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做米線好吃

  米線用米制成,長條狀,截面為圓形,色潔白,有韌性,於開水中稍煮後撈出,放入肉湯中,一般拌入蔥花、醬油、鹽、味精、油辣、肉醬,趁熱吃。粉絲與其類似,但口感不同。今天小編為大家介紹米線的幾種做法,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過橋米線的做法

  材料

  濃湯用料:排骨300g,鮮雞1/2只,鮮鴨1/2只,雲南火腿100g,老薑1塊***50g***,鹽2茶匙***10g***,米線配料***1大碗量***:熟米線200g,鮮草魚80g,鮮豬裡脊80g,鵪鶉蛋1枚,韭菜30g,香蔥30g,榨菜30g,綠豆芽30g,鹽1茶匙***5g***,白胡椒粉1/2茶匙***3g***

  做法

  濃湯做法:

  排骨、鮮雞、鮮鴨洗淨,斬成大塊,分別放入沸水,滾去血沫,撈出沖洗乾淨。

  和拍散的姜塊、雲南火腿一同放入高壓鍋***或大砂鍋***,加入約為固體材料4-5倍的水。先大火燒開,再轉為小火,煨制60分鐘以上。

  調入鹽,最後成品濃湯應該是濃濃白白的湯汁表面飄著一層明油。

  米線做法:

  將鮮草魚肉和鮮裡脊肉,分別切成極薄的肉片待用***為防表面變幹,可以先碼好,蒙上保鮮膜***。

  將沸騰的濃湯盛入保溫的大碗,依次平放入鮮魚肉片、鮮裡脊肉片、綠豆芽、榨菜和韭菜,磕入生鵪鶉蛋,放鹽和白胡椒粉。

  放置2分鐘後,再放入沸水燙過的米線,撒上香蔥花即可。

  小訣竅

  濃湯中的油不能捨棄,過橋米線就要靠它來確保溫度,以燙熟所有的材料。

  也可根據個人口味放各類肉片時蔬。但是肉片要切得越薄越好,也不宜一次多放。

  砂鍋米線的做法

  材料

  原料:米粉、海帶絲、小白菜、香菇***蘑菇***、水豆腐、豬肉***牛肉***

  配料:鹽、雞精、紅辣椒粉、胡椒粉、醬蘿蔔乾、番茄醬、姜、蒜、香菜

  做法

  1、米粉、香菇、海帶絲、小白菜、水豆腐等清洗乾淨,水豆腐切塊。

  2. 豬肉切片炒好備用,熟牛肉切片。

  3、砂鍋中倒入清水,水開後,放入海帶絲、香菇、豆腐、姜蒜等,加入少許鹽和雞精,蓋好砂鍋,小火燉煮五、六分鐘。

  4、放入鮮米粉,放入小白菜、煮片刻,放入胡椒粉、紅辣椒粉、醬蘿蔔乾、番茄醬。

  5、攪拌均勻,加入少許香菜即可。

  米粉簡介

  相傳在五胡亂華時,南遷的北方人在閩浙一帶用稻米榨條來吃,成了現今米粉的起源。米粉依製作的方式可分「炊粉」與「水粉」,以前人所稱的米粉是用水煮的水粉,比較粗,而比較細的炊粉則是用蒸籠蒸出來的。米粉放入滾水中不需要煮太久,這樣米粉才會較有彈性,若是要用米粉來幹拌麵醬的時候,可先拌入少許香油來提味會更好吃。

  在臺灣日據時代,彰化芬園的「楓仔坑」為米粉的重要產地,而這個純樸謐靜的小村落,人們至今仍舊用著傳統的方式生產米粉。他們用在來米碾制,再以天然方式日晒米粉,而整個過程中,最害怕的就是突然傾盆的大雨。

  後來「新竹米粉」成為現在人盡皆知的米粉出處,此乃是由於素有風城美名的新竹,在風乾米粉的過程中,大風的因素對其風乾十分有助益,所以做出來的米粉極富彈性及且色澤佳。

  新竹米粉最有名的是炊粉與水粉,前者較細,適合炊食;後者較粗,適於煮食。另外埔里由於水質特好,製造出來的米粉也是遠近馳名,有人說「埔里米粉」適合炒米粉,因為它較為細緻。