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物理上冊教案光的色散
物理教師寫好教案可以自信地走進課堂,可以使課堂教學安排更科學,八年級物理上冊教案怎麼寫呢?下面小編為你整理了八年級物理上冊教案,希望對你有幫助。
八年級物理上冊光的色散教案知識與技能
1.瞭解光的色散現象,知道白光是由紅、橙、黃、綠、藍、靛、紫七種色光組成的。
2.知道色光的三原色和顏料的三原色。
3.初步瞭解太陽光譜和看不見的光。
4.初步認識紅外線和紫外線及其作用。
八年級物理上冊光的色散教案過程與方法
1.通過演示實驗,瞭解白光的色散現象。
2.探究色光的混合,獲得有關知識,體驗探究的過程和方法。
3.通過收集、交流關於紅外線、紫外線的資料,獲得處理資訊的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探究性物理學習活動,使學生獲得成功的喜悅,樂於參加物理學習活動。
2.初步認識科學技術對社會發展和自然環境及人類生活的影響。
3.初步建立可持續發展的意識,有保護人類生存環境的意識。
八年級物理上冊光的色散教案教學重點
1.光的色散現象。
2.光的三原色。
八年級物理上冊光的色散教案教學難點
1.光的色散演示實驗。
2.光的三原色的混合實驗演示。
八年級物理上冊光的色散教案課時安排
1課時
課前準備
三稜鏡、白紙、手電筒、紅色和藍色塑料片、多媒體資料、平面鏡。
教學過程
匯入新課
問題匯入
問題:白天我們看到的光從何而來?太陽光是什麼顏色的?
引入:以前人們一直認為白色是最單純的顏色,白光是最單純的光,不能分解,到17世紀英國的科學家牛頓通過一個實驗發現了一種極為奇妙的 現象,讓人們對於上面的問 題有了明確的認識。那麼大家想知道他的實驗是怎麼做的嗎?白光到底能不能分解呢?
設計意圖:這樣設計給了基礎差的學生一定提示,使其能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利用學生對科學家的崇拜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便於學生更新已有經驗,接受新知識,誘導學習動機,豐富感知。
情景匯入
播放關於彩虹傳說的動畫,提出“為什麼天空中會有彩虹呢?”,引出課題。
說明:也可通過播放與光的色散有關的自然現象的圖片來引入課題。
實驗匯入
演示:用平面鏡引入一束日光,讓陽光通過透明的圓珠筆筆桿射到白紙上,小心地轉動筆桿,白紙上就會出現“彩 虹”了。用多媒體投放到螢幕上。把白紙放在筆桿前,讓學生看到照到筆桿上的光是白光,由此得知白光通過稜鏡折射後分解成各種顏色的色光。引入新課。
推進新課
一、色散
情景介紹:17世紀以前,人們一直認為白光是最單純的顏色。直到1666年,英國物理學家牛頓用玻璃三稜鏡使太陽光發生了色散dispersion,這才解開了光的顏色之謎。
牛頓是怎樣讓太陽光色散的呢?我們一起來做一下。
出示三稜鏡讓大家觀察一下它有什麼特點。
點評:透明的,有三條稜。
演示:讓一束太陽光照射到三稜鏡上,調節,另一邊用白屏承接,引導學生認真觀察,太陽光通過三稜鏡後發生了什麼?
在黑板上畫示意圖,播放色散圖片:
設計意圖:通過實驗來解釋,更 加直觀,易於學生理解和識記。
結論:讓一束太陽光照射到三稜鏡上,會被分解成各種顏色的光,如果用一個白色的光屏來承接,在白色光屏上就形成了一條彩色的光帶,顏色依次是紅、橙、黃、綠、藍、靛、紫。
我們把白光分解成紅、橙、黃、綠、藍、靛、紫幾種顏色叫 做色散。
問題:根據光路可逆原理,被分解出來的七種色光如果逆著原來出射的方向入射到三稜鏡,將會出現什麼現象呢?
點評:七種色光如果逆著原來出射的方向入射到三稜鏡,會複合成白光。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思考,激發興趣。
擴充套件:雨後的彩虹就是由色散現象引起的。
下雨過後,有很多小水滴,由於重力的作用,它的下半部分較大,上半部分較小。
水滴像三稜鏡,太陽光經水滴後也會發生色散,空中有很多水滴聚在一起,正因如此,我們在雨過天晴會看到 彩虹。
設計意圖:從生活走向物理,用物理知識來解釋生活中的現象,從而將生活和物理緊密地聯絡起來。
二、色光的混合
問題:陽光可以分解為七種單色光,但我們看到大自然的色彩遠比紅、橙、黃 、綠、藍、靛、紫七種顏色來得豐富多彩,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點評:一些色光混合後會產生許多豐富多彩的顏色。
問題:白光色散後的各種色光混合後又複合成了白光,那麼七種單色光中的任意兩種或幾種混合後又將得到什麼顏色呢?
