燭之武退秦師優秀教案

  高中語文課程的學習,對每個學生來說都是重要的事情。下面是小編帶來的語文課文《燭之武退秦師》的優秀教案以供大家學習參考。

  燭之武退秦師教案一

  教學目標

  一、知識教育目標

  1.學習本文精彩的人物語言——說理透闢,善於辭令,以及起伏跌宕,生動活潑的情節。

  2.掌握文章中出現的古漢語常識,注意多義詞在不同語境中的不同意義和用法。

  二、能力訓練目標

  1.訓練學生古文句讀能力和概括能力

  2.通假字的準確識別運用

  三、德育滲透目標

  1.正確認識燭之武在國家危難之際,臨危受命,不避險阻,隻身說服秦君,維護了國家安全的愛國主義精神。

  2.瞭解燭之武說服秦伯的方法——善於利用矛盾,採取分化瓦解的方法,認識燭之武機智善辯的外交才能。
 

  重點、難點:

  重點:燭之武人物形象的把握。波瀾起伏,生動活潑的情節。

  難點:通過學習本課,使學生對《左傳》的語言特點有所瞭解。
 

  教學過程

  一、匯入。

  1、一九五五年,著名科學家錢學森衝破重重阻撓回國,當時美國的海軍處長金波爾說:“我寧可把這傢伙槍斃了,也不讓他離開美國,無論他在哪裡,都抵得上五個師。”一個人的力量真的能抵得上五個師嗎?今天我們要學的《燭之武退秦師》會告訴我們這個問題的答案。

  2、選自《左傳》。我們初中的時候也學過一篇選自《左傳》的課文,是《曹劌論戰》。

  3、關於《左傳》

  ①請一位同學讀註釋1。

  ②補充:關於《左傳》。

  4、補充:關於古代姓名。

  燭之武是不是姓燭名之武?

  ——不是。燭之武--燭表示地名,以邑名為氏。“燭地,名叫武的人”

  佚之狐--佚表示地名,以邑名為氏。“佚地,名叫狐的人

  二、閱讀課文,整體感知。

  1、帶著問題齊讀課文。問題:課文講述了一個什麼樣的故事呢?

  2、糾正字音。

  ①生字:函hán 氾fàn 佚yì 縋zhuì 闕jué

  ②多音字:朝zhao例句:朝濟而夕設版焉 逢páng人名逢孫

  ③通假字:

  今老已,無能為也已“已”同“矣”

  焉用亡鄭以陪鄰“陪”同“倍”

  秦伯說“說”同“悅”

  失其所與,不知“知”同“智”

  3、提問:課文講述了一個什麼樣的故事呢?

  ——秦晉圍鄭,鄭國危在旦夕。燭之武奉鄭君之命,隻身前往秦國,說服了秦君,免去了一場戰禍。

  4、解題:

  燭之武退秦師。

  退:使動用法,使-----撤退

  師:軍隊

  三、講解課文。

  一講解第一段。

  1、先看第一段。齊讀第一段。第一段寫了什麼事情? ——秦晉圍鄭

  2、秦晉為何圍鄭? ——“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

  補充背景:

  ①秦晉圍鄭發生在公元前630年。在這之前,鄭國有兩件事得罪了晉國。一是晉文公當年逃亡路過鄭國時,鄭國沒有以禮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的晉、楚城濮之戰中,鄭國曾出兵幫助楚國。結果,城濮之戰以楚國失敗而告終。鄭國感到形勢不妙,馬上派人出使晉國,與晉結好。但是,晉文公為了爭奪霸權的需要,還是在兩年後發動了這次戰爭。

  ②晉國為什麼要聯合秦國圍攻鄭國呢?這是因為,秦國當時也要爭奪霸權,也需要向外擴張。發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戰,事實上是兩大軍事集團之間的戰爭。一方是晉文公率晉、宋、齊、秦四國聯軍,另一方則是以楚國為主的楚、陳、蔡、鄭四國聯軍。兩年後,當晉國發動對鄭國的戰爭時,自然要尋找得力的夥伴。秦、晉歷史上關係一直都很好;更重要的是,這時的秦國也有向外擴張的願望,所以秦、晉聯合也就是必然的了。

  3、重點講解:①且貳於楚也——在與晉國結盟的情況下又與楚國結盟。狀語後置句

  ②晉軍於函陵——軍,名詞活用為動詞,駐軍、駐紮。省略句

  “錦|軍函陵,秦|軍氾南”,這樣斷句對不對,為什麼這樣斷句呢,“軍”是名詞活用作動詞了。同時,也可以明顯的看出秦晉是分駐在兩個地方的,為什麼折磨交代呢?這為下文埋下了伏筆

