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好文章3篇

  成功就是把複雜的問題簡單化,然後狠狠去做。人生就是需要一些這樣的勵志文字和勵志文章激勵我們,一起來看看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勵志人生好文章:你做夢的時候,總有人在努力

  作者:艾力

  坦白講,作為一個自視有些清高的人,能讓我從內心深處滿懷敬意的人並不多。但其中一位貌似平凡的老師,卻給我的青春,留下了難忘的記憶。

  我的母校烏魯木齊一中坐落在市中心最繁華的地帶,佔地面積不大,知名度卻很高。

  清晨,陽光一點點地灑進校園,綠草上掛著露珠,校道上空無一人,卻從球場裡傳來一陣陣籃球拍打地面的聲音,打球的是一位男子,穿著洗得有些舊卻十分整潔的運動衣,180的個子,映在孤單的球場上,顯得格外顯眼。這就是我的數學老師陳老師。我讀高中的時候,他已經將近50歲,在所有教我的老師裡最年長。來到這所學校近20年,他一直保持著比清潔大媽還早到的紀錄。

  1個小時後,出現在課堂上時,他已經換上了一身筆挺的西裝。站在臺上,舉止行事像極了英國紳士,連身上那種傲慢勁也像。“各位同學,你們學習好與不好,和我一點關係都沒有。我任教這麼多年已經不需要你們的成績來證明我有多優秀了,我教的學生遍佈世界各地,哈佛、耶魯,你們要認識到,你們坐在這裡,並不是為了我學習。”這老師真有腔調,我在心裡默默地想著。

  他接著說道:“你們要知道,初中畢業代表著你們九年義務教育結束了。高中時,還想著為父母學、為老師學是幼稚的。要記住,從現在開始,你們只為一個人學習,那就是你自己。”說完這句話,他優雅地轉過身,不依靠尺子和圓規畫出了一個標準的座標系和一個接近完美的圓。就這樣我開始了高中第一節數學課,知識點我想不起來了,卻為他的風度折服至今。

  在當時的烏魯木齊一中,陳老師有大量女性擁躉,女學生、女老師都仰慕他。他卻從不為這萬千愛慕所迷惑,始終保持對自己嚴格的要求,這種嚴格到了近乎變態的程度。別的老師休息時都在鬥地主嗑瓜子,這位全校數一數二的特級老師,卻依然埋頭研究著教學理論。除了認真工作,他還始終堅持每天鍛鍊、健身、讀書,歲月並沒有在他的身上留下過多印記。

  高考前最後一堂課,陳老師講完考試的注意事項,用嚴肅又慈愛的眼神看著我們:“孩子們,你們馬上就要結束一段旅程,踏入一段新的旅程。人生的路很長很長。作為我的學生,不管你們以後在哪裡在做什麼,我希望你們始終都能保持一種不斷向上的追求,希望你們牢牢記住‘求上者居中,求中者居下,求下者則不入流’。”

  後來,我走出家鄉,看到了更大的世界,認識了更多優秀的人。比起那些成功者身上奪目的光彩,陳老師的生活似乎按部就班。可生活原本平凡,我們所要做的,就是從平凡中尋找不平凡,他做到了。

  從他身上,我體會到:人活著,就要不斷前行,在任何環境下都要保持自己的追求。有人說,一個男人變老的兩大標誌是不斷後退的髮際線和不斷增長的腰圍。其實,一個人真正變老的標誌是,他覺得人生一眼望得到頭,不會再有改變,於是放棄了學習,放棄了提升自己。

  長大之後,我遇到過很多“活死人”,他們也讓我一度覺得就這麼行屍走肉般活著也是一種生活方式,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妥協”,或者說“求安穩,別瞎想”。

  幸運的是,我身邊有很多不甘心“英年早逝”的人,在不斷的折騰中,打磨出了生命的精彩。比如不在乎輸贏只是認真做手機的羅永浩,成立新精英幫助無數人規劃職場的古典,他們都曾是新東方的優秀教師,在自己專業領域取得傲人成績後,又在其他戰場上所向披靡。

