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種植白菜薹

  白菜薹,是大白菜在春季時節從菜芯裡抽出的苔,掐苔的尖部食用。它應該如何種植呢?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講講種植白菜薹的方法。

  白菜薹的種植:品種

  早熟品種有黃薹1號、2號;中晚熟品種有秋香薹2號等。

  白菜薹的種植:播種期

  7月中下旬到9月上旬都可播種栽培,最適宜播種期是8月上中旬。一般採取育苗移栽,且最好以營養缽育苗移栽。苗齡不能太長。一般在18~25天,同時根據幼苗生長情況儘量縮短苗齡,早定植。苗齡太長,苗床內幼苗擁擠易成徒苗,高腳苗,會在苗床現蕾,抽薹,嚴重影響產量。但苗齡太短,苗幼小,抗逆性弱,根系發生能力差,難以成活。

  白菜薹的種植:整地與定植

  應選擇地勢較高,便於排灌及通風涼爽的地塊,前作沒有種過甘蘭、白菜等十字花科作物,前茬作物收完後,立即清除雜草及殘枝病葉等,翻土暴晒,烤土過白,然後整地做畦。特別要採取深溝窄畦,一畦雙行種植,以方便排灌水,畦寬***包溝***100釐米,早熟品種株行距30Χ40釐米,畝栽約4500株。中晚熟品種 40Χ45釐米,畝栽3000~3500株。

  白菜薹的種植:肥水管理

  水分管理:菜薹對水分要求較嚴,缺水自然影響生長,澆水過多土壤太溼,易引起病害特別是軟腐病的發生。灌水採用溝灌方式較好,灌水應在下午5時後進行,水面不要超過畦面,待土壤潮溼後,就馬上排掉積水。

  施足基肥:施基肥應以農家肥為主,農家肥不僅增加土壤肥力,還可改良土壤結構。可每畝施3000kg~5000kg的農家肥,在翻土時均勻撒施,然後翻土摻勻做畦,使肥料均勻。或將充分腐熟的農家肥或菜餅肥另摻50公斤磷鉀肥或其它複合肥與一定量土壤充分混合,做成堆肥進行穴施。即將堆肥填入定植穴內。

  追肥、中耕:緩苗後每畝追施硫銨或尿素10kg,在主薹採收前後再施1~2次5~10kg化肥,最好不要澆糞稀等有機肥,以免引起病害。肥追可結合灌水、中耕除草進行。

  白菜薹的種植:病蟲害防治

  苗期有小猿葉蟲和菜青蟲等危害,葉片生長期有菜青蟲、小菜蛾以及甜菜夜蛾等危害,要注意防治。

  第一批菜薹採收後,留下傷口容易發生軟腐病,可在採薹後噴施菜豐寧防病。

  白菜薹的種植:採收

  一般白菜薹有主薹,子薹***第一批側薹***和孫薹***第二批則薹***等三批菜薹可採。夏秋季節溫度高,植株易早衰,一般情況下只有主薹、子薹採收,一般在菜薹生長到長25~35釐米內及時採收,夏秋季節氣溫高,菜薹生長速度快且易老化,要及時採收以防老化品質變差。主薹採收要低,不要留樁,以保障側薹的發生。採收時儘量減小切口並稍斜,以防積水和病害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