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種植金銀花能夠高產

  金銀花的種植高產有助於提高種植戶的收入,要想高差關鍵還是要有好的技術和方法,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希望對你有幫助。

  金銀花高產種植方法

  一、種植方法

  將土地深翻疏鬆,施足土雜肥,按株距1米、行距1.60米,挖直徑30釐米、深25釐米左右的圓坑,每坑內沿壁分散呈扇形栽入金銀花苗3株~6株,澆足水,埋土踩實。每畝用苗4000株左右。種植當年可在行距間種植低矮作物,如果種植在路邊地堰,房前屋後,可適當增加密度。

  二、田間管理

  鬆土除草保持花墩周圍無雜草,每年初春和初冬要鬆土和培土。

  追肥每年初春和初冬,結合鬆土除草,在花墩周圍開環狀溝,每墩施入複合肥150克,土雜肥5千克。

  整形修剪入冬或初春,將衰老的乾枝及過密、徒長枝剪掉,以利養分集中生長花枝。對久未修整過的老花墩,可於收花後距地面 25釐米 處剪去全部枝條,讓其重生嫩條,形成新花枝。

  病蟲害防治金銀花多發生炭疽病,可用敵克松原粉稀釋500倍~1000倍灌注。鏽病可用敵鏽鈉原粉200倍~250倍液噴霧。蚜蟲可用40%的樂果乳油1000倍~2000倍液進行防治。注意:在銀花蕾期嚴禁用毒性農藥。

  金銀花插條育苗及高產措施

  一、金銀花扦插育苗金銀花可以用種子繁殖,也對以用扦插和分根繁殖,但種子繁殖生長慢,收益遲,分根繁殖係數低,故生產上目前都採用杆插繁殖,繁殖材料多,成活率高,收益快。

  具體做法又分為直接扦插和育苗扦插兩種。直接扦插,山區採用根系發達、枝條萌發力強的大毛花品種,夏秋陰雨時節,選擇壯旺無病蟲的1-2年生枝條裁成30-35釐米長,摘去下部的葉子作插條,隨剪隨插,直接插在山坡梯田、地堰等空隙地,按株付距1.3-1.7米挖直徑25-30釐米的穴,穴深16-18釐米,每穴插入4-6個插條,分散開斜***內,地上露出5-10釐米,插後填土壓實,如遇乾旱,適當澆水,以提高成活率。為了節約枝條,便於管理,也常採用青苗扦插,其方法是選擇澆水方便的地塊,深翻整平,施適量土雜肥作基肥,7-8月份按行距23-26釐米外溝,深16釐米左右,按株距2釐米把插條斜立放在溝裡,然後填上蓋平壓實。栽後澆水,以後若天氣乾旱,每隔2-3天澆一次水,保持土壤溼潤,半月左心即能生根發芽,第2年香季或秋個移栽。

  二、金銀花整形修剪是提高產量的重要措施自然生長的金銀花,枝條很長,必須搭設支架或整形修剪,如放作不管,枝條匍匐於地面上互相重疊纏繞,則開花量少,產量很低,故搭設支架和整形修剪是提高金銀花產量的關鍵。

  尤其是修剪對金銀花增產作用很顯著,據1983年山東平邑縣試驗,經一次冬剪和3次生長期剪枝後,平均每墩鮮花總產969克,不剪的平均產685充,剪枝比不剪枝鮮花每墩增產284克,增產42%。剪枝後提高了花墩各部分的光能利用率,清除了弱枝、徒長枝等無效枝葉,減少了養分和水分的消耗,枝葉最合理,生育環境得到改善,枝株健壯,有利於金銀花高產。具體做法是:栽培一、二年的金銀花,在春季枝條萌發前,剪去上部,只留33釐米左右作為主幹,經過幾年連續修剪,主幹粗壯,就可直立成墩,主幹上的各級側枝形成傘形圓頂,既通風送光,開花數增多,而且便於摘收花蕾。金銀花自然更新的能力很強,新生分枝多,已開過花的枝條當年雖能繼續生長,但不在開花,只有在原開花母株上萌發的新梢,才能再現花蕾。金銀花修剪必須根據品種、墩齡、枝條型別具體確定。根據山東臨沂地區經驗,匍匐形的大毛花,冠幅120-140釐米,枝條長的老花墩,要重剪.截長枝,疏短枝,截疏並重。壯花墩,以輕剪為主,少疏長留,幼齡花墩以截為主,促進分枝,加速擴大墩冠。立體形的雞爪花,主幹明顯,枝多不著地,冠幅80-12O釐米,剪枝要做到去頂,清腳叢,打內膛,修剪過長枝、病弱枝、枯枝、向下延伸枝,使枝條成叢直立,主幹粗壯,分枝疏密均勻,花墩成傘形,通風透光好,這樣新枝多,花蕾多。剪枝時間,一是冬剪,冬剪從12月至翌年2月下旬均可進行。二是生長期剪,生長期剪是在每次採花後進行,目的是促進形成多茬花,提高產量。頭茬花後第1次剪春梢於6月上旬進行,第2次7月下旬二茬花後剪夏梢,第3次9月上旬三茬花後剪秋梢。生長期修剪,要求以輕剪為主。

  三、金銀花常見的蛀莖害蟲及防治1.咖啡虎天牛金銀花老產區山東平邑、費縣十年以上的花墩被害率達80%,被害後沃勢衰弱,連續幾年被害,則整株枯死。

  在山東一年發生一代,初孵幼蟲先在木質部表面蟻食,當幼蟲到3毫米後向木質部縱向蛀食,形成迂迴曲折的夾道,蛀孔內充滿木屑和蟲糞,十分堅硬,且枝幹表面無排糞孔,因此難以發現,且此時藥劑防治也不奏效。防治方法:①於4-5月份在成蟲發生期和幼蟲初孵期用80%敵敵畏乳劑1000倍液噴霧防治成蟲和初孵幼蟲有一定效果。②7-8月氣溫在25℃以上的晴天,在田間釋放天牛腫腿蜂,有良好防治效果。

  2.豹紋木蠹蛾在山東一年發生一代,幼蟲孵化後即自枝叉或新梢處蛀人,3-5天后被害新梢枯萎,幼蟲長至3-5毫米後從蛀人孔排出蟲糞,容易發現,有轉株為害的習性。

  幼蟲在木質部和韌皮部之間咬一圈,使枝條遇風易折斷,被害枝的一側往往有幾個排糞孔,蟲糞長圓柱形,淡黃色,9-10月花墩出現枯枝。防治方法:①及時清理花墩,收二茬花後,一定要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結合修剪,剪掉有蟲枝,如修剪太遲,幼蟲蛀入下部粗枝時再裁枝,對花墩生長勢有影響。②7月中、下旬為幼蟲孵化盛期是藥劑防治的適期,用40%氧化樂果乳油1500倍液,加入0.3%-0.5%的煤油,以促進藥液向鑑杆內滲透,叮收到良好防治效果。

  3.柳幹木蠹蛾在山東主產區二年發生一代,跨越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