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肌勞損的病因和治療方法

  腰肌勞損,又稱功能性腰痛、慢性下腰損傷、腰臀肌筋膜炎等,實為腰部肌肉及其附著點筋膜或骨膜的慢性損傷性炎症,是腰痛的常見原因之一,主要症狀是腰或腰骶部脹痛、痠痛,反覆發作,疼痛可隨氣候變化或勞累程度而變化,如日間勞累加重。

  腰肌勞損多出現在中老年人中,其主要症狀為腰部疼痛、直不起腰來等,給換證的正常生活帶來很大困擾。瞭解其病因可以使我們對它有一個更全面的瞭解,做到心中有底,並從中受到啟發,積極的預防。

  腰肌勞損病因病理

  腰部是人體的中點 ,腰骶關節是人體唯一承受身體重力的大關節 ,是腰部活動的樞紐 ,前俯、後仰、左右側彎、轉身都有牽涉 ,無論運動還是活動 ,這裡的關節比全身哪個關節承受的力量都大。勞動強度大或活動量大 ,關節活動就多。關節的活動 ,都有肌肉的參與 ,所以這裡的肌肉容易發生疲勞和損傷。腰肌勞損就有腰部肌肉積勞成疾的意思。有些人即使體力活動不大 ,勞動強度也不大 ,但由於姿勢不對 ,脊柱處於半彎狀態 ,腰背肌肉一直緊繃著 ,日積月累 ,也就產生勞損 ,進一步發展形成無菌性炎症 ,刺激神經末梢 ,引起疼痛 ,於是腰痛就發生了。

  經常的反覆的積累性輕微損傷勞損,可引起肌肉附著點、骨膜、韌帶等組織的充血、水腫、滲出、纖維組織增生和粘連等病理改變,刺激和壓迫神經末梢導致腰痛。病變發生以後,為了減少病變部位的活動,一些肌肉常呈痙攣狀態,而持續性的腰肌痙攣也可造成軟組織的積累性勞損,從而加重組織的病理改變。有些職業需要在一個固定姿勢下工作,這也是勞損的重要原因。急性軟組織扭傷如未能獲得完全恢復,也可能轉為慢性勞損。

  腰肌勞損的治療方法

  1.急性腰扭傷後及長期反覆的腰肌勞損。

  2.治療不及時、處理方法不當。

  3.長期反覆的過度腰部運動及過度負荷,如長時期坐位、久站或從彎腰位到直立位手持重物、抬物,均可使腰肌長期處於高張力狀態,久而久之可導致慢性腰肌勞損。

  4.慢性腰肌勞損與氣候、環境條件也有一定關係,氣溫過低或溼度太大都可促發或加重腰肌勞損。

  腰肌勞損的治療。

  1.避免過勞、矯正不良體位。

  2.適當功能鍛鍊

  加強腰背肌鍛鍊,防止肌肉張力失調,如採取俯臥位,去枕,然後用力挺胸抬頭,雙手雙腳向空中伸展;也可仰臥床上,去枕,頭部用力向後頂床,抬起肩部的動作。

  3.理療、推拿、按摩等舒筋活血療法。

  4.藥物治療

  主要為消炎止痛藥、注射皮質類固醇及口服非甾體抗炎藥,區域性外用肌鬆藥及鎮痛藥。

  5.封閉療法

  有固定壓痛點者,可用0.5%~1%普魯卡因加醋酸強地鬆龍或醋酸氫化可的鬆作痛點封閉,效果良好。

  6.物理治療

  在醫生指導下,選用適當的物理治療也可以增強治療效果。目前存在較多的理療方式,包括電磁、超聲波、紅外線、鐳射等,通過聲、光、電、熱等作用於人體,起到疏筋活絡的作用。

  7.手術治療

  對各種非手術治療無效的病例,可施行手術治療。

  腰肌勞損的治療相信大家都知道了,希望腰肌勞損患者保持好的心態治療自己的腰肌勞損,這是比任何事情都重要的,只有治療好腰肌勞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都不會受到影響,都會快樂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