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樂入門發聲練習

  初學唱歌的人們你們知道哪些聲樂入門發聲的技巧?那麼你只知道應該怎樣去練習才更有效果?下面是!就和小編我一起去了解一下相關的資訊吧,希望能對你們有用!

  聲樂基本發聲練習

  不同的呼吸方式,會讓各個腔體的形狀產生不同,也就會帶來不同的展現效果。而我們訓練呼吸的方法,目的是為了讓腔體基本保持不變,氣息能夠平穩的輸送到聲帶。

  下表列出了常見的幾種呼吸方式:

  鎖骨式呼吸: 吸氣時肩膀抬高,呼氣是肩膀放下 肺部上小下大,所以吸氣量較小,說話時用此方式呼吸較無效率

  腹式呼吸: 吸氣時腹部會向下向外推,而呼氣時,腹部會向上向內收。這是一種利用腹部肌肉的收縮而加壓的一種深呼吸 可使吸氣量大,呼吸深度高。腹部肌肉收縮,加大腹壓,腹壓使膈肌向上推移,增加胸腔壓力,從而使肺臟中空氣撥出有力

  胸式呼吸: 吸氣時胸部向外擴張,呼氣時胸部向內收縮 吸氣量居中

  胸腹式呼吸: 就是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相結合 胸肺部和腹部間有橫膈膜,若吸氣時能使用到橫膈膜,可使吸氣量更大,氣的運用較靈活,我比較推薦用這種呼吸方式

  聲樂入門的基礎訓練方法

  1、“哼鳴”的基本練習

  一般在開始練聲時,先練練“M”是有益的,因為發這個音容易達到高位置和靠前、明亮、集中的效果。練習哼鳴時首先上下脣自然地閉上、口腔內部要開啟,好像閉口打哈欠的感覺,感到聲音向高位、額竇、鼻竇處擴充套件,但切勿把聲音堵塞在鼻腔裡,否則會發出鼻音。

  2、母音的練習

  除進行哼鳴練習外,更多地是進行母音的練習,如a、e、i、o、u等單母音練習,也可用混合母音練習如ma、me、mi、mo、mu等等。

  3、連音練習

  歌唱聲音的主要表現力就在於聲音的連貫優美,為了使聲音有更多的連貫性,可以將練習的音域相對拉寬些,練習也可以隨之難度更大些。

  4、頓音練習

  頓音唱法又稱為斷音唱法。要求唱得清晰,短促,靈活,富有彈性,集中感強。練習時要注意一字一音的靈活性和一字一音的連貫性。

  5、連音和頓音結合的練習

  在基本掌握了連音和頓音唱法的基礎上,可以加連音、頓音結合在一起的練習,這樣有利於歌唱狀態的統一,頓音好像是一個“點”,連音像是一條“線”,這樣以點帶線,便聲音的位置統一,並保持氣息均勻流暢。

  6、保持共鳴位置不變的練習

  找共鳴位置最好的辦法就是體會“哼鳴”感覺,如果這個共鳴焦點找準了,那麼其它所有的音都應該向這個哼鳴位置靠攏,這樣才能達到歌唱的高位置,使聲音上下統一。

  7、聲音靈活性的練習

  這種練習主要是為了適應歌曲演唱中快速、流動的要求,以達到更積極的身體、喉嚨、氣息的配合。

  8、字聲結合練習帶詞練習

  要求根據詞意富有想象,有意境,有畫面,語氣有表現,聲音有樂感,有感情地去唱。力求做到字準腔圓,以情帶聲,聲情並茂,慢慢地向歌唱歌曲作品過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