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楊樹的方法

  楊樹的主要特點生長速度快、適應能力強,並且是寧夏栽種廣泛的林木之一。那怎麼種植楊樹呢?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對您有用。

  

  1 造林地選擇

  栽培楊樹的重要環節之一是選擇適宜的造林地,從而才能夠確保楊樹苗栽培後具有較高的成活率及良好的生長速度,因此栽培地點的選擇是至關重要。楊樹的適宜栽培在有效土壤層厚度超過1m,且公開水位能夠超過1. 5m,同時還要確保每年雨量充足,能夠上述條件符合的林地是非常理想的栽培地點。但要注意,如果有效土壤層厚度在0. 4m以下,且公開水位低於0. 5m時,就不適宜作為楊樹栽培地點。因此,楊樹栽培前必須慎重的選擇林地,以確保其能夠保持良好生長趨勢。

  2. 楊樹苗選擇

  楊樹能夠分成非常多的種類,且不同種類在適宜生長環境、抗病能力、生長狀況方面都有所不同,因此在選擇楊樹苗時必須確保其能夠適合本地林地環境,這也是栽培楊樹的重要環節之一。另外,千萬注意在沒有大量實驗資料的基礎上堅決不能夠選取新樹種進行栽種。由於楊樹苗質量的優劣關係到造林成活率以及林木的生長,因此必須嚴格地進行楊樹苗挑選,確保楊樹苗的質量就能夠更加確保楊樹栽培效果較好。

  3 整地要求

  通常來說,相對比較容易掌握栽培楊樹的整地要求。楊樹適宜栽培在砂質土壤上,同時要求水分和陽光充足。楊樹不能栽培在重鹽鹼地中,也不宜栽培缺少水利灌溉的瘠薄幹旱林地,還不能栽培在生長季節能夠積水持續在30天以上的低窪易澇地。楊樹具有比較發達的根系,同時還具有非常強烈的呼吸作用,因此要求土壤通氣條件良好。如果楊樹需要栽培的林區地土壤比較貧瘠,必須在培植前進行全面深翻,大約深度為30~40cm,從而使土壤的保肥、保水能力提高,並確保土壤通透性得到改善,從而使楊樹根系提高對深層土壤的利用率。另外,在普遍情況下,土壤中含有的大多數養分也需要通過好氧細菌進行分解,採能夠從植物無法利用的形式轉化成能夠利用的形式。

  4 施肥技術

  一般來說,楊樹栽培的土壤含有較少的有機質,因此需要大量施用有機肥,通常需要100~200kg。有機肥可放在樹孔底部,並與土坯進行充分混合,之後再覆蓋10~15 cm的土層進行造林,從而使樹苗能夠接觸肥料。施用漚制的有機肥時,可同時將過磷酸鈣新增在樹孔底部,具有更好的效果,或者在造林的同時,在每點攪拌過磷酸鈣0.5~0. 7kg,且要尤其注意是樹苗能夠接觸磷肥。

  5 栽培及後期撫育管理

  在栽培過程中,必須避免樹苗出現失水現象,以確保成活率。不僅要高度重視和小心樹苗的起苗和運苗過程,還必須確保苗木始終能夠攝取充足的水分。另外,楊樹苗在造林前可先將其下部浸泡在水中,當其獲取充足的水分後再取出來用於造林。栽培時,要嚴格防止出現傷根、機械損傷、窩根以及斷根等現象,只要發現就必須立即將其清除,放置根系發生腐爛而感染病害。如果栽培較大的樹苗,可將其側枝全部修去,以防止苗木具有過多萌條,可對一些側枝較大的部分進行短截,只保留小樁,然後在時機成熟時裁截其基部。

  當幼芽抽枝達到20cm左右時,對於比較健壯且靠近基部的枝條進行選留和培育,從而利於今後培育主幹.並及時抹除主幹上的側芽。只要當主幹上的芽萌生長成新葉時,就需要將主幹2/3以下的嫩枝和樹葉全部抹除,只保留樹幹1/3以上的部分用於形成樹冠。另外,在楊樹1~3年生長期間,必須頂起對生林地進行鬆土鋤草,通常每年需要進行3次左右;對於大於4年生以及每年秋季林木生長停止後,可以進行一次適當的翻耕,確保主幹低於8m處不會存在側枝。此外,撫育管理楊樹苗過程時,還必須預防病蟲害的發生,只要發生病蟲害,必須立即採取合理的手段進行治理,確保成活率。

  種植楊樹的技術

  一、合理種植:一般選用寬、窄行***4米×8米、4米×2米***種植,每畝栽33株。栽植時,一行楊樹要和另一行楊樹錯開成三角形,以便通風透光。

  選用良種壯苗

  1、選用良種。根據不同的培育目標選擇已經通過省級林木良種審定的適宜的優良品種。

  膠合板材。膠合板需要大徑材,幹形通直圓滿、無疤結,木材硬度適中,旋切、乾燥、膠合效能好。適於培養膠合板材的主要是黑楊派的優良品種,如I-69、I-72、L323、L324、中菏1號,T26,T66,中林46楊等。

  紙漿材紙漿材要求楊樹品種生長快,材色淺,木材密度較大,纖維素含量高,纖維長***應達到0.9mm以上***,纖維長寬比大於35,壁腔比小於1,雜質含量低等,適於培養紙漿材的楊樹品種有:I-69楊,I-72楊,L323,L324,L35,中菏1號,中林46,I-107,中林23楊等。

