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上冊物理瀘粵版教案

  學習物理很難,所以掌握方法很重要。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關於以供大家參考學習。

  :

  第一章 走進物理世界

  一、課標要求

  1.讓學生學習初步的物理知識與技能、經歷基本的科學探究過程、受到科學態度和科學

  精神的薰陶;

  2.能通過日常經驗或物品粗略估測長度,會選用適當的工具測量長度;

  3.能根據日常經驗或自然現象粗略估測時間,會使用適當的工具測量時間。

  二、本章教材分析

  本章是教材的入門篇,共安排了4節內容。在整個教材中,相當於一個大的引言。主要圍繞三個問題展開:什麼是物理學?為什麼要學習物理學?怎樣學好物理學?

  首先介紹了什麼是物理學,物理學對人類社會發展的作用,研究和學習物理學的方法;然後介紹兩種最常見的測量——時間和長度的測量;最後通過探究擺的奧祕,讓學生親自經歷和體驗一個完整的科學探究過程。

  本章內容豐富,立意高遠,對學生學習物理具有重要的導向作用,既是引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素材,又是進一步學習物理的必要基礎。

  對於“什麼是物理學”這個問題,學生需要在後面學習物理的過程中逐步認識和體會,所以這裡教材處理的比較簡單。通過兩個現象和實驗引出了“物理學就是研究光、熱、聲、電等各種物理現象的規律和物質結構的一門科學”。 重點不是放在物理學的定義和內涵上,而是放在對情景的感受和實驗模擬的觀察上面,讓學生感受到這些現象,引發學生自己動手實驗和嘗試解釋這些現象的興趣和動力,進而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對於“為什麼要學習物理學”這個問題,教材主要是通過第1節的“物理學推動了社會的發展、人類的文明”來體現的。這一段重點介紹了物理學與我們的生活和社會的關係,意在讓學生通過學習這些內容認識學習物理學的作用。

  本章的教學重點:

  ⑴培養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是物理起始課的重要目標。

  ⑵學會使用測量工具,提高實驗技能。

  ⑶初步感受和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

  本章的教學難點:

  正確使用測量工具和合理選擇測量方法。

  讓學生經歷科學探究的過程,並在經歷的過程中體驗和感悟科學探究的方法。

  三、課時安排

  全章共4節,每節計劃用2課時;全章小結與檢測:2課時;共10課時。

  1.1 希望你喜愛物理 教學點滴

  教學目標

  1.瞭解一些有趣的物理現象,認識物理學是研究物理現象的規律和物質

  結構的科學。

  2.認識研究和學習物理學的方法:觀察和實驗、歸納和數學分析、建立概念和探究規律、理性思維等。

  3.初步體會實驗對物理的重要性。

  4.瞭解物理學在社會發展和人類文明程序中所起的作用。

  重、難點

  教學重點:通過觀察、實驗、閱讀、討論交流等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難點:認識研究問題運用科學方法。

  器材準備

  多媒體裝置、鐳射光學光學儀器、感應起電機等

  教學過程

  一、新課引入:

  先讓學生朗讀章首詩,由此引出課文第一部分:物理學就在你身邊。

  二、新課教學:

  一物理學就在你的身邊

  播放有關海上日出和閃電的音像片段,讓學生了解有關自然現象。

  引導學生觀察和思考活動1與活動2的實驗。

  演示1:光從一種介質射入另一種介質時發生偏折的現象

  演示2:利用感應起電機模擬閃電和雷聲。

  “世界物理年”:投影世界物理年徽標,介紹“世界物理年”來歷。

  1905年,愛因斯坦先後發表了5篇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論文,為相對論的建立奠定了基礎,為量子理論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這是物理學史上的一個重大事件。一百年來,以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為代表的近代物理學,對人類文明和進步起到了前所未有的推動作用。為紀念這一奇蹟年100週年,全球物理學界一致呼籲2005年為“世界物理年”。世界物理年徽標構影象一個光錐。紅底代表過去。在物理學中,光譜發生“紅移”是物體背離我們的方向運動的光譜特徵;紅色又有底部或基礎的含義。藍頂表示未來,天空是藍色的;“藍移”是面向我們方向運動物體的光譜特徵。黃和綠表示連結過去到未來,體現出在過去的基礎上建立未來的信心。其中,綠色又代表“綠燈可走”,即進步;黃色代表和平、合作。 徽標主要表達的意義是:科技的進步和國際的合作可以幫助建設光明的未來。

