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保暖有哪些實用小常識

  天氣開始冷起來,你需要掌握一些冬季保暖小常識!那麼?接下來小編為你分享一下冬季保暖的相關實用小常識,一起來看看吧!

  冬季保暖的實用小常識

  1、多吃熱量高的食物

  膳食中應多補充產熱營養素,如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以提高肌體對低溫的耐受力。尤其應考慮補充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如瘦肉、雞鴨肉、雞蛋、魚、牛奶、豆類及其製品等。

  蛋氨酸通過轉移作用可提供一系列耐寒所必需的甲基。寒冷氣候使得人體尿液中肌酸的排出量增多,脂肪代謝加快,而合成肌酸及脂酸、磷脂線上粒體內氧化釋放出熱量都需要甲基。因此,在冬季應多攝取含蛋氨酸較多的食物,如芝麻、葵花子、酵母、乳製品、葉類蔬菜。

  2、晨起服熱粥

  晨起服熱粥,晚餐宜節食,以養胃氣。天冷時,清早起床喝上一碗熱粥,可以幫助保暖、增加身體禦寒能力,能預防受寒感冒。對於喉嚨不適、發炎疼痛的人,溫熱的粥汁能滋潤喉嚨,有效緩解不適感。

  糯米紅棗粥、八寶粥、小米粥等最適宜。還可常食安神養心的桂圓粥、清火明目的菊花粥、胃理腸的鯽魚粥、健脾養胃的茯苓粥、益精養陰的芝麻粥、養陰固精的胡桃粥、益氣養陰的大棗粥、潤肺生津的銀耳粥和消食化痰的蘿蔔粥等。

  3、手套護手

  除了外出戴手套保暖外,在家洗碗洗衣服時最好也能戴上橡膠手套,一方面避免冷水刺激,另一方面也避免洗滌用品對手部面板的傷害。另外洗手的水溫不宜過熱,洗後趁手未乾時塗上凡士林或護手霜保護面板。

  冬天易手發涼的朋友也不妨多做做“乾洗手”的動作,即雙手對搓,摩擦生熱,促進血液迴圈而防寒。

  4、吃含鐵、鈣的食物

  怕冷或與缺少鈣、鐵有關。鈣在人體內含量的多少,可直接影響心肌、血管及肌肉的伸縮性和興奮性;血液中缺鐵是導致缺鐵性貧血的重要原因,常表現為產熱量少、體溫低等。因此,補充富含鈣和鐵的食物可提高機體的禦寒能力。

  含鈣的食物主要包括牛奶、豆製品、海帶、紫菜、貝殼、牡蠣、沙丁魚、蝦等;含鐵的食物則主要為動物血、蛋黃、豬肝、黃豆、芝麻、黑木耳和紅棗等。

  5、衣服選擇保暖、舒適

  冬季穿衣要有一定的件數和適宜的厚度。羽絨服有一定的厚度,羊毛織物的氣孔不是直通的,都能給人帶來適宜的衣服小氣候。皮類服裝幾乎可以阻絕衣服內的空氣對流,冬季外出時著皮裝,保暖效果最佳。

  穿衣忌衣領過高過緊。衣領過緊會使頸部血管受到壓迫,使輸送到腦部和眼部的營養物質減少,進而影響視力,也會影響頸椎的正常活動,容易導致頸椎病。

  6、保暖從腳開始

  民間有一說法,“寒從腳底生”。因為足為人體最遠端,脂肪薄,保暖能力差,而中醫認為足底穴位與內臟關係密切,如果足部受涼可引起感冒、腹痛、腰腿痛、痛經等疾患,所以要注意足部保暖防寒。冬季健腳即健身。

  天天堅持用溫熱水洗腳,最好同時按摩和刺激雙腳穴位。天天堅持步行半小時以上,活動雙腳。早晚堅持搓揉腳心,以增進血液迴圈。

  冬季保暖吃的食物

  1.新鮮米麵保暖養胃

  新鮮米麵是產熱食品,我們一日三餐離不開小米白麵,低溫會對人體內分泌及消化系統產生一定影響,使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三大營養物質代謝、分解加快,能量消耗相對增加,因此,冬季應適當增加新鮮米麵的攝入,如主食和含少量糖分的甜食,儘量多吃粗雜糧,晚上喝一碗熱騰騰的小米粥既可以保暖,也可以養胃。

  專家提醒:若有口中粘膩、舌苔厚膩、大便不爽等溼熱體質者最好少吃羊肉。

  2.生薑羊肉湯溫補祛寒

  中醫認為羊肉具有溫陽益氣的作用,寒冷的冬季,火鍋是大家的最愛,適量進食可以提高禦寒能力,如《金匱要略》中當歸生薑羊肉湯***當歸20克,生薑30克,羊肉500克***,黃酒、食鹽等調味品各適量,用於治療血虛受寒腹痛,做法是將當歸、生薑、羊肉放入砂鍋中,加入清水、黃酒,旺火燒沸後撇去浮沫,再改用小火燉至羊肉熟爛即可加入食鹽等調味品食用,此湯具有益氣補血、溫中祛寒的作用,適合陽虛、血虛體質者食用。

  專家提醒:膽固醇高的人忌食,因為動物的內臟富含膽固醇。人體分泌的甲狀腺素具有產熱效應,而碘是合成甲狀腺素必不可少的“原料”。因此,可適當多吃點海帶、紫菜、貝殼類等含碘豐富的食物。

  3.多食富含鈣鐵的食物可禦寒

  富含鈣和鐵的食物也可提高機體的禦寒能力,怕冷與飲食中礦物質缺乏有關,尤其是缺鈣,會影響心肌、血管及肌肉的伸縮性和興奮性。因此,冬季不妨多吃奶製品、豆製品、蝦皮等富含鈣質的食物。胡蘿蔔、藕、大蔥、土豆等根莖類蔬菜中含有大量的礦物質,經常食用對增強人體的抗寒能力也大有裨益。許多女性特別怕冷,一到冬天,即使在有暖氣的房間裡,也常常手腳冰涼,鐵的攝入量不足是重要原因之一。怕冷的女性可適當多攝入一些含鐵豐富的食物,如動物的肝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