品酒。
酒桌上,為了表示誠意,S的老公一杯接著一杯地幹,把我看得心驚肉跳。我勸他少喝點,酒喝多了對身體不好。他笑,沒事,已經習慣了,經常這樣喝。我這個老闆說得好聽叫“總”,其實就是銷售員,不喝酒怎麼賣酒?
中途的時候,S的老公說去一下洗手間,我看他臉色十分難看,就追了出去。洗手間門口,一股刺鼻的酒味迎面而來,S的老公彎著腰在洗手池那吐,表情痛苦不堪。他看到我,強顏笑了笑,繼續吐。
我默默退到門口等他。想起S秀的那些幸福,不由苦笑。她一定不知道自己老公的工作會如此辛苦,那些光鮮背後,就像他穿著單薄的春裝站在寒風中等客戶一樣,不過是咬緊了牙關的支撐。
青春年少時,我並不曾懂得自己那些快意活法,都是來自父母的躬身托起。我迷席慕蓉的詩,做瓊瑤的粉,為賦新詞強說愁,唯獨沒想過父母的辛苦和勞累。
婚前,我甚至在家裡沒有洗過衣服,更沒洗過碗,婚後也整天在父母那蹭吃蹭喝,吃完抹嘴就走。曾經有年輕的同事看到我的手,無不豔羨地說,姐姐三十幾歲人的手,竟如同嬰兒般柔軟白皙。我洋洋得意,自詡麗質天生。
記得那一天,媽媽手上的戒指摘不下來,讓我幫忙。摸著媽媽的手,感覺那麼那粗糙那麼僵硬,心口不由一緊。低頭看時,發現指尖全是裂口。大的裂口上,貼著醫用膠布;小的裂口,一個個張著嘴,彷彿訴說著經年的辛勞。
我滿心愧疚與感動。媽媽這雙粗糙的手,為我承擔了太多的累,我卻一直以為那是天經地義。
眾生皆苦,沒有人會被命運額外眷顧。如果你活得格外輕鬆順遂,一定是有人替你承擔了你該承擔的重量。
那個替你負重前行的人,就是這個世界上最愛你的人,他她總是怕你太累,而把最多的重量放在自己肩上。
如果一個人對你好,絕對是命運的恩賜,而不是理所應當。哪怕是夫妻,哪怕是父母。
你要學會珍惜那個人。
:如何判斷自己是否走在正確的道路上?
作者:Tara Hagan
什麼是正確的道路?我覺得它應該與興趣有關,與熱愛有關,與開心有關,你不會厭倦,你會一直有探索的慾望,做的很專業時,自然也可以靠它吃飯,這就是我對自己正確道路的定義。
將你的時間使用在能為你帶來能量的事情上,而不是在消耗你自身能量的事情上。
我在哈佛商學院上過一門課程,名為《動盪時期的權力和榮譽》,由南希·科恩講授。我們研究了各種型別的領導,從亞伯拉罕·林肯和溫斯頓·丘吉爾,到馬克·扎克伯格和斯蒂芬·喬布斯,再到奧普拉和U2組合。南希·科恩簡直是個瘋子——她是如此激情四射而且學識淵博,涉獵頗廣。她可以一時興起全憑記憶背出大衛·福斯特·華萊士的篇章,和亞伯拉罕·林肯的書信。她是我見過的最牛逼的人。我最近一直在看一部關於亨利·福特的紀錄片,正琢磨“為什麼這個聲音這麼耳熟?”然後突然意識到,這是南希·科恩的聲音!
在學期快要結束的時候,我們一群學生和科恩教授一起吃午餐。在她與我們講述一檔由她牽頭的PBS美國公共廣播公司節目,所有她在紐約時報撰寫的文章和書籍,以及她對騎馬的熱愛後,我問她:你是如何決定怎樣安排你的時間?
她回答道:“我只是做一些能給我帶來能量的事情。上一週,我在紐約為一檔PBS紀錄片錄製,之後我是如此來勁以致我錯過所有站直達賓州火車站。我就想‘嗯,我應該再做點啥’。在我為美國國家公共電臺錄製完節目,我是如此激動以致在步行取車時弄得鑰匙叮噹響。寫作對我而言如此困難。這是件寂寞而又絞盡腦汁的活,但是當我完成的時候,我非常興奮開心,因為我做到了。我只是重視能給我帶來能量的事情而且確保我在這些事情上要做的更多。”
你持續選擇你更在乎的事情
我在哈佛商學院見到另一個牛逼教授,揚·穆恩,合作教授一門名為《品牌和差異化》的課程。她的許多商業洞見都收錄在她寫的《Different》一書中。我覺得如果我在剽竊他人的思想,那麼至少應該擺上他們的書籍。
在課程的最後一天,所有的哈佛商學院教授會做一個最後的演講,這是學校裡崇高的傳統:教授就有關個人和職業成功分享個人故事和給予誠懇建議。穆恩教授傳授了許多知識給我們,我在這裡最想說的是她分享的一件與此有關的事是關於她兒子的故事。
有一天她的兒子對她說:“你一直告訴我做一些自身激情所在的事情,但是如果我對任何事都不感興趣呢?”她回答:“如果你生命中的每一個選擇——做什麼工作,學什麼專業,定居於什麼城市——如果你人生路上每一個分岔路口你都選擇你更在乎的,選擇能令你激動、能激勵你好奇心的事情……那麼你會到達下一個十字路口,然後你再選擇你更在乎的……你將一直來到這些十字路口並且選擇你更在乎的選項,然後有一天,你醒來的時候意識到你正在做的事情正是你的激情所在。
尋找你的最佳平衡點
尋找屬於你的最佳平衡點,即你所熱愛的、你所擅長的和社會價值觀的交集處。我從《真實性領導力培養》課程上偷學這個概念,還做了拙劣的改動。
最佳平衡點就是你享受你所做的,也是你擅長的,還是社會認可的
將這些都聚合到一起
對我而言,確保一個人是否在正確的人生軌跡不是一個簡單的清單列表,也不是立竿見影的試金石,而是一系列明智決定的結果。或說這都不是系列明智決策的事情,更像是豐富多彩的經歷日積月累而後串聯起來的過程,正如史蒂芬·喬布斯在斯坦福畢業演講中提出的著名的點線言論。
“無論哪條路,如果在每個決策時候——選擇新工作,搬到新處所,開始新的愛好,教門課程——選擇能給你更多活力,更能激發你的好奇心,以及也是你所擅長的,你所熱愛的和社會認可三者的交集,那麼我可以想象你在自己的人生軌跡上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