  ③以其無禮於晉—— 倒裝句

  “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中的“於”是介詞,相當於現代漢語中的“對於”。“於晉”,是古漢語中常見的介賓結構後置,按現代漢語的語序應是:以其於晉無禮。翻譯成現代漢語是:因為鄭國曾對晉文公無禮。“且貳於楚也”句中的“貳”指從屬二主,“於”是介詞,引出二主之一的“楚”。翻譯成現代漢語是:並且在與晉國結盟的情況下又與楚國結盟。

  ④貳為數詞動用,軍為名詞動用;以,連詞,表因果關係;其,代詞,代鄭國;特殊句式:無禮於晉,貳於楚。提醒學生從翻譯的方面看句子語序的調整,得出本句的介詞結構“於晉”、“於楚”本來應在“無禮”和“貳”的前面,但句子中卻是在它們後面,所以是倒裝結構中的介賓短語後置,也叫狀語後置。

  譯文:晉文公、秦穆公聯合攻打鄭國,因為鄭國曾對晉文公無理,並且在與晉國結盟的情況下又與楚國結盟。晉軍駐紮在函陵,秦軍駐紮在氾南。

  4、秦晉圍鄭,來勢凶猛,鄭形勢危急,渲染了氣氛。同時,兩事均與晉利害相關,與秦關係不大,秦可以爭取;兩軍分兵駐紮,鄭有機會單獨與秦接觸,為燭說秦埋下伏筆。

  二講解第二段。

  1、讀第二段。第二段寫了什麼什麼?——燭之武臨危受命

  2、重點講解:①臣之壯也,猶不如人——我年輕時,尚且不如別人。之:助詞,不譯

  ②無能為也已——不能做什麼了。無能:不能。已:同“矣”, 句末語氣助詞。

  ③是寡人之過也——這是我的過錯。是:這。判斷句

  ④佚之狐言於鄭伯曰——倒裝句,介詞結構後置句,還原後的正常句式應為“佚之狐於鄭伯言曰”;

  ⑤辭曰:省略句,補充完整後為“燭之武辭曰”;

  是寡人之過也:判斷句,“也”字表判斷。

  譯文:佚之狐對鄭伯說:“國家很危急了,如果派燭之武去見秦王,秦軍一定會撤退。”鄭伯聽從了佚之狐的意見。燭之武推辭說:“老臣壯年的時候,尚且不如別人;現在老了,不能做什麼了。” 鄭伯說:“我不能早點重用您,現在危急之中求您,這是我的過錯。然而鄭國滅亡,您也有不利啊。”燭之武答應了。

  3、文中寫了個能洞明事理的佚之狐:對燭之武有足夠的瞭解,但寫他是為寫燭之武服務的,燭之武未出場已引起了讀者的強烈關注。燭之武可以說是壯士不遇,英雄末路。他滿腹牢騷,滿心委屈,但能以國事為重,深明大義。文中還著力寫了鄭伯,他勇於自責,更能以情動人,以誠動人。

  佚之狐:關心國事的大臣,對燭之武外交才能的信任

  燭之武:滿腹的牢騷與埋怨

  鄭 伯:一位敢於自責的國君,情真意切,有風度

  4、①“佚之狐言於……師必退。”

  A、形象刻畫燭之武的形象,未見其人,先聞其名聲即“才”。

  B、在此也可窺見佚之狐知人善任的一面。

  C、還可窺見鄭伯善納諫的一面。

  ②辭曰:“臣之壯……也已。”

  進一步刻畫燭之武的形象,是一位滿腹才華,卻未能被重用的大臣,人物形象更鮮活。

  ③公曰:“……”許之。

  A、鄭伯首先自責,體現了明君風範,然後以國家利益、形勢與個人利益的透徹分析感動了燭之武,可謂善於做思想工作。

  B、燭之武最終應允,決定以國家利益為重,隻身去見秦伯,體現了他深明大義的一面。

  三、燭之武採取了什麼方式去遊說的呢?有沒有效果呢?我們看到第三段,第三段寫了什麼事情?——智退秦師

  1、重點講清以下詞句:

  ① 敢以煩執事——冒昧地拿這件事麻煩你。意思是說,如果滅了鄭國對你秦國有好處,那麻煩你就來滅了我們吧。

  ② 焉用亡鄭以陪鄰——為什麼要幫晉國來滅了鄭國,而增加你的鄰邦晉國的土地呢?

  ③ 夫晉,何厭之有——晉國有什麼時候會滿足的呢?這是個用“之”來提賓的疑問句。初中時學過的提賓的“之”有:a何陋之有?b蓮之愛,陶後鮮有聞。c菊之愛,同予者何人?d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④秦伯說,與鄭人盟——秦伯高興了,與鄭國訂立了盟約。盟,名詞做動用,釋為訂立盟約。

  2、“夜……秦伯”:說明形勢危急,燭不畏危險。

  3、現在大家齊讀燭之武的說詞,在讀的過程中能不能大略標出秦晉鄭三國的地理位置,簡單的標出,假如三者在一條直線上的話。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