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養殖起家創業致富故事***2***

  農業養殖起家創業故事三

  鵪鵓養殖致富養成賺錢“一條龍”

  核心提示:用誠信贏得客戶和市場,組織大量養殖戶發展規模養殖,提高產品質量共同闖市場。

  致富專案:鵪鶉養殖

  案例地點:焦作市武陟縣

  致富人物:亢希坤

  適合人群:普通投資者所需場地:固定養殖場地?

  鵪鶉是一種營養價值很高的野生小鳥,享有“天上飛禽數鵪鶉,地上走獸數狗肉”的美名,清燉或者油炸燒烤都.是難得的美味,產下的鵪鶉蛋一天一個,營養價值可以和雞蛋相媲美。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焦作武陟縣馮李村的村民就開始養殖鵪鶉,如今,村裡男女老少都掌握了這門養殖技術,由此而形成的鵪鶉產業發展得紅紅火火。

  養殖戶:每天的孵化量就是3萬隻左右。

  收購商:一天能收6000多斤到8000來斤。

  而說起馮李村的鵪鶉產業,就不能不提亢希坤,1998年,亢希坤第一批精心飼養的3000只鵪鶉出籠了。

  亢希坤:養下來當時行情也不錯,賺了有七八千塊錢,當時養下來咱也有個想法。

  1998年,一些外地商人紛紛來到村裡源源不斷地高價收購“青年”鵪鶉。隨著“青年”鵪鶉的熱銷,幼年鵪鶉的價格也一路走高,馮李村的鵪鶉養殖迎來了一次熱潮。搞鵪鶉孵化成了當時最賺錢的生意,這讓亢希坤看到了發財的機會。

  亢希坤:當時天天有人來這裡拉這個青年鳥,一天要走一二十萬只,就琢磨著他天天來拉大的,小的肯定好賣,就想著去孵鵪鶉。

  孵化鵪鶉要比養鵪鶉投資大、技術要求也高,為了趕上這發財快車,亢希坤把全部家底拿出來建起了自己的孵化室。

  亢希坤:結果呢,出了一批不成,出了一批不成,7、8批都不成功,當時的損失大概要有2萬多。

  亢希坤弄不明白,這被馮李村人稱為看家本領的鵪鶉孵化技術,咋就成了砸飯碗的倒黴事呢。

  亢希坤:爛塑料紙把那個拔氣筒給蓋著了,導致一氧化碳迴流,導致鵪鶉都中毒死亡。

  .第一批鵪鵓苗終於孵化成功了,亢希坤指望著趕緊賣幾批鵪鶉苗,把孵化鵪鶉的損失撈回來,然而市場迎接他的卻是一盆冷水。

  亢希坤:汝燃那些拉烏的,不來收烏了,出來的小鳥5分錢一隻都沒人要了。

  亢希坤血本無歸,只有靠練就的養殖和孵化技術吃飯了,正愁英雄無用武之地,一宗大生意找上了門。

  亢希坤:由於住的離公路近,正好碰見有幾個人下車,下車他們問這兒是不是養鵪鶉。遇見這幾個淇縣人是我事業的轉折點。

  1998年在鶴壁淇縣有很多養豬、養雞的專業戶也賠了錢,閒置了大量的養豬場、養雞場,淇縣人聽說鵪鶉的行情不錯,便慕名來到馮李村取經,出於對亢希坤的人品和技術的認可,考察之後不久,他們便邀請亢希坤到淇縣洽談合作。

  亢希坤:疾病該怎麼防治,規模多大,我都認真的進行現場指導,淇縣養殖戶都成功了。

  隨後的幾個月裡,亢希坤往返於淇縣和武陟之間,幫助淇縣人養鵪鶉,並且把村裡沒有銷路的鵪鶉苗拉到那裡銷售,獲得了出人意料的成功。

  亢希坤:因為數量相"-3大,一隻鳥雖說賺不了多少錢,但是他們一家一家都是萬把只,這大概有兩三月,把我那個外債還清了。這算是我第二次起步。並且,這正沒出路的東西咱把它賣出去了,當時村裡邊人對咱評價相當不錯。

  這時,淇縣養殖戶的種苗供應幾乎成了亢希坤的獨門生意,供應給人家的種苗如何保證質量也成了他經常頭疼的問題。

  亢希坤:這些青年鳥,他們喂的參差不齊,該預防的沒給人家預防,這導致人家沒喂多長時間,人家鵪鶉的犯病發病是相當的高,提起鵪鶉都害怕,這時我發現這些問題後,決定自己重新搞孵化。‘?