  傢俱材。要求樹幹通直圓滿,疤結少,木材密度較高,結構細緻,心材含量低,力學強度及硬度較高,易乾燥,脹縮性小,易加工,膠接油漆效能好等。主要品種有魯毛50,易縣雌株,I-69,I-107,L35,I-102,T26,T66,中林23楊等。

  2、選用壯苗。試驗證明選用2年根1年幹或2年根2年幹,高4.5m以上,胸徑3.5cm以上的黑楊苗木造林,不但緩苗期短,抗自然災害的能力強,而且生長快,成才早,出材量高。對壯苗的要求是根系發達完整,苗木粗壯,枝梢木質化程度高,具有充實飽滿的頂芽,無機械損傷,無病蟲害。

  二、穴施過磷酸鈣:選1-2級楊苗,挖深50-60釐米的方形坑,先將500克過磷酸鈣撒入坑底,再用鐵鍬將底土翻起和肥料摻勻、整平,用腳踏實,將挖出的坑土填入坑中一半左右,澆水和成泥糊,把樹根植入糊中,然後再埋土。土快埋滿時,再用500克過磷酸鈣沿穴內撒一圈,最後封土踩實。此法成活率高、坑底肥有利於楊樹主根的生長,坑沿肥可助側根發育。

  三、覆膜:把樹盤整成饅頭狀,噴“都爾”除草劑1次,用剪成塊的地膜將樹盤蓋好壓實。此舉可蓄水保墒,提高地溫,促進生根發芽。

  四、剪幹:栽前或栽後,剪去苗木梢部某一抱滿芽上部彎曲或弱勢部分,以增強頂端優勢,促進樹冠發育。在生長過程中,新植楊樹一般不抹芽去枝,以免樹幹遇大風變曲或折斷,但必須及時除去主梢的競爭枝。

  五、葉面噴施生長劑:在楊樹生長期內,每15天噴1次少量有機磷農藥與適量磷酸二氫鉀的混合液,可促進樹木的生長。

  六、新法施肥:即1個坑供3棵樹的肥,1棵樹又能吸到3個坑中的肥料。具體做法為:植樹當年的秋季,在“三角形”樹之間挖深20釐米的坑,在坑內填入樹葉、雜草,加入適量牛、羊或豬糞及500克過磷酸鈣,將其混合均勻,最後蓋上踏實。5月和7月重施氮肥,可達到速生目的。

  種植楊樹的注意事項

  土壤

  土壤是樹木提供成活的基本條件,是樹木賴以生長的重要基礎,因此土壤低溫條件的好壞關係到樹木能否成活。

  樹種

  要考慮到樹木枝葉的色彩、形態、風韻,使其與周圍環境相協調,起到美化的作用。樹木栽植技術

  樹坑要挖大,直徑應比苗木的根幅大1/3,挖深要超過根系長度的1/3,並應清除掉坑內的煤渣、石灰等雜物,以利樹木生根生長。株行距必須筆直對稱,植株不能歪斜。

  養護管理

  管理是成活的關鍵。樹木的養護管理很重要,栽植後要立即澆3次水,並要澆透,水分不足時要補水。所以楊樹的栽培技術也是一門科學的學問,需要掌握好,才能種出好的樹苗。由於是剛剛種植需要注意一些種植的長髮病狀,蟲害及防護措施。常見的病狀有:楊樹潰瘍斑主要發生於苗木移植過程中。4月中旬至5月下旬為發病高峰期,該病可侵染樹幹、根莖和大樹枝條,但主要危害樹幹的中部和下部。防治方法:

  ①選用壯苗造林,起苗時儘量防止傷根,運輸假植時保持水分合理進行灌溉。

  ②定植前用abt3號生根粉溶液沾根,定植時澆足底水,定植後對幼樹幹部噴施5406細胞分裂素1000倍液。

  ③春季在樹幹下部塗上白塗劑,或用0.5波美度石硫合劑,或用1:1:160波爾多液噴幹,可預防樹幹感染,降低發病率。若發病率在50%以上時,塗幹也不會有明顯效果,可平茬。楊樹黑斑病該病5月初開始發生,夏秋最盛,直至落葉為止。防治方法:

  ①選育抗病楊樹品種。

  ②發病期間,苗圃和幼林用200倍的波爾多液或85%代森鋅250倍液噴灑。

  ③合理密植、及時間伐,保持林內通風透光。及時清掃林內落葉,以減少病源。

  ④可在6月上旬噴40%多菌靈800倍液,或25%百菌清600至800倍液,或o.3%尿素及磷酸二氫鉀混合液防治。

  楊樹葉枯病葉枯病從楊樹葉片抽生開始,危害楊樹葉片、嫩梢和幼莖,受害葉片以5至6月感病最重。防治方法:

  ①從發病開始,進行藥劑防治,在整個生長季節噴2至3次藥,可用40%乙磷鋁300倍液,或75%百菌清500倍液,或50%多菌靈1000倍液防治。

  ②及時清除枯枝落葉,並帶出林外集中燒燬或埋漚制施肥,以減少菌源。

  楊樹腐爛病

  主要危害楊樹枝幹、枝條的各個部位,病斑形狀不規則,大小不等。防治方法:

  ①用刀刮除病斑,應刮至健部,再在病斑上塗10倍的食用鹼水,或20%農抗120水劑10倍液,連塗2至3次即可。

  ②春天或秋天,在樹幹下部塗上白塗劑,生石灰、食鹽、水的配製比例為1: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