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道創始人

  柔道是一項在全世界都得到普遍推廣的運動。柔道是一種以摔法和地面技為主的格鬥術,是嘉納治五郎在日本柔術的基礎上融合了中國的踢、打、摔、拿建立而成的。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歡迎閱讀!

  

  人物資料:

  姓名:嘉納治五郎

  生卒:1860年~1938年

  身高:3950px

  成就:現代、日本奧林匹克之父

  學霸的青年時代

  嘉納治五郎雖然身材弱小,但是在學校裡可絕對是學霸級別的!他就讀於東京帝國大學,即東京大學前身。當時他各個學科成績都名列前茅,英文水平更是首屈一指。不過和世界所有的學校一樣,好學生都會被差學生欺負,在日本第一的東京帝國大學也是如此。瘦弱的嘉納治五郎由於常被身材魁梧的同學欺負,所以勵志要增強體魄,於是他就拜訪了教授“柔術”的武道館。

  可想而知,到了柔術館嘉納治五郎被噼裡啪啦摔了個稀巴爛,但身材弱小的學霸卻開始勵志練好柔術,原因只有一個:強健體魄!如果有同學再欺負他,就把對方摔個嘴啃泥!

  學霸就是學霸,嘉納治五郎學習柔術都和別人不一樣。除了武道館教的招式以外,他特地買來了西洋人寫的關於人體構造的書,英文無礙的治五郎開始研究關節構造,並且把他們一一用到所學的招式之中。

  創立“柔道”的一代宗師

  治五郎不只是研究理論,他把武道館學習的柔術和自己從英文書中學習的西洋摔跤融為一體,不斷的摔打磨礪,這個過程中當然受過不少傷,而治五郎常常對自己說:“這算個屁!”,這句話一直激勵著他,後來治五郎擔任師範學校校長,就用“這算個屁!”來教育他的學生,魯迅先生就曾經就讀於嘉納治五郎管理的學校。

  後來治五郎與武道館的館主一對一PK,結果他一下就把對方掀翻在地……嘉納治五郎順利出師。這次“踢館”成功,並沒有擋住他研習柔道的腳步,治五郎根據所學理論將柔術改編,因為柔術是日本古代武士肉搏戰招數,裡面有不少例如襲襠、插眼等危險性動作。治五郎認為柔道是強身健體磨練意志的武術,所以將古典柔術中危險動作去掉,並設立競技原則,將其併名為“柔道”。就這樣,至今風靡世界的柔道誕生了!

  將柔道融入教育的優秀校長

  無論是擔任東京大學教授還是擔任高等師範校長,嘉納治五郎都將柔道融入對學生們的教育中。柔道之所以稱之為道,是要求學習者從德、智、體三方面發展,要勇於克服困難並尊重對手。不僅如此,他在精神激勵學生,“這算個屁!”的理論深入每一個學生的心,他要求自己的學生遇到困難時要常告誡自己:這算個屁!後來他的學生,日本鐵路大亨武島慶太說,在人生遇到困難時,往往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嘉納校長常常灌輸他們的“這算個屁”。

  嘉納治五郎是個傑出的教育家,他的門生山下義韶在美國成立柔道會館,引起美國人學習柔道風潮,學生中就有大名鼎鼎的羅斯福總統。另一名門生前田光世更成為了現代實用格鬥“巴西柔術”的創始鼻祖。

  巴西柔術格鬥競技

  為日本奧林匹克鞠躬盡瘁

  近代奧林匹克創始人顧拜旦先生非常欣賞嘉納治五郎的體育教育理念,並且知道這個小個子柔道家還精通英文,所以派人與治五郎接觸,雙方一拍即合,而嘉納治五郎也成為了亞洲首位國際奧委會委員。

  從這之後,嘉納治五郎開始致力於日本奧林匹克普及事業,並且勵志在日本舉辦一屆奧林匹克盛會。但是事情遠沒有那麼容易,因為“九一八事件”的影響,日本侵略中國被國際輿論所攻擊,使得這個東方小國名譽一落千丈,而在日本強硬派政治的驅使下,日本退出了國際聯盟,這讓嘉納治五郎申辦奧運會的路變得異常艱難。

  1936年11月的柏林,在決定奧運會舉辦地的國際奧委會上,嘉納治五郎做了這樣的陳述:

  亞洲都是一些弱小的國家,有些國家甚至連派運動員到歐美都很困難。如果在日本舉辦,將使得亞洲國家更容易參與,而強大的歐美諸國也有能力派運動員來日本參賽,擁有崇高精神的奧林匹克運動會不應該只屬於歐美。

  最終,日本獲得了奧運會的舉辦權,定於1940年在東京舉辦。

  1938年4月23日,當時已經79歲高齡的嘉納治五郎還不停的在世界各地為東京奧運會奔波。而就在某一次商談歸國的船上,嘉納治五郎因過於疲勞染病逝世,遺憾的是,這位德高望重的武道家沒能看到東京奧運會的舉辦,更沒能看到柔道運動出現在奧林匹克盛會的舞臺上。

  明治十年1877年三東京帝國大學現在的東京大學學生嘉納治五郎,當時十八歲,他從健體的願望出發,立志學習柔術。最初在天神真楊流派的福田八之助門下就學,後在同流派的礬正智處學習,隨後又在飯久保恆年的起倒流派學習。經過數年努力,業藝達到很高水平。他對天神真楊流派、起倒流派,以及其它各流派進行深入的研究,不視門戶之見,博採眾家之長,經過整理改革,使柔術技藝理論和技術趨向完善,並制訂了一套較為系統的訓練方法,取消了具有危險性的動作,確立了以投技、固技、當身技三部分為主的新的柔術體系,從而使傳統柔術的面貌一新而改革創造成為現代柔道運動。從此,對柔道成為具有教育性的體育專案開始了科學探討;並使柔道在培養高尚的意志品質方面邁出了新的步伐。日本人民出於對柔道的推崇和對自己民族文化的熱愛,非常敬仰嘉納治五郎先生,把他稱為“柔道之父”。嘉納不僅是現代柔道運動的創造者、倡議者,也是日本著名的教育家,一位對國際體育界有重要影響的偉人。

  明治十五年1882年二月間,嘉納治五郎先生移居在下谷稻荷町永昌寺內,把專院作為道場訓練場,教授學生,開始了以柔道為中心的訓練活動。這個永昌寺也就成了“日本傳講道館柔道”的創業地,第一年,來學習的學生只有九名,以後逐年增加,講道館的影響越來越大。由於柔道吸收綜合各家柔術固有之長。又有可供比賽的規範可尋,所以它不僅仍然是一種行之有效的自衛技能,而且是一項引人入勝的體育運動;不但可以增強人們體質,而且有益於精神錘鍊,可以提高人的警覺、應變能力,加強自信心和意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