  苗子好,養出來的鵪鶉才能好,才能培養自己的回頭客,建立穩定的銷售網路,這是在二次孵化中亢希坤認準的道理。

  亢希坤:當時20多天都沒有脫這個襯衣,可以說就在那地上躺著,半個小時左右那就得起一次,看看,直到最後鵪鶉孵化成功。因為出現過煤氣那個事了,對這個是相當注意的。

  功夫不負有心人,這一次孵出的鵪鶉苗很爭氣,不但平平安安地順利出殼,還給亢希坤掙到了一塊在市場上立足的金字招牌。

  養殖戶:後起之秀,把這個東西搞進化了。亢希坤這個種苗啊,既健康,種苗成活率高,銷路也好。

  通過口碑相傳,2002年起,亢希坤的鵪鶉苗開始遠銷到河北、山東、陝西、甘肅等省,但這出殼才幾十天的小東西能不能經受住長途運輸的考驗,亢希坤不敢有一點的疏忽大意,可就是這樣在一次去甘肅的送貨途中,意外還是發生了。

  亢希坤:司機可能是困了,跟人家追尾了,車撞著人家車大概有20公分寬,當時那個大燈碗,扎到我腿上,當時那個骨屑都出來了,醫生叫我看。

  卡車在異鄉的公路上停下來,人受了傷,鵪鵓苗也掙扎在死亡的邊緣,這次送貨幾乎註定是一個人財兩空的結局。

  亢希坤:因為你這是張嘴兒東西,你裝到車上,在地上不走,它不吃不喝,持續的時間長,這是個鳥,一車裝得多,溫度高,持續時間一長,它直接都死了。叫司機在當地租了個車,倒車,把我抬到車上,又出發了,當時感動的司機當場都在那兒哭了。

  愛拼才會贏,憑著一股子衝勁兒,亢希坤贏得了市場,打過交道的客戶都成了回頭客。但分散的養殖戶鵪鶉蛋往哪裡銷,生產期過後該淘汰的鵪鶉如何處理,這些問題不解決,自己的生意還是做不大。這時候,亢希坤就想著把發展起來的養殖戶和自己建立的銷售網路進行資源整合,從供應種苗,供應飼料,組織防疫,到回收鵪鶉蛋,再到組織青年鳥和淘汰鳥外銷,他在養殖戶和市場之間搞起了***。

  亢希坤:我走這個模式,把這個鵪鶉蛋從外邊回過來,每天大概有萬把斤,貨源有一定的保障,比較平穩,信譽度又得到進一步的提高,下邊給咱喂鳥的人、客戶也越來越多,截止到今天,我下邊發展有100多萬隻鵪鶉。

  這種雙贏的做法讓亢希坤的鵪鶉生意一步領先,步步領先,這個曾經賠得一無所有的年輕人,如今成了在村裡舉足輕重的產銷大戶。

  農業養殖起家創業故事四

  殘疾人養殖獺兔致富年收入40萬

  王學成雖是一名殘疾人,但他憑藉超人的毅力開創了自己的獺兔養殖事業,同時還帶動周邊的不少鄉親共同致富。王學成從沒想到過,獺兔竟然讓他實現了從一貧如洗到家產百萬的涅槃新生。他的人生猶如一篇童話,我們從他的成功史中,可以看出努力勞動的偉大價值。

  王學成,今年四十歲出頭,初中文化,右手殘疾,安徽省滁州市南譙區章廣鎮皇甫村人,人稱“獺兔王”。他靠養殖獺兔致富,現有廠房7000多平方米,存欄獺兔5000多隻,年收入40萬多元。2011年,王學成榮獲安徽省殘聯表彰的“安徽省十佳殘疾人創業之星”和“安徽省殘疾人自強模範”稱號。

