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專刊黑板報
中國的文化現代化始於五四運動時期,是由當時的先進知識分子開啟的。他們對中國的文化現代化有深遠影響:他們指明瞭中國文化現代化的社會主義方向讓我們一起來做黑板報來慶祝這個節日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的圖片和資料,希望對大家有用。
資料推薦一、五四運動奠基者陳獨秀個人著作
文選
主要著作收入《獨秀文存》、《陳獨秀文章選編》、《陳獨秀思想論稿》、《陳獨秀著作選編》等。
1984-1993年間,三卷本《陳獨秀著作選》相繼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編者寫於1991年12月的“編輯說明”中說:“對於陳獨秀詆譭中國共產黨,誣衊工農紅軍和反對農村包圍城市革命道路的錯誤言論,本書全文照錄,不予刪節,以供讀者研究和批判”。字裡行間,“批判”遺風猶在,且不無防身自保之慮。
2009年1月上海人民出版社推出《陳獨秀著作選編》六卷本,輯文890篇,272萬字。較原三卷本600多篇、162萬字,多出200多篇、115萬字。校正舊編中錯、別、漏字句上千處。新輯作品主要是檔案檔案、新發現的文章書信,以及音韻學、文字學方面的著作。其中有陳獨秀在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裝起義前後主持特別委員會的發言,五卅運動中在《熱血日報》上發表的文章,在南京獄中寫給汪原放的54封書信,入川后寫給臺靜農等人的近百封書信,等等。
《陳獨秀著作選》第六卷,收入陳獨秀音韻學著作《古音陰陽入互用例表》、《連語類編》以及與他的學生、語言學家魏建功來往書信。文字學著作,收入《小學識字教本》、致臺靜農、陳立夫、陳可忠等人書信。
《小學識字教本》,是陳獨秀文字學研究集大成之作。1929年寫成《中國拼音文字草案》,售予商務印書館。當時,陳獨秀是當局通緝的“共黨首領”,自然不能出版,書稿亦杳無下落。居川期間,陳獨秀在《實庵字說》《識字初階》基礎上,寫《小學識字教本》。原定由國民政府教育部出版,並兩次預支稿酬一萬元。教育部長陳立夫認為“小學”二字不妥,建議改書名為《中國文字說明》。陳獨秀以“小學”乃音韻字、文字學綜合之古稱,也是他研究文字形、聲、義三者統一而非三者分立的特點,拒改書名。此書不能出版,他令家人不得動用稿酬。《小學識字教本》書稿由國立編譯館油印50冊分贈專家。梁實秋分得一冊,十分珍愛,日後帶往臺灣,請專人描清字跡不清處,影印500冊,仍感不佳。再請人費時十月,將全稿重描無誤,書名改作《文字新詮》,隱去作者姓名與《自敘》,代之以樑序,於1971年由臺灣語文研究中心影印出版。樑私下告友人,此為陳獨秀遺作。《小學識字教本》得以傳世,梁氏功莫大焉。
在獄中,陳獨秀寫了《荀子韻表及考釋》、《實庵字說》、《老子考略》、《中國古代語音有復聲母說》、《古音陰陽入互用例表》、《連語類編》、《屈宋韻表及考釋》、《晉呂靜韻集目》、《戊寅年登石筍山》《干支為字母說》等音韻訓詁學著作。
書法
陳獨秀論書法,有一則佳話流傳甚廣。即我們都知道的書法家沈尹默先生,早年就是受了陳獨秀的一語“刺激”,而發憤練字,終成一代大師的。當時陳與沈還不熟悉,但性格率直、快人快語的陳獨秀初次相見,就當面說:“昨在劉三壁上見了你寫的詩,詩很好,而字則其俗在骨。可謂詩在天上,字在地下!”劉三則是江南名士劉季平也,其時劉三和蘇曼殊以及陳獨秀、沈尹默等,都是東瀛留學歸來常在一起詩酒風流的名士。沈尹默並不因陳的批評為忤,相反後來沈入北大任教,還把陳推薦給了蔡元培校長,並委以文科學長之職,足見舊時學人謙虛寬博之胸懷。陳獨秀批評沈尹默的字“俗在骨”,實際上也是透露了他自己書法上的審美觀。一般以帖學為宗的書法,若無厚實的北碑為底,用筆單調柔弱,則容易滑向“媚俗”一路。這一觀點也和清代末期由尊帖轉而尊碑風尚是一致的。不過後來即便是沈尹默的書法已經達到很高的境界了,但陳獨秀在肯定的同時,依舊保留了自己的獨到見解,他在1941年給臺靜農的信中說:“尹默字素來工力甚深,非眼面朋友所可及,然其字外無字,視三十年前無大異也。存世二王字,獻之數種近真,羲之字多為米南宮臨本,神韻猶在歐褚所臨蘭亭之下,即刻意學之,字品終在唐賢以下也。”反觀陳獨秀自己的書法則是碑帖結合,寫得汪洋閎肆、兼備眾體。