  我在新東方任教已經5年,在這樣一個大公司裡上班,想要見傳說中的俞敏洪老師一面並不容易。成為集團演講師後,我才有了更多的機會和他一起工作。

  有一次和俞老師去蘭州演講,坐的是早班機。剛上飛機時,大家還有些精神,有人拿出電腦工作。過了一會兒,睏意來襲,不少人開始睡覺。我也感到有些疲憊,聽著音樂閉目養神,畢竟下了飛機還有幾場演講要做,要保持興奮的狀態。迷迷糊糊正要睡著,我看到俞老師拿出電腦,開始處理一些工作。一覺醒來,他仍然盯著一份檔案,不時快速敲擊著鍵盤。

  近兩年,包括哈佛、耶魯在內的美國頂尖大學,陸續設立網路學習平臺——MOOC,在網上提供免費課程,讓每個人都有機會免費獲得高品質教育。MOOC目前還在探索階段,國內還沒有學校較大範圍嘗試MOOC教學。

  在外地出差的時候,我們坐在一輛顛簸的汽車上,俞老師用電腦回復了一些工作郵件,然後就在網上查詢關於MOOC的資訊和資料。一邊查資料,俞老師一邊問我:“艾力,你對MOOC的想法是什麼?”

  表達了自己的觀點後,他告訴我,從最初為了生存創辦新東方,到新東方今天成為國內最大的教育機構,市場利益已經不是考慮的重點了。現在他更專注於教育本身,希望把優質的教育資源免費分享給所有人。

  去年冬天,一次滑雪時,俞老師意外摔斷了腿,每天都只能坐輪椅出行。幾個月的恢復期,新東方的每次重要會議,他都堅持出席,其他工作也一點沒耽誤。他甚至還挺開心地說,這下總算有理由推掉沒必要的商業活動,專注於改善教育本身了。

  在很多人眼裡,經過20多年的奮鬥,俞老師已經完全可以坐擁新東方的輝煌,好好享受人生了,但他卻絲毫沒有停下前進的腳步,每天6點起床,晚上12點睡覺,平均工作時間10個小時以上。對於教育事業的追求,他還在不斷往前開拓、探索。

  對於他而言,成功與幸福都不再是目的地,他始終行走在追求更好的道路上。沒有最優秀,只有更優秀。

  比我們更牛的人還在不斷努力,卓越無極限,我們怎能輕易停下腳步?

  勵志人生好文章:你的付出,時光不會辜負

  文/蕭蕭依凡

  有一位師友,在大學輔導員崗位上做了很多年,學生工作做得很優秀。但是,在他內心深處還是很希望有機會轉崗到教學崗,專心從事研究。於是他工作之餘,花費了常人無法想象的時間和努力,讀完了碩士研究生,又考取了在讀博士。

  有一個學弟,大學期間愛上一個姑娘,愛得撕心裂肺的。他每天給姑娘寫一封情書,表達自己的濃濃愛意,並同步發到自己的微博上,他一堅持就是大半年。

  有一位朋友,自小就在微胖界逗留,從不知道瘦下來是什麼滋味。她一直沒有男朋友,無奈之下去相過幾次親,但是都沒有成功。相親物件總是在相親之後直接或者委婉地回覆中間人說更喜歡骨感的女生,她發誓一定要瘦成一道閃電。於是,她開始堅持跑步。

  你以為,付出了那麼多,且已有所小成,只是調崗這樣的事情,那就一定水到渠成了吧?你以為,只要付出了,諸如追個女生、減個肥這樣的小事,感動了自己,總是會開花結果,就不會遇到阻撓了吧?可是,現實總是不盡人意,甚至是殘酷的。

  那位師友,被院系領導叫去談話,說有人反映他工作不專心,讀博士嚴重影響了他學生工作的正常開展,因此院系經研究決定給他兩個選擇,要麼辭職去讀博士,要麼停止攻讀博士繼續從事院系學生工作。無論他再三表態,表決心,院系領導都不為所動。即使是他連年獲得的優秀工作者稱號也幫不了他,他陷入了兩難,內心掙扎,寢食難安。

