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治療中風的偏方有哪些

  近年來,中風的發病率越來越高,很多老年人也成了中風的受害者,那麼?以下是小編給你整理中醫治療中風的相關偏方。

  中醫治療中風的偏方

  1.水蛭蜈蚣治中風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補益肝腎。主治腦血栓形成。

  【偏方組成】水蛭15克,蜈蚣3條,殭蠶12克,全蠍6克,丹蔘24克,川芎10克,山藥15克,甘草10克。

  【用法用量】每日1劑,水煎,分2次口服,10劑為1療程。

  【病例驗證】用此方治療患者26例,平均治療45天,痊癒16例,顯效5例,進步4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為96.2%。

  2.地龍葛根治中風

  【功能主治】祛風化痰,行瘀通絡。主治腦血栓形成。

  【偏方組成】地龍25~40克,葛根30~50克,紅花***後入***15~20克。

  【用法用量】每日1劑,水煎,分早晚2次空腹溫服。

  【病例驗證】用此方加減共治86例,治癒44例,佔51.2%,顯效26例,佔30.2%,好轉10例,佔11.7%,無效6例,佔6.9%,總有效率為93.1%。治癒時間20~80天,平均54天。服藥劑數10~40劑,平均28劑。

  3.石菖蒲遠志治中風

  【功能主治】開竅導痰。主治中風急症***腦出血、腦梗塞、蛛網膜下腔出血、腦血栓形成***。

  【偏方組成】石菖蒲、炙遠志各6~10克,鬱金、天竺黃各10~12克,制半夏、茯苓各10~20克,膽南星、澤瀉各10~30克,生石決明20~30克,懷牛膝10~15克。

  【用法用量】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病情危重者每隔6小時服1次。

  【加減】若腦出血嚴重者,加參三七、花蕊石、犀角***水牛角代***;抽搐者,加全蠍、鉤藤;血壓高者,加生牡蠣、夏枯草;寒痰者,用生南星、生半夏;熱痰者,用膽南星、鮮竹瀝;大便祕結者,加生大黃、玄明粉或番瀉葉。

  【病例驗證】用此方治療患者25例,其中治癒11例,顯效8例,好轉3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為88%。

  4.黃芪玄蔘治中風

  【功能主治】益氣養陰,活血養榮,化痰軟堅。主治中風後遺症偏癱。證見中風後一側肢體偏癱,肌肉鬆弛,不能自主屈伸,舌體向健側歪斜,語言蹇澀,舌暗紅,苔薄白,脈弦細等。

  【偏方組成】黃芪、黃精、丹蔘、玄蔘各15克,雞血藤20克,海藻12克。

  【用法用量】每日1劑,水煎服。並可隨症加減。

  【病例驗證】何某,男,59歲。突發腦溢血,左側肢體偏癱,鼻脣溝變淺,舌體向右側歪斜。服本方19劑,基本痊癒。

  5.三七粉治中風

  【功能主治】止血活血,行瘀化瘀。主治中風。

  【偏方組成】三七粉5~10克。

  【用法用量】上方為1次量,溫開水沖服,不能口服者予以鼻飼。

  【病例驗證】李某,男,60 歲。因頭痛、嘔吐***嘔吐物為咖啡色***、左側偏癱3小時。經頭部CT檢查為右側內囊區出血。心電圖提示:急性心肌缺血。對病人予以常規搶救治療,但病情改善不明顯。遂改投三七粉10克,置於冰鎮水150毫升中予以鼻飼,2小時後再次使用。此後,病情逐漸穩定。次日意識漸清,排黑色大便1次。繼給三七粉10 克,2次鼻飼。第三天,能吞嚥飲食。停止鼻飼,改用三七粉7.5克,每日2次沖服。經2個月治療,病癒出院。

  6.大黃治中風

  【功能主治】瀉熱毒,破積滯,行瘀血。主治中風昏迷。

  【偏方組成】生大黃50克。

  【用法用量】用生大黃50克加沸水200毫升浸泡20分鐘,製成25%生大黃浸漬液。先用25%生大黃浸漬液100毫升,鼻飼或灌腸1~2次。大便排出後,用量為50毫升,每隔12小時治療1次,直至神志清醒。同時配用湯藥調治。

  【病例驗證】鄭某,男,57 歲。突然暈倒,不省人事。血壓28/15.3千帕,腹脹,24小時未解大便,脈弦數。人院後給予甘露醇等控制血壓未獲效。遂按本方取25%生大黃浸漬液 100毫升,鼻飼2次,即排出黑色稀糊狀大便2次,血壓下降。繼以25%生大黃浸漬液50毫升,每隔12小時作1次鼻飼。第二天,神志漸清,有吞嚥動作,配服中藥湯劑。第三天神志完全清醒,遂停用生大黃浸漬液,繼續以中藥調治2個月,生活能自理而出院。

  中風的先兆症狀

  1、頭暈,特別是突然發生的眩暈;

  2、頭痛,與平日不同的頭痛即頭痛突然加重或由間斷性頭痛變為持續性劇烈頭痛;

  3、肢體麻木,突然感到一側臉部或手腳麻木,有的為舌麻、脣麻或一側上下肢發麻;

  4、突然一側肢體無力或活動不靈活,時發時停;

  5、暫時的吐字不清或講話不靈;

  6、突然出現原因不明的跌跤或暈倒;

  7、精神改變,短暫的意識喪失,個性的突然改變和短暫的判斷或智力障礙;

  8、出現嗜睡狀態,即整天的昏昏欲睡;

  9、突然出現一時性視物不清或自覺眼前一片黑蒙,甚至一時性突然失明;

  10、噁心嘔吐或呃逆,或血壓波動並伴有頭暈、眼花、耳鳴;

  11、一側或某一肢體不由自主地抽動;

  12、鼻出血,特別是頻繁性鼻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