  二物理學推動了社會的發展

  1.運用多媒體,結合物理學發展史談物理學與人類社會進步和發展的關係:

  1有關簡單機械的應用

  簡單機械的發明與使用:――人類從手工勞動到機械操作

  2代表蒸汽時代的蒸汽機車、輪船的圖片、錄影

  熱學的研究、蒸氣機的發明:――人類進入蒸氣時代,機械工業進一步完善

  3體現電氣時代的各種裝置和情景,如電動機、發電機、電力機車、城市夜景等

  電磁學的研究:電動機、發電機的出現――人類進入電氣時代

  4電子計算機、網際網路、空間探測技術以及我國發射“神舟”系列載人飛船的錄影資料等。

  電磁學、電子――電子計算機

  2.舉一些與學生生活聯絡密切的有關物理學與人類社會關係的例項,進一步使學生體會物理學是有用的。

  三物理學的召喚

  介紹幾個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物理學家的突出貢獻,同時結合這些科

  學家的研究方法,向學生介紹了幾種典型的科學方法,如觀察和實驗、

  歸納和數學分析、理性思維以及建立物理概念、探究物理規律等,從而

  使學生領悟怎樣學好物理學。

  引導學生逐步認識和理解科學家研究問題的方法。

  練習設計

  1.物理學就是研究光、熱、聲、電等各種物理現象的 和物

  質 的一門科學。

  2.請通過網際網路查詢有關我國航天技術發展的資料,列舉我國航天

  技術的重大成果。

  3.簡述伽利略、牛頓、愛因斯坦的貢獻和科學研究的主要方法。

  1.2 測量長度和時間 教學點滴

  教學目標

  1.瞭解國際單位制中長度和時間的基本單位,會進行有關單位的換算。

  2.會觀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線、測量範圍和分度值,明確分度值的含義;

  3.會使用刻度尺測量物體的長度,知道記錄測量結果時,既要記錄準確值,

  又要記錄估計值,還要註明單位。會粗略估測常見物體的長度。

  4.會根據日常經驗或自然現象粗略估測時間,會使用常見的工具測量時間。

  5.瞭解什麼是誤差,知道採用多次測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減小誤差。

  重、難點

  教學重點:長度和時間的單位和測量。

  教學難點:從理性的角度來認識單位;測量的規範要求。

  器材準備

  沒有刻度的直尺、常見測量長度和時間的工具、自制的橡皮尺等。

  教學過程

  一、新課引入:

  提出問題:生活中常見長度和時間的測量,你在哪些地方見到長度和

  時間的測量?請舉例說明。

  引導學生對生活現象的關注,使學生感受到物理就在我們身邊。

  指出:物理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在研究和學習物理的過程中,

  常常需要進行測量,長度和時間的測量是物理學中最基本的測量。

  二、新課教學:

  一測量長度

  1.測量的標準問題

  討論:要想測量一個物體的長度,你認為最關鍵的條件是什麼?

  學生可能回答刻度尺。

  展示沒有刻度的直尺,引導學生體會,刻度尺測長度實質上是靠上面

  的刻度,也就是說,刻度尺上的刻度就是測量的標準。

  2.單位:比較依據的標準量。

  3.長度單位

  1活動:

  讓學生“以手代尺”,量度講桌的長度有幾“拃”。

  問題:由於每個人“一拃”的長度不同,造成測量結果不一樣。

  2介紹長度單位的演變和統一

  讓學生理解單位其實是一種規定的標準,並不是一種天然存在的

  東西,是為了定量比較物體的長度而人為引入的。

  統一單位制是相互交流的需要,是一種國際化的趨勢。

  簡單介紹什麼是國際單位制。

  這裡的教學最好,這也是過程與方法教學目標的一部分。

  3長度單位及換算方法:

  仔細觀察刻度尺上的1mm 、1cm 、1dm 、1m有多長,動手在紙上畫1mm 、1cm 、1dm在黑板上畫一畫1m的長度,形成長度的具體概念。

  4. 你會用刻度尺測長度嗎?