  那個學弟被心儀的女生拒絕。女生不勝其煩,最後甚至把收到的情書貼在男生宿舍下的公告欄裡。此事在學校鬧得沸沸揚揚的,學弟成了眾人嘲笑的物件。學弟深受打擊,一蹶不振,遲遲難以走出這個陰影。

  那位朋友,堅持跑了一年多,體重都不曾下降。熟悉她的人在茶餘飯後討論減肥方法時,總是拿她舉例,把跑步減肥這個方法直接排除掉。並且,她還是沒有遇到對的那個人,依然單身。

  你看,並不是你想要的,努力就能得到,現實總是有些讓人沮喪。

  現實能夠殘忍到,在你付出了大把時間和精力投入到心愛的事業中,並且小有所獲的時候,將你的付出連根拔起,不給你留餘地。

  現實甚至殘忍到,在你付出之後,連減肥這樣的小事都不讓你得逞。更別提,你的那些遠大理想、雄心壯志。

  在現實中,你可能練習飛翔無數次,跌落了無數次又爬起來,可是當你信心滿滿站在崖邊試飛的時候,依然重重地跌落懸崖。

  現實還會重重地捅你一刀:“你真以為自己是雄鷹啊?”

  但是,時光沒有讓一切的付出就此結束。

  那位師友因為自己的勤勉,以及在學術上的小有成就,被一個省級研究單位看中。在他陷入兩難、還未做出選擇的時候,省級研究單位就向他丟擲了橄欖枝,邀請他加入,並且鼓勵他繼續攻讀博士研究生學位。

  那個學弟在被拒絕之後,發現自己習慣了每天一篇微博,每天必須寫點東西,當天才能安然入睡。他的文筆得到了很好的鍛鍊,在別人還在焦慮未來就業何處安放時,他已經在一家報社實習,並在畢業之際順利留下。

  那位朋友堅持跑步,雖然體重沒有下降,但是各種治療都不曾好轉的頸椎病居然好了很多。她曾花了很多力氣來對付久坐電腦前帶來的頸椎病,頸椎病都不曾給過她希望和好臉色,堅持跑步卻見了“療效”。另外,她工作起來精力更加充沛,人每天看起來都朝氣蓬勃、幹練、利索。

  所以,你看,從來沒有一無所獲的付出。夢想也許會遺棄付出的人,但時光最終不會辜負你的每一分付出。被夢想遺棄要麼是因為付出與夢想還不匹配,企圖用有限的付出作為支點,撬動整個地球;要麼是因為與你夢想相關的外因太多,甚至這個外因對你的付出有一票否決權。但是,時光是付出最忠誠的見證者,你每一分的付出,它都不會虧欠你。

  可是為什麼在現實中,身邊越來越多的人會感慨付出不一定有回報呢?那是因為,在付出和回報的天平上,我們習慣性地在天平對面放上了唯一的衡量標準,這就是最初出發時的目標,即我們一開始為之奮鬥的“夢想”。

  然而,現實中,關於“夢想成真”總是有太多的糾葛和條件。即使你做好做足了自己能把控的那份付出,卻把控不了與你的“夢想成真”有關的其他糾葛和外因。你的付出再多,但是現實從未給過任何人承諾。懷揣遠大志曏者,又付出了努力,可天平另外一端卻沒有呈現最初的夢想時,付出者心理就容易失衡,沮喪地認為“付出不一定有回報”。

  不管是“有志者事竟成”的歡喜,還是所謂的無所獲的沮喪,都是因為內心的評判標準太過單一化,過於“功利”和呆板了。再回過頭來看那位朋友,如果一開始她不是為了減肥而跑步,你還會認為現實連她這點小心願都辜負了嗎?只不過是因為,我們內心將某一行為定了性質,所以一切其他結果都被我們沮喪地忽略甚至拒絕了。這樣的經歷一多,悲觀者甚至會認為,為什麼付出總是沒回報,自己想要的從未得到。

  但是,你的付出,時光都會懂,如果它許不了你一個“夢想成真”,它一定會補你一份“無心插柳柳成蔭”的。只不過是或早或晚,或顯性或隱性,或物質或精神,不同呈現方式的差別而已。夢想也許會像個成年人一樣喜怒不形於色、高深莫測,但是時光一定會像個孩子,單純得像一面鏡子,你付出就會讓你有所獲。

