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蓯蓉如何種植

  肉蓯蓉是一種傳統中藥材,國內外需求量較大。由於過渡採挖,造成野生肉蓯蓉瀕臨枯竭,2001年,野生肉蓯蓉被列為國家二類保護植物。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肉蓯蓉種植方法,一起來看看。

  肉蓯蓉種植方法

  一、選地

  肉蓯蓉為沙生植物,應選擇陽光充足、雨量少、排水良好、晝夜溫差大的沙漠丘陵種植。

  二、寄主選擇

  肉蓯蓉為多年生寄生性種子植物,對寄主、土壤、氣候條件都有一定的選擇性較適宜的寄主為梭梭、紅柳、鹼柴等。寄主可利用天然梭梭、紅柳等,也可人工定植梭梭、紅柳2~3年後接種肉蓯蓉。

  三、接種

  1、結合造林接種肉蓯蓉

  造林時,將種子紙橫放在造林坑的一頭,吸水紙面向上,然後回填適量土,將寄主定植於造林坑的另1頭,回填土踩實。

  2、在原有寄主上接種

  在野生寄主外根系密集區,挖長40cm、寬30cm、深40~80cm的坑,放入種子紙,吸水面向上,回填土至坑沿10cm左右,利於貯存雪水或雨水。

  3、人工寄主接種

  人工培育的梭梭、紅柳株距為1.5m,行距3m,密度140株/667m2以上。可在植株兩側開溝作苗床,接種後保持苗床溼潤,誘導寄主延伸到苗床上。

  肉蓯蓉一般春秋季接種,接種後開始生長,在第2年少數出土,大部分在2~4年內出土並開花結實。

  四、田間管理

  1、人工造林區管理

  寄主造林初期可適量灌水,不宜多,保證寄主正常生長;以後每年根據降雨量適量灌水1~2次。施肥以廄肥為主,禁施化肥,以保證肉蓯蓉野生品質。

  2、野生寄主區管理

  沙漠地帶風大,寄主根經常被風吹後裸露,要注意培土或用樹枝圍在寄主根附近防風,苗床要保持溼潤,人工拔除其它植物。肉蓯蓉開花時,要進行人工授粉,提高結實率。

  五、寄主與肉蓯蓉病蟲害防治

  梭梭白粉病:多發生在7~8月,危害嫩枝,可用生物製劑300倍液或25%粉鏽寧4000倍液噴霧;梭梭根腐病:多發生在苗期,危害根部,發生期可用50%多菌靈1000倍液灌根;種蠅:發生在肉蓯蓉出土開花期,幼蟲危害嫩莖,並能蛀入地下莖基部,可用90%敵百蟲800倍液或40%樂果乳油地上部噴霧或灌根;大沙鼠:啃食寄主枝條或根部,使寄主死亡。可用毒餌誘殺或捕殺。

  六、採收

  每年4~6月,當肉蓯蓉出土應及時採挖,採挖時儘量保證肉蓯蓉的完整。為減少寄主植物損傷,在採挖時應選擇肉蓯蓉與寄主相連的外圍挖坑至肉蓯蓉底部,在不斷開蓯蓉與寄主的連線點的前提下,從連線點向上5~8cm擷取上部,然後回填土,稍加踩實。這樣可保證肉蓯蓉接種1次,穩產期達5~7年。

  七、晾晒

  將頂頭變色的肉蓯蓉用開水燙頭或切除變色頭,然後將肉蓯蓉放在乾淨的水泥地面上或其它非金屬器具上晾晒,每天翻動2~3次,防止黴變,晒至完全乾***含水量在10%以下***即可收集包裝。

  肉蓯蓉種植管理方法

  1 澆水

  澆水每年要進行2次,即每年的5月下旬和7月中旬。澆水時要在接種穴的位置挖一個5釐米深度的穴,將水灌到穴內,這樣可以為接種成功提供有利的條件,水量以澆透為佳。

  2 追肥

  追肥每年進行兩次,即每年的6月初和7月下旬,肥料可以選用複合肥或農家腐熟肥,追肥時要在接種穴的位置挖一個15釐米深度的穴,將肥料施入穴內即可,數量以每株3克為標準,追肥後,一定要向穴內澆一次水,以便於複合肥的溶解利用。

  3 病蟲害防治

  在病蟲害方面,除了要按照梭梭的管理方法繼續防治外,我們在3月份和8月份要分別噴灑一次800倍的敵敵畏稀釋溶液,用氣味使害蟲遠離肉蓯蓉的母親梭梭樹,讓母子能夠健康的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