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打的組合連擊和技巧有哪些

  散打散打是兩人按照一定的規則,運用武術中的踢、打、摔等攻防技法制勝對方的、徒手的現代競技體育專案。下面是小編為專門您整理好的:散打的組合連擊和技巧。

  散打的組合連擊方法

  組合連擊是運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動作,連續攻擊對方。連擊法共分為拳法連擊,腿法連擊,拳腿連擊,拳摔連擊,腿摔連擊,拳腿摔連擊等六種。既可以單招連續進攻,又可多招連環擊打。

  由於技術動作的繁多,所以連擊方法多樣千變萬化,但組合不是盲目的要根據動作轉換的合理性和實戰中運用的可行性,時效性來組合搭配才能達到連擊重創的目的。在運用時要注意真假結合,虛實相接,使對手處於上下左右多點受擊之中,防不勝防。另外,要注意動作之間的銜接。一般來說,第一級的結構是第二級的最佳發力點選姿勢。

  散打主要技巧

  散打中的時間差

  散打中的時間差是指在觀察、決斷和出擊這三個過程中時間和空間之間相互交錯變化的瞬間之差。在散打中,要準確判斷和把握好時間差,否則進攻就會盲目無效。

  散打中的空當

  空當是在散打攻、防、對峙中出現的破綻或漏洞。

  對方進攻出現空當時的應對辦法

  在散打中,當發現對方進攻出現空當時,就要在對方一動的同時,我也同時發動,搶先出手。也就是在對方動而更加暴露弱點的同時,抓住機會,擊其空當,這是利用對方的動中之機避實就虛,防中帶攻,迎擊巧取,後發先至。

  對方防守出現空當時的應對辦法

  當發現對方防守出現空當時,不管對方的注意力是否集中,只要你發現空當,明察到了攻擊的最佳時機,就要迅速果斷,毫不猶豫地快速出擊。

  散打中的距離感

  距離感是在激烈的實戰中,在攻防的範圍內,雙方對峙之間的一種直觀的距離感覺,掌握好距離感,就能達到擊中對手,卻不被對手擊中的境地。

  散打比賽的得分標準

  一優勢勝利

  1、在一局比賽中,先完成三個三分動作者。

  2、在比賽中,雙方實力懸殊,臺上裁判員徵得裁判長的同意,判技術強者為 該場勝方。

  3、被重擊侵人犯規除外倒地不起達10秒,或雖能站立但知覺失常,判對 方為該場勝方。

  4、一場比賽中,被重擊強制讀秒侵人犯規除外達3次,判對方為該場勝 方。

  5、比賽中,運動員出現傷病,經醫生鑑定不能繼續比賽者,判對方為該場勝方。

  二 得3分

  1、用主動倒地的動作致使對方倒地,而自己迅速站立者,得3分。

  2、用轉身後擺腿擊中對方軀幹部位而自己站立者,得3分。

  三得2分

  1、一方倒地兩腳以外任何部位接觸檯面,站立者得2分。

  2、用腿法擊中對方軀幹部位。

  3、被強制讀秒一次,對方得2分。

  4、受警告一次,對方得2分。

  四得1分

  1、用手法擊中對方得分部位。

  2、用腿法擊中對方頭部、大腿和小腿。

  3、運動員消極8秒,被指定進攻後,8秒鐘內仍不進攻,對方得1分。

  4、主動倒地超過3秒鐘不起立,對方得1分。

  5、受勸告一次,對方得1分。

  五不得分

  1、方法不清楚,效果不明顯。

  2、雙方倒地或下臺。

  3、雙方互打互踢。

  4、用方法主動倒地,對方不得分。

  5、抱纏時擊中對方。

  散打的主要特點

  體育性

  散手運動從初步研究到試點開展,從經驗總結到全國推廣,直至成為現代體育競賽專案,曾經歷過許多困難、矛盾和阻力。其中最主要的問題是:散手比賽與人們想象的武術徒手搏擊形式截然不同,有人甚至認為散手不是武術,而只是“拳擊加腿擊”。因為民間流行的武術搏擊,一般都認為是防身自衛,一招致敵;或者象電影、電視、武打小說中描述的那樣出神人化,風雨不透。這是武術在許多形式上給人以神化誇張的錯覺而造成的誤解。在現代文明社會中,我們不能讓散手在狹窄的拼殺中去生存,應把武術之精華溶人簡單易行的運動形式,不僅能自衛還能強身,這樣才能有廣泛的生命力,才能真正走向社會,走向世界。於是,原國家體委武術院經過試驗、論證後,認為散手的技法是以增強體質,交流技藝,防身自衛,提高技術水平為出發點,從傳統武術徒手搏擊術中取捨動作,使散手成為體育,即寓技擊術於體育之中。

  由於決策正確、方法得當,散手運動才得以順利的開展和推廣,從現在的散手運動形式來看,散手與其它運動專案基本相同,屬於體育,但又突出地反映出武術的特殊本質——技擊性,同時又明顯地區別於使人致傷致殘的技擊術,不包含致人於死地的絕招妙計。散手規則嚴格規定了不準向對方後腦、頸部、襠部進行攻擊,也不允許使用反關節動作及肘、膝的技法,但可以運用武術各種流派的技法。

  對抗性

  散手運動的內在特點,決定了它以相互對抗的形式來表現,所以,散手的基本形式就是對抗性。這種對抗,是在雙方掌握了散手的基本動作和基本技術,經過一段的訓練,在沒有固定格式的情況下,在規則規定的範圍內進行較技、較勇、較智,一分上下。

  民族性

  武術散手是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遺產,是在中國特定的社會歷史條件下逐漸演變發展形成的,因此它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

  中國散手不同於拳擊,也不同於跆拳道,更不同於用頭頂、肘撞、膝擊的泰拳和不能用腳,只能用掉、拌、擒方法的柔道等專案;由於散手設擂比試,又不同於西方國家有攬繩的自由搏擊,也不同於日本的空手道、相撲、踢拳道、格鬥術,以及法國的忍拳等。武術散手要求“遠踢、近打、貼身摔”,它的民族形式不是凝固的,也不能理解為“過去形式”、“歷史形式”或“傳統形式”。民族形式有鮮明的時代性,因此形式不是單一的,而是多變的、演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