  夢想成真了,是付出的大贏家。如果與夢想失之交臂,拐角遇上“無心插柳柳成蔭”的驚喜,也不失為另一種收穫和人生樂趣。

  勵志人生好文章:如何用30天改變人生

  作者:黃凱莉

  幾年前的一天我從一家外企辭職,當天半夜我與好友去吃羊肉火鍋。羊肉吃得正起勁兒,朋友突然對我來了一句:“你現在就是一個大Loser,沒錢沒男人,有的就是一臉青春痘和一個巨大無比的胃!”我一激動,把筷子裡的羊肉丟回鍋裡,對她說:“Shut up!!!不是老孃我找不到,老孃要找,30天給你找到!”

  朋友說,可以,誰輸了,30天后老地方請客。

  我說一言為定。

  第二天我早上醒過來,啞巴巴地望著天花板,特別後悔。30天,我要到哪裡才能找一個男朋友呢?

  我讀書算不上學霸但成績還算優良,工作上業績也一直不錯,這說明我的智商和情商都是可以的,那怎麼在遇到個人問題的時候就沒轍了呢?

  我覺得,這不符合邏輯。

  要是我把這個人問題當作一個工作專案來做,會不會成功?我曾經的工作是品牌營銷,就是把產品包裝定位之後賣給目標客戶。如果我把自己當作一個產品來包裝,包裝完了之後賣給“目標客戶”,而這個“目標客戶”就是我將來的男友,是否能夠行得通?

  於是,我決定做一個30日的社會實驗,用科學和商業策略探究30日找到男友的可行性。

  30日實驗開始的第一天我做了一輪深入的市場調研。市場調研的目的是為了瞭解目標客戶群體的終極需求是什麼。我開始詢問周圍的男性朋友,他們眼中的完美女人的標準有哪些。

  同時,我閱讀了大量的科學文獻,包括生物,心理和社會學等等領域。

  最後總結出了完美女人的三大黃金定律:性感,有趣,體貼。為了快速變成那個完美女人,我開始停止吃垃圾食品,每天早睡早起,保養面板,鍛鍊身體。同時我開始學會變得更加幽默,有同情心,我開始學著如何去關心別人……

  但我發現,光知道這些定律,甚至成為這樣的女人還是遠遠不夠,因為殘酷的現實是,滿足這三個標準的完美女人太多太多,我如何把自己和其他人區分開來,我的特別之處又是什麼?

  那個時候我特別迷戀一項運動,叫水下曲棍球,就是在水底下打曲棍球,我相信別說是玩過這項運動,就算是聽過這項運動的人都特別少。

  於是我和別人介紹自己的時候,就介紹自己是喜歡打水下曲棍球的黃凱莉。而不是無業遊民黃凱莉,或者某某公司的小白領黃凱莉。那樣別人就更容易記住我。

  找到自己的特殊定位之後,接下去的問題就是到哪去遇到我未來的男朋友。

  到底他是宅男一個,終日在家打遊戲……

  還是在健身房練他的肱二頭肌……

  在酒吧和朋友喝酒……?

  還是在陌陌上約炮?

  理解了這些“行為”模式之後,再有的放矢地去預測,概率就會增加很多。

  我是個熱愛運動的人,所以我也比較欣賞喜歡運動的男生,我所在的健身房裡有50%以上都是男士,而且很多單身,但是我發現他們基本都不是直的。

  我就納悶,熱愛運動的直男都在哪呢?後來我發現直男不去健身房,直男都是邀上三五好友,在週末或下班後組隊去踢足球打籃球。於是我就找到了這樣的社群,一到週末我就去看他們踢足球或打籃球給他們當拉拉隊。最後,到30天的時候還真的在打網球的時候給我找到了自己心儀的男友。

  但,這不是故事的結尾。

  美國詩人作家Maya Angelou說:People will remember you bcz the way you make them feel.

