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末倒置的典故
本末倒置 běn mò dào zhì 本:樹根,比喻事物的根本。末:樹梢,比喻事物的細枝末節。置:放置。比喻把主要的和次要的、本質和非本質的關係弄顛倒了。下面給大家整理了相關資料,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禮記.大學》裡有一句話說:“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就是在說明做一件事情,掌握本末終始、先後次序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因為一般人往往會有誤本為末、倒末為本的疏失,所以就有“本末倒置”的說法。
較早的書證是宋代大儒朱熹寫給他的朋友呂伯恭的信,就提到:“昨所獻疑本末倒置之病,明者已先悟其失……”等語,信中談的就是先後次序顛倒的事情。
另外一位宋代大儒陸九淵在《與曾敬之》信中也提到:“有其本,必有其末。未聞有本盛而末不茂者。若本末倒置,則所謂文亦可知矣。”大意是說事情都有本有末,沒聽過根本壯盛而枝節末端不茂盛的事。陸九淵的話更明白的表現出本末倒置的意思。
清代王昶所寫的《新修州學之記》說到:“當奉教化,宣之於民,……然非知治之審,則亦未嘗不本末倒置。”意思是說為政者若不知宣揚教化於民,則常會本末倒置,失掉了應有的判斷。
從這些例子可以知道“本末倒置”是句常用的成語。
本末倒置解析
【發音】 běn mò dào zhì
【釋義】:本:樹根;末:樹梢;置:放。比喻把主次、輕重的位置弄顛倒了。
【近義詞】:輕重倒置、捨本求末、削足適履、殺頭便冠喧賓奪主、反客為主、捨本逐末、本末顛倒
【反義詞】:以一持萬、本末相順、分清主次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賓語、定語;含貶義。
【燈 謎】 半;瓶底朝天;跋作序言;本末倒置打一字
謎底:未
【辨析】 “本末倒置”和“捨本逐末都有主次關係處理不當的意思。
但“本末倒置”是指把主次的位置顛倒了;“捨本逐末”指丟掉主要的;追求次要的。
本末倒置造句
1、古人說:“物有本末,事有終始。”就是告訴我們做事不能本末倒置。
2、事情有個先後順序,我們做事也得遵循這個規律,不能本末倒置,把事做砸了。
3、他這種做法根本就是本末倒置,怎能有效率呢?
4、處理事情如果本末倒置,一定越弄越糟。
5、為了賺錢而犧牲身體健康,真是本末倒置。
6、這種不重視問題癥結,卻只在細微末處大作文章,就是本末倒置。
7、不先去訓練人員,卻要求先添購裝置,豈不是本末倒置!
8、我們的經費十分有限,所以做事得考慮輕重緩急,不允許本末倒置。
9、分解因式若不先記公式,就一味去作習題,豈非本末倒置!
10、老劉行事有些本末倒置,該嚴格的他馬馬虎虎,可隨意的他又吹毛求疵。
11、教育孩子就得從基本倫理教起,光講究外表,就是本末倒置。
12、你因為本末倒置才出了麻煩!
13、但是世界銀行似乎將事情本末倒置了。
14、我嘗試想說的是:許多運動員本末倒置。
15、千萬不要將今天的工作留到明天,否則你就犯了本末倒置的錯誤了。
16、你事先不做一個全面的計劃而直接跳到具體投資,可以說這是本末倒置。
17、明白了人類戰爭史上的“真相”之後,就瞭然於這些國家領袖治國之道為何這麼本末倒置。
18、反資本主義者其實是本末倒置了。
19、如此對於財政的聚焦使事情本末倒置。
20、這種本末倒置的現象並不讓人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