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歷史期中考試試題及答案

  在七年級歷史期中考試前都是會有歷史期中試題給大家做練習的,只有這樣同學們才能夠更好地學好七年級歷史。以下是小編給你推薦的七年級歷史期中試題及答案,希望對你有幫助!

  七年級歷史期中考試試題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將選擇題答案填在答卷表格內。

  1. 香港歌星劉德華唱的《中國人》,有一句歌詞說:“五千年的風和雨啊,藏了多少夢”,可見我們偉大的祖國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你能告訴我,目前我國境內已知最早的人類叫什麼嗎?

  A北京人 B元謀人 C半坡居民 D河姆渡居民

  2.我國原始人類中開始使用天然火的是

  A北京人 B元謀人 C山頂洞人 D藍田人

  3.下列原始人類生活的先後順序是

  ①元謀人 ②北京人 ③河姆渡人 ④半坡人

  A①②④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①④ D③④①②

  4.下列農作物中是我國最早種植的是

  ①水稻 ②棉花 ③花生 ④甘薯 ⑤粟 ⑥蔬菜

  A②④ B①③⑥ C①⑤⑥ D②⑥

  5.決定了河姆渡居民採用幹欄式房屋結構的主要因素是

  A 河姆渡居民的聰明才智

  B 種植水稻的需求

  C 所處的江南地區河湖密佈、潮溼炎熱

  D 為了同其它地區的居民有效地區別開來

  6.傳說中的炎帝和黃帝是生活在

  A黃河上游 B長江上游 C黃河中下游 D長江中下游

  7. 海外華人常自豪地稱自己是“炎黃子孫”是因為

  A 華人是黃面板黃種人

  B 海外華人是從中國出去的華人

  C中華民族的主幹部分是由炎帝和黃帝兩個部落聯盟發展而來的

  D 炎帝和黃帝聯合戰勝了蚩尤

  8. 被稱為“人文初祖”的是

  A炎帝 B黃帝 C蚩尤 D堯帝

  9. 傳說下列人物中,“三過家門而不入”的治水英雄是

  A舜 B禹 C堯 D啟

  10.一個同學在新班級自我介紹時說:我的姓和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王朝的名稱是相同的。這位同學應該姓

  A商 B周 C夏 D秦

  11.下列內容中,標誌著我國由世襲制代替禪讓制的是

  A舜傳位給禹 B啟繼承父親禹的位置

  C禹建立夏朝 D禹帝代替舜帝

  12.下列哪個朝代又叫殷朝

  A秦 B夏 C商 D西周

  13.西周的第一位國王是

  A、周文王 B、周厲王 C、周平王 D、周武王

  14.西周規定天子、諸侯、卿大夫等職務只有正妻所生的長子才能繼承,這就是

  A分封制 B井田制 C嫡長子繼承製 D禪讓制

  15.公元前2070年正確的稱謂是

  A公元前20世紀前期 B公元前21世紀前期

  C公元前20世紀後期 D公元前21世紀後期

  16.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開始於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春秋

  17.右圖是我國已發現的最大的青銅器,它是

  A四羊方尊 B大盂鼎

  C司母戊鼎 D銅象尊

  18.春秋時期第一個霸主是

  A宋襄公 B齊桓公 C楚莊王 D晉文公

  19.下列諸侯國中,地理位置最北的是

  A齊國 B楚國 C秦國 D燕國

  20.我國進入鐵器時代是在

  A夏商 B西周 C春秋 D戰國

  21.在商鞅變法的秦國,一個農民如果想獲得爵位,最好的辦法是

  A多生產糧食布帛 B去經商發財而得到政府獎賞

  C去當兵建立軍功 D大力墾荒而得到政府獎賞

  22.我國端午節吃粽子,划龍舟的民俗,是為了紀念

  A扁鵲 B屈原 C魯班 D李冰

  23.孔子的言行,由他的弟子整理編寫成

  A《春秋》 B《論語》 C《尚書》 D《孟子》

  24.我國的音樂教育制度形成於

  A夏商 B西周 C春秋 D戰國

  25.我國最古老的帛畫是

  ①《婦女鳳鳥圖》 ②《女史箴圖》③《御龍圖》④《洛神賦圖》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二.非選擇題50分

  1.朝代接龍將下列朝代按時間先後順序排列6分

  春秋 西周 東周 夏 戰國 商

  2. 尋根溯源請寫出和下列歷史故事或成語相關的人物4分

  烽火戲諸侯------- 徙木立信-------

  退避三舍------- 臥薪嚐膽---------

  七年級歷史期中考試試題答案

  一、選擇題5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B A B C C C C B B C B C D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C B B C B D D C B B B C

  二、非選擇題50分

  1、夏、商、西周、東周、春秋和戰國 6分

  2、周幽王 商鞅 晉文公 勾踐 4分

  推行縣制 2分

  商鞅變法成功了。理由:判斷一場改革是否成功,不要以人的生死作為標準,而是要看變法的目的是否達到。商鞅變法廢除了舊制度,促進了農業生產,提高了軍隊戰鬥力,使秦國成為戰國後期最富強的諸侯國,為以後兼併六國、統一中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