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上冊物理滬粵版第一章教案

  走進屋裡世界,你會發現一切很平常的物體都變得很奇妙,一切巨集觀的東西都可以從微觀的角度去觀察探討。下面是由小編整理的,希望對您有用。

  第一部分

  一、課標要求

  1.讓學生學習初步的物理知識與技能、經歷基本的科學探究過程、受到科學態度和科學 精神的薰陶;

  2.能通過日常經驗或物品粗略估測長度,會選用適當的工具測量長度;

  3.能根據日常經驗或自然現象粗略估測時間,會使用適當的工具測量時間。

  二、本章教材分析

  本章是教材的入門篇,共安排了4節內容。在整個教材中,相當於一個大的引言。主要圍繞三個問題展開:什麼是物理學?為什麼要學習物理學?怎樣學好物理學?

  首先介紹了什麼是物理學,物理學對人類社會發展的作用,研究和學習物理學的方法;然後介紹兩種最常見的測量——時間和長度的測量;最後通過探究擺的奧祕,讓學生親自經歷和體驗一個完整的科學探究過程。

  本章內容豐富,立意高遠,對學生學習物理具有重要的導向作用,既是引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素材,又是進一步學習物理的必要基礎。

  對於“什麼是物理學”這個問題,學生需要在後面學習物理的過程中逐步認識和體會,所以這裡教材處理的比較簡單。通過兩個現象和實驗引出了“物理學就是研究光、熱、聲、電等各種物理現象的規律和物質結構的一門科學”。 重點不是放在物理學的定義和內涵上,而是放在對情景的感受和實驗模擬的觀察上面,讓學生感受到這些現象,引發學生自己動手實驗和嘗試解釋這些現象的興趣和動力,進而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對於“為什麼要學習物理學”這個問題,教材主要是通過第1節的“物理學推動了社會的發展、人類的文明”來體現的。這一段重點介紹了物理學與我們的生活和社會的關係,意在讓學生通過學習這些內容認識學習物理學的作用。

  本章的教學重點:

  ⑴培養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是物理起始課的重要目標。 ⑵學會使用測量工具,提高實驗技能。

  ⑶初步感受和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

  本章的教學難點:

  正確使用測量工具和合理選擇測量方法。

  讓學生經歷科學探究的過程,並在經歷的過程中體驗和感悟科學探究的方法。

  三、課時安排

  全章共4節,每節計劃用2課時;全章小結與檢測:2課時;共10課時。

  第二部分

  一、新課引入:

  先讓學生朗讀章首詩,由此引出課文第一部分:物理學就在你身邊。

         二、新課教學:

  一物理學就在你的身邊

  播放有關海上日出和閃電的音像片段,讓學生了解有關自然現象。 引導學生觀察和思考活動1與活動2的實驗。

  演示1:光從一種介質射入另一種介質時發生偏折的現象

  演示2:利用感應起電機模擬閃電和雷聲。

  “世界物理年”:投影世界物理年徽標,介紹“世界物理年”來歷。

  1905年,愛因斯坦先後發表了 5篇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論文,為相 對論的建立奠定了基礎,為量子理 論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這是物 理學史上的一個重大事件。一百年 來,以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為代表的近代物理學,對人類文明和進步起到了前所未有的推動作用。為紀念這一奇蹟年100週年,全球物理學 界一致呼籲2005年為“世界物理年”。

  世界物理年徽標構影象一個光錐。紅底代表過去。在物理學中,光譜 發生―紅移‖是物體背離我們的方向運動的光譜特徵;紅色又有底部或基礎 的含義。藍頂表示未來,天空是藍色的;―藍移‖是面向我們方向運動物體 的光譜特徵。黃和綠表示連結過去到未來,體現出在過去的基礎上建立 未來的信心。其中,綠色又代表―綠燈可走‖,即進步;黃色代表和平、 合作。 徽標主要表達的意義是:科技的進步和國際的合作可以幫助建設 光明的未來。

  二物理學推動了社會的發展

  1.運用多媒體,結合物理學發展史談物理學與人類社會進步和發展的關係:

