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師的禮儀

  素有“禮儀之邦”美譽的中國,從古至今一直就十分崇尚“禮”,也極為重視禮儀教化。設計師是美學藝術與普通大眾溝通的橋樑,在某種意義上來講設計師是一位創新的翻譯者。這就要求作為設計師首先要與業主進行良好的溝通,充分了解業主的審美情趣和功能需求。而業主是否願意與設計師進行良好的溝通和交流,往往就取決於設計師個人形象塑造和禮儀表現所給人的第一印象。下面小編就為大家整理了關於,希望能夠幫到你哦!

  

  專業的設計師應該具有很強的文化修養,世界建築史,傢俱史,紡織史,代表國家風俗習慣,世界餐飲文化等各方面的知識都應該有所瞭解和認識。優秀的設計師在構思各種風格室內設計的時候,將此風格極具代表性的元素文化提煉並深化,這樣設計出來的空間才能夠經得起揣摩和考驗。

  設計歸根到底是一項藝術創作,其創作難度甚至要大於某些純粹的“藝術品”,因為在體現藝術性的同時,設計者還必須保持甚至加強其原有的實用性和功能性,這種在巨大侷限性下的“個性發揮”,有人曾有個形象地比喻——“帶著枷鎖舞蹈”!

  一個缺乏文化修養的設計作品,充其量是各種設計元素的堆砌,就像是沒有主題的寫作,不論標點運用得多麼純熟無誤、詞藻多麼華麗豐富,最後完成的也註定是一篇失敗的文章。

  我們會問,修養到底從哪裡來?一位設計界的前輩講過,所謂“修養”是一個設計師的專業知識、人生閱歷、文化藝術涵養、道德品質等諸方面的綜合體現。一個成熟的設計師必須兼有藝術家的飛揚靈感、工程師的嚴謹精密、旅行家的豐富閱歷甚至經營者的營銷理念、財務專家的成本意識。只有內在的修煉提高了,才能做出精品、上品甚至神品。否則,就只是處於初級的模仿階段,流於平庸。

  而這些修養,其實很多就源於我們身邊瑣瑣碎碎、點點滴滴。作為一個設計師,需要認真地去觀察體味身邊的每個細緻的事物,努力去研判事物的方方面面。在那些看似瑣碎無序的細節裡,他總能找到美之所在,從而激發他的興趣和靈感。然後他再用自己日常點滴積累起的心得——日益深厚的修養,去看身邊的事物,這些平凡的東西就就能在他眼中發現內在的聯絡與美感,一經他的慧心佈局就能與眾不同。設計師要認真地學習民族文化與瞭解國際潮流。每一個民族都有其獨特的文化,那是其民族的精神源泉,沒有了這一點,其設計也就失去了生存的根。一個不尊重自己文化的民族自然也無法贏得別人的尊重。而同時,作為世界的一份子,各民族文化之間的相互滲透、融合又無時無刻不在改變著人們的需求和眼光,一個合格的設計師必須在文化的變與不變之間找到恰如其分的平衡點。

  設計師要以謙虛的態度、敏銳的感悟力地從繪畫、文學、音樂、戲劇等等不同的藝術形式中吸取養分,“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沒有堅實的傳統藝術修養的累積,新的設計靈感只能是無根之木、無本之源。

  要勇於堅持自己的追求,不被外界的權、利等不良因素所幹擾,應自覺地淨化自己的心靈,拋開個人的私心雜念,潛心修養。

  綜上,進行自我修養訓練的目的就是將自己鍛鍊成為一名合格的設計師。設計師如果只有偉大而高尚的理想,而不能腳踏實地地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地工作,他她將只是一個空想家和學究。相反,如果只有埋頭苦幹,不注意自我修養,則將自己淪為一臺平庸的繪圖儀或影印機。只有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才能將自己鍛鍊成為一名真正配得上“師”這一稱號的設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