詩詞
《哭汪希顏》
凶耗傳來忍淚看,慟君薄命責君難。英雄第一傷心事,不赴沙場為國亡。
陳獨秀手稿
陳獨秀手稿
歷史三千年黑暗,同胞四百兆顛連。而今世界須男子,又殺支那二少年。
壽春倡義聞天下,今日淮南應有人。說起聯邦新制度,又將遺恨到君身。
《題西鄉南洲遊獵圖》
勤王革命皆形跡,有逆吾心罔不鳴。直尺不遺身後恨,枉尋徒屈自由身。
馳驅甘入棘荊地,顧盼莫非羊豕群。男子立身唯一劍,不知事敗與功成。
《記戊寅年登石筍山》
悠悠史海、驚鴻掠過、念馮唐、秋不憫蟬語吱吱、獨坐溪頭思太公、登峰頂,神往春秋與聃同。
芸芸眾生、吾似故人、憎郭開、寰不惜廉頗悽悽、庚未及甲憂社稷、居簡舍,垂嘆功成木應朽。
經歷了政治上的跌宕起伏,陳獨秀晚年自南京出獄後,他謝絕了高官厚祿的邀誘,蟄居四川江津,在貧病交迫中埋頭於作書寫詩和文字學研究。其間對書法的愛好始終未有懈怠,即使在他逝世的前一年,當他得知歐陽竟無珍藏著東漢隸書佳拓《武榮碑》時,以詩代簡,向歐陽竟無“索借”,詩曰:“貫休入蜀唯瓶缽,久病山居生事微。歲暮家家足豚鴨,老饞獨羨武榮碑。”歐陽得詩後只得割愛以遂其心願。另外,晚年的他尤以大量的精力撰述了文字訓蒙的專著《小學識字教本》,但稿件送審時,教育部長陳立夫認為書名不妥,要陳獨秀改書名。陳獨秀堅決不同意,並說“一字不能動”,把預支的八千元稿費也退回去了。最後直至1942年陳獨秀因病謝世,《小學識字教本》仍未出版,成了他晚年未了的一大憾事。
其詩作可以分為三類:
(1)表現理想抱負、批判黑暗現實。
早期所作《夜雨狂歌答沈二》、《遠遊》和晚年所作《金粉淚》56首及長篇五言詩《告少年》。託物詠志的《詠鶴》、《雜感》四首、《感懷二十首》深於寄託,傷時感事,雖表現手法較曲折隱晦,也應歸於這一類。最早的作品為《題西鄉南洲遊獵圖》,發表於1903年8月17日上海《國民日日報》。
(2)悼念親人、酬答友朋之作
早年挽亡兄孟吉的《述哀》和晚年《挽大姊》皆為五古長篇,詩中分別鋪敘詩人與兄姊患難相依的生活歷程,抒發出於肺腑的深哀巨痛。
(3)山水遊覽與景物題詠之作
描繪山水名勝與四時風物以抒情寄志,是傳統詩歌的大宗,藝術美最為突出。《陳獨秀詩存》中,早期和晚年都有這一類作品,頗富意境之美。最早的山水詩為《華嚴瀑布》五言絕句組詩八首。
圖片展示:
圖(一)
圖(二)
圖(三)
資料推薦二、陳獨秀對五四運動的影響
第一,他是新文化運動的發起者,是20世紀中國第一次思想解放運動的倡導者。他在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舉起了民主、科學兩面大旗,對於中國近現代歷史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至今還在影響著中國歷史的程序。他創辦的《新青年》雜誌,是中國近現代歷史上影響最大的刊物,教育、引導了整整一代人。
第二,他是五四運動的總司令,是五四運動思想指導者。五四運動能夠在中國近現代歷史上發生那麼大的影響,與他的活動、指導、影響是分不開的。在高度評價五四運動歷史功績的同時,不能忘記陳獨秀在其中的巨大歷史功勞。
第三,他是馬克思主義的積極傳播者。他傳播馬克思主義雖然沒有李大釗早,但他創辦的《新青年》雜誌是當時傳播馬克思主義的主要陣地,其重要作用是任何別的報刊不能替代的。
第四,他是中國共產黨最主要的創始人。陳獨秀是中國共產黨創始人之一的說法不準確。如果沒有陳獨秀,就沒有中國共產黨在1921年的成立。僅僅這一條,他就可以名垂千古,光照千秋。
第五,他是中國共產黨第一代領導集體的最主要的領導人。
第六,他是中國近現代歷史上第一個深刻總結、反思蘇聯和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經驗教訓的人。與孫中山共事。
看過也以下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