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到有效溝通

  所謂有效的溝通,是通過聽、說、讀、寫等思維的載體,通過演講、會見、對話、討論、信件等方式準確、恰當地表達出來,以促使對方接受。下面小編整理了有效溝通的方法,供你閱讀參考。

  有效溝通的方法01

  1、從溝通組成看,一般包括三個方面:溝通的內容,即文字;溝通的語調和語速,即聲音;溝通中的行為姿態,即肢體語言。這三者的比例為文字佔7%,聲音佔48%,行為姿態佔55%。同樣的文字,在不同的聲音和行為下,表現出的效果是截然不同。所以有效的溝通應該是更好的融合好這三者。  

     2、從心理學角度,溝通中包括意識和潛意識層面,而且意識只佔1%,潛意識佔99%。有效的溝通必然是在潛意識層面的,有感情的,真誠的溝通。

  3、溝通中的“身份確認”,針對不同的溝通物件,如上司,同事,下屬,朋友,親人等,即使是相同的溝通內容,也要採取不同的聲音和行為姿態。

  4、溝通中的肯定,即肯定對方的內容,不僅僅說一些敷衍的話。這可以通過重複對方溝通中的關鍵詞,甚至能把對方的關鍵詞語經過自己語言的修飾後,回饋給對方。這會讓對方覺得他的溝通得到您的認可與肯定。

  5、溝通中的聆聽,聆聽不是簡單的聽就可以了,需要您把對方溝通的內容、意思把握全面,這才能使自己在回饋給對方的內容上,與對方的真實想法一致。例如,有很多人屬於視覺型的人,在溝通中有時會不等對方把話說完,就急於表達自己的想法,結果有可能無法達到深層次的共情

  有效溝通的條件和重要性

  有效溝通的條件

  達成有效溝通須具備兩個必要條件:首先。資訊傳送者清晰地表達資訊的內涵,以便資訊接收者能確切理解:其次,資訊傳送者重視資訊接收者的反應並根據其反應及時修正資訊的傳遞。免除不必要的誤解。兩者缺一不可。有效溝通主要指組織內人員的溝通,尤其是管理者與被管理者之間的溝通。 有效溝通能否成立關鍵在於資訊的有效性,資訊的有效程度決定了溝通的有效程度。

  資訊的有效程度又主要取決於以下幾個方面:

  1.資訊的透明程度。當一則資訊應該作為公共資訊時就不應該導致資訊的不對稱性.資訊必須是公開的。公開的資訊並不意味著簡單的資訊傳遞,而要確保資訊接收者能理解資訊的內涵。如果以一種模稜兩可的、含糊不清的文字語言傳遞一種不清晰的,難以使人理解的資訊。對於資訊接收者而言沒有任何意義。另一方面,資訊接收者也有權獲得與自身利益相關的資訊內涵。否則有可能導致資訊接收者對資訊傳送者的行為動機產生懷疑。

  2.資訊的反饋程度。有效溝通是一種動態的雙向行為,而雙向的溝通對資訊傳送者來說應得到充分的反饋。只有溝通的主、客體雙方都充分表達了對某一問題的看法,才真正具備有效溝通的意義。

  有效溝通的重要性

  管理溝通,從其概念上來講,是為了一個設定的目標,把資訊、思想和情感在特定個人或群體間傳遞,並且達成共同協議的過程。溝通是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混合物,是企業管理的有效工具。溝通還是一種技能,是一個人對本身知識能力、表達能力、行為能力的發揮。無論是企業管理者還是普通的職工,都是企業競爭力的核心要素,做好溝通工作,無疑是企業各項工作順利進行的前提。有效溝通在企業管理中的重要性主要表現在:

  1、準確理解公司決策,提高工作效率,化解管理矛盾   公司決策需要一個有效的溝通過程才能施行,溝通的過程就是對決策的理解傳達的過程。決策表達得準確、清晰、簡潔是進行有效溝通的前提,而對決策的正確理解是實施有效溝通的目的。在決策下達時,決策者要和執行者進行必要的溝通,以對決策達成共識,使執行者準確無誤的按照決策執行,避免因為對決策的曲解而造成的執行失誤。

  一個企業的群體成員之間進行交流包括相互在物質上的幫助、支援和感情上的交流、溝通,資訊的溝通是聯絡企業共同目的和企業中有協作的個人之間的橋樑。同樣的資訊由於接收人的不同會產生不同的效果,資訊的過濾、保留、忽略或扭曲是由接收人主觀因素決定的,是他所處的環境、位置、年齡、教育程度等相互作用的結果。由於對資訊感知存在差異性,就需要進行有效的溝通來彌合這種差異性,以減小由於人的主觀因素而造成的時間、金錢上的損失。準確的資訊溝通無疑會提高我們的工作效率,使我們捨棄一些不必要的工作,以最簡潔、最直接的方式取得理想的工作效果。為了使決策更貼近市場變化,企業內部的資訊流程也要分散化,使組織內部的通訊向下一直到最低的責任層,向上可到高階管理層,並橫向流通於企業的各個部門、各個群體之間。在資訊的流動過程中必然會產生各種矛盾和阻礙因素,只有在部門之間、職員之間進行有效的溝通才能化解這些矛盾,使工作順利進行。

  2、從表象問題過渡到實質問題的手段

  企業管理講求實效,只有從問題的實際出發,實事求是才能解決問題。而在溝通中獲得的資訊是最及時、最前沿、最實際、最能夠反映當前工作情況的。在企業的經營管理中出現的各種各樣的問題,如果單純的從事物的表面現象來解決問題,不深入瞭解情況,接觸問題本質,會給企業帶來災難性的損失。

  個人與個人之間、個人與群體之間、群體與群體之間開展積極、公開的溝通,從多角度看待一個問題,那麼在管理中就能統籌兼顧,未雨綢繆。在許多問題還未發生時,管理者就從表象上看到、聽到感覺到,經過研究分析,把一些不利於企業穩定的閒素扼殺掉。企業是在不斷解決經營中的問題中前進的,企業中問題的解決是通過企業中有效的溝通實現的。

  3、激勵職工,形成健康、積極的企業文化

  人具有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在實際的社會生活中,在滿足其生理需求時還要滿足其精神需求。每個人都希望得到別人的尊重,社會的認可和自我價值的實現。一個優秀的管理者,就要通過有效的溝通影響甚至改變職員對工作的態度、對生活的態度。把那些視工作為負擔,對工作三心二意的員工轉變為對工作非常投入,工作中積極主動,表現出超群的自發性、創造性。在有效溝通中,企業管理者要對職工按不同的情況劃分為不同的群體,從而採取不同的溝通方式。如按年齡階段劃分為年輕職工和老職工,對年輕的資歷比較淺的職工採取鼓勵認可的溝通方式,在一定情況下讓他們獨立承擔重要工作,並與他們經常在工作生活方面溝通,對其工作成績認可鼓勵,激發他們的創造性和工作熱情,為企業貢獻更大的力量。對於資歷深的老同志,企業管理者應重視尊重他們,發揮他們的經驗優勢,與他們經常接觸,相互交流,給予適當的培訓,以調動其工作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