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普洱茶鐵餅

  ?下面小編為大家推薦了,歡迎大家參閱。

  普洱茶的形狀根據歷史、人為需求、貿易需要等因素進行改良。到現在常見的普洱茶形狀包括:餅狀、磚狀、沱狀、心形狀等。其中餅狀茶品因蒸壓成餅時所用器具不同,所製成的茶品在外形上有較大差異。

  以金屬製成的壓制模具,壓制成的茶品堅硬如鐵,稱之為鐵餅;用石模為壓制模具,壓制成的茶品鬆緊度適中,稱為泡餅,二者有很大的不同。

  鐵餅:將晒青毛茶,直接置入金屬甑子中,然後用蒸汽蒸軟,再將金屬模具壓入甑子中,待毛茶緊結後倒出,乾燥後,進行包裝即可。這樣的茶品,餅面緊實,另一面有一顆顆的凸起俗稱氣釘,在進行蒸壓時,甑子下面有孔,利於蒸汽充分蒸軟茶品,沒有餅窩。

  泡餅普通圓餅:將晒青毛茶裝入布袋,然後揉,再用石模壓,壓完後拆布袋,乾燥,包裝即可。泡餅,餅面鬆緊適度、光滑,另一面有餅窩,如南茗佳人出品的2015年《踏雪》熟茶,以石模壓制,餅面鬆緊適度,中間有餅窩,在撬茶時將茶針沿著餅窩均勻用力,環繞一週就能夠很快將茶餅撬好。

  1、鐵餅茶產生的背景

  在20世紀50年代,受到製造業創新的影響,應國家號召,茶廠開始進行製茶技術改良。同時作為當時雲南省國家最大的茶葉公司--中茶公司,為擴大蘇聯和新民主主義國家這條茶品銷路,給下關茶廠下發了一筆經費,用以擴寬銷路。下關茶廠設計出一套全金屬的壓茶模具,改良了傳統石模、布袋壓茶法,提升產茶效率,較大程度的解放了勞動力。

  為實驗這套新式壓茶器具,特地從勐海茶廠調來一批茶菁,壓制成第一批圓茶鐵餅:包裝紙為綿紙,上寫“中茶牌圓茶”,“圓”字為繁體。中間的“茶”字是綠色正楷字型。

  據鄧時海老師的《普洱茶》一書中所寫,這批茶銷售到西藏、新疆以及出口到香港後,不久各地茶商有了很多反應如茶餅不易弄碎,故在這批圓茶鐵餅後,下關茶廠暫停以新式鐵模器具壓制茶品的產茶技術。這批圓茶鐵餅也成了下關茶廠首批鐵餅狀茶品。

  在下關茶廠試製鐵餅圓茶失敗後,其它茶廠並未就此停止嘗試。20世紀60年代初期,昆明茶廠在改革傳統制茶技術的衝擊下,也採用全金屬壓制模具,嘗試壓制了一批鐵餅普洱茶。名為“雲南七子餅茶”其中“雲和餅”字為繁體。這批七子鐵餅茶品,因在製作工藝乾燥環節沒有將茶品完全乾透,很大一部分的茶品夾層中發生了黴變,雖在長期的儲存過程中黴味已經消散,但品飲後,會很快發現茶味的異常。

  2、鐵餅的發展歷程

  隨著緊壓茶技術的革新和茶廠規模的擴大,1986年下關茶廠開始批量生產鐵餅,並以嘜號命名即T8653T是鐵餅的代稱,86年研製的配方,5級茶青製作,雲南省下關茶廠出品。在1987、1988年普洱茶市場出現淡季,於是鐵餅停產。後,茶廠庫存減少,又開始恢復生產。

  1994年,下關茶廠改製為雲南下關沱茶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雲南下關沱茶股份有限公司改製為雲南下關沱茶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鐵餅的製作工藝不斷改良,在2000年,生產帶有氣釘的平板“下關鐵餅”。2005年,按照茶葉的等級拼配,生產各種各樣的“下關鐵餅”。

  3、鐵餅的獨特

  鐵餅在幹倉恰當儲存下,餅內茶葉無法接觸到空氣中的大量水分,其轉化速度十分緩慢,大致是以石模壓制的茶餅的兩倍時間。緩慢的陳化使得鐵餅的口感、韻味出現一種獨特之感。

  鐵餅因用金屬壓模壓制成,餅身非常堅硬,拿到茶餅後要是想馬上撬茶沖泡,十分難撬成塊狀,常常撬成碎片;有的甚至撬不開。這就給想要及時沖泡茶品品嚐的茶友造成了困擾。

  鐵餅壓制緊實陳化較慢,很多茶商為加快其陳化速度,進行溼倉儲存,這樣的鐵餅容易發生不同程度的黴變,品飲價值大大降低。

  4、如何鑑別普洱鐵餅的倉儲

  色澤:幹倉無黴變的鐵餅,餅面金黃,色澤油潤有光澤;溼倉黴變後的鐵餅,餅面深色暗沉,無油潤光澤。

  茶餅外形:幹倉無黴變的鐵餅,邊緣薄,有茶條剝落,餅面呈現凹凸不平,茶品撬開,夾層中的茶條索清晰沒有黴變痕跡;溼倉黴變後的鐵餅,邊緣厚且整齊,餅面平整,茶品撬開,夾層中的茶條索有明顯墨綠黴斑。

  沖泡後:幹倉無黴變的茶品,茶湯通透明澈,茶湯甜香軟滑,飽滿厚重,層次豐富,茶氣足,飲後身體舒暢;溼倉黴變後的茶品,茶湯暗沉不通透,茶湯有如針刺般的不適感,飽滿度較差,湯中有一股宛如泥土的氣味。

  鐵餅是普洱茶製作過程中獨特的存在,代表著一個茶廠和一款茶品的歷史演變,也代表著生產技術的進步。鐵餅在歲月的長河中慢慢蛻變,經過良好的幹倉儲存,等待,是它最耀眼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