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行會計電算化後財務內部控制的變化

  會計電算化是會計行業向更高一層發展的必然結果,那麼會計電算化在企業財務內部控制中有什麼應用呢?下面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

  

  一會計電算化內部控制環節的變化

  與傳統的內部控制管理工作不同,會計電算化系統建立十分複雜,並且包括眾多環節。系統一旦建立,執行起來十分便捷,並且效率很高。不過會計電算化對於各個部門之間的協調性、穩定性要求較高,具體包括系統開發、資料維護、電算稽核、資料錄入以及系統檔案等崗位,這其中任何一個部門,或者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會影響電算化內部控制的工作的落實。

  二會計電算化內部控制資料處理變化

  傳統會計工作內容包括各種生產資料的處理,比如科目彙總、會計報表以及借貸等等,這些工作都屬於人工處理、人工計算。人工處理在準確性以及效率上比較低,引入會計電算化之後,會計人員的工作強度大幅度降低。為企業節約了大量人力、物力,並提高了會計工作效率和質量。電算化實現了資訊稽核、過賬以及確認等多個環節的一體化操作,節約眾多人工環節,避免了很多人工計算的失誤,這種資料處理變化促進了會計工作的科學化程序,會計內部資料也開始從紙質檔案向電子檔案轉變。

  三會計電算化工作環節人員許可權變化

  在傳統的會計系統中,會計人員必須針對企業每一項經濟活動的每一個環節進行稽核、簽字和蓋章,雖然步驟煩瑣,但有利於均衡權重。而推行了會計電算化之後,企業內部會計人員通過電算化系統進行財務工作的處理,使會計工作開始高度集中起來,一般情況下一名財務人員就能夠完成這些工作,缺少他人的監督和權利制約,即便是進行一些舞弊行為,也沒有人察覺,進而增加了資料錄入錯誤和違紀的風險。

  四會計電算化檔案管理的風險

  在傳統會計工作領域中,企業所有經濟活動的往來賬目都要記錄在紙質文件上,如果這些經濟活動資訊需要刪除、增加或者是修改,還必須要進行簽字或者是蓋章,這樣才可以確保責任被落實,一旦出現問題能夠及時找到關係人,追求法律責任,達到降低財務會計風險的目的。在企業內部推行了會計電算化之後,紙質檔案被電子檔案取代,開始進入了無紙化辦公階段,資料修改、篡改都不會落下任何痕跡;同時,電算化對網路具有強烈依賴性,網路本身具有很多不穩定因素,一旦網路出現故障,可能會導致一部分資料丟失或者損壞,這些都是會計電算化推行之後帶來的風險隱患。

  會計電算化管理的現實意義

  1.提高會計工作效率

  企業實現了會計電算化管理之後,企業會計工作人員對相關資料資訊的分類、彙總以及核算不再需要人工手段,只要將資料直接輸入財務軟體中,軟體就會自動對這些資訊進行分類、處理,最後給出科學的資料和結果,這樣一來,會計工作者的工作量大大降低,工作效率大大提升,資訊資料的準確性也得到了保障,因此目前企業實現會計電算化管理,已經成為企業會計工作發展的必然趨勢。

  2.提高會計資訊的質量

  傳統手工記錄資訊,工作人員工作壓力大或者工作人員工作態度不端正,都會導致會計資訊出現錯誤、資訊出現遺漏等問題,會計資訊質量無法得到有利保障,會計管理也因此增加了難度,最終必然影響到企業經營決策的科學性。但是實現了會計電算化管理之後,這種錯誤發生的機率大幅度降低。

  3.提高會計人員的綜合素質

  企業普及和推行會計電算化,需要強大的人力資源隊伍作為基礎,也就是說會計電算化對於人才的要求很高,他們必須要能夠熟練操作計算機裝置以及各種電算化管理軟體,具備與工作相關的各種計算機操作技術,這樣才能夠確保資訊輸入過程中的規範性。如果企業會計工作者不具備這種素質的話,那麼必然會被市場所淘汰,因此,會計電算化管理在一定程度上也幫助會計人員不斷督促自己,不斷完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