  中文的意思是人們只會記住你的存在對他們自己產生的影響,換句話說人們並不會記住你的所作所為,他們只會記住你的作為在他們自己身上留下的烙印。

  當我看到這句話時,我意識到,這個30天的過程,其實和找不找得男友,甚至和那個男友本身已經關係不大了,因為這30天是一個關於自我改變和進步的旅程。

  我注意到這短短30天中發生在我自己身上的變化,我變得更加健康,更加樂觀,更加自信,青春痘沒了,就連常年超標的膽固醇也下降到了正常水平。最重要的是,我發現我人生第一次,有了徹底愛上自己的感覺……這種感覺真的特別奇妙。

  我講這個故事的目的,是鼓勵大家多去談談戀愛,談戀愛的目的不是為了別人,而是為了每一天不斷地變成更好的自己,每一天更多地愛上自己。

  後來,我遇到很多女性朋友問我問題。

  他為什麼老是玩曖昧,到底是什麼意思?

  他不願意帶我見父母,是不是根本不想結婚?

  他不讓我看手機,是不是在外面有小三了?

  說真的,我不知道怎麼回答。因為事實是,我並不是一個情感專家。

  我開始思考,為什麼女性總有那麼多感情困擾,而男性相對就比較少?後來我讀到一篇哈佛大學的心理學論文,他說,80%女性的自尊和快樂源泉是主要來自於男人對她們的看法,而80%男性的自尊和快樂源泉主要是來自與對世界的改變和職業的成就。

  所以這中間有個差異,這個差異就是男人往往把事業和自己人生激情放在第一位,而女人則是把男人放在第一位。所以當然,女性的感情困擾要比男人多的多。

  為此我提出一個假設,如果女人也可以和男人一樣,讓自己的自尊和快樂源泉從男人身上轉換到自己的人生激情上,是不是我們的情感困擾就不會有那麼多?這樣的思維轉變是不是能夠從此讓我們變得更快樂?

  於是有人看到這個假設後對我說:

  “你說的我都懂!人人都在談夢想談激情,Stevejobs在談,馬雲在談,全人類都在談,但是又有多少人像他們那麼幸運地找到了呢?我告訴你,我想了整整32年,都還沒想出來自己要幹嘛!而且就算找到了又怎麼樣呢?我沒錢,沒時間,有的就是生活壓力和諸多無奈。根本就是無從下手。”

  女性精神領袖,Marie forleo曾經說過一句話:The only way to find true passions in life is thru engagement instead of thinking.

  中文意思就是說,激情和夢想不是想出來的,一定是實踐出來的。所以,別說是想了32年,就算想100年也想不出來。因為只有當不斷地嘗試,真正去體驗,才能真正知道自己要什麼,不要什麼。

  在開始男友實驗的時候,我純粹是把它當做一個有趣好玩的專案,我開始每天寫3000字左右的部落格,記錄當天的趣聞,到後來我越寫越喜歡越寫越興奮,30天之後它們能夠成為一本近10萬字的書。

  我驚訝地發現,從0到1的距離,竟然就只有這短短的30天,而且一旦跨出了這最艱難的一步,後面的一切都變得柳暗花明。受此啟發,我在網路社群裡發起了一個票選,就是如果我給你30天的時間,不用考慮任何其他因素,在這30天裡,你最想有什麼體驗?

  在短短一個月裡,我收到了上千個回覆:

  擁有完美身材

  做一個甜品師

  學會開飛機

  學會一門樂器

  做30天DJ

  環球旅行

  等等等等,各種各樣的夢想清單,當我看到這些回覆,特別感動,原來大家都是那麼有夢想。

  為此,每30天在這些投票中選一個有趣的主題,親自上陣去做這個實驗,並每日同步分享在網路上。我想用這種特殊而有趣的方法去證明,從0-1遠遠不如想象中的那麼難;我想去鼓勵所有的人,如果我可以,那麼你也可以。

  年初的時候我在巴厘島過了30歲生日。那天我和一群好友在海邊玩衝浪練瑜伽,陽光明媚,大海湛藍,數不清的新鮮熱帶水果和各國衝浪帥哥美女,好友還特地給我準備了香檳和一個特別大的生日蛋糕。我的人生,似乎不能更美好。

