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種植金桂花

  金桂花花朵顏色稍白,或淡黃,香氣較淡,葉片薄。長年開花,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種植金桂花的方法,一起來看看。

  種植金桂花的方法

  1.光照:桂花要求有充足的光照環境方可生長健壯,在半陰處雖然能生長,但枝條較柔細,開花不多、不開花或開花不香。在冬季更要有充足的光照方可保證來年生長良好。

  2.溫度:桂花的生長最佳溫度在20-30℃之間,在0℃的環境中不會凍害,但低於-10℃的時候,要有保護措施,高溫季節需要較高的空氣溼度。春季室外溫度在8-10℃左右時即可出室養護,以免枝條在室內徒長,不利於開花。

  3.澆水與排澇:桂花的澆水主要在新種植後的一個月內和種植當年的夏季。新種植的桂花一定要澆透水,可根據天氣狀況和立地條件,適時進行澆水。有條件的應對植株的樹冠噴水,以保持一定的空氣溼度,減少樹苗的水分蒸發。另外,為了促進桂花提早開花,在9月中旬,花芽開始萌動時,應適量澆水,保持土壤溼潤。桂花大苗在正常的養護期間不需要大量澆水,在特別乾旱的夏秋季節可適當澆水。桂花不耐澇,排水不良會造成大量落葉,根系腐爛甚至死亡。及時排澇或移植受澇害植株,並加入一定量的沙子種植,可促進新根生長。

  4.合理施肥:施肥應以薄肥勤施為原則,以速效氮肥為主,中大苗全年施肥三四次。早春,芽開始膨大前根系就已開始活動,吸收肥料。因此,早春期間在樹盤內施有機肥,促進春梢生長。春梢是當年秋季的開花枝,春梢長得壯,將來開花就多。秋季桂花開花後,為了恢復樹勢,補充營養,入冬前期需施無機肥或垃圾雜肥。其間可根據桂花生長情況,施肥一兩次。新移植的桂花,由於根系的損傷,吸收能力較弱,追肥不宜太早。移植坑穴的基肥應與土壤拌均再覆土,根系不宜直接與肥料接觸,以免傷根,影響成活率。肥料必須施在根系能吸收的地方。苗木根系集中,移栽易於成活,因此,苗圃施肥不能距苗冠太遠,否則,使根系向外擴充套件。但也不應施於樹幹下,不利於肥料的吸收。

  5.整形修剪:桂花修剪是培育單幹桂花的重要措施。及時合理修剪,能使其通風透光,加強光合作用,並可減少病蟲害,從而使桂花生長快、樹幹直、樹形美。
       ①剝芽:桂花發芽時,主幹和基部的芽也能萌發,應及時將主幹下部無用的芽剝掉,使水分營養集中,促進上部枝條發育,形成理想樹形。
       ②疏枝:培育單幹桂花,從幼苗開始就要有意識培養主幹通直,保持一定的枝下高,剪去無用枝條,一般成材後的桂花枝下高在1.5米左右。
        ③短截:剪去徒長的頂部枝條,使桂花高度保持在3.5米左右,冠幅2.5-3米。移植桂花時,為了保持完整的樹型,不宜強修剪,只需剪除乾枯枝、病蟲枝,疏除重疊枝、交叉枝、纖弱枝,對徒長枝要加以控制。

  6.防煙塵:桂花極怕煙塵,所以養護環境要避開煙塵,防止落葉,植株衰弱。

  金桂花的繁殖技術

  金桂花多作扦插繁殖,也可嫁接或壓條。嫁接壓條多用於優良品種繁殖。扦插多選用嫩枝扦插,成活率通常可達90%以上。選長10釐米左右的,當年生健壯枝條,從最下一葉節下0.5釐米處擷取,保留端部1對葉,其餘葉全部去掉,於6月或8月扦插。扦插用盆及基質應潔淨,可用粗沙、蛭石、珍珠岩做扦插基質。澆水扦插後,外套透明塑料袋,盆中央插一筷子或細杆,將塑料袋支起,可保溼。扦插深度應在枝長的2/3以上。插定後將花盆置於明亮散射光處,每天揭膜通風1~2小時,此時可葉面噴水或向基質補水,溫度保持在25°C~30°C,約經2個月可生根。以後可以增大透風及光照時間,促進扦插苗健壯生長。扦插前,如用生根劑處理***可用萘乙酸200~300毫克/升浸插條基部3~5秒,或用吲哚丁酸20毫克/升浸泡插條基部半天,均可促使插條早生根、多生根***。

  金桂花嫁接常用同科植物小葉女貞、女貞、小蠟、流蘇、白蠟等植物做砧木,進行切接或劈接,具有成苗快的優點。家庭種植可選用另一種嫁接法,使一株具2~3個品種,更具趣味和觀賞性,如金桂株上嫁接丹桂枝條,使一株具兩個品種的特性。具體做法是:選已開花植株的一二年生稍粗壯的枝條10釐米長做接穗,另選一植株上同粗的枝條,二者均削去等同部分約2釐米長,行靠接,接穗下端一半保持完整,將二者切口處的形成層對好,用塑料帶綁紮,接穗下端浸入盛有潔淨水的塑料管中,供給接穗水分,經常換水,保持水質潔淨。如在夏季嫁接,約1個月傷口可癒合,接穗長芽表明嫁接成活,可去掉塑料帶,形成一新生枝條,將來可發育成一個新品種。

  金桂花壓條可行高壓或低壓。高壓,即在1~2年生粗壯枝條基部環剝;環剝0.5~1釐米的樹皮,在環狀剝皮處套上小塑料袋,下部紮緊,內填泥炭蘚***又稱水苔***或泥炭土,上部留接水口,常保持填充物潮溼,待根系形成後,可剪下種植。低壓,即利用桂花分枝點低的特點,將植株基部的枝條環割表皮,然後培土高於環割處,待生根後,切下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