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禮儀之餐桌禮儀
飲食文化、餐具、進餐方式以及一系列的餐桌禮儀等則反映了不同民族的社會生活樣式和文化取向。餐桌禮儀在職場禮儀中也佔據一個重要的位置。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歡迎閱讀。
:餐桌舉止
在中國文化傳統中, 人們在出席各種正式的會餐時也是比較講究的, 但是在現代風俗變遷和發展中, 有進步的一面, 也有落後的一面, 有對傳統的觀看來, 這種超負荷的飲食不僅造成浪費, 而且危害人體。儘管中國人講究食療、食養, 重視以飲食來養生滋補, 但我們的烹調卻以追求美味為第一要求, 致使許多營養成分損失破壞, 因此營養問題也許是中國飲食的最大弱點。
: 餐桌氣氛上的差異
總的來說是西方餐桌上靜, 中國餐桌上動。西方人平日好動, 但一坐到餐桌上便專心致志地去靜靜切割自家的盤中餐。中國人平日好靜, 一坐上餐桌, 便滔滔不絕, 相互讓菜, 勸酒。中國人餐桌上的鬧與西方餐桌上的靜反映出了中西飲食文化上的根本差異。
:西方烹調遵循的是規範與科學
西方人強調科學與營養, 因此烹調的全過程都嚴格按照科學規範行事。菜譜的使用就是一個極好的證明。西方人總是拿著菜譜去買菜, 製作菜餚,但相比起來, 還是一個非常機械的東西, 而這導致了西餐的一個弊端 缺乏特色。當人們身處異地想品嚐當地美食時, 肯定是不會有人選擇肯德基或麥當勞之類食品的。另外, 規範化的烹調甚至要求配料的準確, 調料的新增精確到克, 烹調時間精確到秒。由於西方菜餚製作的規範化, 使其毫無創造性。令西方人不能理解的是, 中國烹調不僅不追求精確的規範化, 反而推崇隨意性。
翻開中國的菜譜, 常常發現原料的準備量、調料的新增量都是模糊的概念。而且中國烹調中, 不僅講究各大菜系要有各自的風味與特色, 即使是同一菜系的同一個菜, 所用的配菜與各種調料的匹配, 也會依廚師的個人愛好特點有變化。同樣是一道/麻婆豆腐,為四川客人烹製和為蘇州客人烹製, 所用的調料肯定是不同的。而在西方, 一道菜在不同的地區不同的季節面對不同的食者, 都毫無變化。
:座位的排序
中西都講究正式的宴請活動的坐次安排。中國人傳統上用八仙桌。對門為上, 兩邊為偏座。請客時, 年長者、主賓或地位高的人坐上座, 男女主人或陪客者坐下座, 其餘客人按順序坐偏座。西方人請客用長桌, 男女主人分坐兩端, 然後在按男女主賓和一般客人的次序安排座位。對於餐桌的規矩,西方人進餐用刀叉, 中國人用筷子。當然刀叉和筷子的用法都有各自的規矩。通過中西方飲食文化差異以及中西方餐桌禮儀的比較, 不僅僅反映了各地的文化傳統, 還折射出不同民族心理、價值觀與道德標準、社會關係、社會禮儀和社會風俗等方面, 即西方文化主張個人榮譽、自我中心、創新精神和個性自由, 而中國文化主張謙虛謹慎、無私奉獻、中庸之道和團結協作;西方人平等意識較強、家庭結構簡單; 而中國人等級觀念較強, 家庭結構較複雜, 傳統的幸福家庭多為四代同堂等。在跨文化交際中, 由於文化障礙而導致的資訊誤解, 甚至傷害對方的現象屢見不鮮。有時善意的言談會使對方尷尬無比, 禮貌的舉止會被誤解為荒誕粗俗。因此, 研究不同文化之間的差異, 研究正確的跨文化交際行為已成為不可忽視的問題。在對比研究過程中, 各自的優、缺點顯而易見。這種研究有利於文化的正遷移作用, 以/ 取其精華, 去其糟粕, 從而促進本民族語言、人文文化的發展。
:崇尚自由的西方人重分別與個性
在中西飲食文化之中也明顯體現出這種文化特徵。西菜中除少數湯菜,正菜中各種原料互不相干, 魚就是魚, 牛排就是牛排, 縱然有搭配, 那也是在盤中進行的, 這體現了繼承, 也有對傳統文化習俗的違背。比如就餐時的衣著, 要遠比過去隨意多了, 可著中山裝、夾克或西服等, 這也正體現了傳統文化的變遷和發展, 這正是中西方文化融匯, 相互發生正遷移作用最好的。
當今許多西方人, 尤其是美國人不喜歡吸菸或喝酒, 許多人也不喜歡別人在他們的住處吸菸喝酒。而在當今的中國, 許多人既吸菸又喝酒, 有一種社會怪現象似乎是/ 不吸菸不喝酒0 就無以社交。所以在中國的餐桌上依舊存在吞雲吐霧、爛醉如泥的/ 陋習0, 儘管他們知道這有傷風範, 但依舊不能禁絕之。想必這就是文化遷移和發展的不完全性、不徹底性的表現, 我們有必要在正確理解和認識文化現象的基礎上, 不斷推動人文文化的發展, 提高民族人文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