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職以後社保問題如何處理

   正所謂“良禽擇木而棲 賢臣擇主而事”,在我們生活中,跳槽是非常常見的一件事情。?下面小編來告訴大家。

  五險一金的概念

  “五險”指的是五種保險,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一金”指的是住房公積金。其中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和失業保險,這三種險是由企業和個人共同繳納的保費,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完全是由企業承擔的。個人不需要繳納。這裡要注意的是“五險”是法定的,而“一金”不是法定的。五險一金的繳納額度每個地區的規定都不同,基數是以工資總額為基數。有的企業在發放時有基本工資,有相關一些補貼,但有的企業在繳納時,只是基本工資,這是違反法律規定的。具體比例要向當地的勞動部門去諮詢。

  辭職跳槽時五險一金怎麼辦?

  五險: 養老, 失業 工傷, 醫療, 生育

  一金:公積金  繳費標準:養老單位20%, 個人8%  生育 單位交  工傷單位交,個人不交

  醫療單位10%, 個人2%*基數+3 失業單位1.5% 個人0.5%  公積金今年最高不超12%以前年度不超10%,單位個人各一半

  第一、 養老保險是可以中斷的, 中間中斷無所謂,最後是累計年限的, 不過交得越多,當然養老金也越多拉. 辦理轉移手續: 在老單位打出轉移單, 交給新單位繼續上就行

  第二、 失業保險雖然必須要交,但和我們沒有多大關係如果你是學校畢業的, 屬於幹部身份,檔案可以存人才的, 斷不斷不要緊, 我們失業了也領 不到失業金,除非發瘋了,把幹部身份轉為工人身份, 以後退休按工人待遇領退休金。失業保險只有在街道登記的失業者才能申請工人身份的檔案放在街道, 幹部身份的放在人才或單位。

  辦理轉移手續: 不用辦理, 到新單位繼續上就行。

  第三、 醫療保險比較重要, 規定是中斷三個月以上就失效, 三個月以後看病就得自己掏錢, 小病無所謂,大病就慘了, 中斷三個月以上的到新單位重新上。

  每個上醫保的有一個存摺,終身使用, 不管單位是否變化, 單位應該每月把一定比例的錢打入存摺,個人可以隨時提取,用途不管。

  每個上醫保的有一個藍本, 就是醫療本, 醫療規定門診費用2000元以上部分才可以報銷, 比如花了2500, 只報銷500的50%-70%醫院不同,報銷比例不同,如果住院報得就多了, 看病的時候要告訴醫院開醫保的單子, 住院要帶上。

  第四、公積金單位把給你的錢和你自己的錢都存到你的公積金帳戶,比如工資3000元, 單位給你300, 你自己扣除300, 所以你每月公積金帳戶應該有600元, 只能一年取一次, 要去公積金中心取, 需要買房或修房. 可以自取或委託單位取。

  辦理轉移手續: 先在新單位開帳號, 拿帳號給老單位,讓老單位把原來帳號的錢轉入新帳號。

  公積金中心每年六月會給單位發每個員工的對帳單, 顯示你的帳戶現在的錢。

  另外, 每年四月左右是調整下年度養老\失業\醫療基數的時間,

  每年六月是調整下年度公積金的時間。

  下面再說說現在市場上一些不規範的情況

  1、很多單位不按本人工資給上保險和公積金, 比如按北京市平均工資上, 個人就吃虧了. 所以找工作的時候要問清楚。

  2、現在很多人才都規定養老失業和大病是捆綁的, 要麼都不上,要麼都一起上,而且必須檔案在人才的才給上. 如果個人在人才上, 就必須把單位的錢和個人的錢都自己交 , 挺多的, 據說按最低標準, 每月也得交一千多, 而且沒有多少錢到個人帳戶上, 建議如果比較年輕, 身體還好, 只是暫時失業, 不必自己交了, 以後到單位再上吧。

  3、有錢人可以不上養老保險, 窮人最好上,指 望能有點錢養老.有人說自己存著, 但國家對養老金還是有所保障的,會根據經濟情況上調。

  4、有些單位以檔案不在本單位,不給上, 是不對的, 因為檔案和保險不掛鉤 。

  5、外地戶口的同樣,應該給上所有的保險和公積金, 和戶口沒關係, 以後如果去其他城市, 都是可以轉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