  所有的人都來祝福我,祝我生日快樂。甚至是不認識的人。

  有一位路過的大叔得知是我的生日,特地跑過來給我一個擁抱,對我說:“親愛的,祝賀你,30歲是人生最美的開始。”

  他說完這話後,我突然跑開了。大家都以為我是去上廁所。

  其實呢,我是跑到一個很大的礁石後面,面對著大海,大哭了一場。

  我哭,不是因為我感動。

  我哭,是因為我覺得,那些說30歲最美好開始的話都是騙人的,安慰人的話。

  因為事實是,我已經是個中年婦女了。

  我哭,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那個瞬間,我回憶過去30年,竟然想不起來上一次純粹的快樂是什麼時候。

  那個剎那我覺得就是世界末日,因為我覺得我白活了。

  晚上夜幕降臨,我一個人靜靜地躺在海灘上,望著漫天星河,揣摩自己的人生有什麼好不快樂的。我不缺胳膊沒少腿,周遊各國,頓頓吃飽,我怎麼就能那麼不快樂。人生的片段不斷地從我腦中閃過。

  我開始努力回想上一次純粹的快樂是什麼時候,一下子就往回跳了20年,上中學以前,我每一天的人生就是畫畫,寫寫小說,抒發一下感情。那個時候的我每一天都活得特別純粹特別快樂。那個時候的我只做最真實的自己,完全不受任何外人和外部世界的影響。

  後來我漸漸長大,我開始變得不快樂,因為我開始欺騙自己,離真實的自己越來越遠。我開始假裝成另一個人,開始假裝愛做一些自己從來都不愛的事情。

  比如我從來都不愛大學的專業,卻逼著自己讀完四年的化學課。你們知道我有多討厭化學嗎,畢業那天我仰天大笑,把所有的化學書都燒了。你們能想象那個畫面麼。

  比如我從來都不愛在辦公室裡當白領,卻終日逼著自己努力提高Excel和PPT水平,下了班之後回家逼自己繼續讀哈佛商業評論。

  比如我也從來都不愛學什麼金融管理,卻逼著自己考GMAT,覺得人生不上個商學院不拿個MBA就是不完整。

  我清晰地記得當時在申請商學院的時候寫申請文書,美國商學院必問的問題就是你畢業後的打算你的人生夢想是什麼,我不假思索地回答道:畢業後我要做最頂尖的職業經理人,我要用商業去改變世界!

  現在回想起來真想猛抽自己幾個耳光,真的嗎?我真的想做最優秀的職業經理人嗎,我真的想利用商業去改變世界嗎?我不這麼認為,這又是我對自己撒的一個謊而已。

  我突然間意識到,要快樂其實很容易,我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停止欺騙自己。

  我默默許下一個生日願:從30歲開始,我要停止欺騙自己。從巴里島回國後,我放棄了高薪的工作機會,我不再去想什麼MBA,商學院,不再去想如何做最優秀的職業經理人。我開始只做自己真正喜歡做的事。

  我把大部分時間用來寫作,和經營自己的小社群,剩下的時間用來畫畫,旅行尋找靈感。或許,那個大叔是對的。因為自從30歲之後,我開始面對最真實的自己,再一次,找到了純粹的快樂。

  在巴里島的時候有一位心靈導師曾經對我說過,一個人只有當他找到最真實的自己,並且百分之百接受他的時候,得到的將是最大程度的心靈自由,而在這種心靈自由的指引之下才能才能真正愛上自己,找到快樂和激情,最終實現夢想!

  所以,今天,如果你覺得人生有什麼特別想做的事情但還沒實現,無論你是想環球旅行,去非洲當志願者,甚至是談一場轟轟烈烈的戀愛。

  你不要多想,真的不要多想,從看完這篇文章回去開始就閉著眼睛做,然後堅持30天之後,你是不是找到最真實的自己,是不是找到了自己的快樂和激情,是不是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夢想。

  而你唯一需要記住的,就是從0到1的距離,只是那短短的30天。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推薦的,希望大家能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