  1有關簡單機械的應用

  簡單機械的發明與使用:――人類從手工勞動到機械操作

  2代表蒸汽時代的蒸汽機車、輪船的圖片、錄影熱學的研究、蒸氣機的發明:――人類進入蒸氣時代,機械工業進一步完善

  3體現電氣時代的各種裝置和情景,如電動機、發電機、電力機車、城市夜景等電磁學的研究:電動機、發電機的出現――人類進入電氣時代

  4電子計算機、網際網路、空間探測技術以及我國發射“神舟”系列載人飛船的錄影資料等。

  2.舉一些與學生生活聯絡密切的有關物理學與人類社會關係的例項,進一步使學生體會物理學是有用的。

  電磁學、電子――電子計算機

  三物理學的召喚

  介紹幾個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物理學家的突出貢獻,同時結合這些科 學家的研究方法,向學生介紹了幾種典型的科學方法,如觀察和實驗、 歸納和數學分析、理性思維以及建立物理概念、探究物理規律等,從而 使學生領悟怎樣學好物理學。

  引導學生逐步認識和理解科學家研究問題的方法。

  1.物理學就是研究光、熱、聲、電等各種物理現象的質的一門科學。

  2.請通過網際網路查詢有關我國航天技術發展的資料,列舉我國航天技術的重大成果。

  3.簡述伽利略、牛頓、愛因斯坦的貢獻和科學研究的主要方法。

  第三部分

  1.2 測量長度和時間 教學點滴1.瞭解國際單位制中長度和時間的基本單位,會進行有關單位的換算。 2.會觀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線、測量範圍和分度值,明確分度值的含義;又要記錄估計值,還要註明單位。會粗略估測常見物體的長度。 45.瞭解什麼是誤差,知道採用多次測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減小誤差。

  教學重點:長度和時間的單位和測量。

  教學難點:從理性的角度來認識單位;測量的規範要求。

  沒有刻度的直尺、常見測量長度和時間的工具、自制的橡皮尺等。

  一、新課引入:

  提出問題:生活中常見長度和時間的測量,你在哪些地方見到長度和 時間的測量?請舉例說明。

  引導學生對生活現象的關注,使學生感受到物理就在我們身邊。 指出:物理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在研究和學習物理的過程中, 常常需要進行測量,長度和時間的測量是物理學中最基本的測量。

  二、新課教學:

  一測量長度

  1.測量的標準問題

  討論:要想測量一個物體的長度,你認為最關鍵的條件是什麼? 學生可能回答刻度尺。

  展示沒有刻度的直尺,引導學生體會,刻度尺測長度實質上是靠上面 的刻度,也就是說,刻度尺上的刻度就是測量的標準。 2.單位:比較依據的標準量。

  3.長度單位

  1活動:

  讓學生“以手代尺”,量度講桌的長度有幾“拃”。

  問題:由於每個人“一拃”的長度不同,造成測量結果不一樣。

  2介紹長度單位的演變和統一

  讓學生理解單位其實是一種規定的標準,並不是一種天然存在的 東西,是為了定量比較物體的長度而人為引入的。

  統一單位制是相互交流的需要,是一種國際化的趨勢。 簡單介紹什麼是國際單位制。

  這裡的教學最好,這也是過程與方法教學目標的一部分。

  3長度單位及換算方法:

  仔細觀察刻度尺上的1mm 、1cm 、1dm 、1m有多長,動手在紙上畫1mm 、1cm 、1dm在黑板上畫一畫1m的長度,形成長度的具體概念。

  3. 你會用刻度尺測長度嗎?

  1觀察自己常用的刻度尺。

  三觀察:零刻度線、測量範圍、分度值。 一思考:分度值的含義。

  2練習用刻度尺測長度

  引導學生學會正確規範的測量過程和操作方法。 放置刻度尺,讀數和記錄測量結果 練習估讀:

  採用不同分度值的刻度尺如1cm和1mm測量同一物體的長 度,讓學生練習估讀方法,並使學生認識到刻度尺的分度值越小,測量的結果就越精確。

  5.介紹誤差概念和減小誤差的方法。

  6. 認識直方圖條形統計圖

  仔細觀察、分析直方圖,並相互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