  “創業難,殘疾人創業更難!回首我的創業之路,個人奮鬥和政府扶持是我成功的兩個重要因素。”近日,王學成在接受採訪時感慨地說,“對於伺弄莊稼的農民來說,沒了右手手指,幹活的難度不言而喻,況且我妻子也是個殘疾人。上有年邁的老母,下有兩個年幼的孩子,靠種幾畝薄地度日,日子過得很艱難。”

  王學成也曾想外出打工,但多因手有殘疾而吃“閉門羹”。但是,他不甘心一直貧窮下去,因為他要養家餬口。此後,他處處留心適合自己的謀生門路。2007年,一個偶然的機會,讓命運多舛的王學成有了轉機。

  事情原委是這樣的:王學成在報上看到了獺兔養殖的資訊,他覺得比較適合自己,因為投資少、見效快,易飼養,有銷路。更重要的是,當地飼料資源豐富,比如花生秧、花生殼、玉米秸等都是獺兔喜愛的飼料。他心裡清楚,養殖業雖然風險較大,但要想養殖成功,必須掌握過硬的養殖技術。為了掌握養殖獺兔技術,他先後前往南京農業大學和安徽農業大學等高校拜師取經,併到外地毛皮市場考察。憑藉著較強的領悟能力和勤奮學習的精神,王學成很快就掌握了該項技術。

  儘管如此,但王學成的獺兔養殖之路並非一帆風順。2007年,王學成東借西湊6萬多元,從河北省引進400只兔種,但是沒有多久獺兔患病,死的只剩下100多隻,損失慘重。投入的錢幾乎全打水漂了,他急得吃不下飯,睡不著覺。天無絕人之路。滁州市、南譙區殘聯知悉王學成的遭遇後,迅速啟動“千元工程”資金扶持他繼續養殖,使他當年就獲得了養殖成功並實現了贏利。經過幾年努力,王學成的獺兔養殖初具規模,現有廠房7000多平方米,存欄獺兔5000多隻,年銷售獺兔2萬隻以上,年收入40萬多元,成了皖東首屈一指的獺兔養殖專家。

  王學成致富以後,因他深知殘疾人之苦,便想方設法帶動其他殘疾人就業。2009年,在王學成的帶動下,本村和相鄰幾個村20多戶村民開始從事獺兔養殖,他主動向他們提供種兔,無償提供技術支援和他自己研製的飼養配方,大部分養殖戶當年就有了贏利。村民劉恩柱便是受幫助的一員。在王學成手把手的指導下,當年,劉恩柱家養殖獺兔收入便超過了1萬元,2010年突破2萬元。2萬元並不是個大數目,但對於劉恩柱來說可謂天文數字了。“他到我家來了幾十趟,一口水都沒有喝過。”提起王學成,劉恩柱夫婦倆眼角溢位了淚花。

  為了帶動更多的家庭養殖獺兔,2009年底,在南譙區殘聯和章廣鎮政府的支援下,王學成在鎮政府舉辦了獺兔養殖培訓班。王學成在培訓班上承諾,養殖戶在養殖過程中如遇到難題,電話聯絡,隨叫隨到,並且免費上門收購商品兔。王學成是這樣說的,更是這樣做的:2010年12月21日,王學成接到養殖戶的求助電話,他二話沒說,便騎著摩托車去了。由於積雪路滑,在返回的路上,王學成連人帶車摔倒在路旁的溝裡,昏迷不醒,幸虧過路的老鄉發現了他,連忙把他送到鎮衛生院,他的頭被縫了六針。“只要能讓鄉鄰過上好日子,我吃點苦、吃點虧、受點累,心甘情願。”王學成笑著說。

  與此同時,為了形成規模化養殖,擴大獺兔銷售市場,2009年3月,王學成登記成立了“滁州市金盛獺兔養殖專業合作社”,並於同年12月註冊了“皇甫輝”牌商標,合作社對成員實行“五統一”,即統一供種、統一防治、統一飼養配方、統一飼養管理模式、統一銷售。目前合作成員發展定遠、鳳陽、明光、來安、南譙等縣、市、區62戶社員,其中殘疾人家庭32戶。王學成以科學的管理、優良的品種、合理的價格、良好的信譽贏得了養殖戶和客戶的好評。目前,該合作社年銷售獺兔10萬隻,銷售額700餘萬元,利潤3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