[播放色光的混合視訊]學生觀看
點評:人們發現,把紅、綠、藍三種色光混合能產 生各種色彩。因此把紅、綠、藍三種色光叫做色光的三原色。
值得注意的是,顏料也有三原色:紅、黃、藍,拿紅、黃、藍這三種顏料混合也可以得到各種顏色的顏料。它跟色光的三原色是不同的。
擴充套件:彩色電視機的製成原理。電視螢幕上顯現出的畫面,豐富多彩的顏色,都是由紅、綠、藍三種色光組成的。如果用放大鏡觀察彩色電視機畫面就會觀察到這一現象了。
三、看不見的光
1.光譜
白光通過三稜鏡後在光屏上形成一條綵帶,自上而下分 別是什麼顏色的光?
點評:白光通過三稜鏡後在光屏上形成一條綵帶,自上而下是紅、橙、黃、綠、藍、靛、紫。
三稜鏡可以把太陽光分解成紅、橙、黃、綠、藍、靛、紫幾種不同顏色的光,把它們按這個順序排列起來,就是光譜spectrum。如課本圖。
設計意圖:在對比中學習,培養學生的擴充套件思維。
問題:我們在前面學過,人耳有聽不見的聲音,同樣的,是否存在人眼看不到的光呢?
點評:在光譜上看的紅、橙、黃、綠、藍、靛、紫各色光,稱為可見光。
擴充套件:英國天文學家赫歇爾在1800年研究光譜中各種色光的熱效應時,把溫度計移到光譜的紅光區域的外側,結果溫度上升得很快,說明那裡有看不見的射線射到溫度計上,於是發現了紅外線。
德國化學家裡特1801年在光譜的紫光區域外側放置了一張照相底片,結果底片感光了,於是紫外線被找了出來。
在光譜上,紅光以外是紅外線,紫光以外是紫外線,都是人眼看不見的,稱為不可見光。
2.紅外線的應用
學生閱讀教材,瞭解紅外線的應用。
問題:紅外線有什麼應用?
點評:熱作用、紅外線夜視儀、遙控器。
問題:一切物體都在不停地輻射紅外線,溫度越高的物體,輻射的紅外線越強。
這桌子在輻射紅外線嗎?我們人呢?
點評:輻射;都在輻射。
設計意圖:通過閱讀課本提高學生總結歸納的能力。
展示:多媒體圖片,引起學生興趣。
擴充套件:物體在溫度升高時,它輻射的紅外線會大大增強。人體生病時,區域性面板的溫度異常,如果在照相機裡裝上對紅外線敏感的膠片,給面板拍照並與健康人的照片對比,有助於對疾病做出診斷。
夜間人的體溫比野外草木、岩石的溫度高,人體輻射的紅外線比它們強,人們根據這個原理製成了紅外線夜視儀,可以用在步槍的瞄準器上。
一切物體都在不停地輻射紅外線,其實也在不停地吸收紅外線,吸收紅外線後物體溫度會上升,按照這個原理製成了紅外線烘烤爐。
紅外線還可用來進行遙控。如電視機遙控器的前端有一個發光二極體,按下不同的鍵時,可以發出不同的紅外線,來實現電視機的遙控。
問題:把遙控器對準電視周圍牆壁按按鈕,有時也可以控制電視,說明什麼?
點評:紅外線可以反射。
3.紫外線的作用及應用
問題:我們平時拿到一張鈔票,是怎麼辨別它的真偽的?
點評:對著光看,摸一下,看手感對不對。
問題:我們去銀行,銀行的員工是怎樣檢驗鈔票的?
點評:他們把鈔票放到驗鈔機去。
說明:原來紫外線能使熒光物質發光,鈔票或商標的某些位置用熒光物質印上標記,在紫外線的照射下則會發出可見光,這是一種有效的防偽措施。
在醫院有很多病菌,可是如果用消毒水來消毒,它成本高,又比較難聞。紫外線有化學作用,能殺死微生物,所以醫院和食品店常用紫外線消毒。太陽光是天然紫外線的重要來源,衣服、被子經常在陽光下晾晒可以滅菌消毒。
適當的紫外線照射有助於人體合成維生素D,促進身體對鈣的吸收,對骨骼的生長和身體健康有好處,紫外線有生理作用。
問題:太陽光是天然紫外線的重要來源,適當地晒太陽對身體有好處,但是不是晒的越多越好呢?在陽光下,時間長了會怎樣?
點評:頭暈,面板很燙, 會變黑。
說明:過量的紫外線照射對人體有害,地球的周圍包圍著厚厚的大氣層,陽光中的紫外線大部分被大氣層上部的臭氧層吸收,不能到達地面,這才使地球上的生物得以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