  交流怎樣觀察刻度尺、判斷刻度尺的放置方法、讀數、記錄測量結果。

  1觀察自己常用的刻度尺。

  三觀察:零刻度線、測量範圍、分度值。

  一思考:分度值的含義。

  2練習用刻度尺測長度

  引導學生學會正確規範的測量過程和操作方法。

  放置刻度尺,讀數和記錄測量結果

  練習估讀:

  採用不同分度值的刻度尺如1cm和1mm測量同一物體的長

  度,讓學生練習估讀方法,並使學生認識到刻度尺的分度值越小,測

  量的結果就越精確。

  5.介紹誤差概念和減小誤差的方法。

  6. 認識直方圖條形統計圖

  仔細觀察、分析直方圖,並相互交流。

  直方圖作為一種資料處理方式,具有形象直觀的優點。

  二測量時間

  1.展示實物,讓學生對照實物,認識一些測量時間的工具

  介紹跑表的使用。

  2.時間單位規定

  1在國際單位制中,時間的基本單位:秒

  2單位換算:

  換算方法:

  通過換算關係,體會微秒、納秒談微秒、納秒意義

  3.活動:測測你的脈搏.

  通常所說的脈搏是指把手按在手腕橈骨側摸到血管的搏動.健康成年人安靜時的脈搏數,每分鐘應為60~80次,運動後或發燒生病時脈搏會加快.測定你的脈搏,每次測一分鐘,測三次,計算它們的平均值,把結果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測量次數 1 2 3 平均值

  脈搏數

  2調查統計,畫出心率直方圖做在作業本上

  四、小結:

  重視物理實驗,學會如何觀察實驗;

  能正確使用刻度尺測長度;

  掌握長度、時間的單位換算關係。

  小結

  1.長度和時間的基本單位及單位的換算

  2.會用刻度尺測長度

  3.會用常見的工具測量時間

  4.誤差與錯誤

  練習設計

  1.籃球運動員姚明的身高約為2.27______,某同學的身高為165_______,

  姚明比這位同學高出了________cm。

  2.使用刻度尺前,應先觀察刻度尺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測量結果既要有_______,又要有_______,還要有___________。

  3.下列物品的尺度,最接近15cm的是

  A.橡皮的寬度 B.課桌的高度C.文具盒的厚度 D.圓珠筆的長度

  4.下列過程中,經歷時間差不多為1s的是

  A.人的眼睛眨一下的時間 B.人呼吸一次的時間

  C.人打一次哈欠的時間 D.人的心臟跳動一次的時間

  5.李明同學用刻度尺測量一塊

  木板的長度,如圖所示。

  1該刻度尺的分度值

  是_________。

  2木板的起點對準_____________,終點對準_______________,

  木板的長度應為_______。

  1.3 長度和時間測量的應用 教學點滴

  教學目標

  1.會用累積法測算一張紙的厚度;

  2.會用以直代曲法、滾輪法測算曲線的長度。

  3.會用量筒或量杯測液體和固體的體積。

  4.瞭解自己身上的“尺”和“表”,練習用這些“尺和表”進行估測。

  重、難點

  教學重點:領會累積法和以直代曲等測量的技巧和轉換的思想方法;

  教學難點:利用自己身上的“尺”和“表”粗略估測長度和時間。

  器材準備

  毫米刻度尺、量筒和量杯等

  教學過程

  一、複習回顧,引入課題。

  1. 怎樣正確使用刻度尺測量長度?

  2. 問題:

  是否能用毫米刻度尺,測量課本中一張紙的厚度和曲線的長度呢?

  二、新課教學:

  一長度測量的特殊方法

  1.活動A:閱讀課本,討論、操作,交流測量的方法和測得的結果。

  擬定測量的方案和步驟,理清思路。

  描述中要介紹清楚實驗過程,使用什麼儀器,測量什麼物理量,測得

  的物理量的數值和單位,以及怎樣計算求得最後結果。

  如:

  ⑴用刻度尺測量課本不包括封面的厚度為 mm;

  ⑵查出課本中紙的張數為 張;

  ⑶用總厚度除以紙的張數,求得課本中一張紙的厚度為 mm。

  2. 活動B:

  1介紹“以直代曲法”和“滾輪法”

  2讓學生交流其它方案;

  儘量讓學生闡釋他們的認識和觀點。

  二測不規則形狀物體的體積

  對照儀器閱讀自學。

  注意:

  1.觀察量程、分度值、單位;

  2.量筒的刻度與量杯的刻度區別。

  3.讀數時視線要與液麵平齊。

  三 你身上的“尺”和“表”

  1.身上的“尺”

  1測出你自己身體上某些部位的尺寸:

  身高、一庹、一拃、一步長、指甲寬、腳長等

  2估測:在沒有任何現成測量工具時,判斷一物體長度。

  估測訓練。

  心中“尺”:普通紙的厚度約幾十微米;指甲寬約1cm;

  拳頭寬約1dm; 教室高約3m。

  2.身上的“表”

  脈搏數等

  小結

  1.長度測量的特殊方法。

  2.用量筒或量杯測液體和固體的體積。

  練習設計

  1.要測量圖示的一根曲線段MN的長度,談談你的方法。

  2.請你用一把量程為30cm的刻度尺測出一層教學樓的高度,寫出你

  的辦法。

  3.給你一枚一元的硬幣,你能想出多少種測硬幣直徑的方法?把所用

  的器材、步驟寫出來。

  1.4 嘗試科學探究 教學點滴

  教學目標

  1.瞭解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和步驟。

  2.練習熟練準確地測量長度、時間和組裝簡單器材,提高操作技能。

  3.初步體驗科學猜想與假設、簡化研究物件、控制變數等方法在科學

  探究中的作用和意義。

  重、難點

  教學重點:通過實驗和體驗來學習科學探究,瞭解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和

  要素。通過探究擺的奧祕,初步體驗科學猜想與假設、簡化研

  究物件、控制變數等科學方法。

  教學難點:運用簡化研究物件、控制變數等方法

  器材準備

  大擺鍾、鐵架臺、細線、單擺球、計時器等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來引入新課

  觀察和認識擺鐘的擺以及擺動過程。

  二、新課教學

  一探究擺的奧祕

  1.提出問題

  鐘錶工作的道理:利用擺的擺動帶動齒輪轉動,齒輪轉動帶動指標

  轉動,從而指示時間的變化。擺動越快,齒輪轉動就快,指標運動

  就快。即:擺鐘是靠鐘擺擺動的快慢來計時的。

  問題:鐘擺擺動的快慢跟什麼因素有關呢?

  2.猜想與假設

  1演示實驗建立情景。

  將自制幾個快慢不同的擺,掛在一個大的支架上。這些擺有的

  長、有的短、有的重、有的輕、有的擺幅大、有的擺幅小。

  使它們擺動起來,讓學生觀察,比較其快慢。

  2組織學生進行討論交流,提出猜想與假設。

  猜想①:擺動的快慢,可能跟擺錘的 有關?

  依據是:

  猜想②:擺動的快慢,可能跟偏離的 有關?

  依據是:

  猜想③:擺動的快慢,可能跟擺的 有關?

  依據是:

  3.制定計劃與設計實驗

  閱讀課本,分析、領悟書上的設計。

  思考:課本每個實驗的目的是什麼,為什麼要這樣設計嗎?

  通過討論交流,明白簡化法和控制變數法。

  4.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

  看課本記錄資料的表格,弄明白每個表格要研究的是什麼問題,各個

  欄目的含義是什麼,需要測量記錄哪些資料等等。

  5.分析論證

  分析實驗測得的資料,你能得出什麼結論?

  由學生分組討論。

  引導學生比較哪些條件相同、哪些條件不同,比較這些資料可以

  得出什麼結論。

  比較時仍然要滲透控制變數的思想方法,經過分析資料材料,

  找出其中蘊含的規律。

  6.評估

  對探究過程與結果進行推敲,審視實驗方案是否有問題、有無需要進

  一步改進的地方,實驗資料測量的是否準確,怎樣做能夠使誤差更小;實

  驗的結論與生活經驗和事實是否符合;哪些實驗前沒有考慮到的因素可能

  對實驗產生了影響;實驗過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難,是怎樣解決的,有什麼

  經驗和教訓,等等。

  7.交流

  二科學探究的過程

  回顧探究過程,理清探究的程式,每一步有哪些要點,運用了哪些科

  學研究方法。

  歸納全程科學探究的要素,組織學生閱讀課本。

  指出:在實際科學探究的過程中,這7個要素是可以靈活運用的,而是

  根據實際研究課題的需要來選擇和確定。

  小結

  1.科學探究七要素

  2.如何簡化研究物件

  3.控制變數

  練習設計

  1. 是進行科學探究的第一步。

  2.牛頓說過,沒有_____________,就作不出偉大的發現。

  3.在科學探究中,猜測與假設是以自己的_________和_________為基礎做

  出的一種試探性解釋。

  4.科學探究的過程是由提出問題、_____________、制定計劃與設計實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評估和交流七個要

  素組成,其中___________是貫穿整個過程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