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視形成的原理

  近視***Myopia***是眼睛看不清遠物、卻看清近物的症狀。在屈光靜止的前提下,遠處的物體不能在視網膜匯聚,而在視網膜之前形成焦點,因而造成視覺變形,導致遠方的物體模糊不清。小編在此整理了的資料,供大家參閱,希望大家在閱讀過程中有所收穫!

  介紹

  近視眼是指眼在不使用調節時,平行光線通過眼的屈光系統屈折後,焦點落在視網膜之前的一種屈光狀態。所以近視眼不能看清遠方的目標,若將目標逐漸向眼移近、發出的光線對眼呈一定程度的散開,形成焦點就向後移,當目標物移近至眼前的某一點。此點離眼的位置愈近,近視眼的程度愈深。

  近視發生的原因大多為眼球前後軸過長***稱為軸性近視***,其次為眼的屈光力較強***稱為屈率性近視***。近視多發生在青少年時期,遺傳因素有一定影響,但其發生和發展,與燈光照明不足,閱讀姿勢不當,近距離工作較久等有密切關係。大部分近視眼發生在青少年,在發育生長階段度數逐年加深,到發育成熟以後即不發展或發展緩慢。其近視度數很少超過6D,眼底不發生退行性變化,視力可以配鏡矯正,稱為單純性近視。另一種近視發生較早***在5~10歲之間即可發生***,且進展很快,25歲以後繼續發展,近視度數可達15D以上,常伴有眼底改變,視力不易矯正,稱為變性近視。此外,習慣上常將3D以下近視稱為輕度近視,3~6D者稱為中度近視,6D以上者稱為高度近視。

  戴近視眼鏡的6大好處

  1、近視眼鏡可以矯正視力。近視眼因為遠方的光線不能在視網膜上聚焦,造成視遠物不清楚,而配戴了近視鏡後,就可以獲得清晰的物像,從而使視力得以矯正。

  2、近視鏡可以減輕視疲勞。近視而不戴鏡,必然導致眼鏡極易疲勞,其結果只能是促使度數日益加深。正常戴鏡後,視疲勞現象就會大大減少。

  3、近視鏡可以防治外斜。近視眼視近時,眼的調節作用減弱,時間一長眼外直肌作用超過內直肌,就會引起眼位外斜。當然,近視伴外斜,仍可通過近視鏡矯正。

  4、近視鏡可以防治眼球突出。青少年由於眼球仍處於發育期,調節性近視極易發展為軸性近視。特別是高度近視眼,眼球前後徑顯著延長,外表即表現為眼球突出,如果近視一開始就正常戴鏡矯正,這種情況就會有所減輕,甚至可以不發生。

  5、近視鏡可以防治弱視。高度近視而沒有及時戴鏡,往往造成屈光不正性弱視,只要配戴合適眼鏡,經過較長時間治療,視力大多會逐漸提高。

  6、近視鏡對於高度近視引起的合併症,如視網膜脫落、玻璃體混濁、白內障、青光眼、眼球震顫等,均有一定的預防作用。

  戴近視眼鏡的誤區

  誤區一:眼鏡戴了就摘不下來了

  首先要明確近視有真性近視和假性近視之分,真性近視是難恢復的。假性近視有可能恢復,但是恢復程度要看假性近視在近視中的比例,比如有100度近視的人,其中可能只有50度是假性的,戴眼鏡也很難恢復。只有100%的假性近視才有可能恢復。

  誤區二:看電視會增加近視度數

  從近視的角度來看,合理地看電視並不會增加近視,相反可能還有減輕假性近視發展的作用。因為和書本相比,電視是一個距離相對遠的物體,對假性近視來說,電視離得遠,有看不清的可能,睫狀肌就要使勁地放鬆來調節,變相加大了睫狀肌的變化能力,是放鬆、減輕疲勞的好方法。不過,要正確運用這種方法,首先要距離電視較遠,最好是電視螢幕對角線的5到6倍,如果趴在電視跟前,則起不到作用。其次是時間,最好是每學習看書一小時後看5到10分鐘的電視。同時記著把眼鏡摘下來。

  誤區三:度數低就一定要配眼鏡

  度數低的人如果不是職業司機或特別需要清晰視力的工作,不一定要配眼鏡,尤其是300度以下的近視,不用隨時都戴著眼鏡。常戴眼鏡反而有可能增加近視的度數。

  因為很多人忽略了這樣一個事實:按國際統一的標準,驗光一般都是以5米為距離來檢查是不是看得清楚,可在我們的生活中很少有人隔著5米遠看東西,也就是說眼鏡是用來看遠的。但現實是絕大多數青少年在學習中很少會把眼鏡摘下來,所以造成多數人是戴著看遠的眼鏡看近,反而增加睫狀肌痙攣,加重近視。

  誤區四:戴了眼鏡就萬事大吉

  對待近視絕不是佩戴了眼鏡就萬事大吉了。預防近視加深的方法可以總結成有點拗口的話:“注意近距離用眼的距離”和“減少連續近距離用眼的時間”。“注意近距離用眼的距離”說的是眼睛和書本、桌面的距離不能低於33釐米。“減少連續近距離用眼的時間”表示看書持續的時間不要超過1個小時,間歇時需要把眼鏡摘了,向遠方看看,避免過度用眼,以免增加近視的程度。另外,家長應該在開家長會的時候仔細地觀察一下孩子的課桌和坐椅的匹配程度。

  誤區五:眼鏡度數一成不變

  一副眼鏡配得合不合適可用幾個標準來衡量:光度的誤差不要大於25度,瞳距誤差不能大於3毫米,瞳高的誤差則不能大於2毫米,如果戴上有疲倦、眩暈的感覺而且長時間不消失,這副眼鏡恐怕就不適合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